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债务危机威胁到整个国际金融领域及世界经济的稳定。而且,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债务国在国内实行紧缩政策,信贷额急剧收缩,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债务危机导致大量银行倒闭,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威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面临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债务国积极进行经济调整,力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国际社会的协调及合作尽快渡过危机。

一、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一国由于债务负担超出其承受能力,致使出现债务到期而无力偿还的状况。

(一)国际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为例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是由于国际经济关系不合理而导致的。但实际上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所引起的;而内因方面则是由于债务国本身经济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

1.国际债务危机产生的外因

(1)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波动是导致债务爆发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充裕,商业银行以8%左右的低利率争取贷款客户,从而刺激发展中国家超量借贷,而且其中浮动利率债务占很大比重。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居高不下,相比之下涨了一倍左右,从而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利息负担。

(2)20世纪80年代美元的高汇率政策无形中加重了债务国的债务负担。由于发展中国家外债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必然加重其偿债负担。另外,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上涨,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油价又开始下降,使依赖石油出口的债务国收入减少,偿债困难。而且,西方国家为转嫁危机,强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也是使发展中国家出现偿债困难的原因之一。

2.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内因

(1)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其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而大量举债,外债规模失控。同时,一些国家外债管理混乱而且没有得力的外债偿还保证措施和外债管理机构。

(2)外债资金使用失当,也是造成其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债务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进口替代为目标,外债资金使用的投向不够恰当。如巴西、墨西哥等国,借入的外债资金大多用于基础部门建设及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且不能创汇与赢利的项目,无法形成或培养偿债能力。

(二)国际社会为解决债务危机所做的努力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债务危机威胁到整个国际金融领域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危机的爆发不仅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陷入债务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更加苛刻,使其对外筹资更加困难。而且,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债务国在国内实行紧缩政策,信贷额急剧收缩,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重要的原料来源和商品销售市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必然波及发达国家的发展,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

同时,债务危机还威胁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债务大都来自国际商业银行,尤其是欧洲货币市场。债务危机导致大量银行倒闭,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威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1.国际社会解决债务危机的过程

由于债务危机不仅危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而且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威胁到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因此国际社会,无论是债务国还是债权国以及国际金融机构都有责任为挽救债务危机而努力。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解决债务危机的过程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重整债务阶段(1982—1985年)。其特点是债权银行要求债务国以紧缩经济为条件,给予延期还款、降低利率、减免部分债务的优待。但是,重整债务的结果却使债务国生产下降,出口减少,反而更增加债务国偿还困难,而债权银行不仅不增加新的贷款,反而收缩贷款或制定更为严苛的贷款条件,结果导致债务重整计划以失败告终。

第二阶段为增长调整阶段(1985—1986年)。其特点是以市场导向型的经济政策为条件,对债务国采取所谓一揽子挽救措施。最典型的一揽子挽救措施是由“贝克计划”提出的。其建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增加基金来促进债务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改革,并通过促使债务国进行经济调整来维持其经济增长,以帮助其履行还本付息义务。但该基金只有300多亿美元,而债务总计已近万亿,杯水车薪,作用不大。

第三阶段是以发展促还债阶段(1987—1991年)。其特点是债务国提出以其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还债,并敦促西方国家尽快消除贸易保护,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扩大出口的机会,以便提高其偿债能力。同时,美国提出布雷迪方案,建议商业银行减免债务国债务本息各3%,并向债务国提供新贷款,但此项计划并未得到西方各国商业银行的响应,要求其放弃3%的债券本息的确困难。

2.债务国缓解债务危机的措施

面临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债务国积极进行经济调整,力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国际社会的协调及合作尽快渡过危机。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重新安排债务。在国际社会的安排下,债权国延长了债务宽限期或偿还期,而各债务国则利用这一机会加速调整经济发展计划,大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执行经济紧缩计划,以配合国际社会的安排或措施。

(2)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南美债务国不同,同为债务国的韩国当时采取“稳定,效率,均衡”的增长性经济调整计划。坚持其出口导向,并完成了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转变,扭转了债务危机的局面。从1986年起不再借债,债务负担逐年下降,1991年还清了所有债务。

(3)调整经济结构。许多债务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改革经济结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强调政策配合。从各方面推动出口,以培养偿债能力。

(4)债务资本化。通过转换机制把部分债务转变为债权国对债务国企业的证券投资,使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银行信贷转为债券后,债权银行可以通过卖掉那些风险很高的债券,减少敞口,以稳定资信,而将债权转换成股权后则可以保证债权银行按期分享股息。同时,债务国把债务转化为股权不仅可以减轻债务负担,而且还可以促进其资本内流,增强其发展生产的能力。

(5)实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是商业之首,是经济运转的润滑剂。与南美国家不同的是,韩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经济金融双管齐下。当时采取了本币贬值、开放资本市场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措施。一方面,促进出口,培养偿债能力;另一方面,在挖掘国内资金潜力的同时,有效利用外资,为摆脱债务危机起到了很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