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赖耶识是佛教各宗共同认可的观点吗

阿赖耶识是佛教各宗共同认可的观点吗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因明的基本世界观与经部的观点相同,即承认外境的物质性及其与内识相对的独立性。这个观点与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承认阿赖耶识,就要承认“唯识无境”的一套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的理论。对症下药,应机说法,体现了佛教的无碍大方便智慧。

阿赖耶识是佛教各宗共同认可的观点吗?

再看这一段,萧平实说:“印顺法师会产生这样的大过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错误地信受了密宗应成派中观的邪见,迷信天竺的月称、智军、寂天,又迷信西藏密宗的阿底峡、宗喀巴、土观等人,所以产生了这种大邪见,这些人误会了原始佛法,以为《阿含经》中不曾说过第七、八识,所以他们只承认有情具有前六识,他们就以这种知见为研究的原则,所以就推论出这样荒谬的结论,诽谤般若是说一切法空,是性空而只有名之相,太荒唐了。”(见《甘露法雨》,53页)

这段评论又是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不懂装懂的狐狸尾巴全都露出来了,丑态百出。

首先,他把属于显宗中观内部分支的应成中观,说成是“密宗应成派中观”,把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说成是“西藏密宗的阿底峡”。就连最基本的简单概念都搞不清,还敢冒充“专家”,真是不知羞耻!

其次,他说《阿含经》中无七、八识说是月称等人的误会,也就是说,他认为小乘部《阿含经》中有七、八识之说。

他又说:“《阿含经》多处可见之佛语,明明说第八识为一切染净的根本。”这真是撒谎不知道脸红!《阿含经》中不需要多处,只要有一处提到七、八识,作为唯识论根据的“六经”、“十一论”之说就早已被彻底推翻了。

然而,历代唯识学家列举唯识说的佛经根据只举出了“六经”。这“六经”是《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厚严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和《如来出现功德经》,其中译为汉文的只有前四种 (见日人井上玄著《唯识三十颂讲话》)。如果小乘《阿含经》中真有七识、八识之说,就会使印度无著、世亲、安慧、法护等十大唯识学家和中国的玄奘、窥基等人面红耳赤,因为他们只知唯识六经,不知有“七经”。

如果萧平实真从《阿含经》中发现了“八识”之说,那就是对唯识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是空口无凭,八识之说到底在哪一部《阿含经》中的哪一品、哪一页,该经是什么文种、什么版本、原文是什么,都应具体指出,让唯识学家和一切“误解者”开开眼界。可惜,撒谎者拿不出任何证据。如上文所说,“唯识六经”之说已彻底排除了《阿含经》中有八识说的说法。

至于说月称、宗喀巴等只承认有情只有六识是“错误知见”,这话说得更荒唐可笑,而认为“六识”之说是月称、宗喀巴等人的主张,则是对佛学极端无知的表现。

在佛教四大哲学体系中,小乘毗婆沙和经部遵照佛陀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开示只承认六识,不承认八识(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经典),而大乘中观宗根据《般若部》诸经只承认六识说,唯有大乘唯识宗承认八识。严格地说,也不是所有唯识门中人都承认八识,事实上只有顺经(顺经的“经”指《楞伽经》)唯识家承认八识,而顺理唯识家如陈那、法称在其著作《集量论》和《释量论》中只有六识说,只字未提八识。因为因明的基本世界观与经部的观点相同,即承认外境的物质性及其与内识相对的独立性。这个观点与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如果承认阿赖耶识,就要承认“唯识无境”的一套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的理论。这种理论与人们的实际经验相矛盾,而因明论却是以实际经验现量为真实的。

中观宗在世俗谛上是顺世的,故其承认与识相对的外境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在世俗谛上“识境俱有”,而在胜义谛上则“识境俱空”。所以,六识为大小乘通论(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六识条),八识乃唯识一家之言——严格地说,只是唯识门中顺经派之言。

除了“六识”说和“八识”说而外,佛教内部还有“一识”说,如小乘成实宗;“二识”说,如《起信论》;“三识”说,如《楞伽经》略说三识;“五识”说,亦《起信论》别说;“九识”说,如无著《摄大乘论》;“十识”说,如依《摩诃衍论》而说;“十一识”说,见《世亲摄论》;“无量识”说,见东密胎藏说。

