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促进区域发展的主要成效和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各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1世纪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第二章 促进区域发展的主要成效和问题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各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媲美,又涌现了长江中游、成渝、中原、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一大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同时,在四大区域板块的基础上,国家针对贫困地区等困难地区也实施了特殊扶助政策,初步建立了解决跨行政区困难地区的政策体系。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战略取得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一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二是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没有缩小,三是区域开发无序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四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协调。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样面临转型的深层次问题。

21世纪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6%,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整体加速,全面超过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2009—2013年这一态势继续延续。“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比东部地区快0.5至1个百分点,这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我国区域增长格局的重大变化[1]。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经济总量上看,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514.3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54%,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654.23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95%;200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52742.81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3.16%,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7088.5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22%;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32225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1.15%,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26003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00%。2013年与2000年相比,西部地区占全国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2003年至2013年的11年间,中部、西部地区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总体来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成效显著(见图2-1与表2-1)。

图2-1 四大区域板块GDP总量及占比变化(2003—2013年)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表2-1 各区域板块2003—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从人均GDP上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263元,两者相差1.77倍。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212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718元,两者相差2.57倍。201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6240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34491元,两者相差1.81倍。从历史上看,2003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达到2.70倍的最大值,到2013年两者差距缩小为1.81倍(见表2-2)。

表2-2 各区域板块2003—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506.04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2.91%;2000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651.3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7.00%;2013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为36753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3.31%。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9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9.71%;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127.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17.6%;到2013年达到14445亿元,占比达到20.93%。总体来看,东西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见表2-3)。

表2-3 各区域板块2003—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速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56元,西部地区则为37元,两者相差4.22倍;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839元,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11元,两者相差2.70倍;到2003年达到2.98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3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7092元,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942元,两者差距缩小为1.80倍。

从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14.8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36.42%,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4758.4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45.90%,2013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为47370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39.56%;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36.86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3.20%,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601.0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5.09%。2013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全国占比下降为39.56%,西部地区则上升为29.70%。区域统筹发展成效明显(见表2-4)。

表2-4 各区域板块2003—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增速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从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西部地区的1.2倍[2],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094元,西部地区则为719元,两者相差1.52倍,在这十几年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下,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直到2004年达到1.53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3年,汇总考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后,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9141元,西部地区则为9707元,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超过东部地区。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看,1982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5.01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8%;2000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484.9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12%。西部地区198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19.15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81%;2000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110.7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56%。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占比持续降低,2013年达到40.64%;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在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13年全国占比达到24.80%(见图2-2与表2-5)。

图2-2 四大区域板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占比变化(2003—2013年)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表2-5 各区域板块2003—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近10年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长,除传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外,在中西部地区又涌现出了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一批新的增长极,东部地区的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经济区也发展壮大。

长江中游地区位于沿长江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襄荆宜城市群、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成渝经济区位于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中原经济区位于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

辽中南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北翼,包括辽宁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以及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山东半岛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南翼,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包括福建省以及浙江省、江西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立足问题导向,对不同地区解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西部地区解决贫困问题,东北地区解决工业衰退问题,东部地区解决无序发展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本实现了对各个典型地区的“一区一策”,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各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有效解决了各个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方向。10多年来,西部地区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10多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陆续开工建设100余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主要涉及公路、铁路、民航、水电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加,由1999年的53.3万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142.1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由2529千米增加到16456千米,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由35131千米提高到99478千米。民航机场及其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有了很大的改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渝铁路等重点项目也正在建设。西部通信走廊、数字化城市、宽带接入和电话普遍服务等通信基础设施等四大工程进展顺利。西气东输全线实现供气,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二是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国家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及水污染治理、江河源头生态保护、石漠化治理、生态屏障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扭转了西部地区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改善”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两个百分点,促进了草场休养生息、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展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始启动。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以及特色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展。西部地区的能源及化学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6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批在国内外拥有较大知名度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名优品牌和企业集团。商品粮、优质棉、糖料、烟草、名酒、瓜果、畜牧产品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持续增强。此外,生物技术、新能源、现代制药和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成渝和关中地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产业基地进展顺利,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和输出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体制保证,优势资源开发明显加速,相关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专栏2-1】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进展(以成渝地区为例)

