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争端中的稀土贸易前瞻

争端中的稀土贸易前瞻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对中国政府为保护环境采取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WTO成员表示不满,多次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中方改变这一政策。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正式向位于日内瓦的国际贸易组织提交诉讼请求,要求其调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政策是否违反世贸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下一次会议于8月31日举行。事实上,中国早已明确表示要对稀土行业进行整顿。

申琴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我国稀土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从开采、提取、冶炼、加工到应用、全面的生产能力和成熟的技术水准。多年来,稀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中国政府为规范稀土出口,而推出一系列管理政策后,稀土价格的上涨完全是一种回归性的上涨,是市场机制的作用。美国、欧盟以及日本针对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的诉讼,说明稀土资源之争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无论稀土诉讼案的结果如何,中国将继续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开采和供应稀土,反对将稀土问题政治化。希望通过加强与其他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合作,共同来研究解决稀土行业发展当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推进世界稀土科技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稀土行业管控

一、风口浪尖中的稀土贸易争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目前中国一个国家的稀土出口量就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尽管稀土对各国的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但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此外,稀土生产、加工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鉴于稀土资源储量严重下降、濒临用竭的严峻形势,同时,考虑减少稀土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自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已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10 年9月初,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首次把稀土列为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名单。2011年中国仍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且配额有所减少。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加强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再遭受严重破坏,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

但对中国政府为保护环境采取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WTO成员表示不满,多次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中方改变这一政策。在与中国政府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它们向WTO提出了申诉,希望WTO争端解决机制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从而迫使中国政府改变上述政策。

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正式向位于日内瓦的国际贸易组织(WTO)提交诉讼请求,要求其调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政策是否违反世贸组织的协议。欧盟内部称,其目前态度并不是寻求惩罚,而是希望中国首先妥协。

美国方面认为,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意在保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通过限制原材料出口,其他国家企业会因为原料短缺而导致竞争力下降。欧盟认为:中国通过出口限额,关税和最低定价等方式,主导稀土出口,对他国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这个措施损害了欧盟和全世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根据世贸组织的程序,美、欧、日三方对中国的申诉递交世贸组织后,中国必须在10天内进行回复,在60天内必须会见申诉方,与美欧日进行谈判。如果双方无法达成最终共识,原告可以申请通过WTO的一个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

中国和美国、欧盟、日本关于稀土出口限制措施案的问题进行协商,未取得协商结果。很显然,中国不能与美国、欧盟、日本达成一致。相关部门并不指望在60天内与美国、欧盟、日本达成什么协议,只是希望将时间往后拖,为国内稀土产业的升级争取时间和机会。

6月20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政府表示:中国对稀土开采、生产和出口的管理,完全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目的。今后中国将继续在统筹考虑国内资源和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

由于在60天期限内未达成一致意见,6月27日,欧、美、日就诉中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正式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

7月23日,基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申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就中国关于稀土、钨和钼的出口限制措施案成立专家组。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下一次会议于8月31日举行。

综合起诉方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观点认为,该案涉及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对出口权的各种限制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这些措施限制了中国上述资源的出口,增加了出口成本和负担,同时明显造成了市场扭曲,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与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义务不符。对此,中方表示遗憾,并一再表示,中国关于上述产品的政策措施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中国并不意在通过这种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欧美一再向中国配额分配管理、出口许可证、出口最低限价、配额招标方面的管理措施发起挑战,意图冲击中国工业原材料、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管理模式。2009年,美国、欧盟和墨西哥就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对中国展开调查,并于2011年裁定,中国应取消对9种被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材料(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的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限制。

欧美因为有联合起诉中国的成功先例,在稀土案上显得更加有信心。2013 年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对“中国——与多种原材料出口相关的措施案”的最终裁决报告,认定中国政府对涉案的9种原材料制定的出口管理措施大部分与WTO协定和中国政府的承诺不符。由于该案同样涉及中国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故上诉机构裁决对本案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美国拥有自己的稀土资源储备,但是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环境因素,已经关闭了大部分稀土矿;欧盟没有自己的稀土储备,几乎是完全依靠中国供应;而日本考虑到维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稀土原材料,保持产业竞争优势。

