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都市都市体育圈研究的文献综述

成都市都市体育圈研究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发现对都市体育圈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从构建与城市个性相适应的都市体育圈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根据本论文的需要,综合国内外各种相关研究内容和成果,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都市体育圈的范围与都市势力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工业圈等类似。

关于体育圈的理论研究,近几年一直为中外体育理论界所重视。本论文运用“都市圈的构建”、“环境资源的建立”、“体育文化”、“体育休闲”、“都市体育圈”、“城市文化”等关键词,在中文期刊数据库、各种学术刊物上检索了近几年来的文献资料。结果发现对都市体育圈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从构建与城市个性相适应的都市体育圈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根据本论文的需要,综合国内外各种相关研究内容和成果,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关于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都市圈的概念和都市圈域范围如何界定,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贡生指出,在日本一般采用通勤指标来划分都市圈。都市圈主要是指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中心城市(都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在1995年日本总务厅把都市圈的基准定义为:都市周围市町村1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1.5%以上到该都市通勤(上下班)或通学(上下学),且和该都市在地域上连续的市镇村,跨越都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这是他从地理学的角度对“都市圈”的定义。另外,在国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一星教授认为“都市圈”是具有集聚效应的制造产业链和集约化的永久性城市社区居民群体的城市群或城市带,这种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在一定的地理或行政区域内,有一、二个大城市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以增强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0]

韦伟(2005)认为在日本学术界不仅以人口的诸指标为中心来对城市化基准和城市结构变化进行判定,如人口密度、DID规模、DID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人口流动(通勤、上学)、城市人口增减情况等,还以城市功能、土地利用形态、劳动力就业结构等方面作为判定指标。同时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大江守之(2003)等把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在每个阶段又详细划分为绝对和相对的集中或分散。对于都市圈的层次扩展,就如中村良平和田渊隆俊(1996)所研究的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办公区、商业和高层公寓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和独立住宅区(一家一户)这四个阶段。[11]

郭熙保(2006)在研究中指出作为世界上最早对都市圈作出规定标准的美国是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标准,外围区域的城市化标准,外围区域和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的标准做出设定的。[12]

张晶晶(2008)研究得出:“1+8”武汉都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都市全覆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100万。并在研究中指出经济发展存在隐患;法律制度不健全;资源环境不当利用;创新力度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是制约武汉都市圈建设的因素。[13]

杨勇(2007)认为,影响都市圈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区位因素、基础设施、人文因素)、市场机制、制度建设和竞争合作,特别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产业结构、经济结果的调整才是都市圈形成的根本动力。[14]

(2)关于都市体育圈概念界定的研究

任平在对都市“体育圈”概念、类型和特征研究中对都市体育圈的概念作出了一个静态研究,认为都市体育圈是在都市圈范围内,以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知识、参与等功能的体育场所、设施、条件等所组成的圈层结构,及其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都市体育圈的范围与都市势力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工业圈等类似。任平还指出都市体育圈既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也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的双重概念。[15]

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的角度,申亮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对城市体育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布局,提高城市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的竞争力,是体育资源必须按照经济规律进行配置必然要求。[16]

李爱民在“环首都健身休闲圈”中从另一个角度定义都市体育圈,即健身休闲圈。它是将地域、经济、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多个要素结合起来,共同为这个地区的群众提供休闲健身服务。同时指出“圈”的意思就是一个环,以北京为中心,将周边各个区县的像珍珠一样用“全民健身”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串起来,而珍珠就是周边各个区县的有特色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场地设施。[17]

(3)关于构建成都都市体育圈内容的研究

在我国,在“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同行”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对构建都市体育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朱子丹在“环东湖体育圈”构建研究中指出,主要以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等4项原则为指导,以水为主题,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环东湖体育圈”的“水、山、城、文、商”资源的整体优势,分阶段实施,以协调与体育活动圈、体育组织圈及特色项目圈,加速武汉等“环东湖体育圈”所在区域的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体育与旅游、文化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战略。[18]朱子丹还在环荆州体育圈的构建中结合了环荆州的各个区县所制订的旅游发展规划,统筹布局规划全市体育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客流模式,以打造出“中心城区体育观光商务娱乐圈”、“近郊荆州康体娱乐旅游圈”和“远郊山林文化及自然观光体育度假旅游圈”的“环荆州体育圈”。[19]

熊飞在乌鲁木齐都市体育圈空间组织上采取“圈层—组团—轴线”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在都市圈绿洲分布格局、现有行政区划和城镇间人口、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基础上,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的要求及都市体育圈空间发展的特点,通过组团来强化都市体育圈的集聚能力。[20]

杨明则从体育旅游的角度,以武汉为中心城市,依托武汉体育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圈内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武汉周边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契机,推动武汉这个中心城市体育旅游业的繁荣。他把这两种模式总结为主动扩张型和被动推进型[21]

赵克在建设厦门市环杏林(海)湾体育圈的可行性分析中,以建设国际赛艇标准比赛场地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为主体,以综合运动训练基地和建设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村,整体规划、综合利用为方针,带动旅游业和园林化全面发展。[22]

(4)关于构建都市体育圈发展对策的研究

在构建都市体育圈发展对策的问题上,虞重干从独特的政策学角度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虽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江苏北部和浙江西北部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了加强“长三角体育圈”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对策即:构建长三角体育圈应该在全国率先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长三角体育圈”外来人员子女的竞技体育人才选拔与教育、训练;最后是重视“长三角体育圈”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和关于“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23]

