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而造成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与实体产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1.转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观念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并且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促进其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但过去长久以来,消费需求以物质需求满足为主,在政策设计和思想观念上都对制造业生产部门非常重视,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挤占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有对服务业的歧视政策。近些年,虽然对服务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更多地关注于消费性服务业和部分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等,认为这些服务业能极大地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见效快,有利于短期的GDP增长。从而造成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为此,必须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破单一所有制形式,非国有资本进入经济活动并快速成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市场的竞争和活力,也促进了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尤其是制造业,绝大部分行业已对非国有资本开放市场,从而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繁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基本上是竞争性行业,应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步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国有、民营、外资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对交通、电信、金融等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成本,扩大市场供给,满足经济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三是在不影响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为目标,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3.协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从发展时顺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而且制造业企业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工制造,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了总收入的2/3。因此,应从政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之间及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对生产环节和业务重新进行分工、组合,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利用外包、模块化生产等方式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进行外包以促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4.优化生产布局

从国际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从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看,往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越来越强,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看,生产性服务业不仅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而且相对于制造业来说也属于劳动密集,具有人口的规模性、功能的集中性、空间的集聚性和中小企业居多性,对基础设施的要求高,集聚式发展不仅可以强化企业间的联系,也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进行区域规划,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政策,以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依托既有制造业集聚区、高等院校集聚区等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避免过分分散而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和无序竞争。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投资、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创业基金的退出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护自主创新。

6.优化外部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保障,尤其是良好的诚信体系作保障。与实体产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许多生产企业之所以不进行服务外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不诚实经营,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生产企业不得不自我提供。如物流业中,寄送物品被盗、损毁破坏,不能按承诺时间及时交送货物;会计、审计业中,经营发生假账现象;一些行业垄断经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霸王条款”、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企业之间诚信缺失,又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生产性服务业必然难以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打破行政垄断,形成多元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整顿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严厉打击违规、失信的不良行为,大力倡导“规范服务”和“诚实守信服务”,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全国性互联、互通的征信系统,加强对企业生产、交易履约情况的监督,形成全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管体系。

【注释】

[1]薛立敏、杜英仪、王素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年。

[2]李慧中:《论国际服务贸易及中国之发展思路》,《世界经济文汇》1996年第1期。

[3]钟韵、闫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5年第3期。

[4]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第10期。

[5]李孟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动因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从统计年鉴中关于第三产业的行业分类看,1990~2003年的服务业分为11个行业和“其他行业”。其中“其他行业”包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建筑及工程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计算机系统设计、管理科学和科技咨询、广告等,这些行业极为接近2002年行业分类标准中的“商务服务业”,因而应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7]王子先主编:《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8]测算结果和数据参考申玉铭等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8月;李善同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内容、发展水平与内部结构》,《中国发表评论》2007年第2期。

[9]这是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类进行分类的,分别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保险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地质勘查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

[10]《中国供应商,要积极应对当前市场变化》,http://info.sinobal.com/。

[11]王子先主编:《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