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债务危机应该分享一下例子

面对债务危机应该分享一下例子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文献中最为传统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这样金融危机便全面爆发了。到金融危机结束时,美元相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分别升值52%,52%,78%,107%,151%。亚洲金融危机早在1997年初,就有一些迹象如韩国韩宝集团破产、泰国第一金融公司破产、许多国家经常账户恶化等。泰铢贬值,国际银行业恐慌性撤资以及美国对冲基金投机性冲击诱发了此次危机,但其根本原因却不在于此。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文献中最为传统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各种金融危机,尽管这些危机的发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又总是出现一些类似的、共性的原因。正如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所言,“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每一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经济学在社会与自然中却反复重复。历史具有独特性;经济学则具有一般性。”本节主要介绍一般金融危机理论,并介绍几个案例。

11.2.1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理论

1)海曼·明斯基的理论

明斯基在货币主义理论家中享有极度悲观的声誉,他十分悲哀地强调货币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导致灾难的可能性,强调信用体系的不稳定是危机发生的一般原因。危机是在外部冲击使投机泡沫破裂时产生的。为什么金融危机发生得如此频繁呢?在明斯基的理论中,经济繁荣是由银行信用扩张导致的,后者扩大了总的货币供应量。但是,在银行介入的前后,由于个人信用无限扩张的本性,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助长投机狂潮的额外支付手段。当人们对资产价格投机需求增加并迅速取代生产性投资需求、人们“买只是为了卖”时,就会出现过度交易。投资者大量购买的结果是银行信贷增加,而抵押(质押)品的价格是越来越“通胀”的。当一般情况下对风险业务较为冷漠的人群也被卷入时,对利润的投机就从正常的理性行为偏离为人们所谓的“投机狂潮”或“投机泡沫”。此时,任何事件(冲击)都可能引致泡沫的破裂。而市场突然只有恐慌性抛售、资产价格急速下跌,投资者或者抛售资产遭受巨大损失,或者变现不成功,最后出现违约或破产。银行发现贷款人不能偿还债务,而原来的贷款抵押(质押)品大幅贬值,于是出现了信用枯竭。好公司也得不到贷款,或优质贷款也被要求提前偿还,以确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样金融危机便全面爆发了。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

在深入思考了大萧条后,凯恩斯将资本分为善意资本(投资于生产、基建和服务的资本)和恶意资本(纯粹为投机目的)。正是纯投机性的恶意资本投资增大和错误的政府政策,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发生和深化。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提出了需求经济学,他认为当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由于私人部门的需求不足,政府部门就有义务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弥补危机时期私人部门需求的不足。

3)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的理论

金德尔伯格特别关注为什么金融危机往往比最初的错误本身更严重、更持久。他强调一国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具有超然地位或“盟主”地位的最后贷款人的重要性。不仅最后贷款人在恐慌发生前的救助是重要的,而且最后贷款人存在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恐慌。大萧条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就是缺乏国际最后贷款人,导致各国政府纷纷了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

4)约瑟夫·熊彼特的理论

熊彼特关注的是不断出现的繁荣—崩溃周期背后的根本原因。他认为是企业家而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石,是创新和企业家愿意引入创新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样,创新成为了经济金融体系进步和不稳定的原因。“创造性地破坏”的体系发展迫使旧的技术、产品、经济金融体系快速适应或被淘汰。当创新步伐突然加快,被淘汰的技术、产品、企业、体系就突然增多,就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危机。

11.2.2 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

1)大萧条

大萧条是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它导致了全球GDP大幅度减少、失业率高启、世界贸易下降了2/3。究其根本原因,首先是供给过度和有效需求的相对不足。如农产品供给过剩、凡尔赛合约对德奥的巨额战争赔款要求导致其对他国产品的需求能力减弱、美国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等。其次是20世纪20年代资本品的过度投资、过度交易造成的泡沫。当1929年11月纽约股市崩盘,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下降导致贷款违约和大量的企业和银行破产,爆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而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如平衡预算政策、紧缩货币政策、加税、减少福利支出政策、政府的“以邻为壑”的政策(如贸易保护主义、竞争性贬值等)加剧了危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缺失又是导致美国大量银行倒闭和缺乏全球统一的旨在恢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行动的根本原因。

大萧条中,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是最严重的,但是,美国也孕育着积极的社会变革:美国西部有许多新的产业正在崛起,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牌和产品(主要有石油化工、新的耐用消费品等)。美国经济社会变成了商业化社会,西海岸成为新的人口和经济增长区。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占有全球一半的工业产出,一半的世界贸易,近2/3的黄金储备。

