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百六十骨节总图论

三百六十骨节总图论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秽是带脉,下秽是肾脉,秽为污也,污为血也。马有三堂、六脉。凡马、有三百六十骨节,亦有三百六十穴。马若有病,一日一夜有三万六千一百三十五度喘息。春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二百四十遭;夏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一百八十一遭;秋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一百二十遭;冬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六十遭。秋三个月、肺旺七十二日。十穴而号十门者,乃为一十二道经络之关津,三百六十络脉之道路也。

混沌初分,轻清上为天,重浊下为地,盘古氏为尊,目后,女娲、伏羲,始有人民、万物。天地之内人为贵,马实次之。故传曰:“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则马之为用,可以任重致远,天下之物,未有能先之者。是以往古有八骏之名,九逸之号,然究其所自,莫不牧养之有法,救治之有术。若周官:牧师,焚牧、通淫之有时;圉师,除蓐、爨厩之有教;巫马,又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用攻马疾。则马之有医,其来尚矣!其显而见于古昔者,马师皇是也。盖、良马虽有四足,亦禀天地而生,故:天有五行、马有五脏,天有三光、马有三大,天有日月、马有眼目,天有四时、马有四肢,天有七星、马有七窍,天有六律、马有六脉,地有八山、马有八窌,地有江海、马有肠胃,地有沟渠、马有血脉,地有林木、马有鬃毛,地有四渎、马有四蹄,一年有三百六十日、马有三百六十穴,亦有三百六十骨节也:

天顶骨 脑骨 额骨 眉棱骨 眼箱骨 垂睛骨 闪骨 鼻梁骨 鼻隔骨 鼻素骨 颊腮骨 松子骨 上颔骨 下颔骨 

上排齿骨 下排齿骨 上下四十齿骨 舌连骨 耳筒骨 伏兔骨 项锁骨 〔六十二节〕喉骨 罨嗓骨 〔三十节〕鬐甲骨 膊尖骨 弓子骨 锨子骨 抢风骨 臆骨 臆车骨 肘骨 里乘重骨 

外乘重骨 同筋骨 膝盖骨 膝角骨 夹膝骨 附骨 柱膝骨 胫脠骨 髀骨 攒筋骨 柱蹄骨 罨蹄骨 蹄胎骨 掌骨 子骨 

脊梁骨 〔三十二节〕肋扇骨 〔一十二条、两面二十四条〕棚子骨 〔八条、两面共一十六条〕边骨 〔两面六条〕三山骨 接脊骨 尾巴骨 〔三十二节〕尾艇骨 雁翅骨 大胯骨 小胯骨 掠草骨 合子骨 乌筋骨 揭骨 蒺藜骨 鹅鼻骨 天定骨 鹿节骨 异筒骨 越骨 

