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天换地滚龙沟

改天换地滚龙沟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滚龙沟村山高峰险,位于平山县西北部深山区,距平山县城50公里。1946年,滚龙沟村才分为南北两个滚龙沟村。孩子们组成儿童团,到村头路边站岗放哨,阎福华被选为团长。当年在南滚龙沟村二庄西侧的最高台地上,有一座坐西面东的独立小院,房后即是山野,便于隐蔽。1942年3月7日,邓拓与丁一岚以平山南滚龙沟一间农







少年英雄,王二小原型的故乡到底是哪里?革命伴侣,邓拓夫妇如何在这里相识相知?英雄创举,南滚龙沟为何一度红遍神州大地?


这个村是平山县的一个山村,它在全国知名度很高,一则它是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原型的故乡,二来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村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一度红遍大江南北,先后有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团来这里参观学习,全国各地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数更是达五百多万人次。这个村庄就是平山县寨北乡的南滚龙沟村。

⊙ 滚龙沟

南滚龙沟村山高峰险,位于平山县西北部深山区,距平山县城50公里。据《平山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刘秀在此村(平山县寨北乡滚龙沟村)南山十里寨安营扎寨,操练兵卒,为夺回汉室江山作准备。一日,刘秀不慎滚下山坡,被山下感悟寺和尚救起。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就赐封山下的村庄为‘滚龙沟’。”1946年,滚龙沟村才分为南北两个滚龙沟村。


抗日小英雄原是“孩子王”


南滚龙沟村因是经典革命影片《二小放牛郎》的主人公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原型的故乡而为人们熟知,王二小的形象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片中叙事民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旋律悠扬,感人至深。这首经典的爱国主义儿童歌曲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其实,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的原型人物的真实姓名叫阎福华。阎福华生于1928年,在家中排行第二,因此又被称为阎二小。阎二小兄弟三人,哥哥早年得天花夭折了,弟弟在他牺牲后的第二年也被敌人杀害,不久他父母也相继去世。据阎福华儿时的伙伴史林山回忆,阎福华是有名的“孩子王”,村里的孩子们都服他。那时,史林山的父亲参加八路军,在战斗中牺牲,母亲也病故了,二小对他特别关照。他们俩天天一起放牛,阎福华经常从家里给他拿菜饼子和山药蛋吃,还保护他不让别人欺负。

1939年冬,邓拓率领的《晋察冀日报》社约两百余人进驻滚龙沟。孩子们组成儿童团,到村头路边站岗放哨,阎福华被选为团长。他利用放牛作掩护,把编辑部编排好的稿件,送给社长邓拓审阅。1941年秋,日本鬼子来“扫荡”,报社的同志在乡亲们的配合下与敌人周旋。9月16日上午,史林山和阎福华正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忽然发现不远处山头传来信号:敌人来了。阎福华就对史林山说:“你快去报社送信。”说完,他就把牛往山沟里赶去。

铧子尖是滚龙沟南山一座最高峰的俗称,因形似犁田的铧子,故称铧子尖。报社编辑部就在上面。史林山一口气跑到报社编辑部报告敌情,大家迅速钻进山洞隐蔽,他也跑到对面悬崖边藏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看见铧子尖后梁上来了一群鬼子,其中一个用刺刀顶着二小后背朝前走。阎福华知道报社编辑部就设在铧子尖,报社同志和群众就在周围山上隐蔽着,于是故意领着敌人兜圈子,拖延时间。他领着敌人从上午9点转到下午3点多钟,把敌人累得筋疲力尽。太阳快落山时,他领着敌人转到了二道泉山顶。当鬼子观察地形时,阎福华突然朝一个站在悬崖边的鬼子猛扑过去。旁边的一个鬼子发现后,用刺刀刺进二小的胸膛。阎福华被刺中后,站立不稳坠下山崖。史林山看见阎福华摔下山崖,想喊又不敢喊。很快,报社的武装梯队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战斗结束后,大家强忍悲痛,把二小的遗体埋在一个树坑里。

⊙ 王二小雕像

⊙ 王二小墓碑

当时住在附近两界峰村的战地记者、诗人方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曲作家劫夫写出了《歌唱王二小放牛郎》这首动听歌曲,随即在《晋察冀日报》1942年元旦副刊《老百姓》栏目刊登。这首动人的歌曲唱遍了晋察冀边区和全国抗日根据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为怀念烈士、教育后代,后来阎福华家乡的人民特修建二小墓,现在这里已成为革命教育基地。

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晋察冀日报社在此生活战斗了六年之久,与滚龙沟人民共同谱写了“白龙堂大捷”“轿顶伏击战”“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纸”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先后有二十余名报社记者和战士在这里光荣牺牲。在日寇对我根据地南滚龙沟大扫荡时,杨开慧的侄女杨展为掩护战友,从几十丈高的悬崖上掉入山沟,壮烈牺牲。


滚龙沟村里的革命伴侣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邓拓与他的战友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冲破日寇的一次次扫荡,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回民英雄马本斋、王二小、冀中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敌后抗日英雄事迹和典型人物,成为当年飘扬在华北抗战军民心中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当时广大军民了解八路军政策和根据地战况的主要渠道。

