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 主体总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中介来认识客体的。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认识, 才能获得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 将进一步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所以推理是最能显示理性认识威力的思维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这一飞跃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两

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认识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展开, 又是实践和认识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 历史的展开, 同时也是主观不断符合客观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 对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说, 认识是实践到认识, 又由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 对认识的全过程来说, 认识则表现为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而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 主体总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中介来认识客体的。 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认识, 才能获得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

一、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 认识的辩证过程, 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即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其次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 将进一步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1. 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 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 其特点是直接性、 具体性和形象性, 感性认识有感觉、 知觉、 表象三种基本形式。

(1) 感觉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是人们通过感官对客体外部个别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如人们通过视觉看到颜色、 形状、 大小等; 通过听觉听到事物的声响; 通过嗅觉闻到事物的气味; 通过味觉辨别事物的滋味; 通过触觉感知事物的凉热、 软硬等。 面对一个苹果,人们通过眼睛的观察, 形成了圆、 红、 大的认识; 通过舌头的品尝, 形成了甜的认识; 通过手的触摸, 形成了硬的认识。 这些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知的关于事物个别特征的认识形式, 就是感觉。 感觉在认识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 它能使人熟悉周围的情况, 根据各种条件考虑各种问题和决定自己的行动, 否则, “盲人骑瞎马” 是很危险的。

(2) 知觉是主体在感觉的基础上, 对客体表面现象和外部特征的综合反映, 是形成的整体感性形象, 它是感觉的集合。 比如, 我们和一个陌生人初次接触, 通过视觉、 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分析综合, 对他的音容笑貌、 外部特征形成一个综合的反映, 而这个综合的反映就是知觉。 显然, 知觉高于感觉。

(3)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 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客体的回忆和再现,是对知觉的直接综合和概括。 例如, 上面说的那个 “又红又大、 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被人吃了, 此时, 作为对象的苹果已在现实中消失, 但这个苹果的整体形象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我们还可以回忆起这个苹果。 这个在记忆中的苹果形象, 就是这个苹果的表象。

从感觉、 知觉到表象, 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 这一发展, 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 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 在表象中, 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 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 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 留下了比较重要、 比较有意义的特性。 比感觉和知觉有更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更接近于理性认识, 为发展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但它毕竟只能反映客体的轮廓和主要特征, 还不能反映其本质。 因此, 它还属于感性认识的反映形式。 感性认识是以感觉、 知觉、 表象这种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但是还不深刻。 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 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理性认识

什么是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全体、 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一切科学的定义、 定理、 定律、 理论、 观点等都属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 概括性和抽象性, 它有概念、 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

(1) 概念是理性思维的细胞, 也是理性思维的开端。 它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 一般的本质的反映。 人们在实践中, 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多了, 经过头脑的分析和综合, 舍弃事物个别的、 非本质的属性, 抽象概括出同类事物共同的、 本质的属性, 并用词或词组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是概念。 例如, 我们对苹果、 梨、 葡萄等的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 就可以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即它们都是水果, 水果就是苹果、 梨、 葡萄的普遍概念。 再如,人民、 国家、 阶段等都是概念。 概念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 表明人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飞跃到了理性认识, 由低级阶段进入了高级阶段。

(2) 判断是从概念发展而来的, 是人们运用概念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是对其性质进行的评判和断定。 例如, “苹果是水果”, 就是一个判断, 它肯定了苹果与水果之间的联系, 即苹果是水果的一种; 又如, “这支粉笔不是白颜色的” 也是一个判断, 它否定了这支粉笔与 “白颜色” 之间的联系。

(3)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 形成关于事物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的思维形式。 推理同概念、 判断是相互联结的。 判断是概念之间的矛盾的展开, 推理则是判断之间的矛盾的展开, 同时推理又形成新的概念和新的判断。 推理在政法、 公安工作中应用得很广泛, 定罪和量刑都离不开三段论推理。 推理可以使人们由已知进到未知, 获得间接的知识。 它不仅能反映事物当前已经存在着的内部联系, 而且能预示事物的发展趋势。 所以推理是最能显示理性认识威力的思维形式。