)东南亚金融危机

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四小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都是经济发展成功的典范。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到危机发生前夕的1997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均保持着高速度增长。然而在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持续的压力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的价值立刻在在岸市场下跌了14%,在离岸市场下跌了19%。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开始。接下来便是菲律宾比索和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菲律宾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来维护比索的价值。尽管政府采取了行动,菲律宾仍然损失了15亿美元外汇储备。7月11日,政府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接着比索就迅速下降了11.5%。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在7月11日停止保卫林吉特。印尼中央银行在8月14日停止保卫其货币卢比(印尼盾)。其他亚洲国家也被传播开来的危机所影响。在8月初,新加坡决定不再保卫其货币,到9月底,新加坡元下跌8%。台湾地区也决定让其货币贬值,但其受影响不大。香港随之也受到了冲击,但维持住了其钉住水平。起初,韩国货币韩元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货币升值;然而到11月,韩元也贬值了25%。到金融危机结束时,美元相对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分别升值52%,52%,78%,107%,151%。

尽管货币市场的混乱到1997年年底有所缓和,但危机的影响仍在整个地区蔓延。许多金融机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都破产,产出大幅度下跌。亚洲金融危机早在1997年初,就有一些迹象如韩国韩宝集团破产、泰国第一金融公司破产、许多国家经常账户恶化等。泰铢贬值,国际银行业恐慌性撤资以及美国对冲基金投机性冲击诱发了此次危机,但其根本原因却不在于此。危机发生前,石油、金属、农产品等基础产品的存在着过度供给。而日元的升值使得许多基础产业生产力过剩,日本公司、韩国汽车和电器公司在海外过度投资,并且这些日韩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而此时机构投资者为了寻求短期利润,产生了规模巨大的游资。同时银行业为了追求国际化趋势而过度借贷,导致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外资。其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速度太快,并且监管缺乏,金融市场失控。这些因素才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危机发生后,由于IMF附带苛刻条件的援救计划,以及政府实行的以邻为壑的政策,使得许多区域内银行流动性困难或变得厌恶风险,信用枯竭让许多企业背负沉重债务负担,面临破产,加重了危机。但同时危机中存在着一些亮点。在危机期间,中国在危机期间仍维持了相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了进口规模,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各国进一步竞争性贬值,有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中国香港1997年10月和1998年9月成功击退投机性攻击;台湾地区则在危机中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银行系统没有出现重大的违约或破产。这证明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银行业是危机地区最强大的。台湾地区尽管受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其IT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实际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国际货币制度所经受的最大外部冲击是两次石油危机,两次冲击的结果都是形成大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在失衡双方的构成中,顺差一方是持有大量石油美元的石油输出国,逆差一方则是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石油进口国家。对于失衡的解决,国际金融市场在其间起到了关键的回流石油美元的作用。当时IMF的方针也非常明确,主张逆差国不应采取传统的紧缩国内经济的方法来调节经常账户逆差,而应通过借取国际金融市场上充裕的石油美元资金,来为其经常账户融资。IMF的方针旨在避免各国紧缩经济而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同时也确信石油输出国的盈余资金不会是长久的。

石油危机过后,面对经常账户的大量逆差,发达国家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同样采取了依靠外部融资的政策。但是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利用外部资金融通提供的缓冲,在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节约能源的技术和工业,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从而趁机巩固了其国际收支地位。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错误地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是永远可以依赖的。不但没有借缓冲之机调整国内经济,巩固国际收支地位,反而继续利用外部融资来支持国内扩张性经济计划和弥补财政赤字,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削弱了国际收支地位。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先后陷入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市场贷款条件骤然恶化时,发展中国家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危机爆发了。其标志是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当年到期的债务。

此次债务危机的特点是无力偿还的债务规模巨大。根据IMF的统计,从1973年至1982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6124亿美元。并且危机爆发后,债务总额继续增长,1988年达到9932亿美元,1990年超过13000亿美元。尤为严重的是,自1984年以来,由于债务总额的积累和还本付息负担的不断加重,以及国际商业性贷款资金的减少,已形成国际资本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净流出。在80年代初无力偿债的国家中,约半数的违约债务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另外,在外债负担最为沉重的国家中,还有位于撒哈拉南部非洲的一些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

