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指出的是,前人研究大多基于普通话,方言里的趋向范畴的相关分析较少。各地方言的动趋式与各类宾语共现的位置语序,散见于各地方言词典和方言论著中。而确定“趋”的性质必须以形式和意义有机结合为原则,以语言单位的同一性为标准,结合其所在句式深入全面调查有关语言事实,进行个案研究。

第四节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汉语趋向范畴里的许多问题,比如趋向动词、趋向补语、动趋结构、趋向位移句、位移参照和某些位移表达式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里作一简单回顾。我们要指出的是,前人研究大多基于普通话,方言里的趋向范畴的相关分析较少。

(一)趋向词、趋向补语及相关问题

1.动趋式宾语位置的研究

动趋式和各类宾语共现的位置语序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张伯江(1991)、刘月华(1998)、陆俭明(2002)、杨凯荣(2006)、陈忠(2007)都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陆俭明(2002)对动词后的趋向补语和宾语共现时的语序做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他认为,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既跟动词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性质有关。既跟宾语的性质有关,也跟动词带不带“了”有关,有时还跟语境有关。

金立鑫(2003)、杨凯荣(2006)、张金圈(2010)、孙淑娟(2012)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概念对趋向动词和宾语的语序关系作出了自己解释。只是他们的研究建立在普通话基础之上。

各地方言的动趋式与各类宾语共现的位置语序,散见于各地方言词典和方言论著中。各地方言志与相关词典与方言研究里都附录有动趋式带各类宾语语序的相关例句。不过方言语法研究多关注语言事实的罗列与描述。因此,词典与相关研究里一般都会设一章节来描述当地方言动趋式后带宾语的位置语序问题,但大多例举一两句例句,未作详细分析与解释。

2.趋向补语的性质及意义的研究

陈昌来(1994)较早地指出动趋式中的“趋”从意义上分析,具有多重性,至少能表示三种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动态意义。而确定“趋”的性质必须以形式和意义有机结合为原则,以语言单位的同一性为标准,结合其所在句式深入全面调查有关语言事实,进行个案研究。

刘月华(1998)对趋向补语表述的语法意义做了全面分析,归纳出趋向补语有三种语法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并分析指出了这三种意义在语法形式上的一定的判别标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趋向补语的性质、意义的研究,基本建立在陈昌来(1994)、刘月华(1998)等对动趋式“趋”的意义划分基础之上,研究重点放在了趋向动词在不断语法化的进程中更为虚化的时体意义和情态意义等。如卢英顺(2001)、贺阳(2004)、李敏(2005)、齐沪扬、曾传禄(2009)等。

方言里对趋向补语的性质及意义的研究,相较于普通话,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不过不少学者对“起”的语义分化颇感兴趣。不少学者(喻遂生1990、张清源1991、陈晓锦1992、邱震强2002、向莉2003、陈川2004等)对西南官话与湘语里“起”的多义现象作了详细分析与解释。

此外,普通话里已废弃的“起去”,在部分方言里仍保留。这类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形式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邢福义(2003、2004、2005)、王灿龙(2004)、崔振华(2007)、李英哲(2007)、马晓琴(2007)等很多学者对方言“起去”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化历程作过详细的分析。

3.动趋式的语法化研究

邢福义(2002)从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的“大汉语”角度,运用相关语料来论证“起去”与“V+起去”的存在。尽管与“起来”相比,“起去”使用频率以及使用区域较小,但多少和有无并不等同,现代汉语应承认它的地位。

王灿龙(2004)考察发现,汉语史上,“起去”原是与“起来”相对应的语言单位,但在随后的语言发展中,它们走上了不同的语法化道路。“起来”通过语法化逐渐演变成体标记,而“起去”虽然也走上了语法化的道路,但未完成。文章在对“起去”语法化未完成的语言事实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分析之后,重点从认知方面探讨了“起去”语法化未完成的原因。

蒋华(2003)认为趋向动词“上”的语义从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是一个不断语法化的过程。其意义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表空间意义到表时间意义的过程。借助空间词语表示时间概念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特征之一。趋向动词“上”意义的语法化在历时平面上比较明显,但语法化的结果仍留在现代汉语中。

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方言里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化模式。吴福祥(2010)曾对方言里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化模式作了详细的分析与共时平面的构拟,概括出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四个语法化模式:“趋向动词>比较标记”、“趋向动词>傀儡补语>能性助词”、“趋向动词>补语标记”和“趋向动词>空间/时介词>与格介词”。

林华勇、郭必之(2010)对粤西廉江粤语的趋向动词“来”和“去”的语法化作了分析。文章认为,“来/去”都发生了语法化,除作动相补语和假位可能补语,它们还分别有体貌助词和语气助词的用法。从趋向动词到补语再到语气助词,“来/去”的语义逐渐虚化,功能也逐步趋近。这与“来/去”的语法化进程有关,趋向义逐步消退、泛化后进一步主观化,导致了语义功能趋近。此外,廉江粤语里的“来”还有表示“近过去”体和判断的用法,而“去”却不具有这些用法。

