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

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劳塞维茨是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名著《战争论》影响了很多人。1808年克劳塞维茨回国,两年后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在参谋本部任职,兼任陆军大学的教官。克劳塞维茨是毛泽东比较推崇的军事理论家之一。1975年秋,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时,毛泽东又说:“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他对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的熟悉程度令在场的人十分惊讶。

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

克劳塞维茨是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的名著《战争论》影响了很多人。毛泽东、蒋介石都曾仔细研究过,但毛泽东运用之妙,出神入化,最终打败了蒋介石。对于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呢?

毛泽东评点原文

蒙哥马利:我读过你关于军事的著作,写得很好。

毛泽东:我不觉得有什么好。我是从你们那儿学来的。你学过克劳塞维茨,我也学过。他说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1]

“在我看来,你是一位康德信徒,但理想主义并不好。我自己是马克思的学生,我并不看重理想主义,我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感兴趣。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2]

克劳塞维茨简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他生于德国中部布尔克的一个军人家庭里。12岁参加军队,在1793~1794年的反法战争里,初上战场,15岁被任命为少尉。1801年入柏林士官学校,在校期间,他曾攻读哲学,这为他后来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毕业时,克劳塞维茨因成绩出类拔萃被推荐为普鲁士皇太子的副官。1806年在耶拿战役中,陷入法军重围,和皇太子一起被捕。在拿破仑全盛时期在法国度过俘虏生活,使得克劳塞维茨获得一个全面了解法国和客观研究祖国的好机会。1808年克劳塞维茨回国,两年后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在参谋本部任职,兼任陆军大学的教官。

1812年拿破仑开始远征莫斯科,法国皇帝不顾众人反对,站在拿破仑一边。以名将沙仑霍尔斯特为首的许多高级军人都从皇帝身边离去,克劳塞维茨本人也投身到俄军参谋本部,这使得他有机会对拿破仑的远征进行研究。1813年回国,参加了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1815年,参加了著名的滑铁卢战役。

在第二次巴黎和约签字以后,克劳塞维茨任新设的古那泽脑军团的总参谋长。1818年晋升为少将,任柏林士官学校校长。在此期间,他从事了有关《战争论》的研究。1830年调任布累斯劳的炮兵总监。同年11月波兰发生叛乱,古那泽脑军团团长为应付这一局面,任命克劳塞维茨为总参谋长。1831年,欧洲流行霍乱,克劳塞维茨染病仅三天,便于11月16日去世,时年51岁。

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那丰硕而又细致的研究成果,由其妻玛丽整理为十卷本的遗作集刊行于世,其中头三卷收进了使克劳塞维茨的名字永垂不朽的《战争论》。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系统总结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和拿破仑历次战争经验,对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的军队、战争的理论与实践、战争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民众战争、进攻与防御、集中兵力等问题阐发了不少卓见,并为研究战争理论制定了一套方法论原则。①首次提出了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思想。②强调战争和战争理论的特殊性。③强调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④初步阐明了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⑤强调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军队。⑥重视民众武装在战争中的应用。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军事思想上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是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对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试析

克劳塞维茨是毛泽东比较推崇的军事理论家之一。他多次谈到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1960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说:“你学过克劳塞维茨,我也学过。他说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1975年秋,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时,毛泽东又说:“克劳塞维茨曾讲过很有道理的话……”他对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的熟悉程度令在场的人十分惊讶。

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便系统地读过《战争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军事斗争也由国内战争转变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时期。主、客观形势要求毛泽东深入研究和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并将学习的成果用来指导战争的实践。同时,抗日战争初期的延安由于有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环境,这也为毛泽东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条件。毛泽东便决定着手研究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希望把军事理论问题理出个头绪来”。在这一阶段,毛泽东阅读了很多书籍,其中重点阅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做了读书笔记。

《战争论》对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毛泽东所说的克劳塞维茨说的很有道理的话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毛泽东特别注意三点:

第一,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克劳塞维茨在军事领域第一次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极为重要的命题,并由此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一方面认为,战争产生于、从属于、服务于政治,政治对战争具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还认为,政治又必须同战争相适应,战争虽然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但它不是外交文书式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批判地吸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提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同时,继承发挥了列宁关于“战争是这个或那个阶级的政治的继续”的观点,指出战争的政治性具有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特点。毛泽东还通过论述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同时,他还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基本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具体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一系列政治建军原则。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政治斗争和军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配合,在世界政治、军事史上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性范例。

