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诚信形象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诚信形象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趋势,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5.4.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但其概念(CRS)是20世纪在美国提出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是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发展。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就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投资者的愿望,实现经营者的自我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现代企业存在价值的演进。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自利的基本经济组织,其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十分强调对股东权益的保护,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不得不承担起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权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悄然兴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且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变被动为主动,对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取得认同,不仅自己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并开始纷纷要求其产业链的合作方、供应商必须接受劳保标准和环保标准等社会责任守则或标准的审查。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一股巨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各国、各企业都无不感到这场社会运动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导入中国并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的大部分学者都肯定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林毅夫曾指出,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由于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企业行为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超出自身应有的边界,对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社会的繁荣和和谐,要提倡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并使企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一种,和其他类型的公民一样都对社会负有伦理道德义务,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社会财富也更多地集中在这些成功的企业当中,它应该有责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在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中央提出了两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命题: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微观主体,离开企业的财富创造功能,也就失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企业财富的增长,最终有利于企业所有者们,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对企业而言既是责任也是机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新形势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企业也将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趋势,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致性,纠正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一些不正确观点,才能有助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帮助我们的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2003年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波特发表的《企业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是专注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其含义为,企业在为社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时,要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我国民营企业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起包括责任管理体系在内的全面管理体系,将企业专业优势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参与供应链竞争,提高责任竞争能力,对于许多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来讲,需要迅速熟悉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规则,参加相关的审核和认证,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的责任管理体系,并寻求专业优势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结合点,切实培植责任竞争力。

企业除了有股东的利益以外,还有受企业决策与行为影响的人,即还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的利益,乃至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等,如何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亦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问题。传统的企业都是立足于个人(股东)本位,以最大限度地营利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社会责任则要求企业除了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外,还应该尽可能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这两方面经常地存在着某种张力,在相互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各自的目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企业利益相关者模型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企业的最高权力由利益相关者组成,而不仅仅是股东的代表组成;二是企业目标不仅是盈利最大化,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与管理道德密切相关的概念。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平衡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和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利润和良好的经营条件是与其为顾客、社会、股东和员工提供价值的交换结果。企业价值是由其创造的顾客价值、社会价值、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所组成的有机的动态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决定了企业获得长期盈利和发展的能力。

5.4.2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大,民营企业拥有了一定财富,也有不少民营企业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政治、社会、文化、舆论大环境,而这个环境的营造,与民营企业自身密切相关。优秀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尊敬的企业”。中国民营企业要提升社会公众形象,首先要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因为企业家再也不是单纯意义的企业舵手,企业家已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因此,民营企业家既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自身的价值、拥有的财富,又要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处事韬光养晦,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参与公益事业,用行动倡导诚信和公平,使个人、企业和社会三者共赢发展;还要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企业领袖风范,进而提高企业、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文化力,最终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其次是以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美誉度,从而以企业美好的公众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度。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企业在积极参与全球生产体系的同时,也必须遵守国际准则和全球协定,这是我们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无法回避的。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必要环节。为了既能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又能促进企业发展,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承担社会责任并非消极的只是一种负担,只要把握和利用的好,完全可以转化为一种企业发展的机会;第二,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怎么去承担和该承担多少的问题要把握好,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卖方市场条件下,顾客可能被迫选择无诚信企业的产品,但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有无诚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及成长过程限制,建立诚信制度就尤显迫切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的信用制度,所以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建立。民营企业必须关注诚信,并将其制度化。对内,可以将诚信融入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当顾客相信了企业的诚信,他们也就认可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顾客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另外,国家也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为民营企业创造合适的环境。只有给外界以良好的诚信形象,民营企业才能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进而快速地可持续发展。