11.2.3 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应从债务国国内的政策失误和世界经济外部环境的冲击两方面加以分析。债务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和外债管理方针的不当,使外债规模的膨胀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这是危机爆发的内因。世界经济的衰退,以及储备货币国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则是诱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而债务国盲目借助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是危机的内因。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石油输出国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国际金融市场资金充裕,利率很低。于是很多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借取了大量资金,应该说国际金融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地回流了“石油美元”,在实际范围内平衡了国际收支。但是其中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却认为国际金融市场永远可以依靠,特别是一些产油国,认为今后绝不会出现债务问题,于是急于求成地追求经济增长,更借助了大量商业银行贷款来不断扩大国内投资。这样当世界经济转入严重衰退、石油价格大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急剧上升时,贷款便难以按期偿还。面对如此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债务国家不是审时度势地调整国内经济、平衡国际收支,而是继续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维持高速经济增长。于是巨额的财政赤字只能由货币供应的巨量增长来弥补。这一方面会促使国内资金加速外逃,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率的迅速上升。许多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都出现过3位数字,这都会使外债问题更加严重。

就危机发生的外部环境因素看,1979年的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诱发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国内危机,纷纷实行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减少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产品的价格,以及石油价格大幅下降。因此发展中国的出口收入突然下降,于是他们的偿债能力自然要下降,债务危机也就在所难免。1980年,美国为克服国内经济严重的滞胀,实行了紧缩货币和扩张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致使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大幅提高,从而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流向美国,同时还形成美元汇率的大幅攀升。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为了避免国内资金大量外流,也不得不相应提高其利率水平,从而形成世界范围的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多数为浮动利率的商业性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大大加重了其偿债负担。同时,由于所借债务主要是美元债务,高利率形成的美元汇率上升也必然会对债务国形成不利影响。

债务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债权银行陷入困境,美国1982年底,最大的9家银行共向拉美国家提供51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这些银行自有资金总额的176%,其余银行提供了790亿美元。债务国基本丧失了主动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经济全面紧缩。

国际债务危机缓解的方案与措施

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1984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引起国际金融界的巨大震动,在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的数天之内,国际社会就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美国政府继续提供了近30亿美元的贷款,国际清算银行提供了近1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主要债权国的出口信贷机构也同意对墨西哥增加20亿美元的贷款。此外,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性开发银行,也为债务国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援助性贷款,同时IMF着手制定大规模的援助性贷款计划。对墨西哥的挽救计划成为此后几十个债务国重新安排到期债务的样板。最初的挽救措施主要是在IMF的协调下,由债权银行、债权国政府和债务国政府共同协商,重新安排到期债务。在债务重新安排的过程中,IMF的作用十分重要,它非常强调债务国国内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债权银行通常要求债务国在谈判之前先与IMF共同制定一项全面的经济调整计划,或者先得到IMF的条件性贷款。以此为前提,商业银行将现有债务重新安排,延长债务本金的偿还期限,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而且在延长期间,贷款的利息照付。

贝克计划(1985—1988年)——1985年10月,美国前财政部长J.贝克在汉城(今首尔)举行的IMF和世界银行联合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的债务危机解决方案。贝克计划提出债务国在国内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应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将获得世界银行等官方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支持。另外,贝克计划还提出了一些建立在金融市场基础上的、长期性的债务缓解措施,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和债务回购等等。与以往的债务重新安排方案相比,贝克计划强调了必须实现债务国经济长期增长,不能单纯依靠紧缩经济来平衡国际收支,这是个重要的变化。但是贝克计划的目标不是削减债务,而是试图将债务国的偿债负担降到其经济增长能够承担得起的水平。贝克计划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和部分商业银行的支持,成为发达国家在债务问题上的共同准则

布雷迪计划(1989年后)——鉴于许多银行对不良债务失去了信心,因此,提出在自愿的、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免。该计划是由美国财政部长N.F.布雷迪于1989年3月提出的一个减债方案,它是建立在贝克计划的基础之上的。布雷迪计划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偿付能力的危机,而并非暂时的资金失灵。因此布雷迪计划强调本金和利息的减免,并提出应由IMF、世界银行,以及债权国政府为削减债务本金和利息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债务国与债权银行之间的债务减免交易条件必须得到IMF和世界银行的批准,或者是在减债协议达成之前,先要获得IMF和世界银行的贷款保证。这两个机构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增强债务国与商业银行谈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达成的交易能够有效地利用贷款资金来源。

1990年后,美国利率显著下降,债务国的政策调整也初见成效。1992年,债务危机基本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