总而言之, 理性认识这三种形式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人的思维总是沿着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这一过程进行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形成概念, 做出判断, 进行推理, 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 概括、 分析和综合, 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列宁所说的 “抽象的思维阶段”,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 因而是深刻的。

3.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这一飞跃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两者的形式、 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是人们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人们认识的高级阶段。 人们凭感觉器官不能把握到的, 理性认识能够把握。 理性认识对事物的反映, 虽然不如感性认识具体形象, 但它更深刻、 更完全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有区别, 但两者并不是互相隔绝的, 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地统一起来的, 或者说是整个认识过程中不同的环节。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 离开了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成了主观自生的、 不可靠的东西。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 而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从现象、 外部联系上升为对本质、 规律的了解。 例如, 人们凭感官只能看到苹果熟了落到地上、 水往低处流这种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后面的本质是什么? 凭感觉是无法把握的, 牛顿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 才最终揭示出来。 可见, 感觉到的东西, 人们常常并不理解。 感性认识只有发展为理性认识, 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才能理解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 如果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 它不仅不能指导实践, 而且很可能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产生错误的认识。 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织、 相互渗透的。

人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是没有的。 一方面,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 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 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 另一方面, 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 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而且要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 总之, 进行抽象思维往往要借助丰富的感性经验; 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需要借助语言文字、 恰当的形象比喻等感性形式。 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 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就会走向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 二者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 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同样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它表明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上升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这个飞跃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实现这个飞跃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要掌握丰富的、 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是为实现这个过渡的必要的量的准备。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在现象后面, 理性认识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只有通过现象才能把握到。 因此, 必须掌握反映事物现象的十分丰富而不是零碎不全、 合乎实际而不是虚假的感性材料。 二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 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只掌握感性材料是不够的, 认识主体还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等,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这种加工制作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言: “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感性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往往粗精混杂, 真伪并存, 彼此相隔, 表里难辨, 必须进行比较分析。 “去粗取精”, 就是选择主要的、 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舍去次要的、 不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去伪存真”, 就是对材料进行鉴别核实, 去掉虚假的、 不足为据的材料, 保留真实的、 可作为根据的材料; “由此及彼”, 就是不孤立地、 片面地研究事物, 而是把各种材料连贯起来进行思考, 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找出其本质的联系; “由表及里”, 就是不要浮光掠影, 而要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进到事物的内部,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并不是认识的结束。 要完成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还需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也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通过这次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 使认识变为现实, 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体来说,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方面是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要求。 认识本身并不能直接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在思维领域是无法检验的, 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 也就是认识得到检验、 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也是实践本身的要求。 实践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难以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使认识超出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而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本质。 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能动飞跃则是使认识超出主观的范畴转化为客观的实践,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具备一定的条件:

(1) 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这是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前提。 任何理论都会对实践发生作用, 但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从实际出发, 化为直接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即一定的目的、 计划、 方案, 才能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理性认识获得的理论知识是抽象的、 一般的东西, 然而实践活动却是要面对具体而又复杂的情况, 要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变为现实, 需要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所以, 要使理论指导实践,就必须使理论从实践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二者结合起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有这样, 理论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 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并转化为群众的实践活动。 实践, 从来都是社会的实践、 群众的实践, 只有理论、 实践的目的和方式为群众所掌握, 实践和群众利益、 需要相一致, 群众才能成为自觉自愿的实践主体, 理论也才能转化为改造社会、 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要做到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一是理论必须反映和代表群众的利益、 愿望、 要求;二是必须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 说服、 教育、 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活动; 三是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政策及方案, 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以便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能动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和物质成果,雄辩地证明了这个问题。

