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人们最终还是把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作为实践美学最重要的代表。后来,对于实践美学的诟病也主要是针对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连带也批评蒋孔阳、刘纲纪等人的实践美学,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就在实践美学这个旗号下,不同学者都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美学的几个核心命题出发,来构建各自的美学思想,但是他们自身对于实践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都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大相径庭。

关于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无论是实践美学的坚持者,还是提出后实践美学的学者都给予了相当多的篇幅论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最近相关的学术著作不下十来部,而学术论文则更有百余篇。虽然大家对于实践美学褒贬不一,但是实践美学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说,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是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引入美学理论、确立了唯物主义美学观念、即明确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思想的话,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则是建立了‘实践美学’。实践美学正是在对反映论美学原理的机械论弊端的反思和批判中建立起来的,因而,可以说,它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无论从整个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说,还是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来说,它都是当今中国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美学学说。”[1]笔者之所以还要对实践美学进行一个简要地梳理,并不是我的论述与他们有本质上的不同,而是为了下一章介绍新实践美学作一个铺垫,使人们对实践美学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从中国实践美学的整个发展脉络中,以传统的实践美学为参照,看出新实践美学“新”在何处,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在对实践美学作追根溯源的学术史探讨时,不能不回溯到那次影响深远的美学大讨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成为实践美学崛起的缘起,而实践美学的崛起除了借助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外,更主要的是凭自身的发展逻辑奠定了其主流地位。虽然在论争的其他几派也曾把“实践”作为自己理论的支撑或者基点,比如蔡仪也曾从生产实践的规律阐释他的“美在典型”论。但人们最终还是把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作为实践美学最重要的代表。后来,对于实践美学的诟病也主要是针对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连带也批评蒋孔阳、刘纲纪等人的实践美学,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就在实践美学这个旗号下,不同学者都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美学的几个核心命题出发,来构建各自的美学思想,但是他们自身对于实践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都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大相径庭。具体的,李泽厚、朱光潜、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后都将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展开。“正是实践观念被引进美学学科,使美学具有了以往所不具备的运动变化的性质,使美和美感的生成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的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使这种哲学成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哲学。也正因如此,建基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实践美学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到了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复兴,实践美学的生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针对其“理性积淀”说的“突破”论和针对其“实践本体”说的“超越”论,并最终在“生命美学”或“生存美学”的名义下汇合,在“后实践美学”的旗帜下表现出对于“超越”实践美学理论取向。

高尔泰首先发现了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理论盲点,提出“感性动力”说与李泽厚的“积淀”论相对:“美感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是一种历史地发展了的人的自然生命力。它首先是人的自然生命力,是人类创造世界和选择进步方向的一种感性动力……它永远是开放的和进取的,永远是通向未来的。其次,它是历史地发展了的,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成果,在其中……理解转化为直觉,逻辑认识转化为感觉,历史的和社会的东西转化为个人的东西。这一切都来自以往的历史发展。所以它又是面向过去的,是一个相对静止和封闭的理性结构。美感包含这二者,但不是这二者的机械的结合。它首先是一种感性动力,在其中理性结构不过是一个被扬弃的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