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藏讲学散记

进藏讲学散记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9月13日至19日,参加外经贸部赴藏讲学团,与同校范黎波、王智慧和苏号朋老师到西藏拉萨,培训西藏自治区外经贸企业党政干部。第六,刚进藏头三天,请勿洗澡,以免感冒或因缺氧造成不适。18日按预定计划,为西藏自治区外经贸企业党政第一把手讲了一天课。

进藏讲学散记

2000年9月13日至19日,参加外经贸部赴藏讲学团,与同校范黎波、王智慧和苏号朋老师到西藏拉萨,培训西藏自治区外经贸企业党政干部。讲学之余,浏览了拉萨市容,转了八廓街,参观了西藏博物馆,到雍布拉康、昌株寺、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游览。接触了部分外经贸干部,到个别藏族家里做客;逛了新华书店和商店。感触颇深,散记如后。

主动请缨与迟到的约法八条

8月31日学校开学,到校恰遇经贸学院林桂军院长。他说外经贸部有个去西藏讲WTO的任务,问我是否有意去。我当即表示,愿意去。理由是我一直向往去西藏,且正为参加10月份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论坛”撰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文章,借此机会,也可收集一些实际素材。林又担心我可能出现高原反应,身体吃不消,出问题。我表示经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洗礼,无所谓了。9月初我还要去新疆参加乌洽会,再去南疆高原考察,也可借机锻炼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能力。他见我十分坚定,当即与校办刘圆主任联系,转达我的态度。她马上转告外经贸部,外经贸部非常高兴我能前往。

在新疆参加乌洽会期间,董辅礽教授嘱咐我,进藏一定要少活动。他80年代去过,因开始活动多,得了感冒,转成肺气肿,住了医院。9月11日我从新疆回京,休息一天,13日前往西藏,先乘飞机到成都,稍事停留,继飞拉萨。

到贡嘎机场降落前,外经贸部带队的谷军给我一纸,是“进藏注意事项”,内有约法八条。第一,进藏前切勿感冒,如已感冒,要治愈后方能进藏。第二,进藏前一天要注意休息,勿疲劳过度。第三,进藏前和在进藏过程中饮用,“红景天胶囊”,以增加高原缺氧抵抗力。第四,在藏工作过程中,适当放慢工作节奏,行走和说话速度放慢一点。第五,刚进藏头三天,有头疼、胸闷、睡眠不好、不思饮食、体温略升高、心跳加快等均属正常现象,注意多饮水或适当饮用一点去疼片、复方丹参滴丸即可。第六,刚进藏头三天,请勿洗澡,以免感冒或因缺氧造成不适。第七,不管感觉冷热如何,均适当多穿戴一点衣服。第八,如感觉心脏不适,请尽快找大夫诊治。看来这是经验又是守则,一二条已成过去时,其余各条应遵守照办。

在贡嘎机场下机后,阳光耀眼地透亮,天空碧蓝,白云片片,周围的黄突突的山峦起伏蜿蜒,我有些轻飘飘的感觉。在机场接待室,我们接受自治区外经贸厅薛副厅长等献上雪白的哈达,坐上越野的三铃吉普车。接待我们的尚处长让我们赶紧喝“红景天胶囊”,又告诉我们,随车的还有大夫,如感不适,可以马上治疗。机场到拉萨市近一百公里,车行要一个多小时。吉普车沿雅鲁藏布江边高山脚下公路奔驰,来到拉萨,下榻于布达拉宫附近的新世纪宾馆。

入住后,头有些晕,走路发飘。但兴奋劲驱使我立刻前往布达拉宫前面广场,就近观看布达拉宫,在广场照相。前三天,与同来的部里和学校年轻人相比,我高原反应较轻,头未疼,饭也想吃,觉也能睡,但不如在京时睡得塌实,醒的次数多。参观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远游拥布拉康,该看的我都尽情地细看,坚持三天未洗澡。可谓高原反应良好,但还是出了点小问题。

