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建设,把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伟大工程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建设,把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伟大工程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科学把握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方法和内容,真实反映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伟大工程。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来看,中国目前正处于自近代以来比任何时候都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是中国当前又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其显著的特征就是现在我国仍处于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内国际上面临的一些重大矛盾和问题,很可能会出现经济失调、政治失控、道德失范的不稳定局面。而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将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新阶段,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支撑和思想引领作用,科学把握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方法和内容,真实反映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凝聚民心的伟大工程。

1.要不断重温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阶级立场、正义立场和科学内涵,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武装头脑。我们要不断地思考,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还牢固掌握政权的时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信仰?他的理论权威不是自封的,更不是通过说教强制灌输给工人阶级的,是因为理论对实践的客观正确的反映,并具有强大的理论说服力、解释力和吸引力以及符合革命实践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还在于不仅教育了广大无产阶级,也教育了广大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多年里,其社会政策、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执政理念确实发生具体而深刻的变化,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虚心”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说服力和世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在于科学性和人民性。科学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成立之初就是直面社会不公,这种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精神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诉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现在时代条件变化了,实践在不断向前发展着,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永远不能丢,丢了甚至背离了,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信仰和道德教育,要真正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群体中的楷模。

2.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国情和现实发展的相融度,提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问题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宣传有效性。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不仅在于它反映现实的程度,对现实的解释力度,也源自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的准确性。[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怎么搞?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是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做的工作,这也是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规范整合社会集体意识的重要功能,但是光靠理论灌输和教育远远不够。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度,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不仅用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研究和分析中国现实问题,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去解决现实问题。只有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精神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作用才能得到社会群众的认可和尊重。离开矛盾现实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孤立地谈意识形态建设没有希望。

3.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特别是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干部进行监督和管理,绝不能让腐败分子掌握意识形态战线上的管理权。干部问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意识形态建设问题上,领导干部必须做好表率,以自己良好的执政行为和社会形象取信于民。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分析和解决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要带头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是高级领导干部,越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行为表率如何实际上对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认同关系重大。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存的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些腐败分子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其重要的后果就是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尊敬和信任程度。腐败问题不但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性。我们在坚持不懈反腐败的同时,特别对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实际决策权和管理权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因为他们的行为和形象对于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同和遵从更为直接更为关键。

4.要加强意识形态支撑体系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和制度保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意识形态的变化归根到底要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只有我们不断深化全方位各领域改革,不断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重大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使我们国家不断显现出民主繁荣公正和谐的社会生态,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价值认同和思想共鸣,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思想支撑作用。第一,在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资源、收入的公平分配,切实遏制两极分化,加快社会公正体系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和司法制度改革,不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要让我们每个公民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健康快乐地生活。第二,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强化政治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强干部监督体系建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有效规范和制约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切实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三,要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破坏市场规则和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公平自由竞争的那些官商勾结等不法现象大力整顿,转变政府职能,尽量减少政府的审批权和经济干预权,尽力减少政府官员权力寻租机会,把能交给市场的一律交给市场,政府只管自己应该管好的事情。第四,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快法制建设,认真探索有效途径,在实践上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获得物质和制度层面的有效支撑,才能获得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自信心,才能不断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科学化和大众化。意识形态建设才能真正主导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5.要从提高软实力的角度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所谓意识形态的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意识形态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环节。中后期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反而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历史的教训是非常深刻和令人震撼的。提高意识形态软实力可以从几个层面加以展开: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普及推广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全社会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内化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二是要体现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借鉴性。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然要从现有的世界文明成果中吸收营养,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和实践,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世界上包括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制度体制都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去借鉴。三是需要以包容、团结和教育的态度对待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上存在的非主导意识形态实际上反映不同利益阶层的社会诉求和政治主张,有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于利益考虑自发形成的思想观念,也有受到外部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形成的价值诉求。对于这些多样性的社会思潮,我们也要抱着包容、团结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不可轻易地把他们推向对立面。四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把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艺术紧密融合,增强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意识形态建设虽然需要广泛的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但是如果缺乏与生活世界的连接、转换和融合,意识形态的价值和作用都将会大打折扣,影响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认同。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学艺术作品中,反映人们对公正、自由、民主、法治等美好价值的追求,教育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评判社会生活,教育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注释】

[1]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2]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黄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路经新探》,《中州学刊》2013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