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根据孙孝科等人研究,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条件,长期安全和稳定地生产经营,全面持续提升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优化的发展,这点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一章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们可以把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民营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针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专家学者们群策群力,通过民营企业发展的案例,发展出诸多理论,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私营企业逐步发展起来。跨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提升、转型和整合期。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越来越广,也已经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同时,以民营企业家为杰出代表的新阶层队伍蓬勃发展,形成一股新生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释放出的多个积极信号,肯定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并提出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理念,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可靠的制度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度减少,资源更多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部署,法治建设有望加速,民营企业家安全感会提升。有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正在撤去,可以说,“民营企业迎来制度平等竞争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宽松和自由,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迫切的内在动力。

可持续发展最初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被提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被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也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Gro Harlem Brundtland)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密切,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很难适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案例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眼前的发展态势又能使企业在未来时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由此衍生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企业可持续发展又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根据刘力钢教授的观点,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人民出版社,2010." class="calibre9">[1]

据此,我们可以厘清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为民营企业生命活力的持续性和成长性。企业生命活力的持续性是从时间尺度上刻画企业生命活力的状态,即企业生命活力的“长生不老”;而成长性则是指企业生命的质量,即企业生命活力的“青春永驻”。持续性和成长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命题。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不是指上述两类企业的发展属性。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和成长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因为我们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外延的划分,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整体功能和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人为地将这个整体概念作一些划分,完全是受我们认识水平和研究方法所限,而划分的这个整体概念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身,只有这些部分的有机组合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身。持续性和成长性作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命题这种外延划分,只能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企业生命活力永存”这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或者说企业或企业生命的持续性和成长性,构成了“企业生命活力永存”这一整体。根据孙孝科等人研究,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条件,长期安全和稳定地生产经营,全面持续提升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优化的发展,这点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孙孝科还针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企业、企业少数人甚至企业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不是一种外在驱动,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应该是产品益众、财富阳光、创新求变、做强企业,以及心怀天下、仁爱化众与感恩图报、回报社会。[2]由此,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长期性、成长性和竞争性等三个特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具有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3]如果企业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长期存在性。企业的规模和财富长期内要不断地增长,如果保持不变或缩小,不能称之为可持续发展。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各方面的能力应得到进一步提升,如获取和控制市场或资源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等,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企业需要适应未来未知环境,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首先需要保证自己能够存活,但又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下进行。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确定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如何运行的指导思想,它是对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之中的企业的过去运行情况及未来运行情况的一种总体表述。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尽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然而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不断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规模和财富不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这里的发展环境既包括企业经营和生产的自然环境,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未来环境不确定背景下的持续发展。

注释

[1]刘力钢.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观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2]孙孝科、盛昭瀚、朱晓东.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3(4).

[3]孙孝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是什么与是什么[J].伦理学研究,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