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期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长期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机制角度分析债务危机,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意味着,债务危机只是由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引起的,实际上一国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比重过大也很有可能因为资本来源的不稳定而发生债务危机。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是国内、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往往具有不可控性质,且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二节 长期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一、国际债务和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一)国际债务的概念

国际债务即外债,是指居民对非居民用本国或外国货币所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以上定义是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以及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外债的概念所作的解释。

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对外债所下的定义,各国政府结合本国的实际对外债含义作了具体界定。在我国,外债被定义为: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这个定义与上述国际上确定的外债定义相比较,基本是一致的,但有以下一些变通处理:

第一,我国外债仅指货币形式而不包括实物形态的债务,因此补偿贸易中返销产品就不算外债。

第二,我国的外债仅指外币形式的债务,这是由于人民币目前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

第三,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向外借入的外汇资金不视为外债。这是因为在华注册的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虽应属中国居民,但在管理上视同非居民。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国际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一国不能按时偿付其国外债务,包括主权债和私人债务,表现为大量的公共或私人部门无法清偿到期外债,一国被迫要求债务重新安排和国际援助。

二、长期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是指发生在国际间,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这一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国际银行贷款,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证券与股票并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证券投资活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创新等因素,对于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进行的证券投资活动,不能简单地以其购买的金融工具本身的期限来衡量是否属于中长期资本流动,因为这些期限较长的金融工具可以迅速地在二级市场转让。例如,在国际股票市场上以短期持有为特征的资本流动就不适用于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范畴。

由于这一资本流动的期限在一年以上,因此影响这一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中长期资本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风险状况。与短期资本流动相比,这一资本流动相对稳定,能够为一国在较长期限内使用,从而更为深入地介入到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对一国宏观经济发挥着持续的影响。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在资本的让渡与偿还之间存在着相对长的期限,因此这一流动机制中的核心问题是清偿风险问题。国外资本的借还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对宏观经济有非常大的影响,它既为一国经济创造了封闭经济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又蕴含了发生偿还外部债务困难即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从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机制角度分析债务危机,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意味着,债务危机只是由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引起的,实际上一国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比重过大也很有可能因为资本来源的不稳定而发生债务危机。同样,下文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角度分析货币危机,并不意味着货币危机只是由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引起的。

中长期资本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际上是利用资本的使用和偿还之间的时间差异,对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进行跨时期优化。资本的使用和偿还之间存在的时间不一致性就蕴含了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三、国际债务危机的原因

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是国内、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往往具有不可控性质,且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债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内因,即对国际资本盲目借入、使用不当和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一)外债规模膨胀

如果把外债视为建设资本的一种来源,就需要确定一个适当的借入规模。因为资本积累主要靠本国的储蓄来实现,外资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且,过多地借债如果缺乏相应的国内资本及其他条件的配合,宏观经济效益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进而可能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而导致债务危机。现在国际上一般把偿债率作为控制债务的标准。因为外债的偿还归根到底取决于一国的出口创汇能力,所以举借外债的规模要受制于今后的偿还能力,即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如果债务增长率持续高于出口增长率,就说明国际资本运动在使用及偿还环节上存在着严重问题。理论上讲,一国应把当年还本付息额对出口收入的比率控制在20%以下,超过此界限,借款国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债结构对债务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外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有:

1.商业贷款比重过大

商业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在经济较好或各方一致看好经济发展时,国际银行就愿意不断地贷款,因此这些国家就可以不断地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滚动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一旦出现某些不稳定因素,如政府的财政赤字、巨额贸易逆差或政局不稳等使市场参与者失去信心,外汇储备不足以偿付到期外债时,汇率就必然大幅度波动。这时,银行再也不愿放贷新款了。为偿还到期外债,本来短缺的外汇资金这时反而大规模流出,使危机爆发。

2.外债币种过于集中。如果一国外债集中于一两种币种,汇率风险就会变大。一旦该外币升值,则外债就会增加,增加偿还困难。

3.期限结构不合理。如果短期外债比重过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或未合理安排偿债期限,都会造成偿债时间集中。若流动性不足以支付到期外债,就会爆发危机。

(三)外债使用不当

借债规模与结构确定后,如何将其投入适当的部门并最大地发挥其使用效益,是偿还债务的最终保证。从长期看,偿债能力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短期内则取决于它的出口率。所以人们真正担心的不是债务的规模,而是债务的生产能力和创汇能力。许多债务国在大量举债后,没有根据投资额、偿债期限、项目创汇率以及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外债使用走向和偿债战略,不顾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盲目从事大工程建设。由于这类项目耗资金、工期长,短期内很难形成生产能力,创造出足够的外汇,造成债务积累加速。同时,不仅外债用到项目上的资金效率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债根本没有流入到生产领域或用在资本货物的进口方面,而是盲目过量地进口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这必然导致投资率的降低和偿债能力的减弱。而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又是储蓄率降低的原因,使得内部积累能力跟不上资本的增长,进而促使外债的进一步增加。有些国家则是大量借入短期贷款在国内作长期投资,而投资的方向主要又都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危机也就来临了。