第二,关于战争的目的。毛泽东对《战争论》关于战争目的问题的批判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目的作了“战争行动目的(即军事上的目标)”和“战争的政治目的(即通过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的区分,毛泽东是采纳了这种区分的。在《论持久战》中“战争的目的”一节中,开始便说:“这里不是说战争的政治目的……这里说的,是作为人类流血的政治的所谓战争,两军相杀的战争。”但克劳塞维茨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唯心地阐述了二者的关系。毛泽东则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唯物地阐发了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根本目的的关系,并把战争目的上升到战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揭示了战争本质的多层次性,从而提出:“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是战争的基本原则”。第二,克劳塞维茨强调消灭敌人是战争的最高目的,而没有把保存自己也作为战争目的来看待。他认为,在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的军队的相互影响中,前者具有积极的目的,后者则只具有消极的目的,毛泽东则改造了克劳塞维茨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战争惟一目的的思想:“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就把战争目的规定为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两个方面,把保存自己作为重要的内容升到了战争目的的地位,构成了战争目的自身的矛盾运动,并由此揭示了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关系。

第三,关于集中兵力。毛泽东很注意克劳塞维茨关于集中兵力的论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和曾中生等红军将领们便十分注意集中使用兵力。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后来更是发展成为我军作战原则之一。毛泽东读到克劳塞维茨关于集中兵力的论述后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莫文骅在《终生难忘的怀念》一文中回忆说,当时参加学习的人对集中兵力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毛泽东同志曾说:“克劳塞维茨的作战指挥实践不多,但集中兵力问题讲得好。拿破仑用兵重要的一条也是集中兵力。我们以少胜多也是在战术上集中比敌人多5倍到1 0倍的兵力。”他还用秦始皇派李信和王翦领兵攻打楚国一败一胜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由此可知,毛泽东对于克劳塞维茨集中兵力问题的论述是十分赞同的。

毛泽东认为克劳塞维茨的有道理的话也许还有,可惜难以考证了。但无论如何,以上三点对毛泽东本人军事思想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毛泽东说我也学过克劳塞维茨,我的军事理论是“从你们那儿学来的”,指的便是这些。当然,这种学习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毛泽东不但自己学习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还倡导和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战争论》。1937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给郭化若的信中说:“你写战略,应该找些必要的参考书看看,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1938年9月间,毛泽东约了十来个人,在自己的窑洞里开哲学座谈会,每周一次,参加的有许光达、陈伯钧、郭化若,后来又有萧劲光、萧克等将领,文化人有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等。座谈会上,专门请何思敬讲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何思敬因为懂俄文,照着本子随译随讲。毛泽东听得很认真,并不时地记录。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焦敏之、何思敬等纷纷发表译文和评论文章,《群众周刊》3卷22期、4卷9期、15期连载傅大庆译《战争的重要原则》、《胜利的顶点》、《战争——政治的工具》等章节,1941年8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社重印了瞿寿焆译《战争论》的全本。延安学术界掀起了翻译、学习、评价《战争论》的高潮。据资料记载,蒋介石也曾系统地研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但未能改变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彻底打败的命运。

建国后,毛泽东也曾多次提到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在批评斯大林对资产阶级的东西采取完全否定的错误做法时,毛泽东特别提到了《战争论》。他说,斯大林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德国贵族对于法国革命的一种反动,从而把德国古典哲学全部否定了。并据此“否定德国的军事学,说德国人打了败仗,那个军事学也用不得了,克劳塞维茨的书也不应当读了”。在1960年、1975年,与蒙哥马利、施密特等谈话时,毛泽东也谈到克劳塞维茨。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于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的重视程度。

有些外国学者认为,“毛泽东作为列宁主义者也是一位非常谙熟克劳塞维茨的人和其军事哲学的爱好者。”认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样也是继承和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它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影响是较大的。

【注释】

[1]摘自毛泽东1960年5月27日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谈话(见《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2]1975年秋毛泽东会见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时的谈话(转引自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53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