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力素质现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及对策

劳动力素质现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力素质不高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未来人口数量红利的逐步消失,会对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倒逼机制。因此,需要改变劳动力素质状况,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人口质量红利的转变。另外,“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折射出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滞后。

三、劳动力素质现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及对策

劳动力素质不高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解释,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一般缺乏后续力量。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但很大一部分是靠初级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却依靠科技创新将资源匮乏、劳动力短缺等静态比较劣势变成了动态比较优势。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上其他生产要素的低廉客观上造成了创新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和成效。随着未来人口数量红利的逐步消失,会对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倒逼机制。因此,需要改变劳动力素质状况,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人口质量红利的转变。

(一)劳动力素质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存在矛盾

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有不断加快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短缺几乎成为必然。因此,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劳动力素质通常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衡量。我国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存在较大差距。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从11.04年提高到13.63年,用了大约41年。我国从小学水平6.04年提升到初中水平,也用了大约30年。按照目前教育普及的速度,我国要赶上日本、美国2005年时的水平,保守估计还分别需要30年、40年以上。很显然,人力资本积累落后于经济发展进程,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化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生增长发展的要求下,对高素质的劳动力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2000年以来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有强劲的需求,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只能有一种结论:我国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高校的盲目扩张、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83万迅速增长到2012年的680万人。然而一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并非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多越好,只有与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才构成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对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忽视是我国教育最大的诟病,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匮乏已经成为迟滞我国农业现代化和阻碍工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人才资源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卫生、经济、会计及传统工业中,农业、信息、金融等行业人才较少,新技术、新能源等工程技术类人才远远不够。劳动力素质构成应该多元化,这就要求我国的人口素质战略应包含若干个子战略,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要求。我们需要一方面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我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是制造业大国的现实,加大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另外,“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折射出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滞后。当前的“用工荒”主要发生在用工需求比较多的低端产业,如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朝阳产业发展不足,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这意味着只有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上,在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谋求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