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

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的淘汰率也越来越快,过去一名大学生毕业10年后,所学知识的30%将被淘汰,现在只需5年,就有30%的知识被淘汰。上海新沪钢窗厂45岁的下岗工人周如扬客串当教师的故事,对于失业的中年人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周如扬是69届的初中毕业生,在黑龙江种了10年地,返沪后当了一名工人,上三班倒时,他就开始补课,再考高中,后来又去复旦大学新闻系参加自学考试。

1.新知识洪波涌起 知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创新积累的产物。科学家指出,地球已经存在了四五亿年,接近现在形态的人类已经有200万年了,而现代人不过存在了3.5万~5万年,文字作为记录传播知识的工具,诞生不过3000多年历史。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大大提高了人类储存和交流知识的能力。1451年,欧洲大陆出现第一本印刷书,在此之前,整个欧洲不过3万本书,过了50年,也就是1500年,欧洲大陆已经拥有900多万本书了。近100多年来,这种进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推进,每年全球发表的科学论文数以万计,出版的图书数以亿计。仅1998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3万多种,1950年仅为6048种,48年间增长了2149.47%,出版社由原来的100多家发展到500多家。

知识的淘汰率也越来越快,过去一名大学生毕业10年后,所学知识的30%将被淘汰,现在只需5年,就有30%的知识被淘汰。北京有一句流行语,现在人们见面不再问“吃饭了没有”,而是问“上网了没有”。什么“国际互联网”、“软件”、“程序”、“熊市与牛市”、“按揭”、“VCD”、“DVD”、“扫描”、“遥控”、“克隆”、“反弹导弹”、“宽带上网”等新词语像喷泉不断往外冒,弄得许多人应接不暇,很多中年人似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总有一种好像要被社会淘汰出局的感觉,感到了再学习的压力。“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如今,知识不仅仅是智慧,而且是财富的重要源泉。现在许多人认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变成了知识的竞争,当然核心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中年人要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有人提出,中年人要补10个方面的知识课:①现代生活常识,如酒店、健身房、商场等场合的常识,都应有所了解,以免与人交往时出现尴尬;②商品常识,这对生活、工作非常必要;③通讯与交通常识,不会使用手机、传真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就无法适应工作,不懂各种交通工具利用常识,就无法生活与工作;④计算机知识;⑤高科技常识,不一定精通,但要了解常识,这对于拓展工作和生活的视野,十分必要;⑥经济常识;⑦商务常识;⑧流行词语;⑨法律知识;⑩金融知识。

一个人拥有新知识的多少,决定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也往往决定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因此,有人给就业者个人素质开出了一张单子:①受教育的程度要高;②对计算机运用自如;③对其他高科技成果要有一定的了解;④要有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能力;⑤要会一到两门外语;⑥同时还要懂得最普通的生存技能。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用“全才”来称呼这种素质的人。现代职业需要这些具有全面知识和全面技能的人去做。这是因为现代职业的业务工作,专业性很强,又具有综合性。现代就业的规律性,已经不是一种职业干到底,而要充分地体现流动性。现代职业的地域性,已经不是以地方企业为主了,很多都是跨省跨国的。所以,现代职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全面。

当然,对于多数中年人来说,受年龄、学历、精力等诸因素的影响,先天不足,后天要补又困难重重,难以达到上述标准,但是必须知难而进,不断进取,因为在知识经济的社会,掌握的知识越多,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就业的机会就越多。

