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中国的高级技工

培养中国的高级技工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非常重要。据介绍,目前中国在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高级技工缺口100多万人,亟待培训的有200多万人。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中国“十五”(2001—2005)计划提出,要在5年内将职工中的高级技能人才的比例提高到20%。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非常重要。

中、高级技工总体缺乏的情况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为缓慢,专业设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以增加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消除高级蓝领紧缺对制造业发展的制约。

2002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启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这项工程计划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重提高3到5个百分点,其中中青年高级技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进而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状况。具体地说,就是未来3年,中国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3000万从业人员,以此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局面。

2003年4月8日,科技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北京联合举行展示会,推广以电气智能教学公共平台培训高级技工的新模式。

据介绍,目前中国在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高级技工缺口100多万人,亟待培训的有200多万人。造成此类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技工学校缺乏深入生产一线的工作界面,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为此,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联合创建电气智能教学公共平台,以支持职业技工学校培养培训高级技能人才。

这一平台由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教育两部分组成,核心内容是电气智能实验教学系统,即针对各类职业技工学校的学生和相关人员在职培训与学习而开发的教学设备。硬环境包括电子教室、学生实验台、网络操作系统等;软环境主要是由各相关部门为职业技工学校培养、培训高级技能人才创造宽松的条件。

有关人士表示,电气智能实验教学公共平台的创建,为企业职工岗前、岗位培训、构建职工终身受教育模式;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能培训等,提供了先进的训练模式和现代化的设备。平台试运行期间,已有山东、辽宁等省的职业技术学校利用这一平台培训8000余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根据有关部门的计划,经过大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力争在三年内,中国技术工人中的初级工比例降到技工总数的30%以下,高级工的比例将上升到15%,掌握第二、第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会达到50%以上。为此,我们就一定要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积极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同时企业要完善用人机制,实行技术工人岗位津贴,并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有关专家认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并不是职业技术人才没有市场,而是职业教育如何跟上人才需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对此,上海已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战略性调整思路,即培养目标从一次性的就业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转变;发展重点从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举转变;职业教育工作侧重点从比较注重数量扩张,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面转变等等。

早就有专家提醒,今天我们面临一个大变化,就是从传统的就业模式走向市场就业。当市场就业占主导地位时,一个人的收入状况、社会地位,最主要的是看市场对其的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如果人们再看不起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再忽视生产技术人员,最终会有一个力量,一个比传统观念甚至比政府都强大的力量出来说话,那就是市场。

工业发达国家都有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德国为例,其职业教育十分红火。为什么?德国的失业率约10%,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职业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到处需要,其毕业生失业率低于2%。

现在看来,我国也有这种趋势。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处统计,在大学毕业生分配日益维艰的情况下,北京市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却高达95%以上。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同样也清楚地表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其身价也是日益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