对意识的这许多种说法,都不是哪个论师的无知或杜撰,而都有佛经的根据。佛门正宗理论家的立宗都有佛经的根据,绝不会像外道那样信口开河。

正如日人井上玄所说那样:“盖佛教学者著书立论,应有所渊源的教典,否则,便是私见胸臆之谈,不足为佛教立说之信条。”诸佛说法不拘一格,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如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其对治之佛法也有八万四千。对症下药,应机说法,体现了佛教的无碍大方便智慧。

只知有一法,不知有万法、万万法者,如只知有井,不知有大海一样,是极端无知的表现。如果仅仅是知识的缺乏,“不知无罪”,不是什么错误。如果把自己所知道的“一法”当作万能的量器,到处衡量,以为凡不符合自己所知的“一法”的所有其他的法都不是佛法、正法,是邪法、错法、未悟法、错邪见等,这样的人才是最可笑的傻瓜。

如像一个长期居住在古老山村小茅屋的老太婆,初进现代化大都市,以往常所见的山村茅屋、村姑牧童为标准进行衡量,认为都市的房屋不像房屋,人不像人,衣服不像衣服,一切是魔鬼的化现。她对之指手画脚,评评点点,觉得什么都不顺眼,但城市的居民又如何看待这个可怜的山村老太婆呢?

萧平实就像那个山村老太婆一样,在道听途说中学到了“阿赖耶识”这个名称(而且仅仅知道名称而已),便以为获得了万能法宝,把凡是不承认阿赖耶识的一律划入“邪知”、“邪见”、“不懂佛法”、“未悟正法”、“不能证悟罗汉”、“不能入见道”、“不能成佛”的外道之列。这真是千古奇闻!

他若稍有头脑的话,应该想一想:佛经有上千种分类,为何与唯识观有联系的只有六部经典呢?佛教史上有千万部释经理论,仅世亲一人就著论千部,史称“千部论师”,但为何在印度论师的经论中与唯识有关的只有“十一论”呢?

而“六经”、“十一论”是属唯识学的基本常识,萧平实不应该不知道。

照萧平实的观点推论,其结果便是:凡是不承认“八识”的都是“误解佛法”的“邪知见”,所以,经部、毗婆沙、中观见统统都是“邪知见”,一识说、二识说、三识说、五识说、六识说、九识说、十识说、十一识说,以及无量识说都是‘邪知见’;而“六识”至无量识说都是来自佛经,因此,除了说唯识的“六经”而外,其余佛经当然是散布“邪见”的“邪书”了;凡是持六识说的都是未悟凡夫,如月称、宗喀巴等;佛陀在般若部和小乘部持六识说,故佛陀也该是“未悟凡夫”了——这是根据萧平实的观点推出的必然结果。

否定六识就是否定涉及六识说的一切佛经的正确性,否定佛经的正确性就是否定佛陀的正确性。故此,萧平实的上述言论中反对的不仅仅是月称和宗喀巴等人而已,而是六识说的创始人佛陀!所以,否定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后面我将会谈到许多这类问题,将会证明,说萧平实打着佛教旗号反佛教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诬蔑好人。

佛教中观、唯识、经部、毗婆沙等各派之间存在观点上的分歧,因此,各种观点之间的辩论是一件平常的事。正如英国佛教学者渥德尔所说的那样:“辩论是印度哲学的生命。”同样,辩论也是藏传佛教研习佛理的主要手段。但佛教内部相互辩论都遵循不谤法、不谤佛、承认对方是佛教徒的原则。不是否定对方的佛经根据,而是辩论所遵经典的了义与不了义,以及对佛经的某些语句的理解的正确与否、究竟与否,绝不会给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论师和学派戴上“外道”、“邪说”的侮辱性帽子。因为佛教论师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人格道德的一致性。

在外道和佛教的辩论中,外道绝对不会遵守上述原则,佛教论师也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既然萧平实之辈公然站在敌对的立场上不择手段地诬蔑佛教,我们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彻底揭穿他的“正觉”画皮,让世人认识他丑恶的嘴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