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环境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种是由ICI共同保险公司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保单,它负责对基金违约损失的理赔业务,该保单的保费为资产面值的0.2%。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给银行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对银行资金供求双方竞争的压力迫使银行的利差收入持续下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着不会有新的进入者。

二、环境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大为削弱

环境的变化对银行业最重要的影响是银行丧失了它们传统的核心竞争力。

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想进入银行业的新的竞争者而言,只需它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部分银行产品或次级构成即可。这种情况被称为分拆或分解,即将某项完整的金融业务分解成若干项单个的可以独立服务的过程。通过对某一完整业务程序的分解,金融服务新进入者就可能在技术上获得仅提供所分解部分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新的竞争者不再被要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或者完成生产某种产品的所有程序。以下现象说明,通过“分解方式”,新兴竞争者已经进入了银行传统的核心竞争力部分:

1.对银行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能力的分解

如前所述,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银行从事的业务最终都属于“信息处理”,那么,任何影响信息的可获得性、成本以及管理的因素都必然会对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以新兴出现的共同基金为例,它们聚集了社会上大量的储蓄,并将资金以组合的方式投放到公司股票、债券、高级别的商业票据以及可转换的资产抵押债券上,而信用评级机构则对这些证券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信息披露。在这里,共同基金将信息披露和财务监督的功能分拆给信用评级机构,而不必自己维持昂贵的信用监督全过程,甚至保险公司也通过其风险管理功能进入这一分拆程序。例如,美国保险公司最近向金融市场推出两种新的保险品种:一种是苏黎世-美洲金融机构推出的货币市场资产净值保单(NAV)。这种保单承诺,一旦标的资产违约,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净值低于预先设定的价值水平,即给予保险赔偿。另一种是由ICI共同保险公司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保单,它负责对基金违约损失的理赔业务,该保单的保费为资产面值的0.2%。这两种保险单提供的最大承保额度可达10亿美元。(2)这些现象意味着,传统上作为银行信贷管理程序组成部分的贷前分析、贷后监督、风险控制等环节已被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可以分别由信用评级机构、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来完成。这些新兴的参与者不需要包办传统意义上银行经营和管理信贷的全过程,它们只需专门服务于各自的领域,并获得有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2.银行传统的业务分销和支付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给银行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新的进入者可以方便地进入银行的业务领域,因为传统银行的分支机构系统作为一种进入壁垒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于通过互联网进行一笔金融业务的平均成本仅仅是通过传统的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业务的成本的1/10,新的市场参与者因此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3.银行转换的功能正在弱化

如前所述,银行的优势在于,通过积蓄大量的资金,它能够预测出必要的流动性资金持有水平来满足储户们的流动性需求,同时将资金尽可能地投向收益高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以获取高额回报。然而,各种共同基金的发展和贷款证券化的成熟极大地弱化了银行转换这一基本功能。共同基金具有面额小、流动性强、回报率较高的特点,有些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甚至有很强的流动性,它们像银行账户一样,能给持有者提供类似货币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易获性等功能,甚至还能借此签发支票,但是它们的经营费用不超过资产总额的0.5%,而一般零售银行的这一指标接近4%~5%,是前者的10倍。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之所以有这么低的成本,是因为它们吸收资金主要是通过邮寄和电话的方式,而不是像银行通过分支机构办理。货款的证券化又大大提高了贷款资产的可销售性,这又扩大了共同基金投资选择的范围,使之能够将它们的资金投资于高收益贷款抵押证券上。很显然,银行传统优势的转换作用的基础被削弱化了。

(二)银行利差收入的持续下降

对银行资金供求双方的持续压力,使银行利差空间不断缩小。从银行资金供给方面来看,由于金融市场上高回报、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种不断出现,对储蓄-投资者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大量的资金流向金融市场,迫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从银行资金需求方面来看,由于信用评估的发展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获性,这使得厂商能较容易以较低成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迫使银行的贷款利率不断接近金融市场融资利率水平。对银行资金供求双方竞争的压力迫使银行的利差收入持续下降。存款和贷款一直是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净利差构成其利润的主要来源。持续性的利差缩小使得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三)生产能力过剩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准入壁垒的降低,银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该问题在很多国家可能早已存在,但在高度金融管制的体系中是不可能表现出来,或者只是以隐性方式表现。传统上对银行的保护性政策使银行业可以处在“寻租”地位上,获得垄断利润,这反过来又可以使银行长期维持较高的经营成本。然而,一旦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取消之后,银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就立刻显露出来,其表现形态为过多的银行数量以及重叠的分支机构。需要指出的是,银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味着不会有新的进入者。如果新进入者相信它们在某一领域上会存在比较优势的话,其进入仍然可能是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