当年在南滚龙沟村二庄西侧的最高台地上,有一座坐西面东的独立小院,房后即是山野,便于隐蔽。身为报社社长兼总编的邓拓就是在这里结的婚,他的夫人叫丁一岚。邓拓是著名的新闻人,新中国成立后邓拓担任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多年。邓拓以《燕山夜话》为国人熟知,他是文人和才子。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与吴晗、廖沫沙被打成黑帮“三家村”,最先受到批判,邓拓蒙冤自尽,文革后平反。丁一岚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代著名播音员,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组副组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1949年10月1日,与著名播音员齐越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转播了开国大典盛况

丁一岚是“一二·九”运动中天津市的进步学生,抗日战争开始后到延安。1938年到晋察冀边区从事妇女工作,任平山县妇救会宣传部长。1941年2月,平山县一个年轻的妇女抗日积极分子被恶毒的公公、丈夫杀害,出于革命义愤,丁一岚怀着满腔激情写了一篇近三千字的通讯《血的控诉》,投给《晋察冀日报》。邓拓亲自审阅了这篇来稿,认为写得很好,将文章修改后发表,并给这位女作者写了一封信,鼓励她继续写稿。丁一岚接到信后,十分高兴。从此,丁一岚就有了“冀中才女”的美誉。丁一岚十分感激邓拓的知遇之恩,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在通信过程中,他们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 邓拓(左)与丁一岚(右)

经过近一年的信件往来后,邓拓与丁一岚在一位朋友家里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见钟情,倾慕之情溢于言表。以后两人时常踏着月光,漫步在滹沱河长堤上,互相交谈彼此的理想和抱负。丁一岚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漫步在滹沱河畔,漫天风沙代替了清风明月,习惯了的战斗生活,倒增添了几分豪情,我们终于约定了终身。”邓拓以《心盟》为题借诗记情:“滹沱河畔定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1942年3月7日,邓拓与丁一岚以平山南滚龙沟一间农家小屋为洞房,结为夫妻。结婚那天二百多人为这对新人祝贺,十多里长的滚龙沟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这对革命伴侣在太行山滚龙沟村的山坳里度过了他们一生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


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时光荏苒,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如同当年《歌唱王二小放牛郎》唱遍全国一样,南滚龙沟村名字再度响彻神州大地,引得国内外数百万人前来参观。在南滚龙沟的村史馆里,有一张奖状非同一般。这是一张由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国务院颁发的奖状,奖状上写着“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平山县苏家庄人民公社南滚龙沟生产队 总理周恩来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原来南滚龙沟村从解放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是个贫穷的小山沟,山高、坡陡、地薄,村里人缺吃少穿,年年指望国家的返销粮。所谓“有雨满山流,无雨渴死牛”,老百姓日子过得非常苦。1955年南滚龙沟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想摆脱贫困,必须先修路。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寿发动党员、干部,带领全村人手搬肩扛,硬是在半山腰里劈出一条小路。人们沿着这条小路,用小推车推炸药、运山石,开山劈坡,平整造地,建起水库,修出梯田,粮食亩产大幅上升,不但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当年还向国家交了8万斤余粮。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南滚龙沟人民发挥大集体的优势,再次开辟、拓宽道路。依然劈山造田,挖沟筑坝,开展了气势磅礴的“改造山河”运动,硬是将南滚龙沟的七沟、八梁改造成青山绿水、梯田环绕的新农庄。他们整治层层梯田325亩,修塘坝、绿化荒山,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58年李全寿出席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先进代表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65年9月17日《人民日报》以《南滚龙沟大队——又一面大寨式的旗帜》为题,报道了平山县南滚龙沟村人民十年治山治水,建成稳产高产梯田的重大成就。又以《治山为革命,种田为革命——学习南滚龙沟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革命精神》为题发表社论,将该村人民发扬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精神迅速推向全国。南滚龙沟被誉为“河北大寨”,一时间南滚龙沟村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全国劳动模范李全寿受到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的接见,并到全国各地作报告,介绍治山治水经验。《解放军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和《河北日报》多次报道和宣传他的先进事迹。陈毅、薄一波、安子文、陈永贵等中央领导都曾来南滚龙沟村指导工作。

当年,在通往南滚龙沟的道路上,参观的车辆,徒步的人流,川流不息,红旗招展。来参观的人们,很多投入到了滚龙沟整修土地的洪流之中。会战工地经常是车来车往,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彩旗,标语,高音喇叭,烘托着热烈气氛。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光全国各地的党、政、军、机关团体、工人、学生、社员代表纷至沓来,就连日本、朝鲜、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越南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团也慕名而至。据不完全统计,到70年代末,全国各地赴南滚龙沟参观学习的人员达五百多万人(次)。

⊙ 滚龙沟农业学大寨

⊙ 南滚龙沟梯田

南滚龙沟是太行山革命老区之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学大寨”,这里的人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南滚龙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改革开放以来,滚龙沟村根据这里山好看、植被多、景色美的优势,努力开发“红色”、“绿色”旅游产业。近年来,南滚龙沟村在开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同时,与寨北乡政府成立了南滚龙沟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2000年开始酝酿开发旅游业,当年就有数千游客到这里旅游。如今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南滚龙沟的支柱产业。村民建起了家庭旅馆,村里出产的莲花柿、板栗、核桃等农产品成了香饽饽,产品不出村就被游客高价买走。目前,从村干部到群众,都希望加快滚龙沟风景区的开发步伐,把南滚龙沟村建设成融自然生态景观与红色人文历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以旅游促进经济大发展。他们坚信,“红色”加“绿色”的特色旅游,很快会让南滚龙沟村走上富裕之路。

这正是:

抗日英雄王二小,新闻战线比翼鸟。

人定胜天开新面,特色旅游康庄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