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座经过个世纪沉淀的文化圣城

一座经过个世纪沉淀的文化圣城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越国古都,绍兴所拥有的古都文化,不仅是春秋战国时代于越民族文化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越国文化的中心。可以这样说,绍兴建城以来25个世纪的历史文脉,既可以从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中得到解读,也可以从各种地方文献中获得印证。由于绍兴在这方面表现不俗,所以无须争议便进入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之中。更为宝贵的是这种长期流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孕育、造就了绍兴特有的城市精神。

如前所说,城市的稳定性,给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城市历史愈悠久,这种机遇就愈多,继承和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多彩。同时也为城市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离开继承去空谈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城市文化创新、积累、整合和传承的过程。处在这个过程中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历史城市,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智慧和创造,通过有形的建筑物或无形的文化式样,把它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忆愈丰富愈深刻,城市文化的积淀也愈深厚。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我国现有108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学术界按名城特点和性质,分为古都类、传统建筑风貌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及地方特色类、近代史迹类、特殊功能类、一般史迹类等7种类型。(53)通常情况下,一座名城大致属于一种类型,而绍兴按其特点和性质,却兼具了古都类、传统建筑风貌类和风景名胜类三种类型。换句话说,在绍兴城市文化构成中,既有古都文化,传统建筑文化,又有风景名胜文化,历史文化积累特别悠久、特别丰富,也特别有价值,这或许就是绍兴进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行列的根本原因。

作为越国古都,绍兴所拥有的古都文化,不仅是春秋战国时代于越民族文化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越国文化的中心。由于于越民族是当时分布范围很广的百越民族中最先进的一支民族,所以它又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因此,研究越文化、浙江区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都离不开与越国古都文化的关系。而作为传统建筑风貌类名城,绍兴的最大优势是这方面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可以这样说,绍兴建城以来25个世纪的历史文脉,既可以从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中得到解读,也可以从各种地方文献中获得印证。其实,是否拥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进入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所必备的四个条件之一。(54)由于绍兴在这方面表现不俗,所以无须争议便进入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之中。至于绍兴的风景名胜,不仅景点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含量高,人们因此特别看好绍兴的人文旅游。国务院公布名单时指出:绍兴“春秋为越国都城。有著名的兰亭、清末秋瑾烈士故居、近代鲁迅故居和周恩来祖居等。是江南水乡风光城市”(55)。绍兴兼具的以上三种名城文化类型,按其存在形态,有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之分。

以物质文化遗存而言,绍兴当然非常丰富,在当年越都城所在的绍兴古城范围之内,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物态记忆。其中就有春秋时期选定的城址和富有地理坐标意义的种山、蕺山、怪山,唐代以前成型的水城格局,宋代确立的街巷结构,明清以来的建筑风貌。这些充满时代记忆的物质文化,脉络清晰,延绵不断,是绍兴的历史之根。特别是古城内现有的75处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从内容看,有古文化遗址、越国遗迹、古墓葬、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石刻造像以及3.5万件珍贵文物藏品。以时间跨度看,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到秦统一后的历朝历代,几乎均有分布。(56)尤其是在8.32平方公里的古城内,每平方公里拥有19个文保单位,如此众多的历史遗存,实在并不多见。因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满天星斗”,也有人惊叹这是“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然而,绍兴城从越都城——会稽郡城——越州州城——绍兴府城直至今天的绍兴市,传承演进,继往开来,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不仅在于遗存下来的城址、河道、三山、城墙、墙门、护城河等构筑物,更在于这座城市用了整整25个世纪的创造、积淀、传承下来的城市文化。

勤劳智慧的绍兴人,在创造丰厚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精湛的非物质文化,并且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人将城市比作一件艺术品,“一种集合的、复杂的、但又高级的艺术。”绍兴正是这样一座城市。在这里,有越王句践剑、车马神仙铜镜、越窑青瓷那样精湛的工艺品;有古兰亭、沈园、西园那样的园林精品;有书法圣地兰亭、泼墨画诞生地青藤书屋以及后来层出不穷的书画名品;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绍剧、越剧、莲花落那样的戏曲种类等。古城的街巷里弄,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师爷故事、名人传说、风俗民情,处处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文化芳香。据2006年对绍兴城及其周边地区普查结果显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3358项,其中民间文学2304项、音乐236项、舞蹈159项、戏剧51项、曲艺109项、杂技与竞技29项、美术101项、手工技艺78项、传统医药15项、民俗276项。(57)而所有这些,又无不都是生长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机体上的文化基因,是绍兴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所在。

