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结算中的支付系统与通讯系统

国际结算中的支付系统与通讯系统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付与通讯系统是银行办理国际结算的基础设施。银行实现清算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支付系统和通讯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轧差、金额或净额的结算等一系列程序。于是,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筹划成立区域间的银行合作组织,通过构建一个服务于国际银行同业间的现代化通讯系统,提高国际银行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节 国际结算中的支付系统与通讯系统

一、支付系统与通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支付活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不断扩大与深入的趋势。因此,对于支付系统的要求也就应运而生。支付与通讯系统是银行办理国际结算的基础设施。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有时亦称清算系统(Clearing System)。

银行实现清算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支付系统和通讯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认、收付金额的统计轧差、金额或净额的结算等一系列程序。为了顺利实现金融机构之间乃至全社会范围内的资金清算,除需要借助支付工具、清算机构及中央银行的清算服务以外,支付系统的构建与平稳运行,对于资金的流动转移同样具有实质性的重大意义。

目前,全世界有三大货币清算系统,保障了货币资金在全世界的安全、迅速转移。它们利用其高度尖端的通讯系统在会员间传递信息、账单和同业间的头寸划拨。

二、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一)SWIFT简介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是一个著名的国际银行合作组织,它为遍布全球的会员机构提供金融通讯服务,是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核心手段之一。

1957年欧共体诞生后,西欧国家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日趋频繁,经济、贸易及金融联系日益密切,由此而引发的跨国资金支付的业务量激增。由于传统银行业务往来方式比较单一,使得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和资金跨国转移的速度日益不能满足资金交易量激增带来的业务需求。于是,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筹划成立区域间的银行合作组织,通过构建一个服务于国际银行同业间的现代化通讯系统,提高国际银行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1973年5月,15个西欧和北美国家的239家银行发起成立了“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即SWIFT。SWIFT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私营的银行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经过多年的运行,SWIFT目前已经拥有2 000多家会员银行,连接了近4 000家用户,每天处理客户汇款、银行资金调拨、托收业务、跟单信用证业务等银行间国际电讯业务150万笔,成为真正的全球性银行合作组织。因此SWIFT的问世是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务国际化以及金融通讯设施的电子化的重要成果,尤其与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SWIFT不以赢利为目的,其宗旨就是为会员提供高效、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金融通讯服务。会员需要缴纳会费和通讯服务使用费。

SWIFT的成员资格分为会员银行、附属子会员银行和参与者三个层次。

(1)会员银行(Member Bank)。在每个SWIFT会员国内,获得外汇业务经营许可权的银行的总行可申请成为会员银行。会员行拥有董事选举权,当其所占股份达到一定数量时,有董事被选举权。

(2)附属子会员银行(Sub-Member Bank)。会员银行在境外的全资附属银行、会员银行在境外的持股份额达到90%以上的银行,可申请成为SWIFT的附属子会员银行。如中国银行的境外分行即符合SWIFT的附属子会员银行资格。

(3)参加者(Participant)。根据业务需要,一些世界知名的证券公司、旅行支票公司、国际清算组织、转账支付中心等机构可申请成为SWIFT组织的参与者。但根据SWIFT的相关规定,参加者不能享受银行成员可获得的所有服务,只能允许其使用一部分SWIFT电讯格式。

中国的银行基本上都是SWIFT组织成员。作为国家的外汇指定银行,中国银行于1983年2月加入SWIFT组织,成为中国内地加入该组织的首家银行,成为SWIFT组织接纳的第1 034家会员银行。1985年5月,中国银行总行正式开通使用SWIFT系统,并与世界上2 000多家银行建立了SWIFT密押关系。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陆续有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继成为SWIFT组织的成员。

(二)SWIFT提供的基本服务与电文格式

在银行传统的电讯业务往来中,由于电文格式的不统一及语言文字上的问题,经常引发误解,甚或影响银行间的业务协作关系,SWIFT组织自成立起就积极致力于通讯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SWIFT提供的主要服务是通过其所拥有的专业通讯网络为会员交换金融报文信息,这一通讯网络由计算机设施、通信交换设备、租用线路及相关软件等组成,用于传送、处理涉及会员的跨国和国内的金融与其他交易的信息。SWIFT系统的信息传输服务具有快速、准确、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SWIFT在荷兰和美国设有环球计算机数据通讯网运行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连接其所有会员的计算机终端。会员可按照标准数据格式向全球任何地方的另一家SWIFT会员发出表示业务种类的SWIFT电文,后者的计算机终端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接收到该SWIFT电文,并可对其进行自动处理。目前,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这些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定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与SWIFT接轨,中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根据银行的国际业务需要,电文格式共分为十大类:

客户汇款与支票(Customer Transfers,Cheques)

银行头寸调拨(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fer)

外汇买卖(Foreign Exchange Dealers,Deposits and Loans)

托收(Collections,Cash Letters)

证券(Securities)

贵金属和辛迪加(Precious Metals and Syndication)

跟单信用证和保函(Documentary Credits and Guarantees)

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ques)

银行账务报单(Statements)

SWIFT系统电报

以上每一类(CATEGORY)又包含若干组(GROUP),每一组又包含若干格式(TYPE),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业务类型。会员可根据业务需要,按照规定的电文格式发出电讯信息。

每个申请加入SWIFT组织的银行,均必须按照该组织的统一规则,制订出本行的SWIFT银行识别代码,经SWIFT组织批准后正式生效使用。SWIFT银行识别代码由四个部分组成:(1)银行代码(BANKCODE):由四位易于识别的银行行名字头缩写字母构成;(2)国家代码(COUNTRYCODE):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由两位字母组成;(3)方位代码(LOCATION CODE):由两位数字或字母构成,标明城市;(4)分行代码(BRANCHCODE):由三位数字或字母构成,标明分行。

日期表示方式:SWIFT电文的日期表示为:YYMMDD(年月日)。如:2009年5月12日,表示为:090512;2010年3月15日,表示为:100315;2011年10月9日,表示为:111009。

数字表示方式:在SWIFT电文中,数字不使用分格号,小数点用逗号“,”来表示。如:5,152,286.36表示为:5152286,36;4/5表示为:0,8;5%表示为:5 PERCENT。

(三)SWIFT的优势

SWIFT系统对各国的货币、日期、数字、关系人等的表示方法,对SWIFT电文的数据块构成及项目的表示方法,均有专门规定,以适应银行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业务的需要。SWIFT服务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所有标准格式及既定表示方式发出信息,才可以成功实现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SWIFT系统的优势还表现在保密性上。银行因业务需要以各种通讯手段相互发送的文件不计其数,由于这些文件事关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故银行对所有接收的文件必须进行鉴证。按照传统做法,银行对相互间电讯往来通常由发电行以加注密押的形式证实其所发电讯文件的真实性,收电行需由专门人员查验该密押的正确性。为确保安全,银行密押还需定期更换,具有一定的不便。而SWIFT系统在解决验证信息真实性方面有重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保密性,在相当程度上为银行免除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隐患。首先,SWIFT密押独立于电传密押(TESTKEY)之外,由代理行间相互交换,仅供双方在收发SWIFT电文时使用。SWIFT提供一种通用方法进行电文鉴真操作,且基于双方银行对密钥的核对,而只有参与发送和接收电文的SWIFT用户才掌握密钥;其次,代理行双方在各自的SWIFT系统密押文件中输入约定的押值,此后,双方收发的电文将由SWIFT系统的密押文件自动核实,其准确程度远远高于人工控制的电传密押。根据SWIFT守则规定,代理行之间的SWIFT密押需半年更换一次。而发电成本低廉又是SWIFT通讯方式的一大特点。

SWIFT在银行界的广泛使用,对提高国际银行同业间的信息处理与交换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几个主要的跨国支付系统

国际性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国际间各种交易往来所产生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某国清算机构建立并运行,鉴于该国金融及货币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遂逐步被沿用至国际支付清算领域,如美国的CHIPS、英国的CHAPS以及日本的外汇日元清算系统等等,尽管其分属美、英、日三国,但却处理着目前国际间绝大部分美元、英镑、日元交易的支付清算。另一类是由不同国家共同组建的跨国支付系统,如由欧洲中央银行建立的“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即负责欧元区国家间的大额欧元交易的支付清算。

一般来说,跨国支付系统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分属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二是为世界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的支付系统;三是建立于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地。如CHIPS设在美国纽约,CHAPS设在英国伦敦,TARGET设在德国法兰克福;四是以大额支付系统为主;五是受到所属国中央银行的高度重视。

