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状诊断和问题分析

现状诊断和问题分析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保持逐年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在创业孵化领域,青岛市坚持建设“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先后打造了蓝色硅谷、西海岸和橡胶谷三个孵化集群。在科技金融领域,科技贷款、创业投资、小额贷款、科技保险等多种科技金融形式共同发展;在政府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青岛市科技金融发展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

(一)总体情况

1.发展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保持逐年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青岛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9.7亿元,2010年到2013年,青岛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图1)。近几年青岛科技服务业占GDP、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稳中有升,其中2014年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5%(图2)。

截至2013年年底,青岛市拥有科技服务业单位5 406个[1]。其中,从单位性质来看,3 555个属于企业单位,1 851个属于事业单位。从行业来看,青岛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单位485个,专业技术服务业单位1 914个,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单位3 007个。

图1 青岛历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

图2 青岛历年科技服务业占比变化情况

2.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青岛全面布局科技服务业九大细分领域,围绕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推动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

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和科普服务实现了“量质齐佳”,位于科技服务业第一梯队,引领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在创业孵化领域,青岛市坚持建设“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先后打造了蓝色硅谷、西海岸橡胶谷三个孵化集群。在技术转移领域,青岛市建成了蓝海技术交易市场,通过发展技术交易推动技术转移服务实现快速发展。在检验检测领域,青岛市充分发挥港口贸易优势,集聚一批国内外领先检测服务机构,自发形成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在科普服务领域,青岛市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科普,尤其是海洋科技科普服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研发服务、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服务稳步推进,位于科技服务业第二梯队,是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研发服务领域,青岛市拥有丰富的研发服务资源,尤其在海洋科技和橡胶领域,研发服务资源全国领先。在科技金融领域,科技贷款、创业投资、小额贷款、科技保险等多种科技金融形式共同发展;在政府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青岛市科技金融发展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服务机构提供包括知识产权申请、利用、战略咨询、仲裁等一站式服务,推动青岛市知识产权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提高。

科技咨询和综合科技服务快速发展,位于科技服务业第三梯队,是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科技咨询领域,集合了一批政府性质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市场化咨询机构数量较少但发展迅速。在综合科技服务领域,以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了若干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总体处于兴起阶段。

3.服务机构群体初具规模

青岛市科技服务机构数量较大,涌现出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了规模化的科技服务机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青岛市拥有创业孵化机构77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96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5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2家,检验检测服务机构228家,高校院所共75家,科学普及服务机构63家。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行业内、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服务机构,包括橡胶谷孵化器、蓝色生物医药孵化器等创业孵化机构,瑞士SGS、英国天祥、法国必维、莱茵检测、谱尼测试等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等研发服务机构,以及海尔博物馆、啤酒博物馆等科普服务机构。

专栏1:青岛市领先科技服务机构案例

案例1:海藻专业孵化器,推动创业企业与产业园协同发展。由明月创业服务公司成立的我国首个深蓝领域孵化器,总投资4.2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孵化培育海洋生物资源及能源、海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海洋药物及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高效农业等新兴产业的专业孵化器。目前,创业苗圃和孵化器基本建成,未来将构建加速器,实现与产业园协同发展。

案例2:石墨烯孵化器,集聚企业推动产业下游应用。由青岛赛睿达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14年7月投入使用,是我国领先的石墨烯专业孵化机构,为入孵企业提供孵化场所、工商注册、法律咨询、商务服务、培训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目前,孵化器引进了18个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团队,22家合作企业,通过孵化器集聚下游应用企业,在全国石墨烯行业发展中独树一帜。