从休闲文化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模式的视角,张和江指出,“环太湖体育圈”必须依赖体育市场的建立、完善和高度发展的体育市场体系,建立体育竞赛表演业,促进发展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建立休闲健身娱乐市场运行机制,推动苏锡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24]

从城市规划与体育生活的关系视角,周亦瑾认为,都市体育生活圈应严格地按照城市规划、生活圈建设规划以及旅游景点发展与布局规划,符合市民生活特征进行配置。另外,可以采用在小区内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活跃小区内的文化气氛,改善人际关系,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丰富小区内居民的运动健身组织形式,满足小区居民的健身需求。[25]

从博弈理论角度,孙班军运用竞合理论,通过现有部分体育集团转化、体育企业集群转化和具有实力的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组织等三个途径构建出竞合体育圈。[26]

从体育旅游的视角,熊飞在建设乌鲁木齐都市体育圈过程中,在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下,围绕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的整体开发为契机,从而加快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内体育的联动互动,促进“7城市”体育的共同发展。[27]

从城市群生成视角,钟丽萍以长株潭为例对都市休闲体育发展进行研究指出,都市体育圈的发展就是休闲体育的发展,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形式,以各地域单元与发展要素的整合为核心发育、成长、最终成熟。为了能使其在各自的区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对城市群的体育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提高体育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满足不同居民的体育需求,最终实现区域内体育资源功能一体化。[28]

(5)其他的相关研究

刘加顺(2006)从经济制度、发展过程、政府作用和国际环境这四个方面对我国都市圈与国外都市圈的形成背景进行了比较,对促进我国都市圈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他还发现中国都市圈的形成与国外都市圈的形成虽有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经济制度差异、发展过程不同、政府作用强度力度乃至面临的国际环境差别。这就要求我国在推进都市圈发展时,需要考虑与国外都市圈形成的差异性。[29]

何一民(2000)所研究的大成都城市圈主要包括四川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川西经济区,以成都城市建成区为中心,以德阳、绵阳、乐山、内江为外围,即城市圈。他还把大成都城市圈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成都中心城区和高新区城共同构成成都城市区域的中心,即大城市核。第二层次是以成都市所属各市县的城市、城镇和农村。第三层次即以乐山、绵阳、雅安、内江等城市为次中心,构成成都城市区的外围,即城市圈。[30]

李建国(2004)研究得出:日常体育生活在社区范围内,以健身为主;周末体育生活在城市范围内,以休闲为主;节(长)假生活以都市圈为范围,以度假为主。另外,都市体育生活圈的构建可以从布局、利用距离、覆盖面等方面着手。日常体育生活圈以建立社区体育中心、健身苑、健身点等多层次设施服务体系为主;周末体育生活圈以建立内环区、中环区、外环区等三个层次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为主;而节(长)假体育生活圈以建立远郊、江浙小三角、大长三角3个层次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为主。[31]

上述研究表明,学术理论界对都市体育圈的概念界定、实施内容、发展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学术论文和专著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在都市圈及都市体育圈概念、范围的界定、构建都市体育圈的模式及发展对策等问题,已逐渐进入各级政府体育官员和理论工作者视野中。但是鉴于“都市体育圈”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所以关于如何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构建“都市体育圈”发展体育事业,特别是关于成都构建都市体育圈的研究,目前相当文献只是在不同侧面上对都市体育圈问题给予了关注,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实质性的研究,在这方面值得称谓的研究成果较少。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本论文将“成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条件下构建起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成都都市体育圈为研究的基本点和出发点,进而为成都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科学、有效与合理地指导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注释】

[1]辞海79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782页

[2]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950

[3]古代汉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915

[4]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

[5]沈立人.为上海构造都市圈[J].财经研究.1993(9):16~19

[6]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史本凤.促进成都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对策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论文.2007

[8]史本凤.促进成都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对策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论文.2007

[9]申亮.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6)

[10]张贡生.都市圈:文献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韦伟,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日本.2005(2)

[11]张贡生.都市圈:文献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韦伟,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日本.2005(2)

[12]郭熙保,黄国庆.试论都市圈概念及其界定标准[J].当代经济.2006(6)

[13]张晶晶.促进武汉都市圈建设发展策略[J].特区经济.2008(8)

[14]杨勇,高汝熹,罗守贵.都市圈形成的基本要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

[15]任平,王家宏,陶玉流.都市体育圈:概念、类型和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

[16]申亮.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

[17]李爱民.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打造全民健身新亮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18]朱子丹.试论构建“环东湖体育圈”的基础条件、发展战略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

[19]朱子丹.构建“环荆州体育圈”的基本条件、战略发展和可行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4.8

[20]熊飞.构建乌鲁木齐都市体育圈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6)

[21]杨明.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

[22]赵克.建设厦门市环杏林(海)湾体育圈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23]虞重干.“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6)

[24]张和江.从体育产业角度看“环太湖体育圈”的建设[J].内江科技.2007(12)

[25]周亦瑾.都市体育圈城市规划与体育生活的关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6)

[26]孙班军.竞合理论在体育圈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4)

[27]熊飞.构建乌鲁木齐都市体育圈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6)

[28]钟丽萍.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

[29]刘加顺.国内外都市圈形成背景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9)

[30]何一民.西部大开发与构建大成都城市圈[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6)

[31]李建国.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