4.趋向动词与动趋式的认知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尝试从认知角度对趋向动词与动趋式的意义延伸途径,以及语序位置的制约因素等,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与分析。

沈家煊(1999)认为起点和终点模式造成“上”和“下”使用上的不同标记模式。物体在动作作用下由起点移向终点,相应地,词语的自然顺序也应该是表示起点的词位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词位于动词之后作宾语。这是无标记的组配方式。若表示终点的名词置于动词前,标志起点的名词置于动词后的组配则是有标记组配。宾语表示起点这种有标记组配只适用于“上”和“下”中有标记项“下”,不适用于无标记项的“上”。

卢英顺(2002、2006)认为“下去”、“上去”的多种意义跟认知图景有关。“下去”、“上去”不同意义的获得,与对认知图景中不同方面的凸显相关。

马玉汴(2005)运用意象图式理论,认为“上、下、进、出、过、回”表述了各运动图式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去”表述的是运动图式与观察主体,即“说话人”的关系。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趋向动词从环境与观察主体两方面对一个运动图式进行描述。

(二)位移动词

陆俭明(1989)最早提出“位移动词”这个术语,并提取出[+位移]语义特征。他指出“上、下、进、出”等动词可以表示动作者的位移,即自移动词;“送、拉、拖、拽”等可以表示受动者的位移,即他移动词;“抱、搞、写、抓”等,本身并未发生位移,但可以进入某种格式,整体表示受动者的位移。

陆俭明(2002)又进一步将“位移动词”划分为四组:(甲)表示动作者位移的动词;(乙)表示受动者位移动词;(丙)带上趋向补语后表示受动者位移的动词;(丁)表示动作主体位移的动词。在此基础上,从[±可控]特征出发,又将上述位移动词分为“可控位移动词”和“非可控位移动词”,并分析了位移动词不同小类以及非位移动词后带宾语与补语的情况。

齐沪扬(1998、2000)从空间系统的角度,对动词移动性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在句法标准和语义基础上将现代汉语动词进行了分类,按移动性功能的强弱对现代汉语动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将空间动词分为非位移动词、非他移动词、非伴随动词和伴随动词四类,较为全面地揭示动词语义上的空间特征,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位移事件和位移句式研究概括

Talmy(1975、1985、1991、2000)对许多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所使用的惯常表达模式做了详细和系统性的对比。Talmy最初研究词汇化类型(Lexicalization Patterns),观察构成位移事件的语义成分和个别语言特定的语法范畴或词类等的相关关系,将语言分成三类:(1)方式类语言。运动动词的信息编码以“运动+方式(或原因)”为主,途径信息由附加成分表达,如英语和汉语。(2)路径类语言。运动动词的信息编码以“运动+途径”为主,方式(或原因)信息由附加成分表达,如西班牙语。(3)图像类语言。其基本特征是动词词根包含了运动和运动之物(图像)的信息,其他信息则由词缀表达。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Talmy进一步考察心理事件在句子表层的投射模式。他认为位移事件是一个宏事件(macro-event),由一个“构架事件”(frame-event)和一个“伴随事件”(co-event)组成。构架事件又称为“核心图式”(core-schema),由位移、路径、图像、场景四个要素构成。伴随事件一般表示位移的方式(manner)或原因(cause)。此外,心理事件向句子表层投射时有一个整合过程。不同类型的语言,事件的整合方式不同。核心图式投射于动词为主要特征的语言,其具有构架功能的动词系统,是“动词框架语言”;核心图式投射于卫星为主要特征的语言,因具备有构架功能的卫星语系统,是“卫星构架语言”。路径类语言可归入动词框架语言,方式类语言可归入卫星框架语言。

柯理思(2003)运用Talmy对复杂的位移事件的一体化理论,讨论了汉语里表达位移事件的专用格式:述趋式。她主张汉语属于一个混合语言类型,在分析了汉语和法语、日语等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的异同之后,解释了汉语述趋式里出现“冗余”成分的原因;最后指出一般被排除在述趋式之外的模式“V到+处所词(来/去)”。

张黎(2006)探讨了汉语位移句的语义结构与组合模式,认为汉语位移句的语义组合遵循时间原则,其范畴组合在言语类型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类型学价值。

(四)趋向位移构式

陆俭明(1985)曾对“去+VP”和“VP+去”构式做了全方位考察。他认为“去+VP”强调施动者从事什么事,强调施动者的目的性而非施动者的位移。这里的“去”表述运动的趋向性很弱;“VP+去”则强调施动者的位移,“去”表述较强的运动趋向性。

辛承姬(2000)考察了趋向动词“上”配置在连动前项或后项时形成的两种构式:a.上N+VP;b.VP+上N。她认为从使用频率上看,前者是优势格式,后者是弱势格式。她对趋向动词“上”在a和b两种构式里的语义、句法特征等都做了详细的考察。

