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是古代对男子、学者的尊称。因其功绩主要是在吴国建立的,后世也称其为吴孙子。孙武在此时撰著《孙子兵法》绝非偶然。即《孙子兵法》。这三处记载证明孙武于《孙子兵法》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孙指孙武,吴指吴起;“孙、吴之书”指《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也就是《孙子兵法》广泛传播。

坦率地说,毛泽东没有专门论述过孙武其人和《孙子》其书,既没有这方面的论著,也无这方面的论文,甚至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谈话。他对孙武和《孙子》的评论,几乎全是在谈别的问题时“捎带”出来的。比如,他这样提到孙武:

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182页)

这段话,毛泽东的本意不在评价孙武子是怎样一个人,但是他于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了“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这句话,这是对孙武历史角色、历史贡献、历史地位的准确定位。细致区分,这句话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孙武子”。姓孙名武。子,是古代对男子、学者的尊称。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等。孙武也被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孙子字长卿。籍贯,一说春秋末期齐国人,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一说春秋末期吴国人,如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唐代林宝撰《元和姓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姓氏典籍,书载:“吴有孙武”,“吴孙武子世居富春”。宋代邓名世、邓椿撰《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孙书,字子占……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其《宰相世系表》载:“(孙)书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孙武子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因其功绩主要是在吴国建立的,后世也称其为吴孙子。

二、“中国古代”。孙武的生活时代,具体说是春秋末期。这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觐、贡赋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经济上对于诸侯的仰赖,使其在政治上不得不受诸侯的摆布。有的诸侯公然同周王进行战争;有的诸侯名义上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是要把周王控制在自己手里,争夺指挥诸侯的霸权。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同时,由于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形势,“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语,《论语·季氏篇》)的局面所代替。随着霸主侯国的相继崛起,逐渐取代了天子所拥有的权力,靠天子、诸侯、士大夫三级政权来维系的政治体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利用旧有的政治体制,“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尊王攘夷捍卫王室以征不德的名义,直接向中小国家征调兵力和军赋,扩充自己的实力,公开同王室抗礼。先后崛起了齐、秦、晋、楚等较强的诸侯国,他们励精图治,积极拓展称霸事业。孙武子所在的齐国和后来投奔的吴国,都是争霸战争中的强国。总之,春秋末期是一个弱肉强食、争霸称雄的时代,是一个兼并战争不断发生、走向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奇谋诡计尽施的时代。孙武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武便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后经伍子胥推荐,为吴王重用。孙子拜将后,为吴国的兼并战争立下功绩。《孙子兵法》中关于“王霸之兵”(《九地》)的记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军事特征。这个时期,文韬武略空前发展,军事著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的时代。齐国司马穰苴的《司马法》,宋国人李耳的《老子》,鲁国孔子的《论语》和《春秋》,以及后来反映春秋中晚期生活的“《春秋》三传”(《左传》《榖梁传》《公羊传》),都有数量可观的军事论述和战事记载。孙武在此时撰著《孙子兵法》绝非偶然。

三、“孙武子书”。即《孙子兵法》。这部兵书为孙武所著,起初孙武的命名很可能就叫《十三篇》,或《兵法十三篇》。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于是许之。”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兵法》下编载孙子佚文《见吴王》,其中两处提到“十三篇”:“……而用之,□□□得矣。若□十三扁(篇)所……”“[十]三扁(篇)所明道言功也,诚将闻……”(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08页)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孙子》佚文亦有:“孙子曰:夫十三篇……”(《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文物》1981年第二期)这三处记载证明孙武于《孙子兵法》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