(4)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要具备相应的工具、 设备、 资金、 环境等一系列物质条件。这是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物质保证。 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 理论是不能转化为实际的。 例如, 有了建筑设计图、 施工队伍, 如果没有建筑场地、机械, 就不能施工, 造不出房子。 早在16世纪, 达·芬奇就画出了类似飞机的飞行器草图, 但直到20世纪初, 飞机才飞上天空。 这说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二、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一) 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类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一般来说, 认识运动过程是经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两次飞跃。 如果在实践中获得了预期的成功, 那么这个具体的认识过程就完成了。 但是, 仅仅经过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反复, 是不能达到的。 在认识回到实践时, 常常是部分被得到证实, 而另一部分被实践所否定, 甚至全部被否定。 例如,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 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 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 可见, 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常常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 人们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 达到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符合。 对这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来说, 可以说是完成了。 但是, 对整个世界来说, 认识却没有完成。 世界上存在无限多样的事物,有待人们去认识, 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无穷无尽的。 造成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一方面, 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制约, 并且还要受到历史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另一方面, 主体的认识要受到主体自身的实践范围、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 思维方式等条件的制约。 因此, 只有经过多次反复, 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比较正确、 全面的认识。

2. 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性, 决定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因为, 一方面, 认识对象的时间过程是无限推移的, 其空间范围是无限拓展的; 另一方面, 认识主体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其成员是不断补充的。 因此, 人类的认识运动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表明, 认识运动既不是封闭式的, 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 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从形式上看, 是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从内容上看, 每一次的循环都上升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从而不断地接近客观真理。 因此, 人们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才能达到对某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二)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辩证运动, 也是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 知和行的矛盾。 认识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种统一是具体的, 要求人们的主观认识一定要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这种统一又应当是历史的, 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一旦离开这些客观要求, 就难免犯思想和行动上的错误。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 转变到另一具体过程的时候, 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 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思想落后于实际, 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 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 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 如果人们硬要把这一具体过程推移到新的具体过程, 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 企图超越阶段, 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就会犯“左” 倾冒险主义错误。 也就是说, 人们的认识超越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或落后于实践的发展阶段, 都是离开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种统一表明, 任何正确的思想理论总是特定的客观现实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不是抽象的和超越历史的; 任何正确的思想理论总是动态的和开放的, 而不是僵化的和封闭的。 它是以往认识发展的成果, 又反映着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是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统一。

(三)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毛泽东说: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 这就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一。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 形成了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从群众中来”, 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也就是调查、 研究、 制定政策的过程。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党制定正确路线、 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到群众中去”, 就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这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又反馈到群众中去, 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 补充、 发展和完善, 化为群众的意见,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方法中创造性的运用。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基本观点。 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也正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就必须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就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总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中介来认识客体的。 这种思维中介就叫思维方法。 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是理论思维方法, 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开展理性认识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是唯物的、 辩证的思维方法。 这种思维方法, 是所有科学思维都要采用的方法, 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普遍适用的思维规则, 是人类认识世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必备手段。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认识, 才能获得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

辩证思维方法由一系列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着的方法所组成, 其中, 主要有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具体、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等方法。

(一) 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并得到充分研究的两种思维方法, 也是运用很广泛的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因而人们可以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因而人们可以从一般演绎出个别。

1. 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 人们通过对大量个别事物或现象的观察, 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 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进行归纳, 就可以形成一般性结论。 比如, 人们从地球、 水星等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事实, 得出了“所有的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都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运行的” 结论, 这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归纳有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形式。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所共有的属性而做出的普遍性的概括; 不完全归纳是根据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或根据部分被考察的现象之间的相互变化、 因果关系做出的普遍性归纳。 一般来说,归纳对经验材料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演绎

演绎是由一般性原则推理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即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关系的推理方法。 如根据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的一般原则以及 “铜是金属” 这个前提, 可以推出来 “铜可以导电” 这个结论。这一认识过程就是演绎法。 当人的认识进入理论思维时, 演绎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建立理论体系、 寻找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时, 演绎更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总之, 归纳是由个别向一般的运动, 演绎是由一般向个别的运动。 而人类的认识运动,就是由个别、 特殊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特殊和个别, 不断循环、 不断深化的过程。 因此,归纳和演绎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方法。

