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起波澜,引发思考

激起波澜,引发思考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分析和欣赏毛泽东在本文中的设问艺术,你会发现,使用设问句对增强文章活力,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引发读者思考,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11]这里,毛泽东一连使用了5个设问句,句句扣人心弦。毛泽东当然理解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和古老的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鉴于这些设问是针对全文提出的,所以毛泽东在设问后面所做的回答,以高度概括的原则性意见为主。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是毛泽东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做的结论的一部分。全文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使用设问句。认真分析和欣赏毛泽东在本文中的设问艺术,你会发现,使用设问句对增强文章活力,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引发读者思考,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文章似乎是在提问中完成的,好像毛泽东在与人们当面交谈一样。

在关心群众生活的部分,使用了全文的第一处设问句:

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4]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提出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多余。然而,实际上它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因为毛泽东在文章开头就已经指出:

有两个问题,同志们在讨论中没有着重注意,我觉得应该提出来说一说。[5]

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群众生活。所以,第一处设问句并非无的放矢。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紧接着设问句之后作了明确的回答: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在作了高度概括的回答之后,又讲了应当做好的具体工作:

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6]

毛泽东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能不关心的。他想的是那么周到细致,真是一副菩萨心肠啊!

在指出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毛泽东在这一段的结尾使用了本文的第二处设问:

同志们,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7]

这又是自问自答的设问方式,语言干净利落,语气坚定自信、毫不犹豫,而且与前面的设问相互呼应。

第三处设问采取了只问不答的方式。毛泽东是这样问的:

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8]

这里连续四问,均没有给予直接正面回答。这是因为有的不便回答,有的无须回答,但每问都发人深省,每问都事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从几个设问句中,我们切身感觉到,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心里,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装着人民群众的疾苦。他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永远紧紧地连在一起。

有一点需要指出,尽管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上述设问,但是文中所说的“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等于间接地做出了回答。特别是“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几句话,采用层递的修辞方法,把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朗。这跟现在个别领导干部面对人民疾苦无动于衷,或动辄打官腔,或只做表面文章根本不干实事,或只有提问的上文,而没有解决问题的下文的做法,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四处设问是这样的:

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9]

这里采用的是自问自答的方式,答案简洁,说理透彻,很好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群众观点

回答以上问题后,毛泽东紧接着又写道:

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这是无疑的,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不是实实在在地被我们粉碎了吗?[10]

这里的最后一句,实际上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即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话的反面,“不是……”,其实是“正是……”,这就使文章的语气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毛泽东继续开掘着设问艺术为该文带来的益处。请看:

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掉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11]

这里,毛泽东一连使用了5个设问句,句句扣人心弦。他围绕着“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以斩钉截铁的语言给予回答,充分施展设问句为文章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掀起了一层又一层波澜,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回味与思考。

《论持久战》一文,堪称天下奇文!读者朋友一定非常熟悉。

抗日战争是亿万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围绕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大决战。毛泽东当然理解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和古老的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他更能掂量出《论持久战》的分量。他深知,要把这篇文章做好,怎样开头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看到,他运用了能够直接提起人们关注的设问方式,而且像连珠炮一样一口气写下七个设问句:

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12]

很显然,这七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回答的,而恰恰是作为通篇文章的着眼点和支撑骨架提出的,是对全文涉及内容所做的高屋建瓴的提炼。毛泽东的问题找得准确,提得尖锐,就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始的那一串铿锵有力、雄浑激荡、扣人心弦、冲击力极强的音符。

鉴于这些设问是针对全文提出的,所以毛泽东在设问后面所做的回答,以高度概括的原则性意见为主。例如针对能否胜利和能否速胜的问题,他写道:

现在好了,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急性朋友的速胜论了。[13]

又如针对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问题,他从宏观的角度指出:

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士兵。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14]

至于为什么是持久战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是随着后面的文章逐层展开来具体回答的。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运用连续设问的方式还有很多处。

在批评抗战“速胜论”即急性病的意见时,毛泽东继续使用了设问方式:

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了更多的人的头脑。于是敌人是否进攻武汉,成为疑问了。许多人以为:“不一定”;许多人以为:“断不会”。这样的疑问可以牵扯到一切重大的问题。例如说:抗日力量是否够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力量已经使敌人不能再进攻,还要增加力量干什么呢?例如说: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为统一战线的现实状态已够打退敌人,还要什么巩固和扩大呢?例如说:国际外交和国际宣传工作是否还应该加紧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说:改革军队制度,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民众运动,厉行国防教育,镇压汉奸托派,发展军事工业,改良人民生活,是否应该认真去做呢?例如说:保卫武汉、保卫广州、保卫西北和猛烈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都可以是否定的。[15]

毛泽东在此采用一问一答方式,答案简单,只是肯定或否定。不过,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些疑问和答案实际是借用持“速胜论”观点的人们的意见,客观地反映了“速胜论”者的思想认识,是毛泽东给“速胜论”者的画像。这对全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速胜论”的本质及其危害,避免产生轻敌倾向,坚持持久战的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概括说明抗战爆发以来的基本形势之后,毛泽东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斩钉截铁地提出了以下结论: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16]

他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作为设问句,用掷地有声的语言作答。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