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当今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情况下,提出教育公平正当其时,必须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人们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它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的教育领域内的反映,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张武珍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实践中的公平问题愈加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案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一系列纪录片——《沉重的翅膀》。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高三学生卢良才与蓝景娜,他俩均为学校的尖子生,老师、家长对其寄予了厚望。但蓝景娜父亲身患重病,家庭负担重;卢良才父母均为普通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家庭中的情况让卢、蓝两人对高考怀恐惧心理,因为一旦金榜题名,就意味着每年至少上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于是两人都选择了辍学打工,眼看着美好的前途就此中止。

【案例二】同一学校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强行分班,高、中、低不同档次,享受不同等次的教育资源,美其名曰为“因材施教”,实则为不公平的快慢班,快班进行“精英教育”,慢班实行“苟且教育”。

……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特殊性其实就在于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事实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并不容易,就如上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学校教育中,“人”不时地被“分挤”于边缘、甚至界外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无不透露着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由于地区、城乡差异,快慢分班等事实,已经造成了基础教育中就学机会与入学条件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我国现阶段的一种客观存在,改变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且特别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当今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情况下,提出教育公平正当其时,必须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案例一中所述,贫困家庭学生的遭遇绝非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我国各地。同样,我们也不难看到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穿着名牌,随意挥霍钱财;更有许多学生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喜欢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进行课外辅导……而许多农村山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稳定,教育机会不均等,让弱者失去了希望,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公平,而且危及社会稳定。

一个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倾向于弹性结构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机会平等的可流动自由的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更清楚,任何时候,知识的种子只有播种在肥沃的情感土壤中,才会生根发芽,才会开花结果,正如罗素所断言:凡是教师缺少爱的地方,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但静观我们的现实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心中原有的一片爱的土壤,在唯分数教育的污染下,早已成了沙砾遍地的荒漠戈壁,什么“与时俱进”,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人文关怀”,在分数面前早已逃之夭夭!快慢班的划分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尊重的体现,尤其是被分到慢班的学生便犹如被打入“冷宫”,教育的不公将给他们成长之路、甚至是一辈子带来什么样久远的伤害?我不敢想象。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是教育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快慢班的划分则与此相悖而持,要知道,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不及格;达·芬奇、安徒生年轻时也被视为智力发展迟缓……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人们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它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的教育领域内的反映,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发展中求公平、在公平的基础上求发展。限制早期分流、不分快慢班,做到教育均衡,以一致的起点、公平分班,用灵魂凝神每个学生,是公平的表现——无论成绩好的、或是后进生,并且对后进生提供系统帮助;认真贯彻落实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关注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入学,避免辍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者实施“两免一补”,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扶持力度。

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让我们共同携手,迎接公平、和谐盛世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