构式“V来V去”是晚近语言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李晋霞(2002)、刘志生(2004)、曾传禄(2008)、杨德峰(2012)等学者都对这一构式从不同角度切入,作过分析与解释。李晋霞(2002)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考察现代汉语中“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历程,主要讨论五个问题:语法构成和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篇章功能;信息地位;“V来V去”的相似形式;历时发展和语法化。文章的基本结论是:根据分布的不同,共时平面的“V来V去”可分为A、B、C三类。其中A、B两类是谓词性句法成分,C类是篇章衔接成分。A、B两类在句法功能取向上有显著差异。曾传禄(2008)在李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V来V去”的语法化。他认为共时平面上“V来V去”可分为A、B、C三个次类:A类表空间位移、B类表时间推移、C类为话语标记。A、B两类的语法意义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C类的语法意义表现在篇章功能上。从语法化角度看,A、B、C三个次类的演变关系应该是:A类>B类>C类。“V来V去”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主观性不断增强、篇章功能逐渐关联化的过程。杨德峰(2012)在二人论文基础上,基于语料统计下对这一构式做了进一步分析。他对“V来V去”的意义、构成成分、句法功能、语用特点等都做了详细考察。

(五)方向介词

汉语方向介词“向”与“往”因它们表述位移的强倾向性以及两者语义与用法上的趋同与混杂,一直以来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方绪军(2004)在讨论了“V向……”与“V往……”在V上的选择、后续成分以及它们与宾语的语义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后,认为“向”主要是引出V的方向,而“往”则是引出V的方向兼终点。

王小溪(2004)从动词和宾语NP两方面,对“往NP+V”和“V+往NP”两种格式的区别展开分析,指出“V+往NP”这一结构里,V必须是[+持续]、[+位移];同时“往”的宾语NP在形式上必须是地点名词,在语义上表示目的地。

储泽祥(2005)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探讨“V往+O”的语义约束情况,能够进入格式的动词一般具有非内向性位移、速度较快、有位移工具等语义特征,O具有距起点远、范域较大等特征。

储诚志(2000)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向”的语义作了解释。他认为“向”的原型意义是描述空间位移或引起位移的事件时标记(mark)目标。储文把介词“向”参与表述的事件分为两类:移动类事件(motion events)和求取类事件(seeking events)。

刘培玉(2007)认为介词“向”“往”“朝”是汉语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一组介词。其功能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介词与其宾语构成的介词短语所修饰的动词的类、介词的宾语和介词的意义。差异来源于与介词相对应的动词词义的差异和各自语法化的历程。

二、以往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汉语的趋向范畴,特别是趋向词及趋向补语的研究成果颇多。不过相关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薄弱之处:

1.各地方言趋向范畴的相关观察研究欠缺

方言里的趋向词系统及趋向表达方式等相关研究较少。趋向位移句式以及它们与宾语的共现,尽管各地方言辞典都会提及,但也仅仅是列举,未具体展开分析、探讨。趋向表达的分析,仅见“起”、“开”“上”等少数几个趋向词,而且也只是对某个方言点里的相关趋向词的探讨,并未从类型学视野下对汉语趋向词的语法化做一分析,以此来揭示语言共性及其背后隐藏的语言演变机制。

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前人的研究侧重考虑普通话里趋向问题的各要素,但是对各地汉语方言里趋向表达的研究,因资料的限制而研究成果寥寥。因而,我们认为,得出的意义与相互联系一般都是基于普通话,并不能完全说明汉语的趋向系统。

2.对趋向成分的语法意义的内在关联性关注不够

以往的研究(包括普通话与方言的趋向成分研究)大多着眼于对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一一罗列,忽略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与蕴涵关系,缺乏系统性。而且在解释层面上,尤其是认知角度上的解释还显不足,揭示语义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的相关论著还很少,人们对这些成分的认识不够深化。

3.趋向构式研究上的欠缺

趋向相关的构式框架颇多。方言里颇多趋向位移构式极具特色,且很多尚处于语法化阶段,不可推导义尚未完全固化,仍需现场推导。对于这类构式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缺乏专题性研究。

三、拟解决的问题

面对研究上的这些不足,本书要做的就是在上述分散研究的基础上,将汉语的空间趋向表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角度的全面考察,尝试通过对趋向范畴的普、方、古的检视,注重共时平面的研究,注重各地方言相关资料的搜取,并有效地将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以期解释更多趋向词等各种趋向表述类型的演变规律和共时分布特点,对汉语趋向范畴有进一步认识。

1.对汉语方言里部分方言点的相关趋向的表达方式及其语义分化、延伸途径、特点进行描述、比较。

2.通过跨方言的类型比较,对所选取的趋向成分的各个意义与用法进行梳理,找出其内在联系并注重寻求其背后的语义动因,尝试归纳、描绘出局部的“以空间位移趋向为中心”的语义图。

3.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联系位移事件及其参照项对汉语趋向范畴中某些语法现象作重新解释,从而寻求类型学上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