16日下午游完大昭寺,转八廓街,近7时,遂感腹内不适,急与随行的藏族次平罗布大夫赶回宾馆,连续下泻。诊断后,他说,可能中午饭食油腻过多,不适应。根据在京的经验,我采取饥饿疗法,晚饭未吃。晚上,又泻了几次,还有点发烧,在大夫的精心看护下,腹泻停止,吃了药,近晨4时,病情好转,睡到天明。17日上午又与大家一起游览罗布林卡,一天三顿饭坚吃素食。18日按预定计划,为西藏自治区外经贸企业党政第一把手讲了一天课。当晚在布达拉宫西面的藏族饭店雪神宫吃标准的藏饭,我解除“素食”,喝了酥油茶,吃了油腻很重的肉食。19日离开拉萨,经成都转机赶往青岛参加“2000年世界华人论坛”大会。

对拉萨市巨变的惊喜与隐忧

进藏以前,我想象的拉萨是个神秘、荒凉、空旷,藏族文化非常浓郁的城市。结果,非也。我为它的巨变而惊喜,又为它的褪色而担忧。

令我惊喜的是拉萨开始进入现代社会。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具有1 300多年历史的拉萨进入现代社会,成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旅游的中心。

市内的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银行、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完备。拥有电力、机械修理、采掘、食品加工、纺织、建材、工艺美术等产业。

市区公路四通八达,著名的青藏、川藏、中尼公路交汇于此。市区内公共汽车线路20多条,出租汽车为一色的桑塔那轿车、旅游专车1 000余辆,可以直通市区及附近的旅游景点。

新建的居民小区整齐干净,北京路和江苏路边商店、高楼大厦林立,歌舞厅、酒吧、桑拿浴招牌不时可见。星级宾馆也有数座。通讯设施先进完善,程控电话已经普及,无线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直播电话、图文传真也已经开通,能转接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电话。同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邮。

1956年修建当雄机场,成功地开辟了北京至拉萨的航线,揭开了西藏航空史上的第一页。1966年修建贡嘎机场,1992年扩建,成为国际航空港,拥有先进的通讯、导航设备,可以起降波音757、747及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拉萨至北京、成都、西安、重庆、西宁、昌都、广州和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国内国际航线。贡嘎机场距拉萨近100公里,下机后,坐车一个多小时可到拉萨。

在拉萨的商店里,可以买到各种中高档商品。拉萨市区人口13万多,其中藏族约占90%,但内地来拉萨经商的人越来越多,种菜和卖菜的人多来自河南,开饭馆的人多来自四川,做服装生意的多来自浙江,大昭寺的八廓街(商业街)的经商者来自内地四面八方。拉萨已开始融入现代社会。

令我担忧的是拉萨旧有的特色开始褪化。

第一,城市建设失调。拉萨是以宫殿、寺庙、佛堂和藏族建筑为主的历史名城。自藏王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它就成为西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并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它以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为中心,拥有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等众多寺庙,富有浓厚藏族文化建筑特色的城市。又地处拉萨河谷,周围为群山怀抱,配以蓝天白云,显得圣洁荡荡。理所当然,城市规划建设应以这种布局展开,建筑内部可以现代化,但外观应以藏族文化特色为主。因此,我十分欣赏罗布林卡内达赖十四世的夏宫,外部藏族特色浓郁,内部包括淋浴设备都很现代化。但当我站在布达拉宫顶处向下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藏族建筑混杂在一起,整个城市失去了主轴和中心。

第二,街道命名没有地方特色。街道以援建的内地省或城市命名,江苏援建的大道叫江苏路,北京援建的大道叫北京路。

第三,现代建筑物,如我入住的新世纪宾馆,不仅外观照搬内地大城市宾馆模式,一点不考虑当地特色,而且内部摆设也是异国情调。

第四,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等名胜古迹的讲解员不着藏族服饰。

在拉萨几天,只是在游逛大昭寺和八廓街时,我才感到我来到了藏族地区。这种感受,使我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出现的误区。如果西部各地区的特色或其绝对的旅游优势随着开发而淡化或失去,西部靠什么去发展旅游事业,如何招商引资?在为自治区党政干部的讲座中,我道出了这种忧虑,得到在座藏、汉外经贸领导干部的共鸣。

藏族佛教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在拉萨,令我感到藏传佛教文化的无处不在和其影响之深。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藏族生活的各个部分。

全自治区内,佛教寺院有2 700多所。它们有的修在平川,如大昭寺、小昭寺;有的修在山上,与山合为一体,如布达拉宫,由红山的南麓奠基,依据山的天然走势蜿蜒修至山顶,主楼高十三层,高一百一十余米,金碧辉煌,高高耸立;有的修在兀立平川的岩峰之颠,如雍布拉康修建在雅龙河谷东岸突起的小山峰上,居高临下,俯视河谷。它们上承蓝天和雪峰,下揽平川,显示出佛法的庄严与气派。

