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案例借鉴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案例借鉴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业已经成为欧盟地区就业人口最多的关键行业。旅游业占欧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提供了970万个就业岗位,约占欧盟就业人口总量的5.2%。②统一旅游形象。2011年5月欧盟旅委会确定“欧洲,全球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为统一的欧洲旅游形象。欧盟旅委会与各国旅游机构密切合作,从参与国家中遴选可以授予EDEN称号的国家。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案例借鉴_“一带一路”旅游创新发展

一、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案例

欧盟区域旅游一体化

基础雄厚的旅游经济。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深入,欧盟旅游业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成为当今世界区城旅游合作的典范。旅游业已经成为欧盟地区就业人口最多的关键行业。旅游业占欧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提供了970万个就业岗位,约占欧盟就业人口总量的5.2%。旅游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总共提供约12%的就业机会。

统筹管理的旅游机构。欧洲旅游局联盟现有39个成员,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成员国联合开发目标市场,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交流信息,开展旅游政策和理论的研究,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继续培训,设有共同运营网络门户www.visiteurope.com。同时重视国家、地区和地方公共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与旅游协会和其他公共/私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发挥欧洲旅游运营商协会(ETOA)、欧洲旅行代理商和旅游运营商协会(ECTAA)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并推进旅游业和航空公司的合作。2004年欧盟成立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组织”(TSC),由政府、国际旅游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的代表组成,确定“欧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建议书。从2000年起,每年开设欧盟年度旅游论坛,为政界、业界和学界代表提供交流平台,研讨欧洲和世界旅游的热点、难点和亮点,探索旅游新技术、新趋势。

开放便利的通行政策。①通行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拥有3亿多居民的18个成员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使欧洲内外部的旅游者免去了在欧洲旅游频繁兑换货币的麻烦。②商品免检政策:根据《罗马协议》的规定,凡属旅行者个人自用或作为礼品在另一成员国购买的各种商品,无论其价值如何,都无须因增值税问题在边界停留、申报,从而大大简化了过境手续,缩短了过境时间。③自由申根政策:边境检查的《申根协定》首先在7个国家生效,首开相关国家自由旅行的先例,经过多次扩展,目前申根区已扩大到25个国家,涵盖欧洲大部分国家。

丰富多元的旅游营销。①启动欧洲旅游年。1990年首次举办“欧洲旅游年”,提出“旅游,使欧洲人相互更紧密”的主题口号,欧盟开始统一对外宣传,增强统一认同感。②统一旅游形象。2011年5月欧盟旅委会确定“欧洲,全球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EDEN)”为统一的欧洲旅游形象。欧盟旅委会与各国旅游机构密切合作,从参与国家中遴选可以授予EDEN称号的国家。③推出文化旅游产品。欧盟推出“欧洲文化之路”旅游产品,设计了跨越几个地区或国家的旅游产品。欧盟委员会每年公布一个创意,促进跨国文化旅游产品,并提升其知名度。④注重网络营销。2006年开通欧盟旅游官方网站,建立“欧洲旅游目的地通道”网站,成立“欧洲城市营销组织”,130多个城市联合营销,2011年设立欧洲旅游网。⑤注重中国市场营销,开通了欧洲旅游网中国官网;围绕“欧洲,终极之旅”的主题开展一系列市场活动,推出了专为中国游客量身打造的泛欧洲旅游产品;中欧签署《关于可持续旅游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建立中欧定期旅游对话和信息交流机制,开展共同项目,统一并简化签证手续。

科学有效的标准规划。①规划引领。2000—2006年欧盟向旅游业投入20亿欧元,并制定了《欧洲共同体旅游发展规划》,把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并对欧洲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对外关系、地区政策、企业政策、合作政策和旅游开发基金等作了统一的规定。②统一标准。编制《衡量旅游城市高质量管理实用手册》,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实行《欧共体包价旅游规则》,该规则规定了旅游服务的统一标准及旅行社、饭店和航空公司的操作规范;制定的《欧洲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建设报告》(DPSIR指标),成为欧盟各国评估旅游业发展的共同标准。

