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群体心理

班级群体心理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群体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发展。班级有明确而统一的目标,班级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奋斗方向及一致的行为方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直接交往、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相互作用,彼此感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心理氛围。正确对待和严肃处理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一、班级群体的种类及特点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系统传授知识技能、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的机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生主要是在班级中接受教育的,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微观环境。班级群体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发展。学校是个大的群体,年级、班级则是不同层次上的群体。群体具有以下特点:①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群体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可使群体成员产生共同兴趣和愿望从而联系在一起的基础。它可能是任务目标,也可能是情绪目标。②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以及群体的界限。群体成员相互认同,有“我们同属一群”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情感。③群体内存在一定的结构。群体内有领袖——成员关系,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构成一定的关系网和信息沟通网络。④群体内有占优势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强大的群体舆论压力。成员在行为上和思想上势必要遵守这些规范。

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的、小型接触性的社会群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心理倾向,统称为班集体心理或班集体的社会心理。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的群体生活是其人生中由同龄人所组成的群体中最早的正式群体,在其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学习作为群体活动的共同内容和正式形式,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起着基础作用。

分析班级群体的组织结构、类型和特点,是为了正确地组织班级工作,有效地发挥班级的组织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推动和提高班级集体水平,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西方行为科学学派根据群体的构成,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大类。

1.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特定目的与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组织机构。班集体是正式群体,它的学生和教师都在编制,师生人数、教与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及活动场所固定。师生各具有一定的社会角色地位,既有法定的权利,又有法定的义务,并各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和学生中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1)班集体是高层次的小型群体。班级有明确而统一的目标,班级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奋斗方向及一致的行为方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直接交往、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相互作用,彼此感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心理氛围。

(2)班级的组织是指令性的。编班一般不考虑学生个人的感情和愿望,学生也不能随意调班。

(3)班集体的成员具有同质性。班级成员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基本相同,虽有个别差异,但身心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因而,有利于提出同一的教育要求,组织统一的教育活动。

(4)班集体的活动目标具有统一性。教学的近期目标、中程目标和远程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个教学日、周、月、年的任务具体,指标清楚。

(5)班集体的行为规范具有法定性。小学生行为守则、课堂常规、各种制度等都是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国家确定的小学培养目标规定的。

(6)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群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具有权威性。

2.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不是经官方规定,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由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某种观点相同,或对某种事物情感共鸣,或从事某种活动利益一致而相互吸引自发形成的组织。其明显特点如下:

(1)自发形成,无章可循,人员不固定,合则来,不合则去,没有任何编制的限制。

(2)以满足成员的个人需要或小集团利益为目标,以情感为纽带,自愿结合。

(3)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群体意识强,凭不成文的心理契约行动。内聚力和归属感强,活动具有排他性

(4)具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在空间、时间上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带有接近性吸引的特点,故思想交流特别频繁,信息传递迅速、畅通。

(5)具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虽非选举产生,但是威信高,影响力很大。

(6)具有两重性的作用。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如果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由于成员之间在利益、爱好、信仰方面相似,引导得好,对班集体可以发生积极作用。如果它与班级目标不一致,则会产生消极作用,有时甚至会成为破坏性的力量。

正确对待和严肃处理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能。非正式群体是在班集体中自发形成的,它的存在不依任何教师或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班主任老师应协同家长分析研究学生参与非正式群体活动的原因、背景,他们的联系、活动方式和目标,因势利导。同时要判断非正式群体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除对极少数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加以坚决取缔外,对一般的非正式群体只能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不能粗暴禁止、进行压制。对积极型的热情支持、保护、利用。

在小学低年级这种非正式群体不太突出,而到高年级在班级中已有非正式群体的现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善于利用非正式群体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交流迅速、彼此心心相印、凝聚力强的特点,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并委托其完成一定的任务;还要善于利用非正式群体心理协调的特点,与其合作,把其活动目标归入班级正式群体的目标。

二、班级群体心理及行为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群体中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群体中个人与其他人相互作用,形成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群体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而个体在群体情境下会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一)班集体的规范约束力

学校和班集体自身所确立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都是具有强制性和教育性的规范,班集体中的每个师生都必须遵守。集体规范是评价师生思想品德、学生能力、行为方式等优劣的标准,是对师生进行奖惩的依据。它对教与学、言与行具有积极的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充分发挥班集体的规范约束力对于小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也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总体学业成绩。

班集体规范的约束力是建立在集体主义观念、自觉遵守纪律观念、主人翁观念基础上的,当师生的行为符合集体规范时,就心安理得,心情舒畅;当师生的行为违背集体规范时,就会感到不安、内疚。所以,集体规范约束力需要师生把集体规范作为自己的需要,深刻理解规范的重要意义。

班集体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需要经过一个个体社会化过程。由模仿、暗示、顺从经同化而内化,需要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和细致的教育工作,并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当学生由感到集体压力而强制性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到习以为常形成自觉,自然而然地按规范调控行为时,集体规范的约束力才能成为集体动力结构中的动力因素,保证集体活动目标的实现。

