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思路及目的

研究思路及目的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整合研究,全面阐述北方汉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北方地区汉墓的区域特点、地域差别、文化因素的构成、与周邻地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对比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境内的汉代匈奴墓葬,明确北方地区汉墓的主体文化构成,并就汉代北方地区的人员组成、居民构成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书将从北方地区发表的较为丰富的墓葬材料出发,以各地区建立起的年代框架为基础,综合考察北方地区汉墓的发展进程和区域特点。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对北方汉墓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墓葬形制、主要随葬品进行类型学分析。其次,结合已有的分期研究结果,对部分墓葬的年代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重新考证,并以修订后的分期和年代重新构建北方地区汉墓总体的年代框架。通过整合研究,全面阐述北方汉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北方地区汉墓的区域特点、地域差别、文化因素的构成、与周邻地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把握北方地区汉墓的总体特征方面,本书还将结合文献,探讨形成北方地区汉墓特点的原因。最后,对比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境内的汉代匈奴墓葬,明确北方地区汉墓的主体文化构成,并就汉代北方地区的人员组成、居民构成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本书对北方地区汉墓的研究将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建立起整个北方地区汉墓的编年序列,缕清墓葬的发展脉络;二是要以划分阶段的研究作为基点,考察汉文化在北方地区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三是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北方地区汉墓形成机制及发展背景,将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和历史文献相结合,达到“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目的。

本书所引用的材料主要为正式发表的有明确墓号,或墓葬形制、随葬品信息相对完整的墓葬。另有一些简讯中只有发现地点和概况的墓葬,只在必要时提及,不作为本书讨论的重点。文中引用的墓葬材料截至2015年底。

【注释】

[1]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3]转引自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7期,第87页,注⑤。

[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秦汉考古”条目,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78页。

[5]赵化成、高崇文等著:《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11—113页。

[6]“朔方刺史部”其名只见于《地理志》序文中。《地理志》正文记载了百余个郡国,但在郡国下的注文里并没有属于“朔方”的郡县,就连“朔方郡”也是“属并州”。顾颉刚先生曾撰文(《两汉州制考》)考证两汉的州郡制度,认为西汉所设十三州刺史部应该如序文所述,《汉志》注文所依据的是东汉的制度(建武十一年,即公元35年,“省朔方牧,并并州”)。

[7]以上州郡设置主要是西汉时期的。东汉以后,北方各州郡多有省并。西汉各刺史部所辖郡县参照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8]图中汉代郡县区划参照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中西汉时期幽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凉州刺史部的区划改制而成。

[9]墓中出土刻字墓石两块,一块刻“和平元年西河中阳光里左元异造作万年庐舍”,一块刻“使者持节中郎将莫府奏曹史西河左表字元异之墓”。见谢国桢:《跋汉左元异墓石陶片拓本》,《文物》1979年第11期,第43—45页。

[10]梁宗和:《山西离石县的汉代画像石》,《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第40页。

[11]杨绍舜:《山西离石马茂庄汉画像石又有新发现》,《文物》1984年第10期,第93—94页。

[12]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13]水野清一:《万安县怀安汉墓调查记》,《万安北沙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1946年。

[14]东方考古学会:《阳高古城堡:中国山西省阳高县古城堡汉墓》,日本:六兴出版,1990年。

[15]《河北怀安耿家屯清理了两座西汉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第178—179页。

[1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第322—328页。

[17]上述各地都发现有大小不等的封土、坟冢。如蔚县代王城27座,怀安耿家屯14座,万全县老龙湾8座,蔚县太子梁31座。见张家口地区行署文化局、张家口地区博物馆:《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集》,内部资料,1982年,第20—25页。另外在书后所附的《张家口地区古墓葬登记表》(第77—80页)中,除以上四个地点外,还有怀来焦庄子、大南堡等25处汉墓群,发现封土、土冢等85个。

[18]阎文儒:《广武和古城堡的汉墓》,《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出版,1951年,第53—90页。

[19]山西省文管会:《山西浑源毕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6期,第42—51页。

[20]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文物季刊》1989年第1期,第25—31页。

[21]《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清理古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4期,第127—130页;另见《乌拉特前旗公庙子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8—99页。

[22]张郁:《包兰路河套区及乌拉山南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第75—76页。

[23]内蒙古文物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第59—62页。

[24]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第70页。

[25]罗福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发现的汉墓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第43页;另见《托克托县东汉闵氏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4—96页。

[26]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4期,第29—32页。

[27]汪宇平:《伊盟鄂托克旗西部发现汉墓三百余座》,《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第80页;另见《鄂托克旗西部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7页。