5.4.3 社会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中国民营企业正经历一场后金融危机时代,富士康现象、本田现象给民营企业敲响了警钟——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低廉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已不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草根型民营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最大价值,是可以为企业提供社会合法性。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银行、供应商、劳工、消费者、社区、媒体)的支持;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角色和行为有期待和要求,企业如果没能达到上述期待和要求,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也就失去社会合法性,未来发展就堪忧。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达到甚至超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获得强有力的社会合法性,企业的发展就会更顺利。

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世界各地的客户、供应商、员工、社会和股东之间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用创造性的、有市场前景的方式,调动包括客户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参与,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用“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企业才能与社会和环境共生共荣,获得绵绵不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只有不回避责任的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信任,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社会许可和竞争力。

事实上,提出公司责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落实到战略、执行、考核等多重公司运营体系之中。

1.美国杜邦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可以借鉴一下世界著名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的做法。美国杜邦公司创建于1802年,是世界上持续发展时间最长的企业之一。目前业务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5000名员工、37000多种产品。回顾杜邦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人们不难看出其对“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的企业核心价值的坚持和实践,这是杜邦长盛不衰的秘诀。2005年12月12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ly)公布了“全球最绿色企业”(The Top Green Companies)排名,杜邦公司居于首位。这一由《商业周刊》和大气保护组织、环保投资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独立国际评审委员会提供的排名,依据了三大评判标准,即企业减排温室气体的总量,减排结果相对于企业规模的影响程度,以及公司管理层在过去10年间在改善环保议题方面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商业周刊》在报道中指出:

杜邦公司温室气体的减排总量达到1100万吨,减少了72%;相比较1990年,能源消耗水平减低了7%,节省了20多亿美元,其中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每年所减低的1000多万美元的开销。因此,通过推动外部环保监管政策和企业内部要求的进步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这一方面,杜邦公司经验丰富。

获得“全球最绿色企业”排名首位,是对杜邦公司多年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环境责任努力的莫大肯定。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Chad Holliday)先生不断勉励他的同事们:“杜邦公司致力于成为在全球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我们所有的业务活动都遵循这一指导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着杜邦公司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关心环保、健康和安全的思想。

杜邦的4个企业价值观始终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承担企业应负的责任,包括社会、道德和环境责任,而不仅是追求企业自身的短期利润最大化;除了要以负责的态度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更要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到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照顾到后代的需要。杜邦将核心价值观以可衡量的方式,运用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

在杜邦,对环保的投入不被看作是成本。他们认为,环保做得好就是业务做得好。举例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初,氯氟烃(CFC)进入市场,成为主要的制冷剂产品。而到了70年代初,科学家们开始研究CFC对环境,特别是对臭氧层变薄的影响。当时,全球有价值1350亿美元的设备依赖CFC,而杜邦公司当时的市场占有率为25%。面对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技术的提高,杜邦公司没有只是顾及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而是认同了人们的担心,并协同科学家、环保团体、各地政府及业界机构,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合作,推动了包括《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内的多项重要国际协议的达成。

1988年3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确认了CFC对臭氧层的破坏。72小时后,杜邦公司宣布逐步停止使用CFC的计划。1990年,杜邦开发出首个环保产品舒瓦(Suvaò)制冷剂,并带动了一系列氯氟烃替代产品的问世。杜邦最终于1994年停止生产CFC,比原先的承诺提早了5年。公司在CFC制冷剂问题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和业界领导作用,让杜邦屡获联合国、工业界和美国政府的嘉奖。而本着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利用创新科技解决环境问题,也为杜邦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目前,杜邦提供着类别最全面的环保、高效的制冷剂替代产品。

所以说,对环保的投入不是成本。环保做得好就是业务做得好。

在2000年世纪交替的时候,杜邦在全球企业界率先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的使命。本着可持续发展与重视环保的宗旨,杜邦为2010年订下四大目标:(1)公司总收入的25%来自可再生资源;(2)基于1990年的水平,将其全球工厂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65%;(3)将能源消耗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4)到2010年,所消耗能源中有25%来自可再生资源。2003年初,杜邦成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的核心成员,并主动履行会员任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在2006年,将排放量在1998—2001年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再降低4%的目标(目前,总体排放量已降低了72%)。

