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水漂”引发的思考

“打水漂”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第一次在百度搜索里把自己的网名“百度”了一下,结果找到相关网页183篇,其中第三篇便是2005年度教育教学论坛十大经典帖之一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案例精彩点评。这些其实像“打水漂”一样,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个课题来研究,每个题目都至少能写出一本书。国盛同学如果不研究,打水漂对于他,不过是打水漂而已;教师如果不研究,则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永远模糊一片。国盛同学的思维方式,显然胜过不少老师。

今天第一次在百度搜索里把自己的网名“百度”了一下,结果找到相关网页183篇,其中第三篇便是2005年度教育教学论坛十大经典帖之一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案例精彩点评。打开一看,竟是我2005年发在教育在线的一篇教育随笔,没想到我敬重的王晓春老师把它作为教育教学论坛“十大精彩贴之一”进行了点评,真的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从时间上看,距今已两年多时间了!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衷心的感谢王老师!原文及点评如下。

“打水漂”引发的思考

为了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全身心投入备战中考之中,在晨会上我曾问学生,你们打过水漂没有?学生回答,打过。我又问,那么石头为什么能在水上漂起来呢?学生回答,那是因为速度快。我说,回答得好,这点生活经验我想同学们都有。这就是说,要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就必须给它一个速度,速度越快,石头漂得就越远。目前,你们面临的形势就是这样,时间紧,任务重,谁时间抓得越紧,跑得速度越快,谁就可望在中考中获胜……

这段话我讲过以后,很快就淡忘了。谁知国盛同学在一篇上交的以“探究”为话题的作文中,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至少有四种办法。

一、把石头绑在木板上。

二、把石头挖空或凿薄。比如铁皮、铁锅之类,尽管密度大于水,但照样能在水上漂起来。

三、把石头投入咸度高、浮力大的水中。比如,我们知道死海就淹不死人。

四、打水漂,给它一定的速度。

就是第四种方法,他认为,除了速度问题,还与力度(用力大小)、角度(入射角的大小)、厚度(石头之薄厚)、石头之形状大小、水流方向(顺流逆流)等诸多因素有关。分析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作文讲评课上,我宣读了国盛的作文,并表扬了他。最后告诉同学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时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学会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

这位同学的思维方式值得学习——王晓春

遇到某一个问题,设想多种可能,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而且对每一种方案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果各位班主任也都能这样思考问题,则我们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能很快提高。

不注意听讲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有多少种解决的办法?不完成作业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有多少种解决的办法?课堂纪律不好有多少种可能的原因?有多少种解决的办法?这些其实像“打水漂”一样,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个课题来研究,每个题目都至少能写出一本书。

国盛同学如果不研究,打水漂对于他,不过是打水漂而已;教师如果不研究,则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永远模糊一片。不听讲就是错误,不写作业就是学习态度不好,违反纪律就是捣乱,这些都是废话,说了之后,对问题的认识一步也没有深入,等于什么也没说。基于这种认识水平,他所用的解决方法就会永远是那“程咬金的三斧子”。

语曰:“教学相长。”国盛同学的思维方式,显然胜过不少老师。愚以为我们应该向这个孩子学习,学习他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