前面有六门,后面有四门,门门相对。马有一百五十九道明穴,并在一百八十道白针、一百八十道火针之内,各有去处。夫、针则无害,补针有意。若偏较一丝,不如不针。上秽、中秽、下秽,上秽是左潭脉。中秽是带脉,下秽是肾脉,秽为污也,污为血也。马有三堂、六脉。三堂者:一、胸堂,二、玉堂,三、肾堂,此名三堂。六脉者:一、耳根不动,二、耳脉不散,三、口色不恶,四、舌色不弱,五、膈前有七道命脉不绝,六、膈后有七根命毛不侧,此名六脉。肝主眼、肾主耳、脾主唇、肺主鼻、心主舌,眼、耳、唇、鼻、舌,是名外;肾、肝、肺、脾、心。足名内,见其外,即知其内,内外相应,认病下药,何忧不痊。大肠如江,小肠如海,头、心、肺、肾如四海。头为髓海,心为血海,肺为气海,肾为水海。血海如沟渠。大肠长一丈二尺,象一年十二个月;小肠长二丈四尺,按一年二十四气,呼为内一匹;四蹄有八字,四八三十二;马头高八尺,似于八节,呼为外一匹。夫、马虽是四足,亦禀阴阳而生,生于灰台之下,龙饮天池之水,遂牛得马。马祖亦有父母,父名屈强,母名屈女,屈女生女子,女子生得飞兔,飞兔生得骐驎,骐驎生得马,马生得骡。凡马、有三百六十骨节,亦有三百六十穴。马有二十万二千一百一十经受病毛窍。马亦有三斗六升血。出气为喘,入气为息。马若无病,一日一夜有三万六千一百度喘息。马若有病,一日一夜有三万六千一百三十五度喘息。马有六腑:胆为清净之腑,大肠为传送之腑,胃为草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膀胱为津液之腑,三焦为中之腑。夫、医马者,须知病源,察其根本,按审筋脉,听其喘息,便知生死。春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二百四十遭;夏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一百八十一遭;秋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一百二十遭;冬三个月,一日一夜血脉流传六十遭。春三个月、肝旺。夏三个月、心旺。秋三个月、肺旺。冬三个月、肾旺。肝属东方甲乙木,心属南方丙丁火,肺属西方庚辛金,肾属北方壬癸水,脾属中央戊己土。春三个月、肝旺七十二日。夏三个月、心旺七十二日。秋三个月、肺旺七十二日。冬三个月、肾旺七十二日。脾无正形、旺在四季内,各旺一十八日。马有四百八病,内四病不见,春管一百一病,夏管一百一病,秋管一百一病,冬管一百一病,内有四病不见者——口中衔铁、背上搭鞍、两边垂镫——令人乘骑。马若有病,须是应病下药:肝纳酸,脾纳甜,肺纳辛,心纳苦,肾纳咸。马有七连:耳连肾,舌连心,肝连眼,脾连唇,齿连骨,鼻连肺,尾连肠。肝欲得小,耳小则肝小,肝小则识人意。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心欲得大,目大则心大,心大则猛利不惊,目四满则朝暮健。肾欲得小。肠欲得厚且长,肠厚,则腹广方而平。脾欲得小,肷腹小则脾小,脾小则易养。望之大,就之小,筋马也;望之小,就之大,肉马也;皆可乘致。至瘦、欲得见其肉[谓:前扇府肉。]至肥,欲得见其骨[骨,谓头颅。]马有五赤:铁磨口角,呼为一赤;磨膊,呼为二赤;肚带磨破肘下,呼为三赤;磨梁擦背,呼为四赤;磨破尾下,呼为五赤。马有五疾:垂缕不收,肾之疾;气如攒椽,肺之疾;褰唇爱笑,脾之疾;舌如朱砂,心之疾;两眼不见物,肝之疾。马有三危:鼻中血出,是肺危;眼内生疮,是肝危;阴肿,是肾危。马有五劳:筋劳、骨劳、皮劳、气劳、血劳,凡伤劳者,医家须要审详。所知而胜不知,所识而胜不识,但念此,则盲而明也。

明堂针穴云:耳后二针、名风门穴也,颊下二针、名喉门穴,胸前二针、名曰肺门穴也,此前六门。四蹄掌后四针,名曰蹄门穴也,此后四门也。相对者,左右相冲也。十穴而号十门者,乃为一十二道经络之关津,三百六十络脉之道路也。

良马经中有十门,门门相对甚分明,

二穴风门分耳后,胸前两道肺门针,

嗓下喉门排左右,六穴分为前六门,

后有蹄门蹄上穴,四蹄掌后两旁针,

八万四千都孔窍,三百六十总关津,

百五九道经和络,尽在周身十穴中,

此谓门门相对歌,请君酌意用心精。

夫、十二经者,十二官也,委权衡,不可以使有一官偏胜,则十二官俱聚生邪微者,病甚者死,故曰宜针刺,分调血气,使十二官无纤毫偏重,血气自和矣。是故:生针、有全真养神之道;火针、有补气固根之功,非治疾也,分其血气,补固精神。此之谓十二经也。

青锋如剑利如针,形异名同俱寸金,

引卫通荣分逆顺,补虚泻实定浮沉,

蛟龙负病师皇治,猛虎沈疴思邈擒,

此道欲知归止处,惟于伯乐论中寻。

以上先骨、决穴,后放血,次第如此。

大凡行针,先知穴道去处,次辨浅深补泻之法,免其失误。右手持针,左手按穴。未行针,切忌大雨大风,缘、风是祸害,雨是绝命,阴阳分争,不可行针。用针须依穴道,看病浅深,补泻相应。出气为虚,入气为实。左转针为补,右转针为泻,后、按针为中补,次、拔针为中泻。若偏较一丝,不如不针,隔一毫如隔太山。仔细审详,对病行针,何愁不痊。其穴道如后:

眼脉穴 在眼后四指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肝脏热,眼肿泪下病。

鹘脉穴 在颊骨下四指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五脏积热壅毒,揩擦疥痨之病。

胸堂穴 在臆骨两边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心经积热,胸膊一切痛病。

带脉穴 在肘后四指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黑汗及肠黄病,督穴在肾尖两边相对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腰间滞气及肾脏风邪把胯病。