杜邦的这些承诺与努力使得公司被誉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锋,并因此而获得诸多荣誉,其中包括由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颁发的“美国国际企业联合会荣誉奖”和世界环保中心颁发的金质奖章。2003年6月,美国国家环保署向杜邦颁发最高荣誉的“总统绿色化学奖”,表彰杜邦利用玉米替代传统的石油产品,提炼聚合物以制造服饰、地毯和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此外,杜邦也正与美国能源部携手研发“综合生物提炼法”,运用再生资源如玉米等,提炼乙醇燃油和各种高增值的化学产品。

杜邦公司董事长兼CEO贺利得(Chad Holliday)先生说,杜邦200多年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在于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于从来不回避并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突飞猛进让世人惊叹,而管理和决策理念的采用更让人可以预期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这些执政理念和策略的提出,必将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进步也必然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们将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和着眼点,要求经济、经营管理和发展不只是注重短期效应而是注重长期的乃至全人类的根本效益、不只是注重经济效益而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如我们的“产值”就应该是“绿色产值”,不仅要看我们真正生产的产品的价值,还要看产生这些产品价值所消耗的环境资源和对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理念的真正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行业和企业,以及各种舆论监督机制之间的互动。[1]

杜邦公司一如既往地以负责任的态度从事企业经营,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国的企业和社会各界分享和共同探讨,并以负责、关爱的态度,更好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坚持持久发展的价值观、踏踏实实地履行企业责任,才能够造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就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三鼎集团在环保方面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鼎在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尤重保护环境,在企业内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和在社会环境治理事业上都走在社会的前列。

走进三鼎控股集团总部,映入眼帘的是绿树婆娑,芳草茵茵,青草红花交相辉映、碧水蓝天相得益彰的现代化企业的生态美景,让人心旷神怡,难怪这里被业界称赞为“花园式”厂区。

当然,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三鼎集团做的远不止栽几棵树这么简单。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2]

环保之路不停歇。多年来,三鼎集团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环保事业,采用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和装备,加大技改力度,不断更新和淘汰原有落后产能,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并在五星级酒店项目、华鼎锦纶科技园等新上项目中广泛运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

印染环节治理“三废”,环境治理同样出效益。三鼎子公司义乌市环球织带有限公司在环保方面涉及印染污染。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该公司在2013年4月启动印染整治提升项目,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固废。为提高整治效果,该公司不惜花重金购买并安装了先进的环保系统设备,包括废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脱硫液自动投加及PH自动控制装置、车间有机废气收集及净化设施、污泥烘干机等五大环保设备,总投资超过200万元。通过整治,达到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环保要求,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投资200多万元的项目投入使用后,日处理废水能力达到400吨,污水经深度处理后,60%的中水可回用,每年节约用水量约6万吨,年运行费用降低50万元,不到5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全员参与“五水共治”。自义乌全市开始“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来,三鼎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要求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切入口,以“构筑最牢固的堤坝、消除最易淹的区域、打造最清澈的水网、输送最放心的饮水、创建最节水的单位”为目标,拟定《三鼎控股集团“五水共治”实施方案》,由集团董事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通过宣传发动,发布倡议书,组织全员参与“践行群众路线、投身五水共治”的知识竞赛,党员社区共建活动等等,让每一位“三鼎人”都投身到“五水共治”工作中。通过一系列行动,三鼎“五水共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集团成为义乌企事业单位实施“五水共治”的标杆企业。

3.参与社会公益,赢得赞誉

“做好事有好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叶坪鑫的研究成果证明:“通过对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其中60%的公司向汶川灾区进行过捐赠。相对于没有捐赠的企业,捐赠企业当年销售增长率要高出3.6个百分点,资产回报率高出两个百分点……捐赠对于民营企业的作用更显著:民营企业因为捐赠行为,当年销售增长率能够提高9个百分点,资产回报率能够提高3个百分点。”[3]