案例3:怡维怡研究院,橡胶领域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成立于2013年1月,由橡胶谷控股,是一家纯市场化运作的研究机构,是国家工程中心的科研实体,服务于橡胶轮胎产业,围绕各类新型聚合物橡胶、新橡胶在低碳环保轮胎配方和其他新用途中的优化、分析等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4.科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青岛充分发挥政府和大企业的力量,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路径各异、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模式,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一是大企业外放资源提供科技服务。鼓励和推动科技服务资源从大企业外放和独立出去,面向市场提供科技服务。二是依托产业园打造全链条科技服务。从产业园科技服务需求出发,打造涵盖各细分领域的全链条科技服务,推动科技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三是财政科技投入开展资本化运作,推动政府科技服务市场化。改变项目评审和无偿资助等传统投入方式,设立市场化实体,开展资本化运作。

专栏2:青岛市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案例1:海尔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探索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支持自身业务独立化、市场化,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海尔自2012年实施开放式创新以来,不断整合内部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资源,成立数字家电产业联盟,并下设工业设计和研发设计平台、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体系、HOPE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服务(海立方)等5个平台,服务自身的同时,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以HOPE平台为例,海尔通过该平台开展全球技术转移,成功搭建了全球合作网络。

案例2:依托软控的科研和产业双重优势,橡胶谷积极培育服务于橡胶行业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橡胶谷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四方发起成立,具有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双重优势,为橡胶领域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等多种科技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到橡胶谷孵化器转移转化,并在完善的科技服务的支撑下,推动创业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实现与橡胶谷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

案例3:针对企业的财政资助,以资本化运作取代传统的项目评审和无偿拨款,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市场化运营。青岛市提出“拨、投、贷、补、奖、买”六位一体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即针对企业的计划和项目资金,组建高创资本公司进行投资。高创资本公司由市科技局作为事权单位,国资委作为监管单位,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作为出资人共同成立,按照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以市场主导、独立于政府的形式确定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和渠道。

5.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青岛的科技服务业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以高新区、崂山区和市南区为代表,形成以高新区为综合,若干专业化基地为特色的布局。

高新区、崂山区和黄岛区形成科技服务特色集聚。一是青岛高新区将科技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制定了《青岛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拥有青岛市一半以上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特色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以第三方综合检测服务、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基地。二是崂山区集中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和科技金融特色优势,打造科技服务基地。崂山区拥有市级技术转移机构10家,技术交易额全市第一;研发资源全市领先,拥有重点实验室108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0件,全省第一。三是黄岛区依托海工装备产业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的研发设计服务需求,成立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等6家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58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在检验检测和工业设计领域,自发形成了专业集聚区。一是青岛高科园聚集了瑞士SGS、英国天祥、法国必维、莱茵检测、谱尼测试等十余家知名检测机构,检测服务机构办公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成为青岛市最主要的检测产业区域。二是工业设计产业园集聚了包括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网络设计、软件设计、动漫设计以及平台服务等企业数十家,规划面积约43万平方米。园区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办公建筑面积15 000平方米,打造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

6.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围绕科技服务业各细分领域,青岛积极申报国家相关试点,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探索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新路径,青岛提出打造“创新之城”,从市场环境、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科技金融、众创空间等多方面开展部署,为开展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奠定良好基础,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青岛是我国多个领域试点城市,具有多种先行先试权利,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体制机制支撑。一是国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是副省级城市唯一一家。试点期间,青岛将以联盟科技服务市场化为核心,成立多元化的市场运作主体,创新联盟科技服务运行模式与机制。二是我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重点开展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创新,组建国有资本管理公司。三是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建设东北亚区域服务中心为目标,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发展创业投资、建设青岛高新区“新三板”。四是“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发展大数据挖掘和融合技术,开展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智慧社区、智慧海洋等的试点示范工作。

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服务政策体系,在全国首次出台技术转移和科技咨询服务规范,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青岛市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积极落实国家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相继出台了《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近150项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青岛市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和《青岛市科技咨询业服务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政策体系。

表1 青岛市出台的若干科技创新政策

(二)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1.创业孵化:建设千万平方米孵化器,打造苗圃 - 孵化 - 加速孵化链条

青岛以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孵化载体建设。2012年青岛制定了“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蓝色硅谷、西海岸、橡胶谷三大孵化器组团,到2016年,孵化面积达到1 200万平方米以上。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共124个孵化器建设支撑项目,累计开工945万平方米(新建802万平方米),竣工815万平方米,投入使用443万平方米。