[28]汪宇平:《伊盟郡王旗红庆河乡汉代古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第81页。

[29]李逸友:《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清理简况》,《文物》1960年第2期,第76—77页。

[30]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9年呼和浩特郊区美岱古城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第9期,第22页。

[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文物》1961年第9期,第27页。

[32]白云翔:《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第305—334页。

[33]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变迁》,《考古》1973年第2期,第92—107页。

[34]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7—351页。⑫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91—94页。⑬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第8页;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35]⑪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7—351页。⑫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91—94页。⑬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第8页;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36]⑪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7—351页。⑫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91—94页。⑬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第8页;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37]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第5期,第25—34页。

[38]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第五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1—114页。

[39]张郁:《临河县黄羊木头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7页。

[40]张郁:《五原县乌登云圪旦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8页。

[4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7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的发现情况简报》,《文物》1961年第9期,第5—9、61页。

[42]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文物》1977年第5期,第1—6页。

[43]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附近的汉墓和唐墓》,《文物》1978年第8期,第88—96页。

[44]宁夏博物馆关马湖汉墓发掘组:《宁夏吴忠县关马湖汉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第29—35、24页。

[45]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第122—124、135页。

[46]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4期,第61—64页。

[47]刘玉林:《甘肃泾川发现一座东汉早期墓》,《考古》1983年第9期,第856—857页。

[48]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编:《陕北东汉画象石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49]吴兰等:《陕西子洲出土东汉画像石》,《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第24页。

[50]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3期,第69—71页。

[51]戴应新、李仲煊:《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83年第3期,第233—237页。

[52]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考古》1990年第2期,第176—179页。

[53]陶宗治:《河北张家口市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第13—21页。

[5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文物》1990年第5期,第58—63页。

[5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第1期,第1—18页。

[56]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河北涿鹿矾山五堡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89年第4期,第24—35、12页。

[57]陶宗治、屈建基:《张家口下花园区东汉墓》,《文物春秋》1992年第2期,第90—91页。

[58]徐建中:《怀安刘家堡发现西汉墓》,《文物春秋》1993年第2期,第86—87页。

[59]徐建中等:《怀安县乔子沟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7年第3期,88—89页。

[60]樊书海、雷金铭:《阳原西汉遗址和墓葬发掘取得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24日,第1版。

[6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文物管理处、怀来县博物馆:《河北省怀来县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29—45页。

[62]M1、M2的材料见于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东升路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第3期,第23—35页。M3的材料见于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东升路东汉墓(M3)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第3期,第4—11页。

[63]王培生:《河北涿鹿县黄帝城发现一座东汉墓》,《文物春秋》2008年第4期,第38—39页。

[64]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第152页。

[65]据《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一文中介绍,从1982年至1986年,朔县共发现古代墓葬2000余座,属于秦汉时期的1285座。另据《平朔地区十年考古综述》(《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截至1992年,朔县共发掘秦汉墓葬时期1855座。⑫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第1期,第59—63页。

[66]⑪据《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一文中介绍,从1982年至1986年,朔县共发现古代墓葬2000余座,属于秦汉时期的1285座。另据《平朔地区十年考古综述》(《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截至1992年,朔县共发掘秦汉墓葬时期1855座。⑫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第1期,第59—63页。

[67]戴尊德、支配勇:《平鲁县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33—134页。

[68]高峰、刘宝裕:《广灵西汉木椁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177页。

[69]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第4—18页。简报中报道共清理墓葬22座。但根据文中介绍,该墓地发现三种形制的墓葬,土坑墓、土洞墓和砖室墓,分别为8座、8座、7座,共计23座,墓葬登记表中也列举了23座。

[70]雷云贵、支配勇:《朔州市新广武发掘9座汉墓》,《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8日,第1版。

[71]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72]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134页。

[73]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7—134页。

[74]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99—304页。

[75]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05—334页。

[76]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第1期,第45—51页;另见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一),《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53—60页。

[77]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第1期,第45—51页;另见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一),《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53—60页。

[78]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二),《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第61—73页。

[79]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第36—49、63页。

[8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第25—35页。

[81]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文物》1997年第4期,第9—14页。

[82]李君平:《伊盟发现杜四圪旦墓地》,《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12日,第1版。

[83]张文平、陈永志:《城嘴子古城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月31日,第1版。

[84]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1期,第92—101、66页。

[8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麻池三队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

[86]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35—441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张龙圪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03—312页。

[87]王大方、杨泽蒙:《鄂托克清理三座东汉壁画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19日,第1版。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94—302页。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
期,第9—16页。

[88]⑪王大方、杨泽蒙:《鄂托克清理三座东汉壁画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19日,第1版。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94—302页。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
期,第9—16页。

