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制度自信,从国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

坚持制度自信,从国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的思想遵循。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必须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根据中国的国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结构的巨大变迁来进行调整。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改革开放37年来,我们从调整和改革党和国家的治理结构,到调整党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的关系;从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新型党政关系,到推进政企分开;从创新所有制结构理论,到创新社会阶层结构理论,肯定新兴社会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从培育和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到明确提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解;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调整反腐败组织治理结构,到设立新的顶层机构,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这是一种多主体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治理结构体系,它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只要我们紧紧依靠13亿多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最终实现我们确立的目标。”[27]

事实雄辩地证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28]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吸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人类社会开辟了一种新的发展前景,也向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难怪连“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治理方式是其他国家的范例。他从国家的现代性出发来分析中国的国家绩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化在大多数方面是高水平的,二是官员录用重视政绩,三是政府的回应性较好。[30]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对中国的治理方式更是大加赞赏:“如果阿富汗有机会重新选择的话,一定会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因为它行动高效,决策果断,以结果为导向,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为所有人带来积极的结果。”[31]

坚持制度自信,并不是说我们的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改进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

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的思想遵循。唯物史观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调整,怎样调整,国家治理结构体系如何优化,取决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此我们也对国家治理结构体系进行了相应调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其途径、方式方法也应当从变化了的经济结构中去寻找,从实际社会生活中去探索。恩格斯说:“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33]

其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改革发展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归结起来,就是党政关系问题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党政分开、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平衡发展问题。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必须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根据中国的国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结构的巨大变迁来进行调整。为此,我们必须继续超越传统的国家和社会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逐步建立党政各司其职,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制衡、合作共赢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77页。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页。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77页。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10-29。

[1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02-03。

[1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02-03。

[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4页。

[14]《习近平致第一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的贺信》,《人民日报》2013-09-06。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8页。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2页。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10-29。

[18]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4-10-29。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页。

[2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页。

[2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37页。

[2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2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86页。

[2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页。

[2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页。

[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页。

[29]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06。

[30][美]弗朗西斯·福山:《中国与东亚民主:历史的多种模式》,赵根成编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11期,第49—50页。

[31]杨锐:《阿富汗总统:如重新选择 阿富汗将走中国道路》,http://www.chinanews.com/gj/ 2014/06-10/6262555.shtml。

[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2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