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肩负着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的重任。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06—2012年,重庆经济总量由3907亿元增加到114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3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第2位、全国第12位;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2%。2007—2012年,成都市GDP从3364.78亿元跃升至8138.94亿元,年均增长达19.32%;人均GDP从26849元增加到57624元,年均增长达16.50%;财政总收入从996.61亿元增加到2331.26亿元,年均增长达18.52%。

二是有效扭转了城乡差距。2006—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率上升至57%。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分别达到22968元和7383元,较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2391.6元、1321.3元。城乡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3.6∶1缩小到2012年的3.11∶1。2007—2012年,成都市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62.58%提高到2012年的68.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642元增加到11501元,年均增长15.3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63∶1缩小为2.36∶1,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是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了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市政服务等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初步形成了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农村居民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四是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大批交通、能源、商贸、社会事业等项目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渝客专、西成客专、襄渝复线铁路、宜万铁路等重大项目已经建成,兰渝铁路、成哈铁路、渝黔铁路、郑万铁路、成都新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扩建等一批项目正加紧建设中。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国有企业比重高、重工业比重高、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高。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国家重点支持东北地区深化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有力地促进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启动了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政策性破产、核销呆坏账、分离企业办社会、剥离不良资产、豁免历史欠税、处置不良贷款等政策使国企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2003—2012年10年间,东北三省累计政策性破产企业320户,安置职工83.3万人,占全国1/5左右。250多家企业共分离企业办社会1700多家,涉及职工17万人。

二是产业竞争力逐步重塑。国家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支持力度,10年来,百万千瓦核电、火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水轮机组,大型风电机组,百万吨乙烯装置,大型盾构机,高速动车组列车,先进船舶和海上钻井平台,高档数控加工中心和重型数控机床等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研制成功,在重大技术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继续发挥着支柱作用。10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引入了大连英特尔、沈阳宝马等一批具有影响的外资项目。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沈阳机床等一批大型企业成功并购国外知名企业。

【专栏2-2】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经过10年振兴战略的实施,百万千瓦核电、超超临界火电、±800千伏直流和100万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70万千瓦大型水轮机组,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5兆瓦大型风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大型盾构机,时速350千米高速列车,航空航天军工领域急需的高档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重型数控机床等在东北地区实现自主化。沈阳、大连、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形成,其中沈阳和大连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全国排名靠前。

沈阳聚集着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新沈鼓集团、三一重装、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众多国家级重型装备公司,产品覆盖矿山设备、电站设备、冶炼设备、轧钢设备、石化设备、水泥设备、起重设备、数控机床、锻压设备、人造板成套设备、散料输送设备、环保设备、工程机械、传动机械、农业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大型输变电设备等,广泛应用于矿山、石化、冶金、电力、国防、科研等领域,素有“东方鲁尔”之称。2008年11月,经《装备制造》杂志社和装备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评选,沈阳铁西新区入选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并居第一位。

大连拥有大连机床集团、华锐风电公司、大连造船集团、大连船用曲轴厂等全国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在高档数控机床及相关产品,风力发电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大型船用曲轴、盾构机、核电产品、高端铸锻件等重大技术装备,高端机车和城市快轨车辆、高端轴承产品、高端制冷产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

齐齐哈尔拥有一重集团、齐重集团、齐二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等方面具有优势。

哈尔滨市拥有哈量集团、哈电集团、哈飞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在工具量具、发电设备、飞机制造等领域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长春市拥有长客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在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等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2012年,东北三省发电设备产量占全国1/3;数控机床产值占全国1/3;内燃机产量占全国1/5;炼油能力接近全国1/5;乙烯产量占全国1/6;钢产量占全国1/10以上,汽车产量占全国1/7左右;造船总能力接近全国1/5。在国家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工业产品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是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实施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2001年,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5年,国家确定了东北地区5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分别是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国家加大力度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修复生态环境。2005年,棚户区改造工程率先在抚顺、阜新两个资源枯竭城市启动。2006年东北地区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过去10年东北地区改造各类棚户区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1000多万困难群众因此受益。