(一)纽约清算所同业银行支付系统(CHIPS)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一个国际化的跨国大额美元收付清算电脑网络,是纽约“银行同业电子清算系统”的简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交易和消费活动导致的支付量剧增,传统的纸票据交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支付清算服务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当时金融科技在美国开始兴起,1970年纽约清算所建立了中央计算机转换系统CHIPS,并于同年4月投入运行,为同业提供自动化资金转移服务。经过几十年的运行,CHIPS已经成为跨国美元交易的主要清算中心。据不完全统计,CHIPS每天大约处理10万多笔同业间的美元收付业务,总金额大约在9 000亿美元。目前95%的国际美元交易通过其进行支付清算。

CHIPS是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属纽约清算所协会所有并由其经营。纽约清算所是美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私营清算组织,参加成员可以是纽约清算所协会会员、纽约市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在纽约的分支机构、符合《纽约州银行法》规定的投资公司,非CHIPS成员可通过CHIPS成员的代理通过CHIPS转账。中国银行于1986年作为中国首家银行加入了CHIPS。在CHIPS的所有成员中,只有19个可参加CHIPS每日差额清算的清算成员,清算成员必须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拥有资金储备账户及记账证券账户;其余成员为非清算成员,需通过清算成员的代理参加CHIPS清算。在19个清算成员中,有8个成员既为自己的业务进行清算,也接受非清算成员的委托,代其进行清算;其余11个清算成员只为自己的业务进行清算。非CHIPS成员可通过成员银行提供的CHIPS为其服务。CHIPS提供的服务包括:由国际贸易、外汇买卖、国际信贷、欧洲美元交易、欧洲证券交易、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等引起的美元资金支付与清算。此外,CHIPS成员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美国国内贸易及证券交易资金清算、代理行间的资金划转、对美国其他支付系统的头寸进行调拨等等。

CHIPS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允许事先存入付款指示。参加银行除可以在当日调拨资金外,还可以事先将付款指示存入中央计算机系统,然后等到解付日当日再将此付款通知传送到收款银行。第二,完善的查询服务功能。中央计算机能即时将每笔资金的调拨情况存入文件,这就使得参与行的账务管理员能够随时查询自己银行的每笔提出或存入款项,并及时调整头寸。第三,自动化程度高。CHIPS灵活的记录格式使得发报行和收报行能进行高效的计算机自动处理,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第四,安全性好。CHIPS将四台Unisys A15大型计算机组成两套系统,实行两套系统互相备份,每套系统又是双机互为备份,并有蓄电池储备、双燃发动机保证电源供应。付款电文都经保密并加MAC传送,很好地保证了电文的传输安全。

(二)英国的自动化清算所支付系统(CHAPS)

英国的票据交换所比美国早出近百年,但英镑的电子交换清算系统却产生得比较晚。英国的交换银行在1984年初开始使用电脑收付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交换银行自动收付系统”(Clearing House Automated PaymentSystem,简称CHAPS)。

英国银行原来存在着“双重交换体制”,即由英国国家交换银行集中交换,其他商业银行则通过其往来的交换银行进行交换。非交换银行须在交换银行开立账户,以便划拨差额,而交换银行之间交换的最后差额都要通过其在英格兰银行的账户划拨。CHAPS便是依据这种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票据交换新系统。

CHAPS系统的工作程序较之原先的交换方式要简便的多,通过CHAPS付款要使用CHAPS规定的付款电文格式。它的各条信息通道分别都有对出入的收付电报自动加押和核押的软件装置和信息储存装置。此外,每条通道都有一个自动加数器,其作用是能把发生或收到来自其他通道的付款电文所涉及的金额根据不同的收款行(指其他交换银行)分别加以累计,以便交换银行之间在营业终了后进行双边对账和结算,差额通过各行在英格兰银行的账户划拨来清算。

CHAPS系统不设中央管理机构,各交换银行只在必要时才进行合作;经该系统付款电文一旦发出并经通道认收后,发报的交换银行都得在当天保证向对方交换银行付款;而且各交换银行必须保证在规定营业时间内通道畅通,以便随时接收其他通道发来得付款电文,并保证按当事各方通过的协议办事。

CHAPS系统的使用结束了英国用电报调拨资金的做法,它以高度自动化、电脑化的信息传递,部分取代了依靠票据交换的方式。CHAPS成员可以为本行并且可以代替其他银行或其客户与成员之间进行当日资金交换,还能使以伦敦城之外的交换银行为付款人的部分交易(1万英镑以上)也可以实现当日结算,而且,一些银行的客户与银行联机后办理相互间收付款时,可以通过银行与CHAPS联机的电脑进行结算,这也是CHAPS的特点之一。