强有力的资金扶持。①旅游项目投资。欧盟机构基金2000年到2006年在纯旅游项目中的投资超过70亿欧元,同时欧洲地区开发基金(ERDF)对可持续旅游项目提供资金支持。②基础设施建设。欧盟主要通过一体化基金这项基金,对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③援助中小企业。欧洲社会基金(ESF)解决旅游就业,特别是小企业的就业问题;欧洲农业基金(EAFRD)通过鼓励开展旅游活动从而使农业经济的目标多样化。[16]

●东盟区域旅游一体化

图1-15 欧盟区域旅游一体化示意图

逐层深入合作的发展历程。①起步期(1976—1994年)。东盟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东盟贸易与旅游委员会下设旅游小组委员会,负责东盟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宣传和人力资源建设,在早期的区域旅游一体化中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198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东盟旅游论坛;1988年成立东盟旅游信息中心;1992年发起了东盟旅游年活动。②发展期(1995—2002年)。1995年,东盟第五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服务贸易框架协定》,其中旅游被定义为优先自由化的部门。1998年,东盟旅游论坛开启了第一次正式的东盟旅游部长会议。2002年,东盟首脑会议审批通过了《东盟旅游协定》作为指导东盟旅游合作的纲领性文件。③深入期(2003年至今)。2003年,东盟成员国达成《东盟协调一致宣言Ⅱ》,提出了2010年率先实现一体化的11个经济部门,旅游业作为一项有代表性的服务行业与其他部门一同被包括在内。2004年,在老挝万象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成员国正式签署《东盟优先部门一体化框架协定》,出台了《东盟旅游部门一体化草案》,详细列出了旅游业所涉及的服务部门类别及实施措施、步骤和时间表。

搭建旅游合作平台。东盟1976年成立旅游小组委员会,1981年开始举办东盟旅游论坛,包括东盟旅游部长级会议和东盟国家旅游组织会议及区域旅游行业会议,作为东盟旅游一体化的主要平台。东盟旅游部长级会议作为其中最高层次的会议,审批并确定成员国提交上来的各种旅游合作政策和实施计划,敦促计划的实施,评价实施情况,是东盟共商旅游合作大计的最高平台,每年举行一次;东盟国家旅游组织是负责制定和贯彻实施区域旅游政策措施的官方机构,要求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在东盟旅游论坛中还开展一些旅游行业组织会议,如东盟饭店与餐馆协会会议、东盟旅游代理商联合会会议、东盟航空会议和东盟旅游一体化工作组特别会议,形成了从区域到国家、行业、部门再到企业的立体合作会议机制;而非营利性行业服务机构——东盟旅游协会专门负责监督协调工作,在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全力支持和协助东盟旅游一体化。

制订旅游合作计划。1998年第一次东盟旅游部长会议,通过了《东盟旅游合作行动计划》,对区域旅游业合作的目标、领域和具体的策略、行动计划首次做出了完备的说明。①合作目标。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是以统一、联合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推广东盟世界级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标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旅游合作,特别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广泛参与,以实现东盟区内旅游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建成一个商讨区域旅游发展问题,协调监督旅游项目和计划实施的共同机制。②合作领域。东盟区域旅游合作涉及的领域包括旅游投资、旅游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旅游环境和文化的保护等,具体内容是旅游信息和经验的交流、旅游政策和计划的协调、市场的开发调研、旅游人才的培养、出入境手续的简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私人部门的参与及关乎区域共同利益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联合行动等。③合作行动计划。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的行动计划包括成员国国家旅游组织负责以上政策的协调和措施的实施,如对外以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东盟,制订旅游投资计划和优先投资项目以加快区域内旅游配套设施的发展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建立共同的旅游人才库以便于人力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制定环境管理与保护政策,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与监控,开展生态旅游等。

