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谈小说与文学史

鲁迅谈小说与文学史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6年,鲁迅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便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鲁迅被当局通缉,遂南下到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国学院教授。鲁迅的小说开中国人治小说史之先河。作为小说的创作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研究领域中有非凡的造诣,1924年7月,鲁迅前往西安讲学,当时的讲稿《中国小说历史之变迁》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似乎总是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袍,挺拔的站姿,头发也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人们说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说他是“民族魂”——而他说自己是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他的一个笔名。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12岁在三味书屋跟随镜吾老先生学习,他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欢阅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1902年,他考取官派日本留学,原学医,企图改变国民体质。1906年,鲁迅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便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1920年,鲁迅出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鲁迅被当局通缉,遂南下到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在小说、散文、散文诗、论文、杂文等多种文体都有涉猎,给我们留下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故事新编》等专集。鲁迅先生不仅是作家,同时也是学者,尤其是在小说史和古典小说评论上有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他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鲁迅的小说开中国人治小说史之先河。他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作为小说的创作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研究领域中有非凡的造诣,1924年7月,鲁迅前往西安讲学,当时的讲稿《中国小说历史之变迁》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它钩玄提要,浓缩精华,更为清晰地理出了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脉络,强调了造就新文化、批判旧文化,坚持进化、反对复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主导思想,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例证,是一部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作品。而1930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不仅打破了中国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而且构建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和评论的新理论体系,开创了小说史研究的新格局。它的卓越成就,直到今天还不曾失去固有的光彩。鲁迅一生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唯实的治学方法正是他著作等身的原因。也是他才华超众、学识渊博,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自己的知识为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