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切实提高幼儿抚养质量,应积极倡导构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的教养机制,一体化的教养机制对当前多数祖辈家长教育知识不足、教育理念易与时代脱节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的教育机制,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职的抚养机构,幼儿教师具备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等知识,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一)明确教育责任

父母有抚养教育幼儿的义务和责任,并且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父母应明确自身在孩子抚养过程中的责任,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应重视子女的抚养问题,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即使当父母由于不可回避的客观原因,不能完全承担抚养责任时,最好向孩子讲明父母离开的理由,是为了生活和工作迫不得已才不能照顾他,并不是放弃孩子或是不爱孩子。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地与孩子保持沟通与交流,经常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生长发育及内心感受,让孩子能够切身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更新祖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特征要求未来的人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最根本、最重要的生存手段和适应方式,因此要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祖辈父母要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教育方式上强化自身的文化学习,虚心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遵循新时代的教育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祖辈教养者要常和父母沟通,互相理解和认同,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一致。

(三)构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的教养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幼儿抚养质量,应积极倡导构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的教养机制,一体化的教养机制对当前多数祖辈家长教育知识不足、教育理念易与时代脱节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的教育机制,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职的抚养机构,幼儿教师具备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等知识,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建议在一个社区内经常开展由幼儿园牵头,社区组织,祖辈家长共同参与的隔代家长抚养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会中,教师向祖辈家长讲解科学的抚养理念及抚养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请在隔代抚养方面做得好的祖辈家长介绍他们在抚养孩子方面的经验及心得。

【检测】

一、思考练习题

1.举例说明独生子女的特点。

2.通过访谈,了解多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3.分析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

4.怎样建立重组家庭父母和孩子理解式的沟通方式?

5.思考隔代教育的优点有哪些。

二、实践分析题

案例1:一年级学生黄艺的爸爸去年病逝了,家里因为爸爸看病欠了10万元的债,妈妈不得不到汉口的一家服装厂打工还债,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虽然奶奶对孙女疼爱有加,但是一提到爸爸妈妈,小黄艺的眼眶就红了:“经常会想得哭。有时候上课都听不进去。”在学校里,她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玩,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想心事。

案例2:六年级学生小齐正好与黄艺相反,对于在外面打工的父母,他提都不愿意提,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养成了他霸道的性格,时常欺负别的同学,爱打架,对读书也不怎么感兴趣,爷爷奶奶对他只有叹气的份儿。

案例3:跟随妈妈到市区读书的黄文犟因为适应不了城市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又转回了乡村小学,和同学玩抓石子的他,觉得在乡下自己要快活些。“他们(指以前城市学校的同学)经常嘲笑我土,我不喜欢他们。”[35]

分析以上案例,利用网络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尝试提出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注释】

[1]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505/2e35609de7194cbaabebce5c256c3e0e.shtml

[2]王广洲.中国独生子女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估计[J].人口研究,2009,(33)1:10

[3]陈雪.“独二代”幼儿常见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14

[4]陈雪.“独二代”幼儿常见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18

[5]焦海平.基于《指南》的独生子女家庭教养实践问题的个案分析[J].山西教育(幼教),2014(4):4

[6]焦海平.基于《指南》的独生子女家庭教养实践问题的个案分析[J].山西教育(幼教),2014(4):5-6

[7]王小玲,宋晓云,苏云.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3(1):55

[8]陶短房,青溪.生孩子也有门道你不知道的北美多子女家庭[J].世界视野.2015(4):42

[9]杜才飞.单亲幼儿冷漠心理矫治案例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3(3):46

[10]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406/20140600654488.shtml

[11]刘湘云,陈荣华主编.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75

[12]高桂梅,傅淳.离异与非离异家庭幼儿气质特点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幼儿为例[J].当代学前教育,2012(3):7

[1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14]盖笑松,赵晓杰,张向葵.父母离异对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计票式文献分析途径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1392-1396

[15]翟双,杨莉萍.离婚叙事与家庭关系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2):139

[16]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3-244

[17]刘春怡.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单亲家庭调适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6:114

[18]高雪玉.重组家庭如何教育孩子[J].现代家,2002:8

[19]http://tieba.baidu.corn/f?kz=220139433

[20]李英霞.由《家有儿女》看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J].电影评介,2008(7):55

[21]http://mt.sohu.com/20150506/n412500543.shtml

[22]一张.留守儿童[J].瞭望,1994,(45):37

[23]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

[24]彭俭,石义杰,高长丰.学前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及干预策略——基于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4(10):78

[25]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6(4):22

[26]李颖.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地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20-21

[27]贾万刚,赵晓.隔代溺爱导致的幼儿偏异行为及其矫正[J].淄博师专学报,2010,19(1):27

[28]王聪聪.民调显示87.8%的人确认当下儿童隔代寄养现象普遍[N].中国青年报,2012-05-10

[29]王军锋.浅谈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21-124

[30]朱永芳.小上帝饮食消费误区[J].中国保健营养,1994,(5):35

[31]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儿童心理卫生,2007,21(10):674

[32]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儿童心理卫生,2007,21(10):674

[33]李亚妮.国内外隔代抚养研究综述[J].华章,2012(26):2

[34]王军辉,李倩文.基于隔代教育的质化研究报告[J].早期教育,2014(1):53

[35]http://www.yaolan.com/parenting/201110131839796.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