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个创新凝聚升华为两大贡献

六个创新凝聚升华为两大贡献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在《张岱年学术思想的六大理论创新》一文中,我曾为此试着有一个新的提法:一条红线——三个层面——六大创新。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像椭圆形一样,有两个凝聚焦点:一是中国哲学的独特研究;二是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

(四)六个创新凝聚升华为两大贡献
——张岱年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大焦点问题

怎样从总体高度把握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

2004年在《张岱年学术思想的六大理论创新》一文中,我曾为此试着有一个新的提法:一条红线——三个层面——六大创新。(1)

我的学生和张尊超夫妇,都提示我,陈来学兄在《不息集》论文尾声之处,也有一个画龙点睛式的提法,值得注意:

“我认为,张先生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与影响,绝不仅仅是因为他阐扬古代唯物论、提倡综合创新,而主要来自于他对中国哲学的精湛研究,来自他对中国哲学思想资料的全面把握和准确诠释。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张先生治学方法的正宗传人。我从张先生学到的治学方法,说来也很明白,这就是张先生在1978年给我们研究生上课时就讲过、以后经常重复的司马迁的名言:‘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就是说,读古人书要仔细体会其愿意,并用‘解析’的方法加以严谨的分析、表达。我的博士论文,自信可算是张先生治学方法成功运用的一个例子。”

“1999年,张先生90寿辰,由我发起、组织和主编了《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张岱年先生九十寿庆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我所写的一篇,在文后附记说;张先生教人,最强调‘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我称之为八字真经。我个人从张先生所得全部训练,亦可以归结为这八个字。”

“近年我曾和友人闲谈说:‘张先生门下可以说有两派,一派是综合创新派,一派是心知其意派,我算是心知其意派。’在纪念和回忆张先生的时候,我强调这一点,也是以我自己做例子,希望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后来者能认识张先生治学“金针”的真正所在,少走弯路,在中国哲学史的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格局呢?这促使我对张先生学术思想的总体结构,作了一番新解读、新思考、新综合。

在这个时候,中华兄的文章,尤其是其中记录保留下的《张岱年先生在冯友兰墓前的演说》,实在是一篇字字玑玉的珍贵文献,为理解张岱年自己的学术思想总体,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站在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墓碑前,歘然想起14年前,张先生在冯友兰墓前发表的演说。

那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两位国学大师之间的生死对话。1991年12月22日,也是上午这个时刻,冯友兰先生墓碑落成及骨灰安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当时,墓园中人迹寥落,风息云聚,大雪纷飞。那可真是一次罕见的大雪:成片的雪花,直泻而下,万物萧疏,漫天皆白。在万簌俱寂中,张先生动情的演说回荡于墓园:

冯先生的墓碑矗立在我们面前,它是我们心中的碑。它永远铭刻着这位文化巨人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他的爱国赤心,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扬和追念。

冯先生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尽了他一生最大的努力,他确是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作燃料以传中国文化这团真火的哲学家。他把阐旧邦以辅新命作为自己的使命,直到他生命的晚期,还充满自信地发出“要让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大放光彩”的历史期许。

我们不会辜负冯先生的期望,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岁月里,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坚韧的生命力。实际上,中国文化的光辉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让我们沿着冯先生走过的道路,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张先生这篇墓前演说,没有稿子,因此也没有被收进张先生的《全集》中。但在我的记忆里,它是我们听到的先生演讲中最动情的一次。今天,我们以同样的心情,面对张先生的墓碑,先生对自己、对后尘的期许,与冯友兰先生一样永远激励我们: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作燃料以传中国文化这团真火。(3)

张岱年有双重的学术身份:不仅是哲学大师,而且是文化巨人。

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像椭圆形一样,有两个凝聚焦点:一是中国哲学的独特研究;二是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

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理论思维,一分为二地区分为两大层次,者说形成了两大分枝:一是一般哲学、中国哲学;二是文化发展、文化哲学。

张岱年先生从理论思维的哲学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两大时代课题:一是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二是中国文化向何处去。

张岱年先生作出了两大理论创新:一是中国哲学的独特创新;二是文化哲学的独特创新。

张岱年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作出了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两个伟大贡献:一是中国哲学的现代综合创新;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综合创新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