2.新技术,滚滚而来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现代技术每年的淘汰率是20%,也就是说,技术的寿命周期只有5年。在美国,15年来淘汰了8000多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多种职业。过去几代相传的技术已经成为历史,终身职业也越来越少。正如汽车驾驶员和电脑操作员等,眼下精通此道的人还不多,而今后将成为人们必需的技术。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实际运用所需时间人为缩短。在19世纪,一项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导入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十年,在20世纪上叶,这一时间缩短为10多年,而现在则只需要几年,例如电动机花了65年,电话花了56年,无线电用了35年,而电视机只花了12年;集成电路才2年。电脑每隔两三年就更换一代。近些年来,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向前推进。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享受,也给我们特别是中年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令人眼花缭乱、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中年人总有赶不上趟的感觉,“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一句谦虚之词,而是为了生活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对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一些中年人一听就摇头,“那是年轻人的事”。强调自己文化底子薄、记忆力差、理解慢等客观原因。其实,这些不是学习新技术的障碍,关键是精神不能倒,意志不能灭。上海新沪钢窗厂45岁的下岗工人周如扬客串当教师的故事,对于失业的中年人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周如扬是69届的初中毕业生,在黑龙江种了10年地,返沪后当了一名工人,上三班倒时,他就开始补课,再考高中,后来又去复旦大学新闻系参加自学考试。1995年他下岗后,被上海第三继续教育学院招聘做教务工作,凭着不断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多个文凭,他逐渐取得了学院的信任,先后教过珠算、政治经济学、哲学课程。后来社会兴起电脑热,从来未摸过键盘的他,又关门猛啃计算机知识,并获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走上了电脑班的讲台。由于他的课讲得好,聘请他的学校也就多,有的学员读了初级还跟着听他讲办公自动化。上海电大考试中心每次开教师会,学校都要安排他参加。

3.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20世纪之前,书籍是人类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近100多年来,这一形势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1872年第一台打字机诞生,1876年传送了第一则电话信息,1884年出现了第一台排字机器,1894年无声电影面世,1895年发送了第一个无线电信号,1922年有声电影问世,1926年诞生了电视雏形,1971年出现了计算机微型处理器和袖珍计算器。1988年一根光缆能同时传送3000个电子信息,到1996年则能传送150万个电子信息,到2000年则传送1000万电子信息。在过去的4年中,全球性国际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的使用急剧上升,到1996年,大约有5000万人上网,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直接与其他5000万人联络。到2000年,许多人预测,有5亿~10亿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和与互联网相联的全球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d)相互进行即时联络。交流手段和形式的改变,使知识传播与交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每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宽广,这无疑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电子邮件:自从有了廉价的长途电话服务,人们曾放弃了写信的习惯,但是,当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新的虚拟邮局,人们又重新写起信来了,不过其行为方式和涉及的领域是原来利用纸张写信所永远无法达到的。世界各国几十个、几百个,也许更多的,可能永远无缘见面的人们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通信和讨论。

“电子图书馆”:由于数字化信息的渗透,实物信息媒体,比如纸张、摄影胶片、录像带等,将向计算机模拟形式转移。经典的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它被固定在纸张上和附着于书籍中,而数字化的图书馆可以浓缩在磁盘之中。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家里自由进入世界各国图书馆,任意查阅各种资料。

“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我国北方有的农民在网上发布信息,将自己种植的苹果销售出国,这已不再是新闻。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在家里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钱。

“电子办公”、“电子保姆”等,使得在家办公不再是梦想。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是一项产业,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加速了我们社会的发展,信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信息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4.“快节奏综合征”——现代社会压力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但也让许多习惯了过去“大锅饭”速度的中年人不适应,苦恼不已。

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大脑的活动也就经常处于连续的、快速的运转状态之中。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上也往往产生一种紧张、沉重、不安和忧虑感。那些原来生活、工作比较疲沓、懒散的,或是那些习惯于墨守成规、注重于拘泥形式和顺从依赖的人,一下子进入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这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就更为突出。由于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不适或精神障碍,医学心理学就称之为“快节奏综合征”。

快节奏不仅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而且还会给人带来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当然,这种生理上的不适并不表示身体存在着某些器质性疾病,而是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得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类似于神经症之类的症状,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还会影响机体内在的功能,出现身心疾病类的症状,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多尿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心因性多饮症、斑秃、偏头痛、痛经、肿瘤等。

当今社会,节奏快,变化快,要求人们去适应,去跟上脚步。然而,对于精力、体力都处于减退阶段的中年人来说,不是件易事。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许多中年人感到了压力,承受着压力。压力是对中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向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