为什么捐赠对于民营企业的作用更显著呢?这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国有企业天然就具有社会合法性,所以捐赠与否对它的企业形象影响不大。而民营企业更有必要通过捐赠等社会责任活动来获得社会和民众更多的认可。因此,社会责任活动对于民营企业的价值也就更大。

社会责任活动除了可以促进销售增长,还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研究发现,当面临产品或品牌危机时,如果这个企业过去有良好的社会责任记录,那么消费者更容易信任企业的解释,企业更容易度过这些危机时刻;反之,企业如果在社会责任方面贡献不大,一旦面临危机,企业很可能就一蹶不振。企业社会责任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现在国外有规模庞大的社会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只投资那些社会责任行为良好的企业。2007年,美国社会责任投资达到2.7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基金的青睐。

根据翰威特公司对中国最佳雇主的调查,员工在选择企业时,很重要的两项考虑因素是:企业是否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及是否真正以人为本。而这两项都属于企业社会责任范畴。这表明,企业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4]

哈佛大学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发现,不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更环保、更节约资源的方式进行生产,反而减少了生产中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造纸行业为了解决氯漂白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问题,采用成本更低的氧气或过氧化氢进行漂白,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无氯纸张售价要比普通纸张高出25%。[5]所以说,那些认为“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成本负担”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

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已成为三鼎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三鼎集团对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集团董事长丁志民指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回馈社会,帮扶弱势群体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慈善事业的发展,共建和谐社会。2004年,三鼎集团向义乌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000万元的冠名基金,每年定额划拨20万元慈善资金给慈善总会。在2006年集团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集团董事生仍然本着“什么钱都能紧,都能缺,但慈善捐款不能缺”的思想,还是定时定额支付慈善捐款。除向义乌市慈善总会捐赠以外,集团还先后向消防武警、部队官兵、学校、农村及其他社会团体,捐赠善款数百万元,并向企业员工捐赠“帮困扶贫”资金70余万元。

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也是重要的企业全员提升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三鼎集团全体员工在董事长的带领下,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集团5831名员工参与捐款,捐款总额达到255万多元,其中丁志民先生一个人就捐了50万元。此外,集团还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员工,适时对困难员工开展“献一份爱心,捐一份真情”募捐活动。2012年上半年,集团两名员工在定期体检中,发现患了重病,他们由于家庭拮据而面临无钱治病的困境,为此,集团董事会三位总裁带头捐款,并号召全体员工参与两次“爱心捐款”活动,累计捐赠了10万余元,帮助患病员工渡过了难关,体现了三鼎集团广泛倡导的“扶危济困、崇尚感恩”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彰显出企业文化所蕴含的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三鼎集团为全市企业在“关注公益事业,真情回报社会”方面带了个好头,树立了榜样,这也是三鼎企业精神的展现。集团董事长丁志民先生表示,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要有“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三鼎集团对社会的回报也为自身赢得信誉,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丁志民荣获2003—2007年“义乌市十大慈善企业家”“慈善之星”“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2008年度风云婺商”等称号。

注释

[1]唐博伟(Thomas Powell).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EB/OL].搜狐财经2006-04-27,http://business.sohu.com/20060427/n243030051.shtml.

[2]涂晓晖.环保,“三鼎人”一直在路上[N].义乌商报,2014-04-25.

[3]肖肖.民企面对社会责任喜忧参半[N].中国贸易报网,2010-08-19.

[4]马丽.怡安翰威特最佳雇主调查:企业管理须以员工为本[EB/OL].中国新闻网2010-12-02,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12-02/2695912.shtml.

[5]陈强.民营企业寻求发展新模式 如何履行社会责任[N].中国青年报,2010-06-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