(三)TARGET支付清算系统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由此开始了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签订了对欧洲货币联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欧共体(EMU)”改称为“欧洲货币联盟(EMU)”(简称欧盟);从1999年初到2000年6月底,欧元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以1∶1的比率取代欧共体1979年实施欧洲货币体系时创立的欧洲货币单位“埃居(EMU)”;从2002年7月起,各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由欧元取而代之。

在欧洲货币的统一进程中,欧洲支付系统的建设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欧盟各国中央银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积极的合作。1995年5月,欧洲货币局宣布拟建一个跨国界的欧元支付清算系统TARGET(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1999年1月1日起,建在德国法兰克福的TARGET正式启动。TARGET系统的成员为欧元区内各国的中央银行,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只要在欧元区内所在国家的中央银行开立汇划账户,即可通过其所在国中央银行运行的本国实时全额清算系统(RTGS)与TARGET相连接,进行欧元的跨国清算。欧洲中央银行及参与国中央银行将监督TARGET的运营状况,并作为清算代理人直接参与TARGET运作,各国原有的中央银行清算系统并不取消。TARGET系统保证了欧元清算的及时有效,其运行效率远高于原有的跨国资金支付系统,资金可以实时、全额地从欧盟一国银行划拨到另一国银行,而不必经过原有的货币汇兑程序,减少了资金占用,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对欧洲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作用。TARGET的业务范围包括贯彻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方面有关的业务、银行间的大额欧元清算、银行客户间的欧元收付款结算等。此外,继续保留原有的EBA清算系统即欧洲货币单位(ECO)(European Bank Association)、EAF清算系统即马克清算系统(Euro Access Frankfurt National Clearing System,欧洲法兰克福清算系统)及两大证券清算系统——欧洲证券清算系统(Security Settlement System,简称SSSs)和世达公司(CEDEL)。

本章重要概念

代理行 账户行 往户账 来户账 控制文件 印鉴 支付系统 SWIFT CHIPS CHAPS TARGET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银行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什么?

3.简述商业银行建立国外代理行关系的步骤与方式。

4.代理行如何进行往来账户设置?

5.国际上的清算体系有哪些?

img7案例分析

1.2010年5月24日,上海某银行(以下称通知行)收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PT Bank Negara Indonesia(以下称开证行)开来的加押不可撤销担保函电传,受益人是上海××木业公司(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合资)。根据保函内容,上海受益人××木业公司C购货方,要立即向香港九龙的国际××公司支付400万美元的预付款,而开证行根据本保函向上海××木业公司担保,如九龙售货未履约,开证行将退回该项预付款。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开证行与上海的通知行之间无密押约定,不能认定该保函的真实性,为此,开证行在该项电传中告知上海通知行可使用其与上海某外资银行的密押。

5月25日,上海通知行的密押员即以传真方式请上海某外资银行代为核押,一小时后,收到对方发来的无押电传,告知Bank Negara Indonesia发来的电传,其密押是正确的。但上海通知行的密押员发现上海某外资银行发来的该传真内容中,多了一部分在其要求核押传真中并未透露的内容,这画蛇添足的内容引起了密押员的怀疑,乃向上级做了汇报,并再次打电话给该外资银行经理查询有否发过上述电传,但对方否认曾发过上述电传,并要求将该电传传真给该行。随后,该行在该电传的传真件上批注“本行从未发过这份电传”(We have never sent the under mentioned telex to you),并在电传上所出现的该银行电传号和回号(30301 SCBSHCN)旁批注“系伪造者打上去”的字句,然后由该行有权签字人签署传真给上海通知行。至此,通知行即通知上海××木业公司“密押不符,不能付款。”这时,客户已派人到该行,只等押符后立即从该行支取400万美元以电汇办理预付款手续。5月26日,上海的通知行即以电传查询印度尼西亚的开证行,5月27日开证行复电通知行告知该行根本未曾开立过该保函,要求通知行将该保函视之为无效文本,并要求通知行将该伪造电传保函传真给该行,以便该行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即5月27日通知行又收到所谓开证行修改后的保函电传,而来电行的电传号与5月24日相同。鉴于该伪造保函的开证申请人也即商务合同项下的出售方九龙国际××公司——上海××公司的港方合伙人,这时,上海的通知行乃将此事通知了中方合伙人的上级单位,从中查出了该港商的假引资投资案,说明了这是一起系列诈骗案。请对该案例的诈骗方式及防范措施进行评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