(二)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思维方法。 客观事物都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是作为一个生动具体而又混沌模糊的完整表象反映在人脑中的, 因此, 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

1. 分析

分析是把整体在观念上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 要素, 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当然, 分析不是分解, 而是以分解为基础,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侧面和属性放到事物矛盾运动的诸方面相互联系中去辩证分析。 例如, 人具有会说话、 有思想、 会生产、 相互之间有血缘联系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属性, 辩证地分析绝不是仅仅从中分解出这些不同的方面, 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 而是要进一步从中找出本质的方面, 找出能把各方面联系起来的、 能说明各方面基础的东西。 对于人来说, 这个本质的方面、 基础的方面是什么呢? 就是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功能分析、 信息分析、 模式分析、 流程分析, 等等。 分析在认识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达到实践活动尚未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事物的内部把握其本质和规律, 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综合

综合是同分析相对立的方法, 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 属性、 方面的基础上, 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不是任意地、 主观地拼凑和机械地相加,而是按它们的内在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例如, 毛泽东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文中, 首先对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然后综合起来, 指出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 官僚、 买办阶级、 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分子, 都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 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 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 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通过综合, 能够全面地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 从而更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 综合的趋势日益显著。 因此, 综合的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虽在思维的方向上相互区别, 但又在整个思维运动中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 一方面,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没有分析, 认识就不能具体深入, 不能把握事物的各个部分、 侧面和属性的具体规定性, 当然也无从综合。 另一方面, 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没有综合, 认识是零碎片断的, 不能统一为整体, 也难以对各个部分、 侧面和属性有确切的了解。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这也是认识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分析和综合辩证统一的客观基础是物质世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 科学的思维过程, 才能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推动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三) 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人们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还要运用到抽象和具体的思维方法。

抽象和具体是一对哲学范畴, 有着多重含义。 抽象既是思维成果又是思维方法。 作为思维成果, 抽象指的是思维经过分析抽取出来的规定, 它是客观对象某种属性、 因素在思维中的反映。 作为思维方法, 抽象通常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 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 因素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抽象, 并不是一般的任何的一种抽象, 而应该是事物的高度抽象。

具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在认识中的整体的反映, 是特定事物各方面属性、 特征、联系和关系的统一。 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 一是感性具体, 就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事物生动而具体的完整形象, 这是认识的起点。 二是理性具体, 即思维具体, 它是在抽象的基础上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 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统一的反映, 是人们在思维中形成的具体。 它已经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 是用一系列概念和符号表达的, 具有抽象性。

在认识的过程中, 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的客观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感性具体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是对事物的整体混沌的认识, 因此, 要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 抽象规定就是通过思维分析活动, 把事物分解成各种属性、 特点和关系, 从中去掉偶然的、 非本质的东西, 抽出必然的、 本质的东西,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 特点和关系分别加以规定, 形成概念。 而每个抽象的规定只是反映事物属性、 特点和关系的一个方面。 但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 都是多方面的属性、 特点和关系的统一体。 因此, 要真正地达到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 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抽象规定联系起来, 在理性思维中把事物的各种属性、 特点和关系作为整体完整地、 具体地再现出来, 即达到理性具体。

从抽象到具体是理论思维中的重要方法。 它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 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 换句话说, 认识过程开始于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的具体, 通过抽象, 最后再达到思维的具体。 它离开混沌的、表面的感性的具体, 只是为了接近清晰的、 深刻的思维的具体, 只有思维的具体才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这是辩证思维的一个基本原则, 制约着思维的其他方法, 其他思维方法则服从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总的思维运动。

