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刘晓东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是国家继倡导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而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区域经济板块发展战略举措,影响深远。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关系到全国交通的畅通,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_学林探赜(第2辑)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刘晓东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是国家继倡导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而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区域经济板块发展战略举措,影响深远。200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到2015年甚至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GDP增速超过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2020年,中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主要指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总面积10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0.7%,人口3.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2%,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是我国东西、南北联系的通道和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产业带的“中游”和交汇处,客观上具备发展现代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关系到全国交通的畅通,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京九、京广、大湛和陇海、襄渝、浙赣为主干的“三纵三横”铁路干线网及山西煤炭基地大能力煤运通道网。近些年来国家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措施的出台,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中部地区面临着“中部塌陷”的危险。自2004年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以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中部地区经济总体上得到较快发展,并初步扭转了中部“塌陷”态势,在全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逐年提高。

从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中部各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克难奋进,多策并举,中部地区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但商品进出口呈现出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

2009年中部六省生产总值70137.3亿元,平均增速达11.1%,高出全国增速2.4个百分点;GDP总量占全国的20.9%,比2008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09年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四省GDP均超过万亿元,最高的河南省2009年GDP达到19367亿元,最低的山西省也达到7366亿元。

2.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2009年中部六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0642亿元,比上年平均增长13.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8个百分点,其中,湖北、安徽、江西增幅均在14%以上。在中部六省中工业增加值总量最高的为河南省,其2009年工业增加值为9858亿元;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湖北省,增长幅度达19.7%,安徽和江西增长率分别为16.5%和14.5%。

3.投资高位运行,消费需求逐步扩大

2009年中部六省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451亿元,增长37.2%,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21.7%提高到23%。其中湖南、江西、湖北、山西增幅超过四省的40%。其中总量最高的是河南省,达到13705亿元。2009年中部六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09.7亿元,增长19.1%,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20.4%提高到21.1%。

4.财政收入稳步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中部六省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36.7亿元,增长14.4%,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15.3%上升至15.5%。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安徽省,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达19.3%,从总量上看河南省最高,继2008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2009年再上一个台阶,达1126亿元。

5.进出口总额下降,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部六省实现进出口总额776.7亿美元,下降21.7%,降幅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3.9%回落到3.5%。从总量上看湖北省进出口总额最高,2009年达到172.3亿元。2009年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3.1亿美元,增长16.8%,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21%上升至25.2%。中部六省中,河南、湖南、江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均在40亿美元以上,除山西比上年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长。其中总量最高的为河南省,2009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8亿元;安徽省增长速度最快,2009年其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88.3%。

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3000~15000元之间,增幅在6.7%~9.9%之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175元)。其中最高的湖南为150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91元。2009年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200~5000元之间,增幅在3.6%~8.8%之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其中最高的江西为507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8元。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扭曲资源配置、消费需求不足、权力缺乏监督、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当前阻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种种因素当中必须看到: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的背后,是资源价格体制过去长期扭曲以及科技教育体制中缺乏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制度设计;消费受到重重制约的背后,是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二元化”的城乡体制;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的背后,是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的干部政绩考评体制以及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这些问题在中部地区许多地方也普遍存在,除此之外还存在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一些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化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和城市化滞后等若干困扰中部地区发展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

中部地区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发展状况来说,目前中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虽然基本上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现有的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且层次偏低。农业人口比重偏大,城市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密集型农业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工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较大规模,但基本上还没有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冶金、钢铁等传统行业至今仍是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源偏重型结构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制造业整体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普遍。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滞后,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第三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两大传统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中部地区六省除山西外均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支撑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特征。中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但是转化这些基础资源的深加工体系尚欠完善,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造成资源附加值低,农业经济效益不高。2009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0%左右,农业人口比重为67%。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地方县市财政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投资能力缺乏,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进展缓慢。