寺庙由经堂、佛殿、僧舍和活佛宅邸等建筑物组成。一些重要佛殿、灵塔殿,往往加盖镏金铜瓦的巨大金顶,这些金顶在高原强烈的眼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极为壮观。经堂佛殿多为巨石垒成的高大碉楼,门口设置各种铜质或木制转经筒,供信徒香客祈祷使用。大门左右墙上,绘制四位护法天王。佛殿右侧多陈列大藏经,层层堆放像堵墙壁。正面是佛陀、菩萨或祖师塑象。佛殿后面是护法神殿。寺庙内墙壁均布满各种壁画,有的叙佛教史,有的叙猴变人的经历,有的叙阴间事,题材多种多样。

寺庙有大有小,最大的寺庙如拉萨西郊的哲蚌寺,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从拉萨向北眺望,它群楼层叠,鳞次栉比,辉金耀眼,雄奇壮丽,宛如一座美丽的白色山城。而那些最小的寺庙,多建于深山峡谷风景佳胜处,专供活佛高僧静修功德,研习佛理,大都寂静清幽,如世外桃源。

历史上这些寺庙不仅是当地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巨大财富的宝库,藏有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浩如烟海的藏族文献和佛教经典。

宗教活动是藏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贡嘎到拉萨的路上,在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和前面的广场上,凡是寺庙和藏族居住屋顶都插着放风马幡。它们由幡布制成,有白、红、绿、蓝、黄5种颜色,随风飘动,蔚为壮观;藏族以此向天神、山神献贡,乞求保佑。

在拉萨市内尤其是在八廓街上,人们络绎不绝地转经。转经者右手转动转经筒,经筒大小不一,质地各异,左手数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有的边走边转,多数人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顺时针方向转三圈。围绕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殿转经为“内圈”;然后围绕大昭寺,即拉萨最古老的街道八廓街转经,为“中圈”;在围绕大昭寺、布达拉宫、磨盘山和药王山转经,为“外圈”。

磕等身头是藏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重要方式。在布达拉宫前尤其是在达昭寺前凹进的空地上,许许多多服饰各异的男人、女人、老人,甚至还有小孩,不停地跪拜。他们两手合掌过头,自顶到额、胸拱揖3次,再匍匐于地,双手伸直,平放于地,划地为号,如此连续下去。他们有的是拉萨的藏族,有的来自西藏各地,还有更多的是来自青海、甘肃和四川藏区,他们一步一个等身头从数千里外磕到大昭寺前。据说,藏族一生磕十万个头才算圆满。大昭寺前的青石板在信徒们等身跪拜下,已经低凹于地面,且光滑如镜。

寺庙内多昏暗,幡帖布满,铜和镏金的佛像居高附前,点燃的酥油灯泛着铜光,藏香烟雾弥漫,发出浓郁的檀香,令人有神秘感。

藏传佛教绘画艺术是宗教意念的载体,也是藏族民族精神的物化。它们色彩鲜艳,绘画细腻,遍及所有宫殿、寺庙和居室装饰;题材丰富,涉及宗教、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包罗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山水风光、花卉和图案。绘画形式有唐卡、壁画和经书插图等。

唐卡是藏族绘画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绘于布帛和丝券上的卷轴画,在拉萨八廓街有许多唐卡制作商店。唐卡幅面大小悬殊,大者可达数千平方米,小者幅不盈寸。如被载入《吉尼斯世界之最》的唐卡“至贵殊灵彩锻展佛”,长45米,宽35米。

壁画成为西藏的宫殿、寺庙、商店和藏族居室主要装饰。布达拉宫的壁画有上万幅,总面积达2 500平方米。它们都出自西藏历代著名画家之手,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内容多样,布局得当,色彩和谐,使布达拉宫五彩缤纷、富丽堂黄。罗布林卡“达登明久颇章”新宫南殿有壁画301幅,翔实地描述了西藏古往今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王朝的兴衰、佛教的传入及派系形成、渊源流长的汉藏关系、历世达赖的传略等等。

西藏的雕刻艺术历史悠久,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兴起和发展,雕刻艺术蓬勃发展。从寺庙到民间,雕刻艺术品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图像大胆生动,想象丰富,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雕塑艺术品因其所用材料不同而分为石雕、铜雕、木雕、泥陶塑和酥油花等。