尾本穴 在尾根底四指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脊间滞气把腰病。

同筋穴 在里乘重、臆骨下四指是穴,入针一分,出血。疗闪擘着、乘重骨肿并心疸。

夜眼穴 在夜眼下四指是穴,其穴禁止、不针,曲池穴在两后脚雁翅骨下、曲盘凹处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雁翅骨肿大及鹅鼻骨肿疼痛。

膝脉穴 在膝下四指,筋前骨后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闪擘着夹膝骨肿、皮骨劳跛痛病。

缠腕穴 在前攒筋骨上;后鹿节骨上。筋前骨后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骨节肿痛、板筋肿病。封裹至效。

蹄头穴 在前脚川字上;后脚八字上,共四穴,入针二分,出血。疗攒筋、鹿节骨肿疼及蹄胎肿毒病。用药封裹。

里外项上共一十八穴 疗马患项脊吝、低头不得病:

上上委 上中委 上下委

中上委 中中委 中下委

下上委 下中委 下下委

以上十八穴,入针一寸三分,疗项脊吝、低头不得,火针不效,即烙。若是血气壅,即出胸堂、鹘脉一大血,用火针于八窌穴。尾前短筋以后两面共有六针;并八窌穴是七穴,各去脊梁四指是穴,入针一寸五分。若是冷风吹着及檐下雨水淋着,或脏腑冷气传流,并内所伤,须灌补暖、温脾气药及温熁。若是损伤骨髓、肉断,血脉不通,须灌补暖血脉、止痛药,并用火针。

