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起“逆思考”,转心

激起“逆思考”,转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日,我试着逆思考:为什么要做,我怎样做,最后才注意任务。比如我们合唱比赛选择的曲目是《感恩的心》,因为表演在家长开放日,所以我们决定把比赛当作向家长致谢、向学校致谢的一次机会。由于淡化了“比赛”本身,所以我们没有为了比赛的“好听、好看”去选曲,去买表演服装。我们唱的是情感,演绎的是父子母女的情感相系,《感恩的心》感动了父母,感动了我们自己,心灵在感动中成长了!

我教什么?我可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不停地问自己、问学生、问家长、问同事、问书本……

对于我的日常工作,以往总是先问what(什么内容),然后问how(去研究怎么做),最后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因为领导布置、学校要求、学生的疑问、家长的期待等,总之因为被动地被安排而没有激情,没有创新的动力。

某日,我试着逆思考:(why)为什么要做(我可以和学生达成共识的信念:为了教育浪漫而美好的集体记忆),(how)我怎样做(和学生一起商量,倾听我们内心的愿望),最后才注意任务(what)。当出发点是一种创新的情感体验,淡化了任务目标,带来的是附加学习:爱的情感、爱的激励。这就如提前几天买苹果手机的人们,买的不是手机,而是创新、率先的体验,一种“不一样”的信念。

成功是激励信念相同的人,成功是信念相同人的聚会。我们班为了“快乐成长”而聚。

比如我们合唱比赛选择的曲目是《感恩的心》,因为表演在家长开放日,所以我们决定把比赛当作向家长致谢、向学校致谢的一次机会。由于淡化了“比赛”本身,所以我们没有为了比赛的“好听、好看”去选曲,去买表演服装。而是用班费给每个家长买了一把“伞”——一把漂亮实用的大红伞,寓意是“为父母遮风挡雨”,用红伞组成一颗大红“心”,做完表演造型后直接送给父母。我们唱的是情感,演绎的是父子母女的情感相系,《感恩的心》感动了父母,感动了我们自己,心灵在感动中成长了!

课堂中真刀实枪的头脑风暴:“寻找最美有意义吗”、“快乐是我们的影子吗”、“你愿意被家访吗”、“美国校园枪击案的背后”、“关于末日流言的那些事”。

辩论:“人多力量一定大”、“对班级有益的事,就一定要做”、“学习好是三好的第一标准”。

我们试着怀疑书上说的观点,小心使用二手资料——书上的结论。我们有很好的例证,写入教材的未必就是正确的。比如许多心理学课本在感觉部分都会有这样一张图,标示舌头表面的不同部位对咸、酸、甜和苦的味觉敏感度不同。舌尖对甜味敏感,舌面靠近两侧的部位对咸味敏感,舌面两侧靠后的部位对酸味敏感,舌根的一个部位对苦味敏感。

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舌头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感受的确有变化,上面列举的部位是对不同味道最敏感的舌头区域。但除了舌头中部对任何味道都没有感受性之外,舌头的各部分对各种味道都是敏感的。

继哈尼格的发现之后,73年来一直没有人去验证他的结果,直到科林斯重复实验。她发现舌头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很小,舌头接触到的味觉刺激至少是数以万计,所以这些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只进行了一次实验的研究结果被教科书机械地重复了数十年,并且还是错误地重复。因为那些相互拷贝的作者们并没有亲自去核实原始资料。

人在世界上有所见必有所蔽,你看到某一方面,可能就忽略另一个方面,你忽略的那一面同这一面构成一个整体。我与学生们在有限的认识中无限地追问,在追问中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