此外,在东北地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国家还积极支持全国老工业城市和城区老工业区加快改造。在全国认定了北京市首钢、南昌市洪都、武汉市古田、株洲市清水塘、徐州市鼓楼、洛阳市涧西、兰州市七里河等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组织试点老工业区在组织实施方式、资金筹措、土地利用、工业污染土地治理、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改造利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绿色建筑推行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为全国其他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提供借鉴。

中部地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人口众多,产业基础较好,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国家重点支持中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粮食生产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部地区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功率电动机车、大型施工机械、数控系统、新型农业装备等装备制造业。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等高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十一五”时期在中部地区支持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

二是扎实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钢铁、有色金属、乙烯等项目,包括武汉钢铁集团扩建、山西太钢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线、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合资建设汽车板和电工钢等一批重大项目。利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中部地区装备制造、汽车、石化、机电、轻纺等领域相关项目。

三是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中央加大了对中部六省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了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水平,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十一五”时期累计支持中部六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超过133万公顷,累计建设近1000个农业项目。

四是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快建设客运专线、区际联系通道和煤运通道,加大省际公路干线建设和国省道升级改造力度,“十一五”时期建成了北京至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石家庄至太原、合肥至武汉至宜昌至重庆快速铁路,太原至中卫、武汉至襄阳至安康复线、重庆至怀化、洛湛铁路南段、大秦铁路扩能工程、侯月线扩能工程、包西通道等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建设了郑州至徐州、杭州至长沙至昆明蚌埠至合肥至福州、大同至西安等客运专线,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赣州至韶关、娄底至邵阳、衡阳至茶陵至吉安、阜阳至六安、宿州至淮安、太原至兴县等铁路项目;建成了南昌至九江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了武汉至黄石、武汉至孝感、武汉至咸宁、长沙至株洲至湘潭、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南京至安庆等城际铁路;实施了南昌、郑州、武汉、长沙、太原等5个中部干线机场和黄山、景德镇、洛阳、张家界等12个支线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了大同机场、南昌机场,改扩建阜阳机场,新建吕梁、九华山、神农架机场等项目;继续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开工建设了武汉新港、宜昌港、合肥港、芜湖港、蚌埠港、南昌港。

五是重点城市群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武汉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增强。中原城市群把握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客运专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以郑东新区、汴西新区、洛阳新区建设为载体,率先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长株潭城市群积极探索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和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积极推动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产业密集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目标,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太原城市圈率先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稳步推进以太(原)榆(次)为中心,公交、电信、金融、市政设施等领域“同城化”发展。

【专栏2-3】

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的进展(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对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工业链条化、一体化发展态势逐渐明显。武汉的光电子产业逐步向孝感、咸宁等城市延伸链条;钢铁及深加工企业主要向鄂州、黄石延伸;医药、化工产业主要向潜江、孝感、黄冈转移;纺织、服装及印染产业主要向孝感、仙桃、天门转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向孝感、仙桃、潜江延伸链条。建材行业中,华新水泥集团将业务和研发机构向武汉聚集,在武汉投资建设了华新武汉青山公司(30万吨水泥粉磨站)、华新武钢公司(利用武钢公司的高炉渣进行粉磨深加工)、华新武汉混凝土公司3个公司,在咸宁赤壁、黄冈武穴和仙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武烟集团先后兼并了三峡、红安、广水3家卷烟厂,购买了江陵、大悟、咸宁3家卷烟厂的计划指标,使武烟集团的年产规模大幅提升。此外,城市圈内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日益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产业、钢铁产业、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特色产业带。