膊上八穴两面共一十六针,用火针,各入一寸。疗血脉凝滞——肺气把膊及膊尖骨肿大——肿痛病。

膊尖 膊栏 冲天 抢风

肺门 肺攀 掩肘 乘镫

弓子二穴,在弓子骨上四指是穴,入针一寸三分,拔拽动皮入温气。疗膊怯气滞病。

胯上八穴 两面共一十六穴。火针,各入一寸。疗内肾积冷、气把胯病

巴山 路股 大胯 小胯

汗沟 仰瓦 邪气 牵肾

腰上三穴 两面共六穴,肾棚、肾腧、肾角,并接脊骨前百会一穴,共七穴。去脊梁四指,每穴相离四指,火针入一寸五分。疗内肾积冷、气把腰病。

肝腧穴 在左里仁畔,从后第五肋里,去脊梁一尺五寸是穴,火针,入一寸。疗一切肝家之病。

脾腧穴 在从后第三肋里,自脊梁仰手却合手是穴,火针,入一寸。疗脾胃伤冷、脾寒打颤、脾不磨病。

肺腧穴 在从后第九肋里,去脊梁一尺五寸是穴,入一寸。疗肺气滞及肺痛病。

两耳中有禁穴 二道,不得针刺。

大风门穴 在两耳根后面一指是穴,火烧烙铁圆烙,深三分,油涂。疗卒中、破伤风或诸风病。

风门穴 三道,在额上檐、睛鬃下是穴,火烧烙铁烙,深三分,疗肝昏、脑黄病。三穴一名。

通关穴 二道,在舌根底下两边是穴,入火针二分,出血。疗六脉闭塞、舌木胀病。

玉堂穴 在口内上腭第三棱是穴,入针二分,出血。仍用盐擦之。疗五脏伏热、脑壅、锁口黄病。

开关穴 二道。在口内两颊上肿处是穴,火针顶子烙二分,入盐擦,灌凉药。疗上焦壅热、咽水草难病。

喉门穴 二道。在颊下一指,相对,是穴。病轻,即火针通关,各入三分。重,即火烧烙铁,钤围。疗骨胀紧硬、咽水草难病。

喉腧穴 在颊下四指是穴,针钩、刀割开眼圆二寸,透气。疗热壅、呀呷及束嗓黄倒地病。

云门穴 在大马,脐前三寸;小马,二寸半是穴。火针,入一寸。疗膀胱积冷停留宿水病。

蹄门穴 在蹄两边是穴,火烧烙铁角,点烙。出脓,油涂。疗蹄门并弹子头肿痛点脚病。

天臼穴 在蹄门上窝子是穴,用粗火针。入三分。疗久患蹄病。

伏兔穴 在耳后二指是穴,入火针三分。疗项紧硬病。

骨眼穴 在眼内。先将针线穿过骨眼边头,左手牢把线,右手用刀子割去骨眼,不许割着水轮。疗骨眼遮障病。如是不割了,即眼不见物。

心腧穴 在臆骨上是穴。如患心疸黄病,用白针镞十余针,针出黄水或血,将盐一钱擦在针处,拔出黄水毒气。如不医疗,成疮,透心肺。

板筋穴 在膝下是穴。如患板筋大硬,用烙铁点烙。

鹿节骨穴 在鹿节骨上,筋前骨后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失节肿痛病。

尾尖穴 在尾尖上是穴,针五分,出血。疗马黑汗病及疳尾病。

肚口穴 此穴通流小便,不许行针。

肷癖穴 在软肷上是穴,火针三针,各入三分,疗肷垂紧硬或腹细病。

血堂穴 在两鼻内是穴,入针三分,出血。疗肺热攻注鼻肿痛。

三江大脉穴 在鼻梁两边四指是穴,入针二分,出血,疗热气攻注颊骨肿痛,或疗骨劳跛痛病。

垂睛穴 在眼上四指是穴。如患肿痛毒气不散,白针镞之。

鬐甲穴 在脊梁前高处是穴。如患一切肿痛,用白针镞,消散毒气。

掠草穴 在曲池上是穴,入火针三分。三针一名。疗腿牵拽胯病。

锁口穴 在口角两面是穴。如患锁口黄病,用烙铁烙,深三分,长一寸半。

外乘重穴 在膝上五寸是穴,入火针三分。疗闪着肿毒,或脏腹攻注肿痛病。

垂泉穴 在蹄底雀舌是穴,用尖顶烙,深三分。疗久患蹄漏肿痛、毒气不出病。

阴腧穴 在外肾后中心缝上是穴,火烧钉子烙,深三分,用油涂。疗阴肾肿大并木肾病。

针刺交易吉日不拘月份用之

己巳 庚午 辛未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酉 丁亥 戊子 壬辰 乙未 戊戌

己亥 辛丑 甲辰 乙巳 丙午 己酉

壬子 丁巳 戊午 乙未 庚申 壬戌

凡欲行针,必先于伯乐明堂内详察穴道所治之则,然后观天气晴静及本命、晦、朔、弦、望,与夫血支、血忌,皆有禁忌,或曰:“何谓禁忌?”,曰:昔,黄帝问于师皇曰:“用针之事,必有法则焉?”,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闻。”对曰:“必待日月星辰、四时、八节之气,气正,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兽血淖液,而卫气易泻,荣气易行。天寒日阴,则兽血凝滞,而荣卫沉滞。月始生,则血气始精,荣卫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始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荣卫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分血气也。是故:天寒无刺,天温无碍,月生无泻,月圆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天时而调之,此其序也。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此之谓禁忌之道。故:临用针时,更观身体肥瘦及审水草多少,又看针头大小、量度深浅出血,外合颜色荣悴,别虚实,辨寒热,知太过、不及。春宜浅,秋宜深。如春秋及有病,弃血如泥,如余月及无病,惜血如金。针皮勿令伤肉,针肉勿令伤筋与骨。左手按穴,右手持针,隔一毛如隔太山,偏较一丝不如不针。”师皇曰:“持针谨敬,必暗祝神灵。岐伯云:‘刺针必肃。’此之谓也。”又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此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至,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故曰:‘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此之谓也。’夫、兽者,虽由刍饲,食有三斗六升,血气根于身中,以神为动转之主,故曰:‘神机,非草木之类生根于地,生以气,成立主持之也。’亦有三百六十骨血、三百六十穴。一昼夜三万六千一百度喘息,亦应周天三百六十度之余。其血气,在随日月星辰,自西而东转,无失期矣。”

