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设立型气候变化智库整合国内力量并共享国际资源

大学设立型气候变化智库整合国内力量并共享国际资源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大学设立型气候变化智库,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借助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所具有的先天独特优势,力争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实现“整合国内力量,共享国际资源”的最终目的。提高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政策领域的协调能力,为政府制定减缓与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及政策、能源政策、经济政策以及环境政策提供科学支撑以及政策建议,将中心建成国家应对环境外交谈判的智囊机构。

建立大学设立型气候变化智库,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借助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所具有的先天独特优势,力争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实现“整合国内力量,共享国际资源”的最终目的。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整合各高校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基础资源,引进国外著名高校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预测、减缓、适应等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制定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2)充分发挥我国高校专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决策支撑作用,积极支持我国政府参与气候谈判、影响谈判形势、争夺话语权。通过智库的研究,形成指导我国政府参与气候谈判所采取政策及策略的科研支撑,并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国内外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气候谈判,为我国争取更大发展空间。

(3)面向国家气候变化和环境政策领域的重大需要,开展中长期气候变化、可持续能源与环境战略及政策问题的综合集成研究,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政策领域的协调能力,为政府制定减缓与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及政策、能源政策、经济政策以及环境政策提供科学支撑以及政策建议,将中心建成国家应对环境外交谈判的智囊机构。

(4)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一批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高素质综合性研究型人才,为持续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通过智库的研究工作,促成我国更多的专家学者加人到各类有影响力的国际气候变化组织的工作中,如参与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撰写和评审工作等。

建立大学设立型气候变化智库的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智库致力于推动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力图提升政府及公众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历史成因、演变进程、未来变化趋势、减缓及应对等的科学认知,增强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争取将中心建设成为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科研基础平台。

(2)智库应致力于建设成为服务于政府决策与社会公众的智力支撑平台,进而从科学准确性、经济可行性和政治务实性等方面,帮助我国政府明确和提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选择,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加强气候变化政策制定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气候变化政策决策者提供详尽准确的科学研究支持,增强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3)智库应致力于建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学科体系,增强气候变化领域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储备,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基础服务平台,切实为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持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