欧、美、日等稀土进口国频频指责中国出口限制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企业,使下游企业能够得到更低价格的稀土,同时人为控制拉高稀土出口价格,以赚取垄断暴利。欧、美、日都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有着相似的关切,因此三方联合起来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要求成立专家组,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展开调查。

其实,欧、美、日并不了解中方为管理稀土行业具体做了什么。事实上,中国早已明确表示要对稀土行业进行整顿。中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也伴随着走私等不法行为。稀土资源开采是十分危险的工业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

因受上次原料案裁决影响,WTO游戏规则也对美、日、欧比较有利,稀土案中国胜诉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最终世贸组织专家组最终裁定中国“违规”,可能会引发贸易报复措施,本已紧张的中欧、中美贸易关系将会变得更糟。

二、稀土的战略重要性和资源及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稀土是高科技电子通讯产业必不可少的制造原料,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应用国和出口国。据统计,中国占到世界稀土生产的95%。而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国自身、日本、美国以及电子通讯产业发达的国家。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稀土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稀土的公平贸易。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中国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节能灯、微特电机镍氢电池等终端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主要表现在:

1.资源过度开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稀土开采、选冶、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3.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4.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一段时期以来,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4.1、4.8倍。

5.出口走私比较严重。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针对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流通、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强稀土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设立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国家稀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等重大问题;设立稀土办公室,协调提出稀土开采、生产、储备、进出口计划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管理工作。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意见》实施一年多来,行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行业发展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世贸组织允许成员国出于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原因,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中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并不违反世贸组织的协议。美、日、欧三方的申诉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稀土贸易争端对行业的影响

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是高科技、国防、新能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美、欧、日等国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居高不下,稀土的供不应求已经对一些产业构成威胁。

从去年4月份开始,中国稀土价格出现了爆发式上涨,稀土金属普遍上涨了近10倍,随后从去年7月份以后开始出现回调,但是全年来看依然出现数倍的增长。这给下游应用厂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稀土并非只有中国才有。美国虽然也有一定量的稀土产量,但是数量很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1月统计的数据显示,世界稀土资源工业储量和储量基础达8800万吨(REO计)和15000万吨,中国分别占30% 和59%,均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稀土资源的大国。

其他国家大部分稀土资源都是轻稀土,而我国南方七省离子型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中重稀土矿,储量大、品位高、类型齐全,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稀土矿。

随着稀土价格的高涨,中国以外的许多企业都正在试图开发稀土资源。目前全球有200个稀土项目计划要开发,但是出于环境、资金、技术、销售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到2020年可能只有3~5个项目能够投产。美国的企业也在考虑重启已经停掉的稀土矿,在美国获得采矿的许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要耗费10年的时间。与此同时,采矿业也存在很多环境方面的挑战,而且美国目前也缺乏开采其稀土资源的政治意愿。这是美国为什么不开采其稀土资源的原因。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美、欧、日希望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理。

国际上频繁对中国稀土政策展开攻击,反而刺激了中国加大对稀土的调控力度。起诉问题对中国稀土市场的良好运行起到刺激作用,国家关于稀土整合的事宜在积极的进行中,并且稀土专用发票马上就要开始试运行。

在2009年以前,因为产业规模较小,价格低廉,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全行业产值不足200亿元,全国稀土行业产量虽然占据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一直利润微薄。所以国家对稀土领域管制较小,导致稀土行业恶性竞争非常严重,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严重伤害。

多年来,中国给国际上提供廉价稀土,因长期以来价格低廉,没有赚到钱的国内企业无力在环保上加大投入,使得稀土产区污染非常严重。多年来赚取的微薄的利润,还不足以治理当地的污染。

从2010年开始,中国加大了对稀土领域的调控力度。稀土价格开始大涨,稀土行业才开始有较好的盈利。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也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对稀土行业进行指示。

此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不断出台政策和文件,从各个环节加大对稀土行业的调控。稀土市场就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

为了加大稀土行业的管理,稀土行业一直希望组建一个全国性行业性协会,但是久拖不决。直到今年4月8日,工信部才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该协会将成为国家一级行业协会。这个协会成立后,一方面将按照国际管理和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另一个方面将加强对行业的管理。

为了治理稀土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政策和文件,如果将这些政策和文件全部执行到位,稀土市场将会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但事与愿违的是,许多政策执行不到位。