实施旅游联合营销。①启动东盟旅游年。1992年,发起东盟旅游年活动,收到显著的成效,东盟统一对外联合营销出现萌芽。②统一旅游形象。1998年,东盟旅游部长会议提出以统一、联合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开发和促销东盟旅游,统一营销受到最高层次会议的重视。③借助展会联合营销。2005年“旅游东盟行动”,共同宣传促销,重树东盟旅游形象。2006年,旅游部长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旅游东盟行动”措施,东盟旅游作为统一体多次出现在国际旅游宣传展会上。2009年,召开首届中国东盟旅游论坛。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加强旅游人才管理。①设置旅游机构。2002年《东盟旅游协定》提出制定东盟旅游从业人员资格的标准和认证,并最终实现东盟成员国之间旅游从业人员技能与资格的互认。2006年旅游部长会议决定将以前各成员国设置的技术辅助小组转为正式的技术委会员,来负责“东盟旅游从业人员统一资格标准”的制定工作。东盟旅游人力资源特别工作组还为2007年初东盟“旅游从业人员互认安排协定”的签署做过准备。目前,东盟各国已就33种旅游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达成一致。②加强旅游人才培训。由东盟各个国家旅游组织牵头,设置东盟旅游培训课程,加强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广西、云南成立了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主要进行语言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交流。③构建网络培训平台。由东盟研发论坛与泰国研究基金负责,创立东盟旅游合作网和数据银行,建立旅游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网络。

统一旅游服务标准。①制定从业人员标准。2002年《东盟旅游协定》提出制定东盟旅游从业人员资格的标准和认证,目前东盟各国已就33种旅游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达成一致。②成立技术委员会。2006年旅游部长会议决定将以前各成员国设置的技术辅助小组转为正式的技术委会员,来负责“东盟旅游从业人员统一资格标准”的制定工作。③完善各旅游要素标准。东盟成员国对旅游相关行业,如旅馆、饭店及其他旅游服务行业要求执行共同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畅通区域旅游投资。①建立投资清单。由东盟国家旅游组织与投资协调委员会负责,开展调查,制定投资清单,确认具有投资吸引力的旅游区,重点侧重生态旅游项目。②搭建投资平台。2006年东盟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设立“东盟旅游投资基金”,减少旅游投资审批时间和程序。2010年成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促进中国-东盟旅游投资。③鼓励私人投资。由东盟各个国家旅游组织牵头,提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奖励,并鼓励私人投资。[17]

图1-16 东盟区域旅游一体化示意图

二、申根区免签政策

申根区概况。《申根协定》(Schengen Agreement),是一项1985年6月24日欧洲国家间签订的条约协定,因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订而得名。其签约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根据该协定,旅游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国的旅游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国家。《申根协定》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协议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截至2012年1月1日,拥有26个成员国,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瑞士、列支敦士登。

申根区发展历程。①第一阶段:协定的孕育产生阶段。从“二战”结束以后至1985年《申根协定》在五国之间的签署这一段时间,由于成员国之间意见不一,在欧共体内部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的主张一直未见成效。因此,在欧共体机制外,逐步形成了两个旨在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的小范围机制:1960年生效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共同签证区,以及1984年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双边共同签证区计划。这两个倡议的合并促成了1985年6月14日签订的第一个《申根协定》。②第二阶段:协定的落实生效阶段。《申根协定》签订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发明”,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遭遇了较多的阻碍。直到1995年,在它的签署整整时隔10年之后,《申根协定》才正式生效。该阶段的《申根协定》仍然仅仅是一份停留在欧共体框架之外仅有部分成员国参与的政府间合作协议。③第三阶段:协定的欧盟化阶段。1997年欧盟成员国订立《阿姆斯特丹条约》,决定将《申根协定》纳入欧盟机制,自此《申根协定》实现欧盟化进程。欧盟机制下的申根区在深化和扩大两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一套准入、执行、应用体系,申根信息系统发挥其核心的作用。截至2013年,申根区成员国有26个,构成了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的申根区,4亿欧洲人可以在此区域内自由旅行。

申根区优缺点分析。①申根区的优点。去除妨碍旅游发展的内部边界,消除边界带来的分割市场、阻碍资金流动等负面影响。简化旅游边境检查,实现欧盟的内部人员、货物、资本、服务自由流动,这一改变实质上是适应和服务于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欧盟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随着《申根协定》的细化,成员国在旅游、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使协定成员国公民在众多领域受益于一体化成果。②申根区的缺点。新成员国短期签证申请条件变得更为严苛。以匈牙利入境短期为例,原先7个工作日的签证办理所需时间延长到20个工作日,工作流程导致了中国公民在获得匈牙利签证时需要花去几乎是原来三倍的时间。申根协定目前在管理主体上,仍由成员国的边境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在管理依据上各国也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一体化边境管理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渡期。