2.经济结构不太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

中部地区一直以来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第一产业占有的比重在全国四大区域中最高,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更是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是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19∶46∶35,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3∶48∶39,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落后了一个阶段。中部地区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使其二元结构矛盾比东部及全国更加突出,中部地区农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在全国都是最大的,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土地的收入占比在60%~80%之间,收入增长难度很大。所有这些均直接导致了中部区域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弱化了中部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财政资金运转困难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中部地区社会投资总额较少,仅为东部地区的40%左右、占全国的22%左右。二是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中部地区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2009年中部地区驰名商标在全国的占有率只有26%左右,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地区消费市场低迷。2009年中部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26410亿元,仅为全国12.53万亿元的22%。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部地区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比东部地区低了1.2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财政刚性支出直线上升,目前有半数以上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中部地区目前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地方财政拮据,加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市级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融资平台业务,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中部地区工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乡率很低,到地方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持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由于中部地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初中以后教育严重滞后,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短缺,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2009年中部地区科技产品总产值的全国占有量只有12%,而东部高达84%,与东部相比差了72个百分点。可见中部地区科技产出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甚大,且差距还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四是对外开放度偏低。2009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223.1亿美元,占全国的5%左右;2009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776.7亿美元,仅为全国出口总额22072亿元的3.5%,只有东部地区19471亿元的4%。由此可见,中部地区经济的国际联系及其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是相对比较低的。

5.城市化滞后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既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导致中部地区缺乏具有很强综合实力、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大城市相比,中部城市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要小得多。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较慢,城市整体规模小,龙头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对接能力不强,严重阻碍了都市圈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部地区各都市圈内部产业同化现象严重,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和合作关系,整体协作能力较差,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状况影响和制约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近些年来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6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的38%提高到2009年为43.2%,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相差3.4个百分点,从发展速度上来看,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超过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

可见,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相差较大;与西部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

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中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符合中部实际、具有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1.更新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发展。中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制度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发展思路上,一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的倾向。二是要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而不顾及后代人发展的理念和做法。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中部地区要结合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以特色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河南应以郑州为核心,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建设全国商品交易和原材料批发市场及物流基地,重点提升发展食品、商贸、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材料机械等产业。湖北应以武汉为中心,强化“宜—鄂”沿江的冶金、电力、轻纺、光电、生物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带,加强“汉—十”汽车、光、电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武汉市的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房地产、科教、信息、技术咨询和产权交易等产业。湖南应以长沙为核心,加强“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冶金、机械、卷烟、生物工程、食品等支柱产业。安徽应以合肥为核心,重点发展煤炭、冶金、机械和旅游业。江西以南昌为核心,重点培育汽车、机械、化工、建材、旅游和食品等支柱产业。山西应以太原为核心,重点发展火电、煤炭工业、化工、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

中部地区要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环境和条件:转变发展观念,转到科学发展的理念上,特别是官员的理念,领导干部发展的观念要转变。体制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调整,体制的深化改革和调整,实际上就是要创造有利于经济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生产力作为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要素。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增长极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弱化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的。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自身的科教人才优势,加大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部地区要树立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优势企业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延长产业链条,积极走向国际市场。要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不断引进、吸收、开发先进技术和工艺,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逐步实现由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要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带动中部地区各省的技术创新。要保障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创新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要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二是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由资源大区向资源强区的跨越。中部地区必须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发展基础好、有竞争力的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同时,也要跳出工业抓工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金融、物流、现代商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大企业、大集团与发展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要合理规划推进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工业园区的竞争力,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和教育,形成企业家选拔和使用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家创业。要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要求,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通过鼓励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带动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通过深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通过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角度来说,要加快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把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尽快打造成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抓住“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加强“东引西联”,扩大民间投资。利用西部建设东部大通道的契机,极力争取国家投资,搞好东西对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中部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4.积极推进节能降耗

在发展道路上中部地区要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现有产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并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产业;二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而循环经济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的能源循环,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此,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四要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企业的惩处力度。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的力度,加快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以技术进步带动整个产业升级;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强制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高碳产业“低碳化”不仅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兑现减排承诺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要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耗为切入点,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突出改善民生,重点促进就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动力。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落实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积极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积极落实扶持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服务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多吸纳就业,引导和支持困难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扩大就业范围,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待遇,在制度调整、资源分配等领域逐步解决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分配失衡状况,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促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必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走出一条“兴生态产业,建生态家园,创生态城市”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添活力、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城乡共同繁荣、民生和谐稳定、城市文明进步”的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持续发展,走出一条“起步晚但起点高、势头强、后劲足”的科学发展之路。抓住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综合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民生工程,着力打造具有中部特色的战略支柱产业,推动中部地区稳步走在快速、绿色、创新、协调、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从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到或者强调要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模式,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光伏光电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广、市场份额高的现代产业集群基地。

“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大大缩小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节能降耗力度进一步加大;实现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明显进步、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晓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吉林日报》,2008-07-26。

[2]谢建超、王月金:《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10-05-19。

[3]《宁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宁波日报》,2010-03-22。

[4]《河北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河北日报》,2010-06-30。

[5]《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