“孙武子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广泛流传,从此久传不衰。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五蠡》篇中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孙指孙武,吴指吴起;“孙、吴之书”指《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韩非意思是说,处战国之世兵学兴盛,谈兵论战的人很多,士大夫之家都藏有孙武和吴起的兵书。也就是《孙子兵法》广泛传播。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撰《吕氏春秋》,其《上德》篇中说:“以德以义,则……阖闾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后汉高诱注:“孙、吴,吴起、孙武也。吴王阖闾之将也,《兵法》五千言是也。”《孙子兵法》正是“五千言”。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刑法志》记载:“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禽(擒)敌立胜,垂著篇籍。”三国东吴大帝孙权为“孙氏家世”宗谱撰《自序》(后人称《天子自序》),序中载:“(孙)武,字长卿,以兵机动吴王阖闾,著书陈策,吴得志焉!”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孙武兵法》,凡十三篇,是孙武一生用兵谋略之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与《战争论》(【德国】克劳塞维茨著)、《五轮书》(【日本】宫本武藏著)合称为“世界三大兵书”,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四、“大军事学家”。孙武不是一般的勇士,不是一般的战将,不是一般的军事家,而是兵学家,是“大军事学家”。有人说他是武圣、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着眼于孙武子在兵学即军事理论方面的创立和贡献。战国中期的军事家、齐国人孙膑,是孙武后世子孙,曾为齐威王军师,在桂陵、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名扬诸侯,《史记》卷六十五有传。著有《孙膑兵法》,他将孙武一门的兵学理论概括为“孙氏之道”,在《陈忌问垒》篇中载:“孙氏之道”“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意思是孙子的学说自成一家,在东方的吴国、越国和齐国流传很广。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征战一生,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续孙子兵法》《兵书接要》等书,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略解》)曹操在比较中认识到孙武学说的宏博深刻。三国时期魏国的另一位学者张子尚,著有《孙武兵经》。首次以“兵经”的高位评价“孙武子书”,是很有历史眼光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文治武功显赫的帝王,曾与名臣李靖研讨兵法,经后人整理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收入《武经七书》,成为古代兵学名著之一。该书载唐太宗评价《孙子兵法》:“朕观诸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强调了孙武子兵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北宋大文学家苏洵撰《嘉祐集》,他在《明间篇》中评价“孙武乃言兵之雄”,又在《权书篇》载记:“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承认孙武为兵学大师。南宋戴溪曾任兵部郎官,撰著《将鉴论断》一书。评述九十三名将帅的用兵得失,其《孙武》篇断言:“孙武之书十三篇,兵家之说备矣。”孙子兵学是完备的思想体系。戚继光是明代军事家、抗倭名将,在巩固海防和边塞御敌中屡立战功,他在所著《纪效新书》的《自序》中说:“尝读孙武书,叹曰:兵法其武库乎!”“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孙武子书是博大精深的兵学宝库。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其著作《少室山房笔丛》的《九流绪论》篇评论:“孙武十三篇为百代谭兵之祖。”肯定了历代兵家祖述孙武。毛泽东定位孙武子是“大军事学家”,是准确的,是有历史根据和历史传统的。

孙武这个大兵学家,不仅善于著书立说,而且善于治军经武,善于用兵作战。孙子善于治军。西汉司马迁除了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武练兵斩姬严明军法”的故事外,在《史记·律书》还记载:“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也强调孙子的治军才能。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指导攻伐魏国的战争,结果因错用马谡导致街亭之败,他由此想起孙武子治军的严明,感叹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孙武也是善用兵者。孙武隐居吴国,著述兵法,待机出山,施展抱负。公元前512年,经伍子胥引荐,吴王阖闾召见孙武,经过兵法问对和吴宫教战考察后,拜为将军。司马迁记载:“于是阖庐(即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东汉袁康、吴平也记载:“阖闾令子胥、孙武与(伯)嚭将师入郢,有大功。”(《越绝书·纪策考》)这与《史记》所记孙武战事相印证。

所谓“西破强楚,入郢”之战。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和《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吴国攻打楚国舒(今安徽庐江县西),阖闾谋划欲进入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孙武劝阻说:“民劳,未可,待之。”(《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闾四年,攻取楚国六和鬻两地。六年,败楚军于豫章。“阖闾九年,吴王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史记·伍子胥列传》)阖闾想要大举伐楚,伍子胥、孙武建议必须联合二等诸侯国唐国和蔡国,方可出兵。由此揭开了吴军“五战及郢”的序幕。孙武的这些建言体现了先计后战、积形造势、伐谋合交、先疲后打的军事原则。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领弟弟夫概王子及伍子胥、孙武等联合蔡、唐两国军兵西进攻楚,经过五次战斗攻入楚都郢城(今湖北省江陵西北)。五战为:小别山至大别山之战;柏举决战;清发水追击战,雍浇打援之战;入郢之战。《吕氏春秋·简选》亦有吴王阖闾“与荆(楚)战,五战五胜,遂有郢”的记载。此战役体现了孙子先胜后战、进攻速决、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半渡而击等谋略思想。

所谓“北威齐晋”之战。这里之“威”,当是威迫、威胁之意,言说吴国强大,齐国、晋国为之畏惧屈服。孙子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主要是武力威慑。《吕氏春秋·简选》称,吴王阖闾“北迫齐晋,令行中国”。也是威慑逼迫的意思。又《越绝书·记吴地传》载:“阖庐(即阖闾)伐齐,大克。”《左传·哀公十一年》记,吴军大败齐师于艾陵,迫使齐国求和。这些都当在《史记》所言“北威”之中。

所谓“南服越人”之战。《史记·伍子胥列传》称:“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南服越人”之事,当指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年),吴军大败越兵于夫椒,乘胜追击至会稽山,迫使越王勾践臣服之事。从《史记》记载看,孙武参与了这场战争的庙算谋划。

尽管孙武子有战绩,但是他对中国军事史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带兵打仗,而在于著书立说。所以,毛泽东不称他是“战将”“名将”或“军事家”,而称他是“大军事学家”。这个历史定位,再恰当不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