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话(古代官话的变迁)

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话(古代官话的变迁)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指通行于中国及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金陵话、苏州话和扬州话都是当时吴语的代表。清代雍正帝在位期间设“正音馆”,制定的标准音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现在的“普通话”则是新中国以后制定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学习“中国话”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指通行于中国及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简单来说就是“各省共同之语”,中国疆域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必须有一种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于是便有了“共同语”,便有了“标准语言”,这种语言需要由政府来确定和规范,并且作为“官方语言”。

早在夏朝的时候,朝廷的官员到南方去,便形容那里的人都说“鸟语”,虽然好听但是听不懂,可见制定“标准语言”的重要性。到了周代这种情况便得到了改观,一直到西晋,“共同语”都是由“雅言”来充当,其中又以当时的“洛阳雅言”最纯正,也可以称为“河洛古话”。春秋时期,孔夫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让大家听懂,授课语言自然应该是雅言。不过,孔子从小生活在山东,怕是乡音难改,“普通话”未免说的不标准,让人听起来多少还有些鲁国的乡土味。

到了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也就是从汉代开始,才有了“汉族”这个名称,于是也便有了“汉语”的说法。从秦汉开始,由于驻军、强制性移民、逃避战乱等因素,黄河沿岸的中原人向北方和南方陆续迁移,河洛古语开始向外扩散。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南北方陆续建立了许多政权,一般都会把首都的语言作为标准语言。共同语出现了不统一的情况。当时北方的朝代把洛阳话作为标准音,南方一般把建康话作为标准音。这时的洛阳话和晋代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北魏孝文帝强迫各民族学习汉语,同时汉语也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皇家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而成的,这便是今天吴语的来源。跑到南方避难的士人们打心眼里看不起“蛮夷”横行的北方朝廷,以说“南方的建康话”为荣,就像后来的英国人以“说法语”为时尚一样。

隋朝统一中国后,官方编著《切韵》,音系主要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不过在当时,江南经济发达、文化繁盛,正所谓“自古江南多才俊”,所以当地的吴语仍然非常受欢迎。金陵话、苏州话和扬州话都是当时吴语的代表。隋炀帝乘着龙舟沿着大运河南下的时候,还抽出空在扬州学了学吴语。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唐宋的北方移民从北方迁移到了今天的广东,把《唐韵》和《广韵》带到了岭南,和当地的语言互相影响,于是便形成了今天流行一时的粤语。难怪粤语是最接近宋朝标准音《广韵》的方言之一。

元代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并且废除《广韵》的标准音地位。大都话是蒙古式汉语,由蒙语和汉语杂交而成,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入”声便是在这一时期消失的。明代,政府以南京话为基础制订了《洪武正韵》来作为标准音。清代雍正帝在位期间设“正音馆”,制定的标准音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清朝北京话的使用者主要是八旗勋贵,张口一个“爷”,闭口一个“爷”,听起来都让人感觉有点“盛气凌人”。到了近代,产生了“国语”这个词。“国语”本来是儒家经典,被日本人用于指代日本语的共同语。“西学东渐”,民国政府承认了“国语”这个说法,并且以“北京话”作为“国语”的标准音。现在的“普通话”则是新中国以后制定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学习“中国话”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