[89]⑪王大方、杨泽蒙:《鄂托克清理三座东汉壁画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19日,第1版。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94—302页。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
期,第9—16页。

[9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古城村墓葬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2期,第28—34页。

[9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杭锦旗塔拉沟汉墓清理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2期,第1—9页。

[9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第1—10页。

[93]内蒙古文物自治区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顶盖敖包墓葬》,《草原文物》2014年1期,第32—44页。

[9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博物馆:《和林格尔县新店子西头号墓葬发掘简报》,《草原文物》2013年第2期,第69—71页。

[9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和浩特博物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沟口子村汉墓清理简报》,《草原文物》2013年第2期,第67—68页。

[96]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5年第2期,第28—40页。

[97]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盐池县文体科:《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文物》1988年第9期,第15—25、73页。

[98]宁夏文物考古所、吴忠市文管所:《吴忠市韩桥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7—118页。

[99]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博物馆:《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106页。

[100]宁夏文物考古所:《灵武横城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90页。

[101]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博物馆:《固原县上饮河东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9—123页。

[10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第408—411页。

[103]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陈家洼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4—127页。

[104]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宁夏固原北原东汉墓》,《考古》1994年第4期,第334—337页。

[105]李进增、耿志强:《灵武横城两座汉墓》,《文物》1994年第5期,第73页。

[106]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城西汉墓》,《考古学报》2004年第2期,第183—207页。

[107]孙雪峰:《中卫发现汉代木瓦双椁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8月18日,第1版。

[108]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市原州区文物管理所:《宁夏固原市北塬东汉墓》,《考古》2008年第12期,第23—38页。另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九龙山汉唐墓葬》附录二《固原西郊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69—206页。

[109]耿志强:《宁夏固原北苑小区墓葬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7年第1期,第15—27页。

[110]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九龙山汉唐墓葬》附录一《2003年发掘的两座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40—168页。

[11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汉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九龙山汉唐墓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113]王仁芳、陈晓桦:《宁夏中卫常乐汉墓2012年发掘的新收获》,《中国文物报》2012年10月26日,第8版。

[114]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县沟门西汉墓清理记》,《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第18—19、49页。

[115]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野林汉墓》,《文物》1984年第4期,第47—49页。

[116]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环县曲子汉墓清理记》,《考古》1986年第10期,第954—955、893页。

[117]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4期,第61—64页。

[118]吴荭、魏文斌:《平凉市侯家台汉墓清理简报》,《陇右文博》1997年第2期,第1—5、35页。

[119]王娅丽:《西峰市彭原汉墓群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0年第2期,第17—18、25页。

[120]张弛:《宁县和盛镇屯庄村汉墓清理报告》,《陇右文博》2011年第2期,第3—7页。

[121]李林:《绥德寨山发现汉画像石墓》,《文博》1996年第4期,第90—91页。

[122]吴兰、学勇:《陕西米脂县官庄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87年第11期,第997—1001页。

[123]吴兰等:《陕西神木柳巷村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第14—16页。

[124]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5期,第28—32页。

[125]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汉画像石墓》,《考古》1986年第1期,第82—84页。

[126]李林:《陕西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考古学集刊》(1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54—79页。其中M6、M9、M11、M12的材料又见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期,第251—261页。

[127]吴兰等:《绥德辛店发现的两座画像石墓》,《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1期,第17—22页。呜咽泉1座又见吴兰:《绥德呜咽泉村画像石墓》,《文博》1992年第5期,第39、22页。

[128]榆林地区文管会、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像石墓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第19—26页。

[1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马茂庄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2年第4期,第14—40页。

[13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6年第4期,第13—27页。

[131]王金元:《离石市石盘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9—95页。

[132]杨元生、赵怡元:《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第12—14页。

[133]齐鸿浩:《陕西黄龙县发现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4期,第105页;另见齐鸿浩:《陕西黄龙县梁家山砖厂汉墓》,《考古》1989年第3期,第278页。

[134]杨宏明、谢妮娅:《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考古》1995年第11期,第1047—1048页。

[13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3期,第19—35页。

[13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定边县郝滩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第20—21页。

[13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第3—9页。

[138]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10期,第51—69页。

[13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陕西靖边东汉壁画墓》,《文物》2009年第2期,第32—43页。

[140]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文物》2011年第12期,第72—82页。

[141]商彤流等:《离石马茂庄村汉墓》,《文物季刊》1995年第4期,第1—7页。

[142]袁秀明、高继平:《柳林发掘东周汉代墓》,《中国文物报》1998年6月17日,第1版。

[143]孟耀虎:《柳林杨家坪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7日,第1版。

[144]袁秀明等:《中阳出土春秋和汉代文物》,《中国文物报》1999年1月20日,第1版。

[145]袁秀明,王金元:《离石抢救发掘战国汉代墓葬》,《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3日,第1版。