首先是环保上执行不到位。那些比较守规矩的厂商会主动向相关部门申报其环保情况,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非法稀土矿山和分离厂,未在监管的范围中。一些厂商甚至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监管部门玩“捉迷藏”游戏。如果这些非法厂商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打击,则不利于合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非法企业的普遍存在已经对合法企业构成了很大威胁。另一方面,国家对稀土行业执行指令性计划,尽管这种计划备受行业诟病,但是却一直沿用至今。所谓指令性计划,就是国家每年给相关企业下达生产计划,领到产量计划的企业原则上不得超量生产。

最近,有稀土企业表示:目前国家计划外的稀土分离厂太多,计划外的分离厂,不受指令性计划约束,生产的多为无票产品,又很好销,这些大大地影响了市场。而指令性计划内的生产企业,一方面不仅要支付巨大的环保费用,同时受指令性计划约束,开工率又不足,基本上目前各工厂获得的指令性计划的生产配额,只是一些工厂几个月的生产量,未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却可以开足马力生产,环保做得好,污染少的企业,却开工不足。

目前,国家对符合环保标准的稀土冶炼和分离企业给予指令性计划指标,但是那些非法的、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却不受此约束,而且非法的稀土冶炼和分离企业的产能远远大于合法的企业数量。去年5月份的统计显示,全国稀土氧化物产能接近30万吨,远高于每年10万吨指令性计划。由于下游深加工需求旺盛,受利润刺激,30万吨冶炼产能中很大一部分只能去购买非法的私有矿山。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做法受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有关法律专家预计,美国最终会在世界贸易组织赢得这个案子,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有关企业目前面临的稀土供应紧张以及价格飞涨的问题。还有专家指出,这个案子的胜利会不利于中国以外的稀土生产商。美、日、欧最终可能会在这个案子上胜诉,但是,这个过程要耗时两三年的时间。而对于那些受到中国影响的企业来说,这个胜利的意义并不大,并不能解决它们当前所面临的稀土供应紧张和价格飞涨的问题。

如果美、日、欧在世贸组织赢得稀土案,对中国生产商和供应商是一大打击,但对中国以外的稀土生产商来说,这个案子的获胜会带来反效果。现在有400多家公司已经进入稀土市场,都宣称或是试图成为稀土生产商。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如果赢了世贸组织的案子,稀土价格从历史性的高位回落,很多小的生产商被剔除出这个市场。随着价格的回落,一些稀土项目的经济效益将大为降低,很可能不值得继续投资。

对于美、日、欧来说,世贸组织的这个案子可能出现糟糕的结果,他们认为轻稀土的供应并不存在短缺的问题,因此中国没有理由对这些材料征收出口关税。而重稀土非常短缺,因此中国有理由对它们施加出口配额。目前,100%的重稀土都产自中国。这样,美、日、欧便不能取得稀土案的全胜。

四、我国稀土行业应对之策

2011年以来,我国稀土行业、市场和政策等方面均出现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制定新的稀土资源税标准和《稀土工业污染排放标准》,推出稀土专用发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管理力度,对稀土行业与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政策实施后,我国稀土行业区域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行业生产秩序向有序化转变,稀土企业环保水平明显提升,非法开采与走私得到初步遏制,稀土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

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稀土产业政策明确了中国改善工业环境管理的承诺,明确了中国要整合稀土产业以及继续努力取缔非法开采与加工的做法,这些做法符合世界工业发展的规律,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国际上一些企业担忧未来能否获得足够的重稀土。因此,我们希望相关政策能够增强透明度,对未来供需有科学的预测,这样才能重建稀土长期稳定供应的信心。

我国稀土行业原有稀土企业126家,产能约32万吨(稀土氧化物),远远大于每年约12万吨的世界总需求量,因此需要进行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土资源部2009年对稀土资源的普查显示,我国稀土基础储量已经减少到1859.1万吨,而非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3600万吨,仅占世界稀土储量的23%。

随着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我国稀土产品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11年稀土产品(包括冶炼分离产品和永磁材料)出口3.78亿美元,比1990年的6480万美元增长了4.8倍。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稀土材料出口呈增长趋势,2011年出口量比2001年增长3.1倍,金额增长17倍;稀土产品出口价格稳步增长,2011年出口平均价格比2001年增长了33.6倍;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出口总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6%增加到2011的49%。