藏医文化是藏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它起因于佛教的传入,由药王发展而来。传说药王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能医治白病,出现藏医。此后,又融入汉族的医学文化和印度医学,形成富有成效的藏医学。

公元8世纪初,藏医第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牙药疹》问世。公元8世纪末,著名藏医学家宇陀·云丹贡布编撰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问世。1703年一位藏医把它绘制成80幅彩色挂图,1986年以来,曾用藏、汉、英对照文体胶印出版,震动了国内外医学界。

藏医记载的疾病有404种,藏药298种。藏医胚胎学在公元6世纪已形成,比现代医学胚胎解剖学早了近千年。藏医有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西藏和平解放后,藏医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至今西藏各地区均有藏医院和制药厂,有藏医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中等学校6所。藏医药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西藏是我国名贵药材,如虫草、红景天、雪莲花、天麻、贝母和麝香等的重要产地。

此外,天文历学、建筑学、畜牧业技术都能根据西藏的地理特点,有其特色和独到之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如《格萨尔王传》是西藏举世闻名的藏族说唱文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史诗,已翻译成英、法、德、日、俄、印度、蒙古等文字,流传于世界。

西藏与内地渊远流长

在西藏短短的六天里,时刻感到西藏与内地渊远流长的关系,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松赞干布是西藏家喻户晓、备受藏族崇敬的神化般的王朝奠基者。公元7世纪初,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吐蕃王朝,并定都在拉萨,创建藏文字,并以通婚的形式,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40年,他派使团赴唐都长安求婚。公元641年,唐太宗允文成公主远嫁给他。

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有大量的经典书籍、营造与工技著作、能治400余种病的医方、医疗器械和农作物蔬菜的种子。进藏后,她向藏族传授耕地、种植、磨粮、建筑、酿酒、纺织和刺绣等技术。在她的建议下,修建了大昭寺等寺庙。藏族非常崇敬文成公主,称她为“甲萨”(汉后),认为她是尊胜度母的化身。在西藏布达拉宫和各地的寺庙里供奉她的塑像,把她的事迹画成壁画。

元朝时,中央政府派官吏到西藏清查民户、土地,整顿税赋制度,派军驻守,颁行刑法和天文立法。

清朝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设立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后颁布《钦定章程》,成为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律的规范。

1952年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从封闭、农奴制中摆脱出来,在祖国大家庭的关怀下,不断前进和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藏129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竟没有一条公路。1951年,国家组成4万多峰骆驼的大型驼队向西藏运输货物。由于自然条件险恶,平均每行进1公里,要死去12匹骆驼。1952年护送班禅回西藏时,曾动用4 500匹军马、3 000峰骆驼、13 500头牦牛、2 500匹骡子,在2 000公里的行程中,丧生的牲畜多达千头。

从50年代以后,国家拨出巨款,修建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在修建川藏公路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多达3 000多名。50年代当公路刚刚修通、汽车驶进拉萨市时,许多藏民不知为何物,有的藏民还抱来马草,找嘴想喂它。

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进藏走了近三年;公路修通后,从成都到拉萨的汽车要跑15天;而“空中之路”开通后,从北京飞抵拉萨只需4小时10分钟。真是天崭变通途!

西藏南与印度、尼泊尔等6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接壤,面积约122.84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居全国的二位。陆地疆界线长达4 000多公里,是我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为了加快西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央政府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从1951年起,除西藏地方财政收入归西藏安排使用外,中央还对西藏实行巨额财政补贴。1980年后,中央拨出巨款,修复各种寺庙。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地都关心和援助西藏的建设,先后完成43项和62项工程建设。特别是内地发达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对口支援,如广东和福建援建林芝地区,山东援建日喀则地区,江苏和北京援建拉萨地区。

国家派遣了大量的援藏干部,帮助西藏进行建设,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众多。如接待我们的西藏外贸厅王厅长1963年援藏,为保护身体,政府规定他们每年可回内地休息三个月。但他曾连续18年未回内地,他父母逝世也未回家奔丧,一心扑在西藏外贸事业上。

在内地干部和藏族干部的团结努力下,西藏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鼓吹“西藏独立”的分裂势力日益不得人心,影响越来越小。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局势成为藏族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

(2000年9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