打造苗圃 - 孵化 - 加速的孵化链条,不断完善孵化服务,为创业团队提供从项目到产业园的全链条服务。在创业苗圃领域,截至2014年年底,青岛市拥有13家创业苗圃,为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所、项目前景评创业培训与辅导、天使投资对接等服务,目前正在培育创业团队114个,其中的15个获得天使投资,有64%入驻孵化器。在孵化器领域,青岛市拥有77家孵化器,提供工商法律咨询、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风险投资对接等服务,正在培育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到目前为止,孵化器毕业企业累计达到436家,其中不乏年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在加速器领域,截至2014年年底,青岛市拥有3家加速器,提供办公场所和厂房、上市并购辅导、市场拓展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入驻企业26家,毕业9家。

2.技术转移:培育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以蓝海技术交易网为核心发展技术交易

青岛大力发展蓝海技术交易市场,培育发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技术转移领域培养了一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总体来看,青岛市技术转移服务业形成了基础完善、服务领先的态势。

建设蓝海技术交易网推动技术交易发展。2014年,青岛市建设线上蓝海技术交易网,在全国首创《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和“TMC” [2]主协调人中介机构合作模式,对拟交易的科技成果,进行确权、授权、技术评估和商业模式市场分析后,通过具有资质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推荐挂牌交易,推动技术交易服务模式创新。到2014年年底,蓝海技术交易网挂牌总金额47.99亿元,技术交易成交项目3 74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5亿元。

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截至2014年年底,青岛拥有96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4家,在副省级城市排位由倒数第一升至第八位。拥有技术合同服务点17个,已实现全市覆盖,认定了科技标准化评估机构28家,涌现了如海尔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在内的社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培养形成了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以青岛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到2014年,青岛技术交易市场共开展了6期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共培养在册技术经纪人267人。截至2014年年底,青岛市有资质的技术经纪人快速增至315人,首批70名科技成果评估师全部获得资质。

3.检验检测:推动检测资源共享,出现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检测服务机构

依托港口贸易的巨大检测服务需求,青岛积极搭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加速科研检测设备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同时,一大批市场化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快速集聚,推动检验检测服务快速发展。

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一是一大批国际领先检测机构入驻青岛,如瑞士SGS、英国天祥、法国必维、莱茵检测等国际领先检测机构。二是国内领先检测机构入驻青岛,包括国家橡胶轮胎质检中心、国家电子电器安全质检中心、国家啤酒及饮料质检中心等五大国家级质检中心,以及谱尼测试和华测检测等大型民营服务机构。截至2013年8月底,青岛拥有独立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164家,年营业收入近8亿元,检测服务涵盖材料、电子、食品、机械、环境等多个领域。

涌现出第四方检测服务平台。依托海尔集团,中海博瑞搭建了第四方检测服务平台,平台上有300多家国际检测机构、服务机构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国际机构互认。第四方检测服务平台的搭建,有利于青岛集聚全球检测服务资源、打造全球检测资源网络。

4.科学普及:大力开展以大企业科普活动和海洋科普活动为代表的特色科普服务

青岛大力建设科普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到2013年9月底,青岛市拥有认定科普基地29个。到2013年底,青岛市拥有文化馆12家,博物馆30个,这些科普基地成为科普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青岛市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一是创新科技活动周。2014年举办了“走进科技”成果巡展,分为“衣、食、住、行、医”五大板块,在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巡展20余场。二是“科技下乡”活动。2014年,平度市、黄岛区、莱西市等区县累计开展40余场。三是科技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2014年服务企业800余家,咨询解答2万余人次。