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政策和科学配套的管理措施。

(一)行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总量控制和规范市场

稀土产业区域经济基本形成,行业重组应稳步推进。例如包钢稀土整合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产业,以包钢稀土为核心的北方稀土集团已经确立,四川江铜稀土公司整合了四川的稀土资源,江西赣州矿业控制了江西赣州地区的稀土矿山,广东以广晟有色为核心整合广东稀土产业,厦门钨业整合福建稀土资源成立了龙岩稀土工业园,中国铝业整合了江苏5家稀土企业和广西稀土资源等。需要实施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需要搭建全国统一的稀土交易平台,维护市场稳定。应巩固环保成果,加强“三废”治理监测。

(二)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黑色产业链和走私,维护正常稀土生产和出口秩序

2011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为30184吨,但实际出口仅18600吨(折合为17279吨稀土氧化物),占配额总量的61.6%,配额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国外用户从中国获得稀土产品。海关统计出口量(折合为稀土氧化物)占2011年全年96900吨产量的17.83%。

海关统计出口量下降,除了稀土价格上涨抑制稀土需求、国外用户有足够的储备、美国开始生产占有部分国际市场外,走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11年海外稀土进口统计量是中国海关出口统计量的1.2倍,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走私问题十分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稀土非法出口开始出现从之前的金属和氧化物成品逐步转向原矿出口的迹象。这些非法出口的原矿产品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离子型矿产品,而这些原矿产品在我国储量非常稀少且更具战略意义,一旦被大量非法出口,对我国环境和资源保护均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针对稀土行业长期存在的私采滥挖和走私问题,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动作频频,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整治“风暴”。5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与海关部门进行座谈,海关非常重视稀土的走私问题,双方商议尽快建立起一套快速检测的手段。7月18日,国家海关总署缉私局在兰州市召开了打击稀土、硅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走私行动部署推进会。此外,国家海关总署委托中钢研旗下的安泰科技研发设计的快速检测仪已经研制成功,包括国家海关总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多个主管部门正在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稀土黑色产业链和稀土走私,维护稀土生产和出口的正常秩序。

(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并治理稀土开采冶炼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赣州地区是重稀土资源的重要产区,因为开发稀土,稀土矿区由青山绿水变成了荒山秃岭,大约有97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现了荒漠化现象;内蒙古包头地区的稀土废物污染特别是钍的放射性和氟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四川冕宁牦牛坪地区由于稀土开采过度,导致泥石流、滑坡、崩塌等23处潜在地质灾害。

为了治理稀土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去年新的稀土污染排放标准实施以来,全行业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已经投入了40亿元用于治理稀土“三废”污染,单个企业的环保投入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四川冕宁牦牛坪地区投入了7.5亿元用于防治滥采滥挖导致的潜在地质灾害;内蒙古自治区计划投资60亿元用于治理包头尾矿坝的污染;而江西赣州地区为了恢复稀土开采导致的自然生态破坏需要投入380亿元。

(四)在多元化稀土供应格局中,应对挑战,保持和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稀土价格上涨,国外先后有多家矿业公司启动稀土矿开采,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将发生变化。

根据美国TMR公司的跟踪研究,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拥有可工业化开采的稀土资源,目前共有37个国家261家公司的429个稀土项目,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13个国家36家公司的38个稀土项目进展较大。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非洲。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储量达1840万吨,几乎与我国稀土储量相当。最具竞争力的项目应该是美国钼公司和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莱纳斯先进材料工厂。美国钼公司目前产能为5000~6000吨,预计2012年年底将达到19050吨,2013年产能将达到40000吨。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第一阶段的产能为11000吨,第二阶段完成后将达到22000吨,如果不考虑产品品种和质量,仅这两家公司的产能在2015年以后就可以满足中国以外的稀土市场需求。此外,加拿大西部矿业、东南亚的稀土工厂等都将加入稀土市场的竞争当中。总的看来,多元化稀土供应格局将很快形成。