秦穆公问于伯乐曰:“马于春首,针刺出血者,何谓也?”伯乐答曰:“人受气于癸,癸者,阴水也,水主肾,肾主精,故精气多而血气少。马受气于丙,丙者阳火也,火主心,心主血,故血气多而精气少,故马,必于针刺出血者,不使血气大盛而为病疾也。”公曰:“出血必于春首者何也?”伯乐答曰:“盖、春者木也,夏者火也,木火相生也。马为火畜,生于寅,旺于午,伏于戌,且,寅宫有丙火,午宫有丁火,戌宫亦有阴火也。于春首针刺,分调血气,不致太盛,故使火畜至夏,夏季火炎,使其荣卫调匀,不致遥过而生诸疾也。”穆公曰:“善。余闻牛马周身有一十二道经脉,三百六十道络脉者,何也?”答曰:“经脉者,血筒也。络脉者,穴孔也。”穆公曰:“愿卒闻之。”伯乐答曰:“凡针血穴者,必须先于明堂经内穷究血道穴孔,推详所治之则,然后,观其天气晴静及月令盈、虚、晦、朔、弦、望,与夫本命、刀砧、血支、血忌、风雨、阴寒,皆为禁忌,不可妄施针烙,此谓用针之致也。昔。黄帝问于师皇曰:‘用针之道,有法则焉?’师皇答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日月也。’帝曰:‘愿闻其道。’师皇对曰:‘针者,有揭病之功,刺者,须当应病,但于四时气正而治,无不应效也。气正者,晴明也、光霁也、温和也,使其牛马气血调和而卫气易行,荣气易泄也。是故,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彻,月满无补,月缺无泻,月晦无针,月空无治,此谓应天时、合月令。’黄帝、师皇用针之要也。”穆公曰:“应病行针,其有道乎?”曰:“有。”“其妙几何?”伯乐答曰:“凡用针者,必须谨敬严肃,当先令兽停立宁静,喘息调匀,右手持针,左手按穴,量用锋头大小及观马之身体肥瘦,食草多少,察其寒热盛衰,然后方可施针。针皮勿令伤肉,针肉勿令伤筋、伤骨。隔一毫,如隔太山,偏一丝,不如不针。三补一泻。大马先针左,骒马先针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如针六脉出血,升合多寡及验血之荣悴,分调太过、不及,此谓用针之道也。”穆公曰:“善。”又曰:“夫、兽者虽由刍水,周身有三斗六升血气,有三百六十骨节,亦有三百六十穴道。凡在医者,必须察其虚实,审其轻重,明其表里,度其浅深。大抵用针之道,虚之则补,实之则泻,寒之则温,热之则凉,风之则散,气之则顺,此谓一定之法,学者诚心鉴之。”

凡三百六十句,按三百六十穴。

盖天之生物,有物而有则。

马牛之为物,富民而利国,

耒耜教天下,弧矢镇边阙,

平戎而定寇,务滋而稼穑。

乘之与驾之,伤寒与伤热,

走骤失调和,饮喂失时刻,

疴瘵渐萌生,非医而弗克。

近之愚学者,伪能者广阔,

以其衣冠美,巧言而令色,

不审其根源,不察其色脉,

记诵邪口词,诬民而世惑,

妄施针与烙,瘖哑难分说,

缪辈之流传,万古而充塞。

呜呼横夭多,余心悼之切,

采摭师皇论,诸贤之简策,

有同而有异,咏成歌与诀,

针烙有所施,疾病有所揭,

读者易于心,开发童蒙惑,

继先之准绳,传后之法则。

予愚不敏矣,僭逾罪难越,

以俟后之能,削赘补失阙。

六脉明堂歌,载之于后列:

眼脉鹘脉血,胸堂并带脉,

肾堂及尾本,同筋夜眼穴,

缠腕及蹄头,曲尺膝脉节,

都来十一针,名为六脉血。

用针须用意,按典依经说,

针皮针血筒,勿伤筋骨节。

隔丝如隔山,偏较不见血,

此法要精通,非通勿妄泄。

一百五十九,不出十一穴。

学者致精微,须当用意彻。

六脉外有针,逐一与君说。

玉堂与血堂,三江大脉血,

脏热鼻梁肿,此血须当彻。

口角连腮肿,火烙锁口穴。

起卧肠中痛,剜取双姜节。

肝热闪骨生,线穿骨眼穴。

开天取浑睛,垂睛医眼热,

风症烙风门,更兼伏兔穴。

束嗓及三喉,喉腧开喉节,

火烙两喉门,颊下取槽结,

通关医舌胀,开关疗上热,

耳内有一针,禁穴休教彻。

项吝针九委,两边十八穴。

心腧消黄疸,膝肿针膝脉,

肺把胸膊痛,肺门肺攀穴,

膊尖与膊栏,掩肘乘镫节,

抢风与冲天,八穴火针彻,

两边十六针,滞气俱消灭。

拽皮入温气,白针弓子穴。

一切梁头肿,鬐甲几针泄。

肝腧治肝危,火针第五肋。

脾腧疗脾寒,肺腧肺痛彻,

云门放宿水,肚口休教泄,

肾毒削垂泉,蹄修八字穴,

气把腰中痛,火针百会节,

肾棚并肾腧,肾角两边列,

七窍总皆针,凝滞俱开彻。

脊痛吊腰行,尾本须针泄。

一切肾家壅,肾堂须出血。

督穴肾尖针,肾腰滞气绝。

肾抽胯瓦痛,牵连雁翅拽,

巴山与路股,大胯小胯穴,

邪气与汗沟,仰瓦牵肾节,

八穴火针施,湿气皆消灭。

阴肾木肾肿,阴腧火针彻。

脏冷脱肛肠,剪取莲花穴。

行动尾根偏,尾端针尾节。

脊吝板如椽,火烙八窌穴。

拖脚掠草痛,掠草火针截。

缠腕消筋胀,同筋开膈热,

黑汗彻尾尖,肷癖医腹阔,

膈痛放胸堂,肠黄针带脉,

两目翳膜生,针取太阳血。

久患蹄头痛,火针天白节。

鹅鼻曲尺肿,曲尺须针泄。

攒筋板筋粗,火烙板筋节。

失节肿痛病,鹿节须当彻。

掌骨痛难行,火烙蹄门穴。

乘重骨肿痛,还将乘重彻。

黄疸布胸痈,心腧几针泄。

尾本治腰风,擦尾燥鬃绝。

项吝兼脊梁,火针二委节。

三喉显大功,莫过喉腧穴。

肾热彻交当,腰间滞气灭。

劳堂泻少阳,筋胀从斯绝。

松骨肿如肥,血堂兼大脉。

带脉疗肠黄,黑汗偏能揭。

蹄痛放蹄头,筋毒能消泄。

草慢嚼不鸣,盐擦玉堂血。

睛明大嘴针,赤脉眼中灭。

心热肿偏次,胸堂能冷泄。

毛燥若虫行,鹘脉两针绝。

倒地损抢风,火烙抢风穴。

昂头点步行,膊尖温火截。

直行膝盖痛,膝脉须针彻。

千金骟肾囊,蹄啮具能灭。

气海鼻头开,善泄胸心热。

拙筋唇上挑,走骤俱开扩。

草谷不消磨,火针脾腧穴。

乌筋合骨肿,烙之合骨节。

牵拽雁翅痛,大胯火能绝。

蹄门消蹄肿,尾大疳尾彻,

肷黄放肾堂,肘痈泄带脉,

牵肾攻抽肾,鹿节针失节,

肾腧治腰疼,汗沟医胯拽,

邪气去风寒,玉堂消脏热,

喉脉太阴经,一名号大血,

寒热善能医,定神而安魄。

耳根去一指,风门两道穴,

二指烙伏兔,顶门三道截,

七窍号风关,火烙诸风灭。

腰上有一针,名为百会穴,

火烙此千津,后腰风尽绝。

春来万病生,大血两针彻,

诸毒不能成,百病俱消灭。

以上几般针,疴瘵从斯揭,

量度浅深施,辨验阴阳彻。

针血有阴阳,经络十二诀,

医工仔细详,须当再与说。

眼脉厥阴经,肝火善能泄。

鹘脉肺太阴,能消五脏热。

胸堂少阴经,刺之心火绝。

夜眼禁其针,厥阴心包络,

带脉泻太阴,脾火尽消灭。

肾热肾经肿,肾堂少阴彻。

少阳三焦壅,须泄蹄头血。

膝脉太阳经,善解阳明热。

缠腕号劳堂,少阳肝胆泄。

阳明胃火消,曲尺两针血。

膀胱泻太阳,尾本尾根彻。

同筋泻小肠,太阳心火绝。

此法甚玄微,非精莫妄彻。

凡针血与穴,医家用意窃,

穷理阴阳病,观诊色与脉,

行步相安详,喘息听时节,

表里与邪正,虚实与寒热,

较斟轻与重,度量浅深彻,

针烙按明堂,百无一二绝。

近学晚医人,凡针六脉血,

不在苦令多,四季相应彻。

春夏脉洪弦,秋冬脉沉涩,

春彻更无防,冬针膘瘦怯。