图1-17 申根区国家示意图

三、国际跨区域旅游线路组织

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①起源。东方快车在欧洲属于长途列车,主要行驶于巴黎至伊斯坦布尔,横贯欧洲大陆。1876年,乔治·纳吉麦克(George Nagelmackers)创立Compagni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s-Lits(国际卧铺车公司),开始实现从巴黎贯通到伊斯坦布尔的豪华列车服务的梦想,以效法乔治·普曼(George Mortimer Pullman)在美国创立的豪华卧铺列车。历史上东方快车曾有不同的路线,但大致没有偏离最初东西贯向的起讫点。虽然东方快车最初是指欧洲通往东方(东欧、土耳其)的国际列车,但后来在各种通俗文学中均用以指代激情的异国旅行或豪华旅程,如著名影片《东方快车谋杀案》。②巅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多年时间里,东方快车的发展进入巅峰时期。随着意大利和瑞士边境的阿尔卑斯山铁路隧道正式竣工,欧洲第二条豪华列车线路——东方快车南线通车。这一线路的最西端不再把巴黎作为始发站,而是选择了英吉利海峡法国一侧的港口城市加莱,从此,英国伦敦的新贵们便可在横渡海峡后直接登车,在巴黎北站和巴黎里昂站会合在法国的富豪朋友,接着南下抵达风光旖旎的瑞士湖畔城市洛桑,再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米兰及水城威尼斯,然后列车又经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和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进入希腊境内,至于终点站,旅客们可以选择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或者继续东行,抵达伊斯坦布尔。19世纪30年代有东方快车、辛普伦-东方快车及亚尔堡-东方快车同时运行,是为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东方快车提供寝卡、餐卡,以舒适及豪华的服务享有盛名,各国皇室、贵族、外交家、商人无不纷至沓来。③没落。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予东方快车致命一击,以至于战后的几十年间,东方快车都没有恢复到战前的辉煌,反而逐渐被更为快捷的铁路运输和更加高端的列车设施所淘汰。④复兴。1977年,詹姆斯·舍伍德(James B Sherwood)重新创办“东方快车”集团(Orient-Express)。1982年,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恢复昔日光彩,由伦敦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开出,前往威尼斯南部。时至今日,由詹姆斯·舍伍德创办的“东方快车”集团已持有及管理49项产业,集团拥有六列以东方快车命名的观光火车,当中包括经典的欧洲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行走于东南亚的亚洲东方快车(Eastern & Oriental Express)以及皇家苏格兰东方快车(The Royal Scotsman)。⑤借鉴的意义。一是火车主题风光游,沿途游览各国风光;二是影视文化融入其中,追求不同体验;三是配套高端化的旅游服务,创新改造火车内部空间;四是多条不同区域的旅游线路组织。[18]

图1-18 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及沿线风光

阿尔卑斯山跨区域旅游线路。①自驾德奥瑞3城18镇。苏黎世租车,自驾车线路:苏黎世—菲森—因斯布鲁克—萨尔茨堡—萨尔茨卡梅古特湖区—瓦豪河谷—维也纳—林茨—雷根斯堡—慕尼黑—密尔斯堡—苏黎世,行程2200公里。②沿线景观。施华洛世奇水晶城—贝希特斯加登—国王湖—萨尔茨卡梅谷湖区—美泉宫—美景宫—史蒂芬教堂—霍夫堡皇宫广场—慕尼黑观光。③便利措施。支付简便:信用卡网上预订,提车时信用卡预授权,还车时信用卡结算;提车简便:只需出示驾照(新版,有英文)和租车预订单;还车简便:车辆驶入还车点,无须离开车辆,有流动人员上车服务。确认油量足额,手持读卡机结账,卸下行李即可离开。

图1-19 苏黎世城市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