现在中国稀土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技术老化的问题,西方国家稀土企业有机会将最新的商业理念和现代化技术带入向终端用户供应材料的竞争中。保守估计,目前西方国家资本市场通过个人投资者已经向主要稀土企业提供了大约30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已经开始生产稀土,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建立了规模化稀土工厂,日本与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建立了稀土资源供应关系,稀土产品多渠道供应的世界稀土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如果美国钼公司、莱纳斯公司和加拿大西部矿业集团在中国之外的国家生产稀土,而且每个矿区都达到他们第二阶段的产能,那么中国以外稀土企业生产的氧化镧和氧化铈每年的销量将达到5.6万吨。而中国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氧化镧和氧化铈不会停产,全球氧化镧和氧化铈的销量将大增,价格将会继续下跌。

此外,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发现了具有与离子吸附矿相似成分的矿床,2015年以后重稀土短缺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降低高能电机或者发电机领域中镝的用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在继续进行,重稀土的价格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但不会降低到2010年以前的水平。

2012年全球稀土价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美国芒廷帕斯等项目的上马,轻稀土价格将下降,对轻稀土的需求将显著增长。2011~2016年世界其他国家稀土需求将从3.5万吨增加到5.5万吨,而中国的需求将从7万吨增加到10.5万吨,全球需求将增长至16万吨。稀土下游产业中,永磁体受稀土价格和可获得性的影响,如果下游永磁体生产企业能够长期、持续地获得用于永磁体生产的稀土,而且稀土价格保持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预计稀土永磁产业未来5年将达到每年8%~12%的增长率甚至更高。随着其他国家稀土项目投产,未来世界其他国家的轻稀土元素将自给自足,重稀土元素的可获得性将成为全球性问题。

(五)加强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稀土应用领域

在诸多由中国稀土产品供应的行业中,永磁体和荧光粉行业具有最大的增长和盈利空间。永磁体和荧光粉行业将来可能会与稀土生产整合,使高附加值的工程化产品的生产与原料的开采与供应相匹配。2011年由于稀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导致钕铁硼永磁材料成本上升,下游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电子产品制造商等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减少了对钕铁硼的使用。随着稀土原材料市场回归理性,2011年不正常的价格波动难以再现,钕铁硼永磁行业将迎来健康发展局面。

2000年以前,国内主要的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包括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包头罗迪亚、甘肃稀土公司等,年产能约为1万吨。随着市场对稀土抛光粉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事抛光粉生产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尤其是2010年以来,随着稀土市场的升温和国家对稀土产业的政策调控,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稀土抛光粉行业中,稀土抛光粉企业数量迅速增多,产能不断扩大。目前全国稀土抛光粉的产能约为5万吨左右,包头地区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就有十几家,年产能约为2万吨。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稀土领域,中国兼顾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奉行既保持国际市场稀土合理供应,又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双赢战略,不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交流合作。

基于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国内生产情况下,中国严格控制稀土开采和生产总量,同步实施有关开采、生产、消费及出口的限制措施,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基本满足了国际市场正常需求。与此同时,严格海关监管,规范企业申报管理,要求稀土出口企业必须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环保标准等要求。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对变相出口稀土产品、从非法渠道采购出口产品及其他扰乱出口经营秩序等行为的企业,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2011年,开展了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共查获稀土走私犯罪案件8起、稀土769吨,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23人。同时,国家严格禁止进口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稀土矿产品。

在稀土贸易问题上,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出口加强管理,是与对稀土的开采、生产等环节加强管理同步实施的。这既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中国反对将稀土问题政治化,愿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与其他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合作,共同防止稀土市场的过度投机,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也希望,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积极开发本国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供应渠道,实现稀土供应多元化,扩大贸易规模,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满足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装备制造产业。目前,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已在中国投资稀土产业,有独资、合资企业38家,投资额达61亿元人民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满足其本国市场需求。中国鼓励国内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稀土领域的技术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先后建立了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国际稀土高峰论坛、包头国际稀土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稀土永磁与应用组织、国际显示与照明组织等开展的相关活动,与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开展广泛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对话,沟通信息,增进了解,共同推进世界稀土科技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稀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稀土这一重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更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和谐美好。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在稀土问题上应该加强合作,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稀土政策,加强行业管理,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公平合理的稀土市场秩序,促进稀土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稀土市场》,2012年第10期,第12期

[2]《稀土信息》,2012年第3期,第4期

[3]《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商务部

[4]蒋德恩.《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争端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韩立余.《既往不咎: 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