[146]其中包括了山西朔县发现的1285座(据朔县简报数据),其余的800余座主要指在简报中有墓号、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等相关信息的墓葬数量。

[147]张海斌:《包头汉墓的分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6—500页。

[148]姚蔚玲:《略论宁夏两汉墓葬》,《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第81—90页。

[149]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42—346页。

[150]黄盛璋:《朔县战国秦汉墓若干文物与墓葬断代问题》,《文物》1994年第5期,第65—72页。

[151]王沛:《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墓葬相关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52]马云飞:《宁夏汉代墓葬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53]穆朝娜:《河北汉墓形制初论》,《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387—402页。

[154]侯宁彬:《陕西汉墓形制试析》,《远望集》(下),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52—563页。

[155]韩小忙:《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考古》1994年第11期,第1028—1036页。

[156]胡金华、张亚丽:《河北汉墓出土的陶灶概述》,《河北省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403—108页。

[157]丁利娜:《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的类型学及分期、分区研究》,《文物研究》2009年第16辑,第83—104页。

[158]丁利娜:《河套地区汉代陶明器与周边地区的比较研究》,《华夏考古》2015年第1期,第82—90页。

[159]谌璐琳:《河套地区汉墓出土鸮壶述略》,《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2—56页。

[160]樊军:《宁夏固原西郊汉墓出土摇钱树及相关问题研究》,《四川文物》2011年第2期,第40—48页。

[161]仇凤琴:《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中的匈奴文化因素》,《文物春秋》2000年第6期,第55—56页。

[162]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第60—69页。

[163]郭素新:《关于匈奴墓葬的初步研究》,《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229—244页。

[164]张海斌:《包头汉墓若干问题述论》,《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1期,第29—33页。

[165]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1期,第14—22页。

[166]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考古》2007年第4期,第74—86页。

[167]马利清:《包头张龙圪旦一号墓的族属及部分南匈奴墓葬辨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137—143页。

[168]马利清:《南匈奴概念的界定及其文化遗存的辨析》,《北方民族考古》(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57—171页。

[169]郝园林:《包头三座东汉中晚期墓葬比较研究》,《北方民族考古》(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73—180页。

[170]陈晓露:《张龙圪旦M1的文化属性》,《中国“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专家论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

[171]杜林渊:《宁夏地区汉代墓葬反映的历史问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98—101页。

[172]杜林渊:《汉代北部边疆地区移民墓葬反映的历史问题》,《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1期,第69—72页。

[173]郑君雷:《文化人类学的族群认同与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汉末魏晋河套阴山地区北方民族遗存族属研究的个案思》,《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第21—26页。

[174]原海兵、赵欣:《鄂尔多斯地区汉代居民的人类学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2期,第83—96页。

[175]张全超、胡延春、朱泓:《磴口县纳林套海汉墓人骨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2期,第136—142页。

[176]张全超、陈永志、朱泓:《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秦汉时期人骨研究》,《天道酬勤桃李香——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251—257页。张全超、曹建恩、朱泓:《内蒙古清水河县姑姑庵汉代墓地人骨研究》,《人类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54—64页。

[177]张全超、胡延春、魏坚、朱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纳林套海汉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407—414页。

[178]王昉:《陕西神木大保当汉代墓葬人骨再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9]杜林渊:《朔方刺史部及其周围地区汉代墓葬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80]韩国河、朱津:《关于中小型汉墓的思考》,《文博》2015年第3期,第28—32页。

[181]郑君雷:《“中国边疆考古”的认识论》,《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第168—170页。

[182]郑君雷:《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的形成模式》,《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63—165页。

[183]史念海先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33页;《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分布区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第6期,第1—14页;《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第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1年,第232—313页。以上三篇文章又见史念海著:《黄土历史地理研究》(第五编)《农林牧分布编》,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第383—550页。

[184]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沙漠的历史地理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140页。

[185]王大方:《汉武帝阴山之役和朔方、五原郡的屯垦开发》,《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第2期,第90—94页。

[186]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第2期,第80—89页。

[187]王晓琨:《战国至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古代城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188]信立祥:《汉画像石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4—305页。

[189]李强:《陕北汉代画像石兴起原因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01—509页。

[190]金维诺:《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年代的探索》,《文物》1974年第1期,第47—50页。

[191]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所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第1期,第24—30页。

[192]罗哲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文物》1974年第1期,第31—37页。

[193]黄盛璋:《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与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74年第1期,第38—46页。

[194]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相关内容见书中第一章第四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