二是旅游、商贸、金融、信息等重点服务行业一体化发展效应明显。旅游业方面,武汉城市群统一制定了《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现九市旅游一体化发展。依托城市群资源,精心编排并组织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等8大主打旅游产品,形成了城市群内系列旅游品牌。商贸物流业方面,武汉市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大商贸流通集团不断把连锁网点延伸到群内各城市。其中,仅武汉市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在城市群内发展了700余个连锁经营网点,总营业面积达95万平方米。金融业方面,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显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在武汉设立区域性总部、分行或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先后引进外资金融企业达35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0余家。武汉市商业银行获批为汉口银行,并在鄂州设立了分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城市群内通信费用不断降低。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率先在武汉和鄂州之间进行通信资费改革试点,实行“城市圈优惠套餐”,两城市间固定电话和手机通信资费实现下调,通话费标准基本接近本地通话标准。

三是城市群跨区域投融资平台逐步完善。成立了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出资人的形式进行融资开发建设。目前,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经进行大东湖生态水网、武汉新港、花山新城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融资。设立城市群建设发展基金。由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共同出资,作为城市群建设发展基金。湖北省政府每年投资3亿元,重点支持城市群内9城市以改革创新引领建设发展的综合项目,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项目,并引导社会资金注入。

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小时交通圈”已基本构建。随(州)岳(阳)高速公路,武汉市青(菱)郑(店)、(武)汉英(山)、汉(阳)蔡(甸)、(武)汉麻(城)、(武)汉洪(湖)5条高速出口路和关(山)葛(店)一级公路、阳逻长江大桥已建成通车,武汉市188千米的外环全线贯通,城市群内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000千米,城市群“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公路骨架基本形成。武汉至孝感、武汉经鄂州至黄石、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4条城市铁路项目竣工通车。武(汉)广(州)客运专线、武汉至合肥铁路、武(汉)襄(阳)安(康)铁路增二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武昌火车站改造、武汉火车站相继投入使用。武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武汉机场新建国际楼工程稳步推进。华中地区最大的公、铁、水、空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电力方面,500千伏鄂东环网输变电工程全线竣工,年输电量300亿千瓦时,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持。

五是公共服务一体化加速。教育方面,城市群积极推进武汉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武汉与周边8市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和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方面,城市群内9市的图书馆联盟网站正式开通,群内各城市公共图书馆之间互通阅览服务已全面开展,城市群内演艺联盟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群内博物馆、纪念馆积极推行免费开放。卫生方面,城市群内9市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正积极建设,其中第一期省级卫生应急决策与指挥信息系统已经建设完成。9市的妇幼保健院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运行成本。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国家重点支持东部地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GDP由2000年的52742.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2225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1%。人均GDP由2000年的14397.3元增加到2013年的62405元,超过1万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1%。

二是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2013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42.6%,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76.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5.2%,三大都市圈继续发挥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核心引擎作用。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已初步具备全球竞争力,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也均成为带领区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10大城市群中,东部沿海地区占6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平台。

三是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10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57.2%,提高到2006年的57.9%和2013年的59.1%。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广泛运用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加工制造业转型和转移。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经过努力,东部地区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同时,东部沿海城市群已成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2012年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东部地区占比接近70%,创新要素集聚度已超过经济集聚度。

在四大区域板块差别化政策的基础上,国家针对困难地区也实施了特殊扶助政策,初步建立了通过类型区和功能区解决跨行政区域离散型地区特殊困难的区域政策体系。

一是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2011年又提高到2300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2001—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58元人民币增加到11170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23元人民币增加到559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276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1%(未扣除物价因素)。上述数据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2002—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基本农田349.7万公顷,新建及改扩建公路里程95.2万千米,新增教育卫生用房3506.1万平方米,解决了5675.7万人、4999.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2010年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饮用自来水、深水井农户达到60.9%,自然村通公路比例为88.1%、通电比例为98%、通电话比例为92.9%,农户人均住房面积为24.9平方米,农户使用旱厕和水冲式厕所比重达88.4%,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10年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15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青壮年文盲率为7%,比2002年下降5.4个百分点,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到2010年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户比例达到93.3%,有病能及时就医的比重达到91.4%,乡乡建有卫生院,绝大多数行政村设有卫生室。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贫困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从2002—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994.9万公顷,新增经济林1509.6万公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饮用水水源受污染的农户比例从2002年的15.5%下降到2010年的5.1%,获取燃料困难的农户比例从45%下降到31.4%。