有疾弃如泥,无疴金惜血。

先关肥与瘦,次辨寒与热,

食草多与少,审察方针彻。

针毕休教饮,饮毕休教彻,

彻后休教浸,最忌水中涉。

牵行似醉痴,舌如煮豆色,

见此莫行针,血出无休歇。

三百六十针,百五十九穴。

四百八病中,太半针工揭。

寒甚火针施,热甚生针彻。

急病急须针,勿差时与刻。

救疗有功能,莫过针与穴。

针法有如斯,一一分明说,

学者莫蹉跎,须当用意窃。

察病察根源,观形观色脉。

彻血究尪羸,行针穷补泻,

非病莫行针,无伤血莫彻。

冬血惜如金,春荣如水彻。

火针与气针,医工仔细格,

呼吸与提按,浅深与补泻。

右手持其针,左手按其穴。

天气要晴明,风雨须停歇。

针血含天时,月令盈虚别,

月生血始精,气血行诸节,

月圆肌肉坚,诸窍皆精脉,

月空经络虚,气衰脉部涩,

月满休教补,月缺休教泻,

月晦莫教针,窍关皆闭塞,

月令按阴阳,日时须拣择。

血忌与血支,飞帘兼命绝。

本命及刀砧,遇此休针彻。

左转针为补,右捻针为泻,

合补须与补,当泻即须泻,

补泻要精明,非明勿浪说,

此法若能通,金锁都开彻。

治病有其功,有如汤浇雪,

学者细推寻,神效无净揭。

血忌,百日之凶神也,十二月令分之,是故,正月逢丑,二月逢未,三月逢寅,四月逢申,五月逢卯,六月逢酉,七月逢辰,八月逢戌,九月逢巳,十月逢亥,十一月逢午,十二月逢子。疗病者:三百六十穴道,百五十九道明堂,一十二道经脉,二八巧治,关津火针、火烙,补泻气针,六脉彻血,凿脑,开喉,取浑睛,割骨眼,开肷割腹,一切停止、戒之。有歌云:

闭日者,血支凶日也,一月、二月、三月逢之。是故,正月丑日,二月寅日,三月卯日,四月辰日,五月巳日,六月午日,七月末日,八月申日,九月酉日,十月戌日,十一月亥日,十二月子日。此是血闭之日也,凡兽者,百腑不通,诸经闭塞,医疗者,诸穴不刺之。

彻血,四季有不同者,何也!曰:“四季行针,有预针、工针、省针、禁针法也。”何以分别!

夫、春者,肝旺也。甲乙当令,万物发生。兽之血脉,一日一夜周自流转二百四十遭。凡槽骝、厩骥气血盛者,鹘脉两针彻之,致使四时不发热壅之疾,此谓预针之法也。

夫、夏者,心旺也。丙丁当令,万物峥嵘。兽之血脉,一日一夜周身流转一百八十遭。凡膘揹怱肥马,血气盛者,六脉亦令彻之,致使炎暑不发疮黄之症,此谓工针之法也。

夫、秋者,肺旺也。庚辛当令,万物秀实。兽之血脉,一日一夜周身流转一百二十遭。凡马有疾,六脉应病针之,无疾禁止,以致调和脏腑、顺阴阳,此谓省针之法也。

夫、冬者,肾旺也。壬癸当令,万物收藏。兽之精气归肾。阴阳闭塞成冬。一日一夜,血脉周身流转六十遭。凡马急症当针者,针之;不当针者,不可妄彻,致使马骡不致亏伤元气,不发胯痛腰疼之疾。此谓禁针之法也。

脾,分四季,戊已当权,各旺一十八日,血脉流转各随四季行之。凡针血者,亦如然也。

骒马彻血不宜太多者何也?曰:“骒马者,阴马也,以血为主。凡有疾者,针血少半彻之。”曰:“儿、骡气体同乎?”曰:“不同。混沌初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万物并生于世。夫、马者,禀清气于天,受元气于丙,生于寅宫,产于午度,儿马产于午宫初度,骒马产于午宫末度。儿马象乾、属阳,骒马象坤、属阴。儿马精神不足,骒马血气不足,儿马彻血而泻火,骒马惜血而养娠。此谓阴骝阳治,阳马阴医。凡彻血者,分调牡牝针之。”

马患急症行针,遇逢刀砧、血忌者何也?曰:“刀砧、血忌,不禁六脉之针。”“何为禁穴?”曰:“脊风、项吝、靸胯、拖腰、左瘫、右痪、四足蜷挛、把前把后、滞痛凝疼等疾,当施者,八十一道火针,一十二处画烙。截风、烙痺,艾火炙、薰蒸、灯燎、火烧、一切温针等穴,择令睛明,禁忌风雨,不犯血支、血忌,回避本命、刀砧,此谓禁针之穴也。如暴病、外感、内伤,起卧、脏结、寒伤、暑伤,料伤,水伤、饥伤、饱伤、劳伤、役伤等疾,所施者,七十二生针,六脉三堂彻血,十二巧治、金针等穴,不避刀砧,血忌,阴晴时刻刺之,此谓六脉急救之针也。”

