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实践的教学内容

工程实践的教学内容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和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直接有关的两个问题:各校师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只占教师总数的40%。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认为“产学结合”是进一步改善高校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全面素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产学结合”是高等教育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依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发展科学技术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通过科研工作进行发现、发明和创造;另一方面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曾指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将决定今后我们能否缩小差距,赶上发达国家。这个转化时间能否提前,主要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改进,需要成千上万有所作为的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一条能培养出更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子,是当前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本文原载《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89年第1期,作者:路甬祥、林之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企业向经营开发型转变,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首先是要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必须十分重视实际应用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二是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因为专业内容的发展更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新学科领域的不断涌现,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点。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然而,从目前高校的师资素质和培养工程型学生的现状而言,和现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相比,是远不适应的。

1985年我们曾组织人员对四所高校的师资情况作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和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直接有关的两个问题:

(1)各校师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只占教师总数的40%。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早已以“终生教育”取代了“一次性教育”。而我国高校师资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现状的本身说明,高校师资知识老化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对目前还在挑大梁的中老年教师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师资队伍的知识老化,不可能培养出大批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2)工科院校教师参加社会工程实践的时间太少,下厂锻炼过的教师,一般只占教师总数的34%左右。而且,其中参加过较长时间社会工程实践的教师,绝大部分是6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年以上的教师。青年教师中参加过较长时间社会工程实践的比例还要低得多,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工程实践。可见,目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工程实践能力较弱,这必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社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上述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两个比较突出问题外,目前高校中程度不同,但比较普遍存在着重论文、轻工程;重研究、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有些导师对学生做论文的要求偏重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型的建立和机理的研究等,而不重视实际应用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因而,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差,包括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差,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更差。

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对工程实际问题不感兴趣,鄙薄技术工作,重科学轻技术的思想,甚至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学生毕业后,大多不愿去工矿企业单位工作,喜欢到高校、科研、外经外贸单位工作。有的就是分配到了大型企业也不安心工作。据我们调查,近几年分到企业单位真正能安心工作,希望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仅占毕业生的30%左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工矿企业对毕业学生又普遍反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工矿企业的工作要求。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认为“产学结合”是进一步改善高校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全面素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远大志向,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开拓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迅速成长为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四有”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产学结合”是高等教育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依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工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大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使教学和科研更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扩大高校的社会职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尽早使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科研活动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美国和日本本科教学的传统是重通才教育,因此在实践环节上历来比较薄弱,除师范、护理等专业外,一般都不严格规定实习。但近些年来,都出现了变化。在美国,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开设所谓“三明治”课程。在日本,高校和企业合作推行“产学结合”体制。苏联和西德高校也都十分重视实践训练,西德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实习26周长达半年。苏联工科学生的论文题目往往是研究所或企业科研任务的一部分,实验时间均在20周左右,有近85%的工科大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适应性比较强,不仅能较好地适应知识的迅速更新,也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子,我们除了全面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工程训练外,近年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产学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本科生的培养工作中进行了厂校联合培养的试点

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从1987年开始,在毕业班学生中进行了厂校联合培养的试点工作。首先在电机系4个专业中选了20名毕业生进行厂校联合培养,1988年又扩大到5个系15个专业99名学生。分布全国11个省市,北京重型电机厂、天津电梯厂、齐鲁石化总公司、无锡机床厂、杭州化纤厂、广州氮肥厂、四川永华矿务局农电厂等85个企业。这些工科学生在校进行三年半学习,完成全部教学环节后,提前分配到对口的工矿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工程训练。由厂校双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将来准备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制订联合培养实施方案。一年后,学生再回校完成厂校共同确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同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选修一定数量本专业课程,或外系、外专业课程,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发给同届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生回原单位工作,取消一年见习期。学校对这部分学生采用导师制,学校和工厂均安排有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导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试点的实践证明:①联合培养能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通过在厂期间的见习或上岗参加生产技术工作,学生了解了自己今后的工作去向及社会、工厂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回校后,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目的性明确。②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过程。参加试点工作的导师普遍认为,通过联合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生产实际知识有明显提高。厂部的反映是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可以大大缩短上岗时间,较快地适应工厂工作。参加联合培养的学生的共同感受是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要求。③经过一年联合培养,回校选读课程,有明确的针对性,有利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④密切了学校和工矿企业的关系,使教师能有较多的时间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社会需求,能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改革研究生教育工作