(四) 逻辑的与历史的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有其产生、 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为了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人们在研究事物的现状的同时, 还要考察事物的历史。 了解事物的过去是为了认识事物的现在, 掌握事物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为了预见事物的未来。 考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考察事物发展过程的两种思维方法, 即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逻辑和历史是辩证思维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逻辑就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 层次、 关系, 等等。 逻辑的方法就是以理论和逻辑的形式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它的基本手段是运用概念等思维形式来揭示事物或事件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 从而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逻辑的方法具有典型性和逻辑性, 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因此, 其正确性又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依赖和与历史的方法相统一的基础上。 历史就是指反映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历史的方法就是通过考察这些过程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维方法。 它的基本手段是运用回溯的方式梳理事物或事件的先后脉络, 从中找出事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所以会发生、 发展的原因, 并预示出它们的前景。历史的方法具有真实性、 具体性, 但同时也有机械性、 琐碎性和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及表面性特点。 因此, 辩证思维在运用历史的方法的同时, 还必须运用逻辑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虽各有其特点, 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逻辑的和历史的方法相一致, 是指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 科学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另外, 它也指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 逻辑与历史之所以相互一致, 是因为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 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恩格斯指出: “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 但是, 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 不过是摆脱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但是逻辑的与历史的这种一致不是毫无差别的完全等同, 而是指事物本质上、 发展规律上的一致。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它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都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是从事科学理论创造必不可少的方法。 达尔文之所以能对品种繁多的生物物种做出科学的说明, 就在于他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做出逻辑上的说明。 实际上, 只有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才能达到对事物正确的、 具体的认识。

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我们思考问题、 总结经验、 积累知识、 发明创造, 都要靠大脑的思维活动来完成。 辩证思维方法能指导我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案例点击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1. 从观察天文学到物理学的第一次理论综合

17世纪后半叶, 天文仪器的使用日益普遍, 仪器的精确度日益提高, 试探性理论相继出现, 这些构成牛顿伟大综合的科学背景。 观察天文学的进展, 刺激了关于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的讨论。 最早是开普勒的工作, 他猜想太阳发出一种 “力”, 反比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对于 “力” 的本质, 他似乎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但未得要领: 开始时他认为力是一种 “灵魂”, 稍后说是 “趋势”。 尽管经过了很多波折, 但正是开普勒最先提到了一种 “万有” 的引力。

在开普勒的基础上, 有三个人力图回答天体运动的原因。 先是鲍瑞里, 再是胡克, 再是牛顿。 鲍瑞里提出了行星椭圆轨道, 胡克提出了引力的 “万有” 性质, 他还正确地提出行星运行的轨道应该是椭圆, 而且指出, 这些命题已足以建立描述行星运动的理论。 胡克的物理直觉是出类拔萃的, 而问题的证明需要数学的分析, 胡克不是一个数学家, 他在物理原因的探求上还没有摆脱思辨的特色。 物理学所需要的是一种普适的理论而不是赖以思考问题的工作假设, 胡克要完成这一步还有所不足。 因此,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任落到了牛顿的身上。

牛顿总结了上述几家的成果, 融以自己的研究, 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他以布里阿德的平方反比律为基础, 并利用了惠更斯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研究, 加之他已经逐渐完善了流数与反流数的方法, 成功地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椭圆轨道和平方反比律的关系, 并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验证了这一理论。 万有引力规律把 “天上” 和 “地下” 的事联系在一起考虑, 并企图追寻一个同时在 “天上” 和 “地下” 普遍有效的规律。 这样, 牛顿首次创立了一个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相统一的严密体系, 成为整个经典力学的基础, 实现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2. 科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

由牛顿完善化的经典力学体系在其后的200年间未被投来任何怀疑, 直到19世纪末期才由德国物理学家马赫发难, 提出牛顿关于力和质量的定义的不完善性。 马赫对牛顿的批判涉及牛顿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假定以及基本定律的表述。 在基本概念上, 马赫认为牛顿关于 “质量” 的定义不准确。 首先, 牛顿的这种定义是一种伪定义, 因为用以定义质量的 “密度” 概念本身只能用单位容积中的质量来定义, 这样势必在逻辑上陷入循环定义。 其次, 人们事实上找不到一种适合解释和说明质量概念的 “所含物质的量” 的表述, 因为这种表述本身不具备必要的清晰性, 它是一种基于原子论的假定。 与牛顿的做法不同, 马赫主张从物体运动的惯性来度量物体的质量。 牛顿力学的一个特征, 是它不得不把时间和空间都看作同物质一样独立的客观实在。 绝对时间、 绝对空间以及绝对运动的观念是牛顿力学中基本的 “形而上学” 假定。 马赫认为, 在牛顿关于绝对时间的表述中, 时间是某种独立的东西, 这实际是人们对时间的一种 “错觉” 的表述, 而且认为绝对时间在本体论上先于物体运动, 这也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绝对空间与绝对运动一样都是纯粹思维的产物。 马赫主张, 一切科学都要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理论不能离开人的经验。

