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综述

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综述

勃兰·恰德在他的《体育人类学》中指出,“什么是体育:一种文化方式”。21世纪的体育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即体育生活方式。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体育的国际宪章》,在世界范围内,明确了发展人类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使体育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任务;1992年在日内瓦举行的第47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宣布加强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阐述了以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视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运动的观点;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Health Promo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国际会议,WHO认为,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创造一个使公民形成和保持体育生活方式(Physical Activity Lifestyles)的社会的和体育的环境。大会明确提出了“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等7项中心任务。

体育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1997年在国际大众体育研讨会上,梁利民和与会的不少中外代表,从不同的视角,直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论及体育与生活的问题。例如,许永刚和江南认为,体育是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梁向阳认为,产业社会的大众体育文化兴起,代表社会新文化运动,它是生活方式的革命,以其内在的网络结构,引导社会发展过程的秩序和文化整合。美国代表Larry D.Henslye和ThomasM.Dvais则介绍说:“美国几经修改和更新的身体测试标准以作为有关健康的测试的标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它涉及体育生活认知方面,包括反映体育生活心理动力特征与观念特征的体育需要;体育生活方面,包括反映体育生活内容的体育时间、体育空间与体育消费等:体育生活效果方面,主要指反映体育生活效果特征的体育成绩。因此,苗大培认为,体育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是指人们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来满足锻炼需要的行为各方面的总结,包括体育需要、行为习惯、活动时间、活动空间和消费形式等。其中,行为习惯是体育生活方式的起点和基础,时间和空间是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体育生活方式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消费,而消费形式是体育生活方式的实现形式,即体育生活方式中必然会有体育消费。

国内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如下。

度权和朱沛国将体育生活方式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依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身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他们认为体育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运动行为及其形式,即一种保持运动习惯的生活方式。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广义地讲,体育活动包括体育参与行为、体育观赏和体育关注,狭义的体育活动仅指体育参与行为,参与行为也是体育生活方式中最易于体验到的部分。从人们的体育需要来考察,体育生活是现代人类生活中既涉及到物质生活又涉及到精神生活的一个特殊生活领域,具体地说,体育生活方式涉及人们生活闲暇、交往、家庭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成因及与其他生活构成的关系等,也就是描述具有相似社会特征的群体在上述各个领域中的体育行为及其表现形式。这些问题的阐述构成当前体育生活方式理论的主干,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体育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玉秀(2005)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而言,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体育活动特征及其表现形式。而狭义的体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体育实践行为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本书对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是从广义的定义出发的。

朱恺等(2001)认为,体育行为是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非必需行为。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行为仍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特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增多,观念转变,体育行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伦厚(2003)对江苏省6所普通高等学校829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现在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内容、时间、空间及体育信息的摄取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并针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苗大培(2000)在2000年成果报告《论体育生活方式》一文中,通过对体育、生活方式、健康社会学等理论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体育与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联系。进而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确定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的基础理论。

陶勇和代春玲(2004)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武汉理工大学240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而另一部分学生不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他们分别对这两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可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邓永明和赵丽光(2004)的研究发现,在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理念下,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变化。如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运动娱乐、增强体质、增进交往、美化形体、心理健康和充实生活等方面,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存在性别差异。

韩勤英(2003)对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他发现,80.52%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会选择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和体育兴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影响大学生间断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学习任务过重”等。

段黔冰(2004)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中,男女生用于身体锻炼的月开支普遍较低,但城市学生明显高于乡村学生,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男女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极大。也就是说,有些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月开支较高,最高的达到100元/月,而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体育锻炼的开支,这主要与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强弱有关。在锻炼时间上,城乡之间和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大。对学生体育锻炼目的的统计(把锻炼目的选项作了排序)发现,男女学生都把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在锻炼目的排序上,城乡女生之间的观念一致,依次是增强体质、减肥、健美、消遣娱乐、治疗疾病;而男生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市男生依次为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减肥、健美、治疗疾病,农村男生依次为增强体质、消遣娱乐、治疗疾病、减肥、健美。这反映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意识行为和锻炼价值上的差异。

辛利在2001年发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该文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文从活动时间、频度、活动项目、场所和活动动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刘一民(1996)、黄鸿生(2000)、王方(2001)等,对不同地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的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做过研究,讨论了体育对人们自身健康水平、余暇生活、家庭生活、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万琼(2005)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汉大学的学生生活方式及健康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采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现象较普遍,如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不足(尤其是女生),多数学生感到生活单调、人际关系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学生的健康知识严重缺乏。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低是导致多数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2000年以来,我国学者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变革及发展趋势,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如何形成与促进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

李振斌和马连鹏(2004)在明确了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与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体育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理论构想,并对促进大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何促进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倡导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研究;二是采用多种策略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三是健康促进模式的利用。体育生活方式理论具有指导现代人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健康生活、培养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特殊功能属性,它隶属于人类健康行为理论,对调节人类健康生活中有关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行为,满足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能作出其他理论不能替代的贡献。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对人体健康的一些作用和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将体育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根据这些问题找出对策解决它,促进人们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是体育生活方式理论研究所欠缺的,是需要尽快解决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业余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数人已经将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列为他们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氛围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物质基础,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心态、需求和价值观念,人们将体育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创新的、多元化的文化经验。但是,现代文明成果在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健康发生了变化。疾病的流行现状也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的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营养不良、肥胖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日趋上升的趋势,然而,这些现代文明病或多或少与不良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关。

2006年,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国家教育部原部长周济也在讲话中指出: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中,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摒弃青少年体质健康异化现象,使青少年的体育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质量。

大学体育课是贯彻“健康第一”思想最有力最直接的途径,2004年,邓永明、赵丽光在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理念下,发表了大学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报告,指出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强体质、运动娱乐、改进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保持苗条的身材和充实生活等方面,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存在性别差异。

国内外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代社会中,体育越来越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多种属性,体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新了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形成具有现代生活方式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填补了生活方式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空白。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必将为运动促进健康计划和推动全民健身的全面实施作出重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