班集体规范不是永恒不变的,应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进行必要的改革;并且及时地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力求规范的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以利于班集体更加巩固。建立和健全适应班集体特点并为班集体中师生能理解、接受、执行的规范,是班集体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由班集体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师生对班集体的向心力结合而形成的内聚力。班集体的内聚力越强,越能增强学生的友好交往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性,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影响班集体凝聚力强度的因素很多,例如班集体在学校中的地位的高低,活动达标的快慢,成就的大小,遭受外界压力的强弱,教师要求和奖惩学生的宽严,以及班集体中学生的结构同质与否,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与否,学生对班集体的信赖与否,班级组织健全与否等,都能导致凝聚力的增强或减弱。

(三)士气

士气指群体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高昂的士气就是群体成员普遍表现为态度积极和情绪高涨。士气不仅代表个人需求满足的状态,而且代表个人认为这种满足是群体带给自己的,因而愿意为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态度。

士气是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的鲜明表现,是直接关系到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士气与群体的活动效率有关系,士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的条件,也就是说士气高不一定导致高效率,而士气低绝不会有高效率。

影响士气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士气是群体成员意识到个人成败与群体成就休戚与共的心理。这种心理必须是在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时才可能产生。这时个体对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2.对活动的满意感

成员对活动如感兴趣,认为适合自己的能力且具有挑战性,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就会有较高的士气。

3.群体领导方式

民主式的领导有利于形成高昂的士气,而专制式领导容易导致士气低落。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新鲜感和向往,敬仰教师,对课内外活动都抱有很大热情,往往群体士气很高,做起事情来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但一遇到群体受挫或受指责,也容易产生士气低落。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防止士气大起大落,并在所有的活动中贯穿思想品德的教育,使群体士气与集体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班集体。

在小学生中要形成高昂的士气并不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们认识有片面性,价值观还处在逐步形成阶段,往往精力有余而毅力不足。所以要他们始终保持士气昂扬需要做大量的、反复的宣传鼓动工作。

(四)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由于受到某种压力,在群体作用影响下,放弃了个人的意见,而与大家保持行动一致的心理行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随大流”现象就是从众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和舆论压力,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和威胁性。例如,在班级进行某一问题的讨论中,处于少数地位的学生会自感“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主意而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一个人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出现从众,在同一情况下,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会从众的,也就是说,从众是受到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制约的。

情境因素主要有:①问题的性质。问题复杂,情况不明,缺乏判断标准时,容易从众。②群体的权威。群体对个体的权威性越强,个人越容易从众。③群体意见一致的程度。当群体全体成员意见一致时,个人从众可能性最大,只要有一个人表示不同意见,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个性因素主要有:年龄、智力、所受教育、自尊程度等。一般的,聪明的孩子较少从众;任性的孩子也较少从众。小学生知识少,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一般说来,是非常容易从众的。年龄越小越容易从众,“人云亦云”,大家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这在小学生中是很常见的。

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完成群体目标。在学校情境中,从众行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被群体成员接纳、认同。在学生群体中,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采取一致的行动,就很容易带动起全体学生。因此,只要成功地引导一部分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帮助同学、做好事等,这些行为就可能很快地在班级乃至全校蔚然成风。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倾向于形成标准化的行为模式,排斥与众不同,因此,若引导不当,有时会窒息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个性发展。

(五)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情境中可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出独处时通常不会做出的行为。这种个人在群体中处于相对丧失个性状态的现象称为去个性化。比如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粗鲁无礼,就是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暗示、模仿和感染的作用。群体成员互相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情绪互相感染,行为互相模仿。②匿名。个人只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份子,而忘记了“自己”,自我意识水平低,也不考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个人煙没在群体中,摆脱正常的规范约束。③责任扩散。由于大家一起行动,个人对行为后果责任感下降,所以往往不考虑后果,只凭意气用事。或者,由于个体对群体的贡献被煙没,对于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压抑作用,从而导致自我与群体一致,个性表现不明显。

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不高,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因此,在学生的管理中,一方面要防止学生中发生破坏性行为的“聚众”情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创设“群情激昂”的情况来组织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例如,在模拟“打仗”活动中,胆小的学生可能表现得勇敢,从而增强自信心。

(六)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做某些工作时,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既快又多且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这种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增加了互相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等。

研究也发现了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的情况,即群体情境可能使人的活动减质减量。例如,在写文章、解复杂的数学题时,在群体情境下往往不如单独完成得好,有时虽数量多而质量却不高,就连简单的乘法运算也可能出错。这种群体情境使个体活动减质减量的现象被称为社会阻抑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和干扰了个人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什么情况下发生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阻抑作用,这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个人技能熟练的程度。在复杂的脑力劳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体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的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的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还不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一般说来,在群体中学习,如课堂上完成作业、同学们在一起复习功课等都比单独个人活动效果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复杂程度加大,越来越需要单独活动,有时群体情境会产生干扰作用。而在体育活动和公益劳动中,任何年龄的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或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活动都比自己单独活动更有兴趣,有干劲,表现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