更为宝贵的是这种长期流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孕育、造就了绍兴特有的城市精神。在绍兴,或许一下子难以找到红极一时、腰缠万贯的巨贾豪富,但绍兴有着流芳百代、震撼人心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通常都是通过杰出历史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如大禹过门不入、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胆剑精神;陆游忧忡为国、至死不忘的爱国精神;蔡元培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博大精神;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等。他们的生平、他们的业绩,以及他们身上涌现出来的崇高精神,不仅受到市民的广泛的认可、肯定、赞扬和崇敬,而且还通过展示遗迹,通过课堂教育,通过口碑传递,世世代代与绍兴人相生相伴在一起,成为市民的主流意识和心灵的最终归宿。“一个没有道义约束或没有市民属性概念的城市,即使富庶也注定会萧条和衰退。”(58)绍兴则紧紧依靠城市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撑起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百姓需要的时候,他可以无私奉献;当事业需要的时候,他可以鞠躬尽瘁;当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可以挺身而出、赴汤蹈火。这种精神是绍兴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当然,这种城市精神,既是绍兴传统价值观的历史延续,并且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它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它又不是传统价值观的简单重复,而是自觉地、持续不断地接受着其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文化的多样性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一种不断更新的、充满活力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神力量。由此迸发出来的社会凝聚力、进取精神、创新能力,便是绍兴的文化之魂,是城市发展中的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

 

————————————————————

(1) 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 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75—376页。

(3)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卷第八《归国外传》。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卷第八《归国外传》。

(9) 《越绝书》卷第八《记地传》。

(10) 杨宽先生在对大量考古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古代都城的基本结构为:①由小城和大城两部分组成;②东汉以前实行“坐西朝东为尊”礼制,以后转变为“坐北朝南”。见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为《吴越春秋》佚文。参见《初学记》卷二十四·城郭;又见《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三·居住。

(12) 杨宽先生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东汉以前“西城连接东郭”的都城布局观点,主要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如果当时他能看到越都城“西城东郭”的现存实例,相信他一定会很高兴。

(13) 朱大渭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一文中认为,“套城是一种重要的军事工程”,建筑的绝对年代,“大多在西晋以后南北对峙时期”。在他列举的37座套城中,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见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9—101页。

(14) 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商务印书局1998年版,第27页。

(15) 《史记》卷四十一《句践世家》,中华书局标点本。

(16) 参见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第八章《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165页。

(17) 《越绝书》卷第八《记地传》。

(18) 傅振照主编的《绍兴县志》第一编《建置》,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2页。

(19) 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十一《公署(中)》。

(20) 嘉泰《会稽志》卷一。

(21) 《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

(22) 嘉泰《会稽志》卷一。

(23) 见《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

(24) 《宋书》卷三十五《州郡志一》。

(25) 见《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方镇表》、《十国春秋》、嘉泰《会稽志》。

(26) 《宋史》卷八十八《地理志四》。

(27) (唐)元稹:《醉题东武》,《元稹集·集外集卷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5页。

(28) 《宋书》卷八十一《顾恺之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29) 《晋书》卷七十七《诸葛恢传》,诸暨恢出守会稽时,晋元帝对他说:“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中华书局标点本。

(30) 《资治通鉴》卷九十四·晋纪十六·成帝咸和四年:“是时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请都会稽”。

(31) (宋)陆游:嘉泰《会稽志序》。

(32)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浙江四》。

(33) (宋)李定:《续会稽掇英集·序》,藏绍兴图书馆。“大府”,指上级官府。李定系明州人,在他看来,绍兴作为两浙东路治所,当然属于上级官府。

(34) 宝庆《会稽续志》卷一。唐时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尤都会。

(35) 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九《祠祀志一》。

(36) (明)徐渭:《府隍神有二辨》,见《徐文长三集》卷二十九。

(37) 见陈桥驿:《论绍兴古都》,载《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85页。

(38) 见(美)乔尔·科特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9) 赵冈先生研究的结果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如下:战国(前3004)为15.9%,西汉(公元2年)为17.5%,唐(745年)为20.8%,南宋(1200年左右)为22%,清(1820年)为6.9%,清(1893年)为7.7%,近代(1949年)为10.6%。见《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40) 陈桥驿:《古代于越研究》,载《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页。

(41)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卷第十《代吴外传》。

(42) 《后汉书》志二十二《郡国志四》,中华书局标点本。

(43) 《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五》,中华书局标点本。

(44) 嘉泰《会稽志》卷五。

(45) 民国《绍兴县志采访稿》,见《绍兴丛书·地方志丛编》,第九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46) 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3卷·人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页。

(47) 资料转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48) 姚轩卿:《轩卿随笔》二十七,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49) 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5卷《城乡建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400页。

(50) 嘉泰《会稽志》卷十。

(51) 嘉泰《会稽志》卷四记及的唐宋城内市场有照水坊市、清道桥市、大云桥东市、大云桥西市、古废市、龙兴寺前市、江桥市和驿地市等共8市。

(52)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53) 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451页。

(54) 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见罗哲文《再论名城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载2007年6月1日《名城报》。

(55) 见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国发[1982]26号文件。

(56) 见宣传中主编:《绍兴文物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57) 李永鑫主编:《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序》,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版。

(58) (美)乔尔·科特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