3. 从绝对时空观到相对论

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进行的修正, 本质上也是对整个经典物理学赖以为基础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观念的修正。 依据光速不变原理和光速是一切信号速度的极限速度, 他正确地得出了在两个不同地点发生两种事件的 “同时性” 是相对的这一结论。 他指出, 在静止的观察者看来是同时的两个事件, 在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就不可能是同时的。 这表明空间和时间不是互不相干的, 而是有着本质的联系, 而且还都和物质的运动有关。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作为时空观上的革命性理论, 不仅解决了以太之谜, 而且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 诸如高速运动物体在沿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缩短、 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过程要延缓、 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要增加、 质量和能量相当, 等等。 特别是质量和能量相当的论断, 不仅在物理学上使人们对质量和能量的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 而且作为寻找新能源的理论武器给20世纪人类的文明也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的一些主要结论, 目前除高速运动物体沿其运动方向长度缩短这一效应尚未设计出实验给以直接验证外, 其余的结论都已经过实验验证, 并和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不久, 在大多数物理学家尚对其持怀疑态度时, 爱因斯坦却已经在考虑如何对狭义相对论做进一步的发展了。 爱因斯坦认为, 至少有两个重大问题在狭义相对论中并未得到解决: 一是狭义相对论虽然否定了优越惯性系的存在, 但是对于马赫提出的 “为什么惯性系在物理上比其他坐标系都特殊,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问题, 狭义相对论无法回答; 二是在狭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中, 除了牛顿引力方程以外的所有物理学方程都能进行狭义相对论协变, 为什么引力方程就不能呢? 1916年发表的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一文标志着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在这篇论文中, 爱因斯坦正式提出了广义协变原理: 普遍的自然规律是由那些对一切坐标系都有效的方程来表示的, 也就是说, 它们对于无论哪种变换都是协变的。广义协变原理告诉我们, 如果一个自然规律在没有引力时是正确的, 那么, 由于它的广义协变, 即在一般坐标变换下, 它保持自己的形式不变, 所以在有引力场时也是正确的。 这样, 我们只要事先把一个自然规律在任意一个认为方便的坐标系中用方程的形式写下来, 根据广义协变原理就可求出它在一般坐标系中的形式。 广义协变原理是等效原理的补充。

广义相对论除了在物理科学领域内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外, 还把人类对时空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时间与空间不仅作为一个统一体不能分割, 而且时间、 空间和物质也是紧紧地联系着的。 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方程可以看到, 物质决定了时空的性质, 反过来, 时空的性质又决定了物质的分布。 所以根据广义相对论, 那种脱离物质而存在或仅仅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虚空间是没有的。 真实的物理空间究竟是欧几里得的还是非欧几里得的, 不能先验地决定, 必须由实践来回答。

广义相对论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引力理论, 可以说它在理论形式的优美、 内容的深邃、 逻辑的合理上都是其他引力理论无法比拟的。 但正如牛顿力学理论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统一的一样, 从广义相对论的伟大与正确中并不可以推论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对全面、 绝对正确的认识。 广义相对论的适用对象是光速 (或接近光速) 运动的物体, 但 “超光速” 的对象显然不在其适用范围之内。 因此, 它具有相对性, 还要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思考与讨论】

1. 试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分析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反映了科学怎样的发展过程?

2. 由这一案例, 请您扩展开来谈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