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比艺术的成功运用

对比艺术的成功运用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庆前夕,以老牌著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一鸣惊人,隆重推出了向共和国四十周年大庆献礼的重点巨片《开国大典》。看毕《开国大典》,我们觉得,这部影片除可从题材内容上大书特书其包涵甚丰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颇值一议的。所以,《开国大典》虽让人领略到了其对比艺术的奥妙,但又不露斧凿雕饰的匠气。

对比艺术的成功运用——略谈《开国大典》的艺术特点

国庆前夕,以老牌著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一鸣惊人,隆重推出了向共和国四十周年大庆献礼的重点巨片《开国大典》。该片编导以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时代背景,用潇洒浓重的大手笔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宏伟场面及国共两党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阶段,孰胜孰败的史实,从而显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看毕《开国大典》,我们觉得,这部影片除可从题材内容上大书特书其包涵甚丰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颇值一议的。看过此片的观众兴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影片中,除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悲壮场景,宏伟辽阔的气势,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和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影片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反衬对比再现历史,强化主题。如当北平守将傅作义“顺乎国情民意”率部起义后,人民解放军向北平开进时,毛泽东父子的促膝谈心与蒋介石在逃往台湾的军舰上与混血儿孙子蒋孝文的一席对话,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样一句“我们去哪儿?”出自两个同样不谙世事的稚童之口,得到的回答却截然相反。这一对比不但真实地反映了胜败双方最高领导人的不同处境与心态,而且还展示了国共两党所面临的不可逆反的历史性大转折。作者运用这种现实中形似而神异的事件进行对比,既收到了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又使影片所展示的历史故事更趋于自然。

又如,蒋介石在宣布隐退下野之后,最后一次到“中山陵”拜谒国父而归时,他那身黑色斗篷,神情悒郁的沮丧之状,以及他缓慢滞重地沿着“中山陵”高高的石阶逐级而下的场景与国庆大典时毛泽东主席率领开国元勋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步履坚定地沿着天安门城楼拾级而上的情景又是何等绝妙的反衬:一个失败的政党正从权力的巅峰坠落晦暗的深谷,其前程如残阳夕照,日暮途穷;而另一个新生的政权却正由一个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其前途似杲杲日出,无限光明。在简洁的,甚至是无声的对比画面中,编导用尽可能少的画面向人们展示尽可能多的历史内涵。这正是电影艺术所独具的特殊功效之所在。

《开国大典》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绝不只上述数例,如南京北平国共两党军政要员对和谈的不同态度;身为两大政党核心人物之子的蒋经国与毛岸英在父辈面前的不同表现;国共两大阵营中首脑人物之间,前者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与后者戮力同心,肝胆相照的一系列对比都给观众留下了过目难忘的鲜明印象。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按一般常规来看,如在一部作品中反复使用某种单一的创作手法,往往会令人产生一种重复累赘的厌倦感,然而,《开国大典》的摄制者们却绝不肯使自己屈就于此类档次中,因此,该片虽运用了大量的反衬式对照技巧,但聪明的编导绝不是简单机械地采用对称式的扇面比照,而是通过纵横交错,切换交织的艺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从全方位的总体布局来设计安排,期间的一些对照场景大抵都与情节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所以,《开国大典》虽让人领略到了其对比艺术的奥妙,但又不露斧凿雕饰的匠气。(与方放合作)

获“首届中国电影节全国群众影评征文比赛三等奖”

《中国电影报》1989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