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武子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

孙武子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下令欲将左右队长斩首。

孙武子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

孙武因所著《孙子兵法》而名震古今中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也捧读《孙子兵法》,再次显现该书不朽的历史价值,更使其享誉世界,家喻户晓。那么,一代军事天才毛泽东是怎样评价这位中国古代的“武圣人”呢?

毛泽东评点原文

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1]

从这点上看,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2]

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3]

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4]

孙武简介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吴国将军,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孙武原是齐国人,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武投奔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献所著兵法十三篇。《史记·孙武传》记载,吴王阖闾看完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后,请孙武现场以宫女为兵演练操兵阵法。孙武把从后宫选出的美女180人编成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美姬分别充当队长,每人都手持长戟一把。孙武下令说:“你们都知道前心、后背与左右手的位置吗?”宫女们说:“知道。”孙武说:“听到向前的信号后,你们就看心口,向左,你们就看左手,向右,你们就看右手,向后,你们就转头向后背看。”规定宣布清楚后,就陈设斧钺,当即重复了规定。然后敲响了向右的鼓声,宫女们听到后大笑。孙武说:“规定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三令五申后,敲响了向左的鼓声,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规定不清楚,号令不熟悉,是将领的过错;既然已经讲清楚规定还不按规定执行,这就是吏士的过错了。”下令欲将左右队长斩首。吴王在台上看到要斩自己的爱姬,非常惊恐,急派使者下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我不能没有这两位爱姬,就请将军不要将她们斩首。”孙武说:“为臣已经受君王之命而为将,将在军中,君命可以不予接受。”当即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示众,随后重新任命了左右队长,当鼓再次敲起来时,宫女们前后左右都按规定执行,不敢再出声。孙武派人报告吴王,请吴王试用。吴王痛惜两个爱姬,不愿下台。孙武说:“看来大王只不过是喜欢我兵书中的话,而不能实行它。”由此阖闾知道孙武能用兵,终于任命为将军。后在孙武辅佐下,吴王阖闾西破强楚,攻下都城郢,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称雄列国。

《孙子兵法》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共十三篇,约5900余字。他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战争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战争理论,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和代表作。它不仅揭示了适合当时历史条件的特殊的战争规律,而且也初步揭示了某些对后来的战争也适用的一般的战争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例如:“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虚胜实,以寡胜众,以弱胜强,以逸待劳,以奇胜正,等等。

正由于《孙子兵法》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因此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长期以来被中外军事家当作不朽的典籍和必读的教材,孙武也被尊为“武圣人”。

试析

毛泽东一生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面临困难之多、敌人力量之强大,在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20多年,这也促使他必须研究战争的客观规律。总结战争的指导规律,除了总结自己的战争实践经验外,他还很重视对古今中外军事书籍的学习和研究,尤为重视对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借鉴。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便对《孙子兵法》有所接触,但只是一般性的和间接性的了解,谈不上深入的研究。在井冈山时期和稍后的中央苏区时期,当时“左”倾路线的领导者为了排挤和打击毛泽东,说他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把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他们非常浅薄无知地把《孙子兵法》等宝贵的军事遗产贴上阶级的标签断然加以拒斥。在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何凯丰曾提出毛泽东迷信《孙子兵法》的问题,毛泽东则对凯丰讲,当时自己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这件事,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曾讲过多次。1961年3月23日,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说:“如果不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经过万里长征,我那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小册子也不可能写出来。因为要写这本书,倒是逼着我研究了一下资产阶级的军事学。有人讲我的兵法靠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我是看过的,《孙子兵法》我就没看过。在遵义会议上,凯丰说:你那些东西,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三国演义》加《孙子兵法》。我就问他一句:你说《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请你讲讲。他答不出来。我说:你也没看过,你怎么晓得我就熟悉《孙子兵法》呢?凯丰他自己也没看过《孙子兵法》,却说我用的是《孙子兵法》。”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毛泽东确实花了很多工夫研读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军事学著作,1936年10月22日给当时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西安做统一战线工作和派往东北军做联络工作的叶剑英、刘鼎的信中,便指明要一部《孙子兵法》,并认为它是一部讲战役指挥和战略的著作。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到,毛泽东曾对他说读过许多中国古代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一类的著作。对此,195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上海召开的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说过,“左”倾教条主义者说他照《孙子兵法》打仗的那些话,“倒激发我把《孙子兵法》看了,还看了克劳塞维茨的,还看了日本的《战斗纲要》,看了刘伯承同志译的《联合兵种》,看了‘战斗条例’,还看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总之,激发我来研究一下军事。”毛泽东在延安写出的大量的军事著作中,能够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观点得心应手地加以引用和阐发,这与他下功夫研读这部著作是分不开的。

毛泽东特别欣赏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认为这句话是孙子军事辩证法的精华所在,它高度概括了战争的指导规律,其精神实质是要求对战争的主观指导符合战争的客观实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毛泽东两次引用孙子的这句话告诫军事指挥员要做到“知彼知己”,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要能够做到尽力熟悉敌我双方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行动,他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思索的结果就是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然后实施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计划。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甚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原有的计划加以改变,使之符合新的情况。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认为战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形式,是一种必然运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认识它。但是,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运动形式,带有更多的偶然性,比其他别的社会现象更难于捉摸,必须去掉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的片面性,如实地反映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到“知彼知己”,根据双方的特点,摸透彼此的长处和短处,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样,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对这句话作了科学的阐发,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使这个命题成为科学的真理。毛泽东在军事实践中也大量地批判和吸收了《孙子兵法》中的优秀的军事思想,这种吸收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指导原则,对古老的军事思想作了现代的阐发和灵活的运用,毛泽东把孙武称为“中国古代的大军事学家”,正是表达了对孙武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卓越的军事思想的赞赏。

【注释】

[1]摘自毛泽东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摘自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摘自毛泽东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摘自毛泽东1936年10月22日致叶剑英、刘鼎的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