首先,在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中,我们根据社会需求,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论文博(硕)士、工程(博)硕士,自筹经费,业余进修以及录取后在工矿企业工作1—3年后入学等多种模式、多种类型的研究生。同时,主动走出校门,与生产部门、大型工矿企业及邻近省区、边远地区广泛开展横向联系,建立稳定的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协作体;聘任校外高级工程师和研究员担任兼职导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联合培养;重视吸收生产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争取生源中的在职人员比例达到60%。试点培养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并逐年扩大。每年在招生总数中切出一块,供生产单位在职人员或两年后入学的应届生报考工程硕士,计划到1990年招收工程硕士达到100名左右。在学用一致、坚持标准、严格考核、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制度。对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学校釆取单独命题考试的办法。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方面,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采取研究生入学不定导师,按二级学科统一学习学位课程,然后通过研究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再确定导师。学校增设跨学科跨门类辅修课,由学生选学,计辅修学分,成绩合格专发给辅修证书,逐步建立研究生必须选学辅修课的制度。强化工程训练和社会实践,工程博士、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必须面向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和生产实际,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到1992年,学校将规定,应届毕业生录取为研究生后,除少数学科外,一律先到生产岗位工作两年后再入学。目前在校研究生则必须参加3—4周的社会实践。我们还在制订可行办法,准备选拔少数成绩突出并有工作实践经验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或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另外,我们正在努力开通渠道,争取和外国公司、企业和产业集团开展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

(三)建设一支素质好、富有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

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全面素质,较快地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我们打破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传统和封闭模式,开创走产学结合,社会大循环的新路子。

去年4月,我们在报上刊登招聘启事,面向海内外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此举在海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到去年11月已有60多位来自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中国留学博士和博士后来信应聘,平均年龄37岁。学校根据需要,经过严格审核,首批已录用40多名充实师资队伍。去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我们按“公平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在高校中首先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授,以引进学科水平高、素质好、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全国有400多名中青年学者前来应聘,第一批已决定聘用14名,招聘中我们十分重视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来校任教。

在打开校门,大力从海内外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我们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从本学期开始,从教师总编制中划出一块作为流动编制,实行流动编制制度。学校已制定了《流动编制实施细则》及《选留流动编制人员的工作程序》。实施流动编制制度既可克服“近亲繁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弊端,增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又能形成一支由在学研究生、进修人员、博士后人员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多层次,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流动梯队。我校已做出规定,今后凡毕业留校或从外校分配进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均进入流动编制。即受聘人员与校内用人单位签订2—3年合同。在聘用期内,学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聘用期满,实行双向选择、合理分流。大部分可根据本人意愿,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去国内外攻读高一级学位。少部分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聘为在编教师。去年已有30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被学校有关单位聘任为流动编制人员。今年学校拟再聘用150—200名流动编制人员。

此外,我们努力改进出国派遣工作。注重与外国的公司、企业和产业集团开展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如电机系教授、原校长韩祯祥已与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开展电力系统软件研究方面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热物理系岑可法教授领导的燃烧研究所与瑞士静尔茨公司开展了劣质煤燃烧工艺方面的研究。学校和联邦德国多家公司都有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使部分中青年教师不仅具有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又可以在国外公司、企业或产业集团进行一段时间工作,了解国际科技发展信息,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近年来,我们已向联邦德国、瑞士等国的公司、企业和产业集团派遣了进修访问学者

对目前在编的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学校也作了规定,鼓励他们通过下厂带实习、带毕业设计、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下厂搞科研、参加科技服务等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上仅是我们在产学结合方面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和实践,仅仅是开始。随着我校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决心在产学结合,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道路上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形成浙大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