重点发展以大企业科普活动和海洋科普活动为代表的特色科普服务。一是鼓励大企业建设行业特色展馆。海尔建设了海尔科技馆,共分为三大展区,十二个展厅,开发了虚拟钓鱼、虚拟化妆等25个未来科技项目。青岛啤酒建设了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达6 000余平方米。二是开展海洋特色科普。青岛拥有海洋地质科普基地、海洋科技馆、地质样品馆、中国海洋大学等科普基地和科普展馆,并于2013年建设成了中国优秀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5.科技金融:围绕企业需求打造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青岛建成了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在种子期,发展天使投资、小额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青苹果支持计划等融资形式;在成长期,发展融资租赁、科技支撑计划、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和红苹果支持计划等融资形式;在成熟期,发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和金苹果支持计划等。

总体来看,青岛科技金融呈现政府为主、科技贷款和风险投资为主的特点。一是政府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青岛市以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科技政策配套为契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设立引导基金,并发起组建青岛明月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等3支天使投资组合基金,政府资金在科技金融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包括海尔、橡胶谷等大企业相继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社会资本积极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二是以科技贷款和风险投资为主。2014年9月,青岛银行在青岛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这是山东省第一家科技支行,提供科技园区“集合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同时,青岛市设立了青岛高创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和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推动科技贷款和创业投资业务发展。

6.研究开发: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全国领先,工业设计服务发展快速

集聚了一批多元化研发服务机构。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青岛市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9个科研院所。二是市场化研发服务机构。以工业设计领域为例,青岛市拥有海高工业设计公司、青岛周庆设计公司、青岛博语堂设计有限公司、青岛拜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市场化的研发服务机构。三是产业技术研究院,包括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青岛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在海洋科技和工业设计领域拥有研发优势。青岛拥有28家以海洋科研与教育为主的机构,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海洋产业创新尖峰,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28家海洋科技的高校院所,46家海洋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青岛自发集聚形成了工业设计园区,集聚了一大批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工业设计服务机构,加之大企业积极将工业设计功能独立出去,青岛工业设计服务发展迅速,成为青岛研发开发服务的一大亮点。

7.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了一批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培养了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才。到目前为止,青岛市拥有4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有20家。现在共有专利代理人113人。

探索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一是提供检索服务。依托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青岛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青岛市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检索服务。二是知识产权申请和利用服务。当前的专利代理机构有20家,提供专利申请和维护服务。同时,也提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咨询、评估等高端服务,但相对较少。三是知识产权维权服务。青岛高新区设有高新区知识产权公益维权援助中心、高新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高新区知识产权仲裁庭和高新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8.科技咨询:在科技招投标、科技战略研究和管理咨询等领域集聚了一批科技咨询服务机构

青岛在科技咨询领域集聚了一批服务机构。一是招投标机构。青岛市现在工程招投标、设备招投标、项目招投标等领域拥有48家招投标公司,其中,14家具有甲级代理资质,26家具有乙级代理资质,包括招标中心、山东省国际招标、国管招标青岛分公司等的政府招投标公司,以及青岛科建工程招标等社会化招投标公司。二是科技战略研究机构,如青岛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等科技咨询机构。三是管理咨询机构,如青岛海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岛博金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君成管理咨询公司、青岛万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占半数以上。

9.综合科技:初步建成了综合型以及面向特定产业的综合集成科技服务平台

当前,青岛重点建成了两大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即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和众研网,作为政府和市场主导建设的综合服务平台的典型代表,引领和带动青岛综合科技服务的发展。

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是以科技局功能为主线、面向多种产业的服务平台。平台由青岛市政府投资建设,由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青岛市科技研发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线上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和科技资源信息。线下在青岛软件园开辟服务场地,设置了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高新企业、科技成果、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查新、科学数据、知识产权、技术交易、技术合同、专业技术等12个服务窗口。服务内容包括科技资源服务、科技政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四类,涵盖了原来科技局8个业务处室、11个二级单位的职能,更快更好地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成效较好,2014年开展服务6.1万余人次。

