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品价格,为什么具有“金字塔”结构

艺术品价格,为什么具有“金字塔”结构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明显的规律是:价位区间越低、成交数量越多,形成了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必须承认,艺术品价格除了与其自身属性有关,消费需求的“外部性”更值得关注。在艺术品市场,个人消费高价艺术品几乎都与炫耀心理有关,而高端艺术品价格形成的过程,正是它由普通商品向“虚荣商品”转化的过程。

☆认识误区之4:“名家作品都值得投资”

☆投资必备要诀:艺术品价格具有“金字塔”型结构,越容易占据金字塔顶端的艺术品,投资潜力越大。

☆阅读关键词汇:徐悲鸿·金字塔价位分布·外部性·虚荣效应

在人们印象中,大名头画家的作品一定都很昂贵。

但事实并非如此,且以中国名头最大的画家徐悲鸿为例。从“雅昌艺术网”的拍卖数据看,至2010年11月初,徐悲鸿作品共拍卖成交3220件。其中,价格最高的是2010年在“北京九歌”成交的油画《蒋碧薇像》,以及同年在“北京保利”成交的中国画《十二生肖》,成交价都是人民币7280万元。而价格最低的一件,是2007年在某拍卖行成交的中国画立轴《猫》,成交价仅为2000余元,不足前两者的三万分之一。有人会认为,作品的价差是随着画家不断被市场认识而拉开的。但也不尽然,就在徐悲鸿的《十二生肖》以7280万元成交的同一个拍场,他的1941年作镜心《墨竹》成交价仅为34.7万元,二者相差200余倍。

徐悲鸿的作品不仅贵贱反差巨大,而且价格分布也耐人寻味。

我们先以1000万元为单位,将徐悲鸿的3220件成交作品划分为8组,可以看到:在0~1000万元区间共有3189件,占总量的99.03%;在1000万~2000万元区间共有20件,占总量的0.62%;价位更高的6组合计11件,合占总量的0.34%。我们再以100万元为单位,将3189件1000万元以下的作品划分为10组,可以看到:在0~100万元区间共有2649件,占总量的83.07%;在100万~200万元区间共有287件,占总量的9.00%;在200万~300万元区间共有107件,占总量的3.36%……一个明显的规律是:价位区间越低、成交数量越多,形成了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详见表4-1)

表4-1 徐悲鸿作品拍卖价格分布

(单位: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2010-11-11)

徐悲鸿作品价格的“金字塔”型结构,原因何在?

我们用经济学的“消费需求外部性”原理,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经济学在研究商品的“市场需求”时发现:每个人对商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还受别人需求的影响,这便是消费需求的外部性。当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别人对该商品购买量增加而增加,称之为“正外部性”;反之,当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别人对该商品购买量减少而增加,则称之为“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的典型表现是“虚荣效应”。“虚荣效应”是指人们对能够显示高贵身份的商品的追求,它来源于人们在炫耀高度珍稀物品时,所产生的巨大荣誉感。人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中的炫耀成分就越大。只有当某种商品不能被很多人拥有时,拥有者才会感到高人一等,所以“虚荣商品”一定高度稀有、极其昂贵。比如名贵手表和豪华游艇,不仅贵得离谱,还可能限量生产。

徐悲鸿作品的总成交额之所以高居榜首,就取决于他的“稀有”身份。

徐悲鸿20岁到上海谋生时默默无闻,他为一本体育书籍画挂图,每幅稿酬尚不足0.3元(当时只够买9斤大米)。他后来相继任教于南国艺术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并出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校长,其画价随着身价水涨船高。他1942年到大理为抗战义卖时,购画者慕名而至,大商号老板以2400银元求购《八骏图》,相当于30匹上等活马的价钱。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担任了第一届全国美协主席、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长,并长期主导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和艺术思想体系。他在美术界无人比肩的至尊地位,让许多人以拥有其墨宝为荣耀,以至于新世纪以来,他的画作一直被拍卖市场高度热捧。

至于画作个体,同样是越稀有、越昂贵,越能满足炫耀心理。

徐悲鸿作品数量众多,但普通画作仍难以满足财力雄厚者的炫耀需要,顶级买家会去追逐其中的最稀有者。徐悲鸿一生仅创作油画100余幅,又有40幅遗失,所以他的油画比中国画市场更火,其中某些画作的价格也在“虚荣效应”中越抬越高:少数画作价格越高、能够拥有者就越少,能拥有者越少、就越能满足虚荣需要,越能满足虚荣需要、越促高价格。比如那件几度现身拍卖市场的《愚公移山》,1980年代在“苏富比”作为拍卖图录封面被新加坡藏家购得,1992年在“台北苏富比”以550万台币成交,1999年在“苏富比”秋拍以600万台币成交,2000年在“嘉德在线”以250万元创成交价纪录,2006年又在“北京翰海”以3300万元创造新高。

不仅徐悲鸿,这种“金字塔”型价位分布,在艺术市场中普遍存在。

我们经常会看到,绘画价格并不与画家的地位完全一致,许多地位相似的画家、甚至同一位画家的不同作品,价格可能相差很大。必须承认,艺术品价格除了与其自身属性有关,消费需求的“外部性”更值得关注。在艺术品市场,个人消费高价艺术品几乎都与炫耀心理有关,而高端艺术品价格形成的过程,正是它由普通商品向“虚荣商品”转化的过程。

相关资料链接:

1周积寅《徐悲鸿中国画收藏观》《中国书画》2004-04

2李华建《徐悲鸿写实艺术趣味的产生与转变》《华章》2008-08

3沙平《徐悲鸿在西南》《钟山风雨》2008-05

4编辑部《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拍出3300万》《北京青年报》2006-12-14

5编辑部《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创作过程与流传历史》雅昌艺术网专稿2008-09-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