司兽问于医者曰:“余观骟马之法,有烙筋、不烙筋者,何也?”医者答曰:“烙筋者,火骟也。不烙筋者,水骟也。”司兽问:“何用之?”医者曰:“气体弱者,宜火骟也。气体壮者,宜水骟也。”司兽曰:“两骟之法始于何时?”医者曰:“昔,黄帝在位百年,朝内出一贤臣,姓董氏、讳仲先,号通微真人,侍于黄帝之侧,因马食人,帝命仲先制之,真人遂往其所观焉,形神察焉。脏腑,用玄元天术,摘其胆汁,其性愈矣。”后,蹄啮不息,帝复命制之。真人三往其厩,观标察本,以沙性之法,更名骟马奇法,净其两肾,蹄啮息矣!帝嘉其能,以通微之号封之,彼时者,始有此法也。司兽曰:“净肾之法有奇妙乎?”医者曰:按董氏经云:“凡净肾者,上合天时,下应地利。择令晴明日霁,禁忌风雨阴寒,莫犯血支、血忌,回避本命、刀砧。清明空草,于平坦地面,将兽缚倒,卧地稳平,右手持锋,左手按穴,仔细用心,于千金穴上轻手急剖一锋,挺出肾子,推起皮膜,以手指擒其肾,挟板束其筋,火烧铁器烙之,用新汲水将刀口积血洗净,油盐少许倾入穴内。即令放起,徐步牵行,拴养净室,三七痊愈。此谓董真人火骟之法也,传流相继。至于汉楚分争时,有大将帅韩氏信将军,因营马多生热症,以谓不利于军,遂易其骟法,祛其火烙。用搜筋进步之工,白筋二寸截之,血筋五寸分之,新水净其疮口,油盐少许入之,朝夕牵行,如前喂养,此谓韩元帅水骟之法也。”司兽曰:“二者,何谓上工?”医者曰:“两骟之法,不相上下也。火骟者,烙骗也,存筋存性,血凭火烙,令兽不损腰胯。水骟者,生骟也,净筋净性,血凭筋分,令兽不生热症。凡用者,令观衰盛行之。”司兽曰:“净肾之法,何谓骟乎?”,医者曰:“骟者,善也。祛烈性而有淳性,化驽马而为良马也,其不善乎!”

司兽问于医者曰:“凡马打鼻,有言:‘如插花者。’何也?”医者答曰:“打鼻者,泄三焦之热也,非华美而观之。四岁五岁有膘者,方许划之,盖取鼻孔宽大,呼吸通和,令兽不生热症。又且,清利咽喉,消除膈胀,泻心肺之火,祛脏腑之热,邪疫不相侵害矣!”司兽曰:“何以见之?”医者曰:“昔,春秋时,西秦穆公并吞列国,遣其大将白起将师伐赵,未出军时,其都中战马遍染瘟疫。穆公谓文武曰:‘马政失调,不利征讨,奈何?’当有善相马者孙阳为之言曰:‘马者,国之大事也。今、时值仲夏,炎暑薰蒸,疫症大作,未敢轻出。且,长平诸路,山瘴盛多,今,大军一举,癖瘟避瘴,不可不御也。’”穆公允之,遂令停兵罢战,以待秋成。付太仆之政,命少宰总之,公领其事,往其厩所,观天地气运,相诸骥形神,诊其凫脉,察其口色,喟然曰:“热之所致也!”以利锋划其鼻孔,彻针血而泄其瘴毒,施良剂而制其疫气,其验大效,诸疾悉愈,都门群骥,望之如云锦。穆公嘉孙阳之能,以伯乐之号封之,上应马厩之星,更名伯乐复生也。敕令:“诸路开设医学,习讲师皇之道,永为继世之传。”彼时者,始有此则也。司兽曰:“划鼻之法,有奇妙乎?”医者曰:“按,伯乐经云:凡划鼻者,择令天气晴明,清晨空草,将兽绳缚于高牢栓柱,用好傚龙头先将马头束定,立正稳平。左手执衬,填于鼻孔,右手持锋,于气海穴上,自下而上划之,驴弯、马直,仔细从容,垂厚梁窄,左右匀停、休伤松骨、回避血管,勿损梁筋为妙,以新汲水将刀口积血洗净,拴养净室,勿近舍檐。七日之后,令其养主朝夕扯拔,不致倦挛、生合,旬日痊愈,此谓孙少宰划鼻之法也。请历观之,自得验证。”

春寅午戌 夏巳酉丑 秋申子辰 冬亥卯未

九月巳日 十月亥日 十一月午日 十二月子日

以上十日,不宜行针医治。欲行针,如犯血忌、本命、晦、朔、弦、望、风雨、阴寒,皆是禁忌,不可行针。又缘,春首及马有病,弃血如泥,余月及马无病,惜血如金。凡针马之疾,先观马之肥瘦,次看吃草多少,然后相度行之。针皮不得伤肉,针肉不得伤筋,伤骨。三补一泻。大马先针左,骒马先针右。后学者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