众研网是由橡胶谷打造的、针对橡胶产业的一站式协同创新服务平台。2014年10月,橡胶谷以橡胶谷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为依托,整合了全国130多家高校和58所科研机构资源成立了众研网。众研网采用O2O形式的集成科技服务模式,建设了线上和线下服务平台。线上建设了众研网,企业和院所可开展科技成果交易、科研众包和专业委托,线下依托橡胶谷提供成果孵化、资源对接等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打造了涵盖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在内的集成服务模式。

(三)存在问题分析

1.科技服务行业规模偏小

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2012年青岛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100.3亿元,不足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的1/12,不足广州的1/4,不足西安的1/3,不足深圳的1/2。从科技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来看,青岛2012年科技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的5.6%;同期,广州占比8.5%,西安占比23%;青岛科技服务业对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各细分领域发展参差不齐,科技服务业总体协同发展水平较差。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和科普服务发展相对较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个别领域在全国发展领先。研发服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服务拥有一定基础,取得一定进展,当前处于稳步推进阶段。科技咨询、综合科技服务在青岛刚刚起步,目前发展仍不成熟。科技服务业各细分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产业总体协同发展水平较差。

图3 2012年我国部分城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2.市场化程度和水平不高

目前,青岛市拥有数量相对较大的国有科技服务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等,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运作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注入,需要政府“持续输血”。如在研发服务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数为财政出资成立;在科普服务领域,政府认定的科普基地和科普机构多数依靠财政资金维持运转。国有科技服务机构不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使命,缺少提供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提供的科技服务只是在完成国家指定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这对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一是导致服务与需求错位。国有科技服务机构不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与市场上的科技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导致科技服务资源错位和浪费。二是造成本地科技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国有科技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缺乏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加之市场化机构数量少,缺乏竞争氛围,导致提升较慢。三是导致科技服务业发展缓慢。市场主体少,无法构成完整的市场,必然阻碍科技服务业发展。

3.科技服务市场尚未形成

青岛市科技服务供给和需求并不充足,总体来看交易并不活跃,科技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一是科技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不多,难以支撑科技服务市场形成。从需求角度来看,科技服务需求方对科技服务的意识不深入,明确的服务需求较少。从供给角度来看,政府背景的科技服务机构服务意识相对较弱,导致拥有较多科技服务资源的国有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并不强,加之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相对缺乏,总体上科技服务市场相对低迷。二是对于当前明确的科技服务,供需对接不充分,科技服务交易不活跃。由于缺少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企业服务需求的对接平台,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研发服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与科技服务需求方之间,联系和对接相对较少,导致科技服务交易不活跃。

4.科技服务水平相对偏低

与青岛市产业发展需求相比,当前科技服务业服务水平偏低,与产业的黏合度不高,难以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在创业孵化领域,专业孵化器数量偏少,投融资对接、专业技术服务、创业辅导等高端软服务相对滞后,创业企业培育、成长加速机制仍不完善。在技术转移领域,小试和中试服务环节缺失,成果转移效率不高,海洋科技、橡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并未转变成产业优势。在检验检测领域,市场化的高端服务集中在跨国公司,本地公司服务水平和能力低。在科学普及服务领域,当前以政府服务为主,缺乏科普服务的品牌整合和推广宣传。在研究开发领域,缺乏紧盯市场的市场化研发机构,高校研发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足以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在科技金融领域,市场化机构较少,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不完善,缺乏同时掌握科技创新内在规律与金融业运行的高端人才。在知识产权领域,高端服务开展不足,市场比较混乱,高端服务人才相对缺乏。在科技咨询领域,市场化机构发展不足,并未出现高质量的民间智库。在综合科技服务领域,现有服务平台运作欠佳,服务成效不明显。

梳理青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深层次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企业本身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相对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技服务供需的内部循环,对外界科技服务的需求较少;小企业科技服务购买能力较差、需求并不明确,这是青岛科技服务市场始终低迷的重要原因。二是科技服务意识薄弱。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对科技服务的认识不高,服务机构不明确自身科技服务功能,企业不了解自身需求。另一方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意识差,资源开放停留在体制内的“小共享”,缺乏利用科技资源、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