(四)对外债缺乏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外债管理需要国家对外部债务和资产实行技术和体制方面的管理,提高国际借款的收益,减少外债的风险,使风险和收益达到最圆满的结合。这种有效的管理是避免债务危机的关键所在。其管理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外债的借、用、还各个环节,需要政府各部门进行政策协调。如果对借用外债管理混乱,多头举债,无节制地引进外资,往往会使债务规模处于失控状态和债务结构趋于非合理化,它妨碍了政府根据实际已经变化了的债务状况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而政府一旦发现政策偏离计划目标过大时,偿债困难往往已经形成。

(五)外贸形势恶化,出口收入锐减

由于出口创汇能力决定了一国的偿债能力,一旦一国未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其出口收入就会大幅减少,经常项目逆差就会扩大,从而严重影响其还本付息能力。同时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造成了对外资的依赖,一旦国际投资者对债务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减,对其停止贷款或拒绝延期,债务危机就会爆发。

四、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

(一)国内投资规模会大幅缩减

首先,为了还本付息的需要,债务国必须大幅度压缩进口以获得相当数量额的外贸盈余。因此,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所需的材料、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必然受到严重抑制,从而造成生产企业投资的萎缩,甚至正常的生产活动都难以维持。

其次,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债务国的国际资信大大降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渠道受阻,不仅难以借到条件优惠的贷款,甚至连条件苛刻的贷款也不易借到。同时,国际投资者也会视危机爆发国为高风险地,减少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外部资本流入的减少,使债务国无法筹措到充足的建设资金。

第三,危机爆发后国内资本的持有者对国内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也会纷纷抽回国内投资,这不仅加重了国家的债务负担,也使国内投资资金减少,无法维持促进经济发展应有的投资规模。

(二)通货膨胀会加剧

债务危机爆发后,流入债务国的资金大量减少,而为偿债流出的资金却越来越多。资金的流出,实际上就是货物的流出,因为债务国的偿债资金主要是依靠扩大出口和压缩进口来实现的。由于投资的缩减,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受到影响,产品难以同时满足国内需求与出口的需要。为还本付息,国家将出口置于国内需求之上。另一方面,进口商品中一些基本消费品也大幅减少。当国内市场的货物供应量减少到不能满足基本要求,以至发生供应危机时,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此外,在资金巨额净流出、头寸短缺的情况下,债务国政府往往还会采取扩大国内公债发行规模和提高银行储蓄利率等办法来筹措资金。但筹措到的资金相当大一部分是被政府用于从民间购买外币偿还外债,必然造成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多。由于这部分资金较少用于投资,不具有保值更无增值的效应,这样,在公债到期偿还或储户提款时,国家银行实际并无能力偿还,于是不得不更多地发行利率更高、期限更短的新债券,并扩大货币发行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三)经济增长会减慢或停滞

为制止资金外流,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会大幅提高利率,使银根进一步收紧,而为偿债需兑换大量的外汇,又使得本币大幅贬值,企业的进口成本急剧升高。资金的缺乏及生产成本的上升,使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破产、倒闭。投资下降,进口减少,虽然有助于消除经济缺口,但生产的下降势必影响出口的增长。出口若不能加速增长,就无法创造足够的外汇偿还外债,国家的债务负担也就难以减轻。这些都使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甚至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倒退。

(四)社会后果严重

随着经济衰退的发生,大批工厂、企业倒闭或停工停产,致使失业人口剧增。在高通货膨胀情况下,职工的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工资购买力不断下降,对低收入劳动者来说,更是入不敷出。失业率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使债务国人民日益贫困化,穷人队伍越来越庞大。另一方面,因偿债实行紧缩政策,债务国在公共社会事业发展上的投资经费会越来越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日趋恶化。因此,人民的不满情绪日增,他们反对政府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反对解雇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而政府在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在此情况下,会导致民众用游行示威甚至暴力的方式表示对现状的极度不满,从而导致政局不稳和社会动乱。

(五)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债务危机的产生对国际金融体系运作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债权国与债务国同处于一个金融体系之中,一方遭难,势必会牵连另一方。债权人若不及时向债务国提供援助,就会引起国际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混乱,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其次,对于那些将巨额贷款集中在少数债务国身上的债权银行来说,一旦债务国无力偿还,必然使其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第三,债务危机使债务国国内局势急剧动荡,也会从经济上甚至政治上对债权国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得不参与债务危机的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