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蓝”引发的思考

“蓝”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出现了连续天蓝的日子,当时被人们称作“APEC蓝”。但是这种久违的蓝天因APEC会议而存在,也随着APEC会议的结束而离我们远去,美好而短暂的“APEC蓝”说明严控能使空气质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严控的措施大多是应急性的,不能长期实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历过雾霾锁城的困厄,更觉蓝天白云的珍贵。2014年11月,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北京举行,出现了连续天蓝的日子,当时被人们称作“APEC蓝”。这是因为为保障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京津冀等区域的各个相关部门联防联控,采取了一系列“史上最严”的应急减排措施:北京全市工地停工、车辆单双号限行、公车停驶70%、事业单位调休放假、周边城市停产、污染企业关闭等,这些堪称“史上最严管控”的模式,制造出了梦幻般的“APEC蓝”。但是这种久违的蓝天因APEC会议而存在,也随着APEC会议的结束而离我们远去,美好而短暂的“APEC蓝”说明严控能使空气质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但严控的措施大多是应急性的,不能长期实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相关行业的代表、委员早已指出:“要在坚定不移加大压减过剩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技攻关,实现科学治霾。”[1]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大气污染却日渐严重,因科技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由人通过新的科技去解决,正如胡塞尔在面对欧洲科学时代的种种危机时曾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我们切不可为了减轻我们的困境而将一个一个的困境作为最终无法根除的恶遗传给后代。困境在这里起源于科学,但唯有科学才能最终克服这个起源于科学的困境。”[2]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生态环境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