首页 理论教育 “超市式教学”达到了教学效果的乘数效应

“超市式教学”达到了教学效果的乘数效应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这样的板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乘数效应。综观“超市式教学”理念,上述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当成主体,围绕一节课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轻松地度过45分钟,于是产生了最佳教学效果。

二、“超市式教学”达到了教学效果的乘数效应

课堂教学中显性的因素即为“生、师、书”三者,而三者当中,书是“死”的,可用“五点教学法”处理;生是主体,要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采用“超市式教学”(学生可以挑选问题,老师可以挑选学生,学生也可以挑选学生帮助……);师是主导,他可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最大化和教材设计最优化,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乘数效应”,即:教学效果=(师+生+书)·教学设计。以下是实施“超市式教学”达到的“乘数效应”的效果。

1.板书设计体现“超市式”

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窗口,它既能反映教材的整体内容,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体现教师巧妙的构思,是一种教学艺术的美。它是教学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是教学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教学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统一。如《力》一节的复习教学,它是七年级下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把这部分整体的思想方法传递给学生呢?具体见图4‐30。

img214

图4‐30

图中板书不仅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在板书的引导下,能记起关联性比较大的知识点;同时还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找到了新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巧妙的构思,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享受中理解了这幅美丽的图案中蕴含着知识和方法,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挑选出任一知识点实施“超市式教学”,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另外,板书是把知识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状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增强了记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的板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乘数效应。

2.练习设计体现“超市式”

练习是知识运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习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帮助学生巩固、熟练、活化基础知识,掌握练习技能;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理论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正确的方法,从而促进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练习的设计不仅要多样,而且还要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基本定律中的“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练习设计为我们实施超市式练习提供了保障。

3.自学设计体现“超市式”

教育界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说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新课程中自主学习的一方面。自学的特点:

(1)体现了大多数的教学原则;

(2)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率以减少学困生;

(3)自定步调,自负责任

(4)允许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

(5)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大。

在实施“超市式教学”时,特别对特长生要通过自学来掌握许多有用的知识,通过自学品尝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和人格上的欢乐,并且给他们以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此要提供既多样又有趣味的超市式问题。如《显微镜的使用》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下列问题:

(1)说说显微镜的发展史;

(2)写一份显微镜的自述;

(3)试画一幅显微镜的结构简图;

(4)将显微镜的使用编成顺口溜;

(5)为显微镜制作一张“身份证”;

(6)若你是显微镜,叫使用者怎么爱护你?

仅叫学生看书自学,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会觉得束手无策。上述几个问题为学生明确了方向,学生朝有目标的方向进行,并且回答时又可以挑选,在好奇心的激发下越走越有劲。正是在超市式问题的诱导下,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原来只是对眼前几个问题感到新奇,长此下去就发展为兴趣,即成为“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对占有知识、占有科学的强烈愿望,它能长期支配心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高的效率。这就是设计自学练习所产生的效果,正如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生成设计体现“超市式”

生成是无法设计的,只能是预设促生成。正如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学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的话。是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的一种真实感想。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这一前提是把时间还给学生。

比如做《烧红的玻璃是导体》实验时,接上电源,当玻璃被烧红时,灯泡亮了。于是,得出烧红的玻璃是导体的结论。我为了证明玻璃温度下降又变为绝缘体。故切断电源,撤掉酒精灯,过一会灯熄灭了。此时再接上电源,灯应当不会亮的。可就在重新接通后不到三秒钟,灯又亮啦!这时老师把自己给将住了,学生也开始怀疑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怎么办呢?当然是让学生来评价这一现象,通过学生超市式评价,最后得出几种方案:一是重做,二是解释……但重做更有说服力。于是在断开开关后不马上接通电源,而是等过了一段时间再接通,灯就没有再亮了。其实合理的解释是要用下面将要学的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这样的生成,收获太大了。实验不仅在于新奇妙趣,还在于生成的精彩,这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欲望越强烈,学习时越会感到轻松愉快,进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主动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减负提质。

5.情境设计体现“超市式”

桑代克的三条基本学习定律之“准备律”告诉我们,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所以巧妙地设计,让学生当主角,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这正是“超市式教学”的宗旨,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下面以《磁生电》这节的教学来进行情境设计。

出示手摇发电机,问:“这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吗?”手摇发电机知识点是学生熟悉的,因找准了基准点,所以积极性高,兴趣也浓,不过找不到电源,所以有些只能回答不是。于是我们趁学生疑惑之际,转动了发电机摇手,小灯泡亮了。此时,学生开始怀疑……那电源在哪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磁生电。这个过程虽然短暂,因为是学生参与的,自己是主角,所以学习热情会高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时间虽短,但学生的情感早已投入。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并得到解决。正如建构理论所说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对当前知识进行的积极建构,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观“超市式教学”理念,上述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当成主体,围绕一节课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轻松地度过45分钟,于是产生了最佳教学效果。这种设计不但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理论,而且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学有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大有嫌45分太少之感,因此减负的方向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去设计一套以知识点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方案,使学生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成倍地喝下科学的饮料,这样从激发兴趣来实现减负,这才是减负增效的好方法。因此,“超市式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乘数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