二是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2008年的13170元,按可比价格增长了3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3389元,按可比价格增长了19倍。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曾经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速度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2008年达到395.91亿元,比1959年增长65倍。内蒙古、西藏、广西等民族地区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全面加快发展速度。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开发优势资源,乳品、能源、化工、钢铁等产业继续高位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多年保持全国首位,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明显下降。西藏自治区在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带动下,旅游业和消费强劲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推进北部湾开发开放,经济增长全面提速。新疆、云南、广西、吉林等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继续扩大。新疆与中亚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云南、广西与东盟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

三是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效缓解。2007—2011年,前两批44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6%,较2007年翻了一番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城市多元化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使采掘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降低。盘锦的石油装备、铜陵的电子信息、阜新的液压装备等产业已粗具竞争优势,焦作和枣庄的旅游已经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民生不断改善。截至2011年年底,69个资源枯竭城市累计改造棚户区8700万平方米,惠及近200万户家庭。生态治理扎实推进,累计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7.6万公顷,煤矸石、冶炼废渣逐步得到综合利用,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植被得到抚育恢复,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各资源枯竭城市还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模式。抚顺、白银分别通过与沈阳、兰州协同发展为经济转型开辟新路;焦作、枣庄高起点发展旅游业,逐步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阜新、辽源、盘锦、华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接续替代产业集群化趋势开始显现;萍乡开展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专栏2-4】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进展(以阜新为例)

2001年12月,国家批准辽宁省阜新成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10多年来,阜新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改善民生,踏上了转型振兴的新征程。

2002—2012年,阜新地区生产总值由70亿元上升到460亿元,年均发展速度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2亿元增加到50亿元,翻了三番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10年来阜新的发展始终贯穿一条主线:百姓为上、民生为先,即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民生改善统领主导产业转换、城市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

促进就业,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21世纪之初,阜新全市23对矿井相继关闭停产,一大批产业工人失业,全市下岗失业人员达15.6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36.7%,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高达7%,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头等大事。就业是民生之本,10年来,各级政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累计实名制就业67.7万人,稳定就业率达到65%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9%,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再就业问题。

壮大产业,夯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阜新50多年形成的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地方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十分困难。2000年,阜新人均GDP仅为辽宁全省平均水平的3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以来,阜新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着力改变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基地”和液压、现代皮革、板材家居、铸造、氟化工、新型材料等“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多元化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建立。2002—2012年,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煤炭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33.4%下降到22.2%;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由3%提高到27.8%,于2009年历史性地超过煤炭产业比重,跃居首位。

优化环境,打造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阜新城区依矿而建,布局城乡间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以来,阜新市把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转型的重要举措,实施了中心区、阜蒙县城、新邱区“三位一体”规划。按照一个产业、一座新城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玉龙新城”“沈彰新城”等五个新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六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总里程和密度跃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十年累计造林绿化6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1.7%提高到32.1%。

改造棚户区,让居者有其屋。阜新是辽宁省棚户区面积最大的地区,可谓“百里矿区百里棚户区”。全市共有棚户区632万平方米,占城市住宅面积的将近一半,涉及人口44万,占城市人口的2/3,而且这些房屋年久失修,很多已经成为危房。走出棚户区是几代阜新人的梦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以来,阜新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市的“一号民生工程”加以推进。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全省面积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突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共拆除棚户区491万平方米,新建回迁楼692万平方米,40万人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使全市人均住房面积由7.6平方米增加到22.5平方米,近一半市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强化保障,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前,阜新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只有17万人,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享受不到医疗待遇,社会保障能力十分薄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以来,阜新市紧紧抓住国家在辽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试点的机遇,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10年间,城市居民养老金标准提高9次,从330元提高到1117元,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合率分别达到80%和83%,全地区养老保险各类参保从业人员已达41万人。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

资料来源:摘自振兴东北网:http://www.chinaeast.gov.cn/2012-10/12/c-131902。

注释

[1]杜鹰:《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316~317页。

[2]1978年四川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数据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