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贸易联系弱化,贸易争端频现

贸易联系弱化,贸易争端频现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 贸易联系弱化,贸易争端频现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24万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实际增长率为14.5%,实现了自1950年有该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从贸易份额来看,主要发达经济占E11对外贸易的份额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贸易失衡问题随之成为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贸易关系发展新的影响因素。

6.1 贸易联系弱化,贸易争端频现

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24万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实际增长率为14.5%,实现了自1950年有该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进入2011年,与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复苏乏力的整体态势基本一致,全球贸易增长也出现了下行趋势。在此背景下,E11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亦出现大幅下滑。在东亚地区,韩国、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下降十分显著。2012年6月,印尼出口额同比下降16.4%,创近3年来的最大跌幅;7月,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8.8%,为2009年9月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此外,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也都受到一定遏制。由于欧债危机阴霾不散,美国经济低速缓行,E11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规模下降实乃预料之中。

6.1.1发达经济体仍是E11的主要贸易伙伴

长期以来,E11的对外贸易一直主要依赖欧洲、美国及日本三大市场,发达经济体在E11各国对外贸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从2011年统计数据来看,G20中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仍是E11各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见表6.1)。

表6.1 2011年E11各五大贸易伙伴

img102

续表

img103

资源来源:根据IMF-DOT数据整理,2012年12月。

2012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在E11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仍未出现实质性改变。IMF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E11与G7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额为15,454.35亿美元,占E11对外贸易总额的32.70%,其中G7和澳大利亚8个发达经济体分别占墨西哥、沙特、巴西、南非、韩国和中国对外贸易额的69.53%、37.56%、33.74%、33.41%、32.70%和31.15%。在出口方面,2012年上半年E11向G7和澳大利亚出口8,179.97亿美元,占E11总出口额的34.26%,其中墨西哥出口的82.69%、中国出口的36.81%、沙特出口的34.96%和印尼出口的31.23流向这8个发达经济体。在进口方面,2012年上半年E11从G7和澳大利亚进口7,274.38亿美元,占E11总进口额的32.70%,其中墨西哥进口的75.98%、沙特进口的35.69%、中国进口的34.09%和南非进口的30.85来自这8个发达经济体(见表6.2)。

表6.2 2012上半年E11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贸易额    单位:百万美元

img104

续表

img105

资料来源:IMF-DOT,2012年12月。

6.1.2 E11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联系趋于弱化

21世纪以来,与E11内部贸易联系不断加强相对应的是,E11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联系一直延续逐渐弱化的趋势。从贸易增速来看,E11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长期低于E11对外贸易增长率。IMF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E11与G7的贸易名义增长率为均低于E11的对外贸易名义增长率。其中,2011年E11与G7的贸易名义增长率为18.37%,低于E11对外贸易名义增长率6.51个百分点。从国别来看,除澳大利亚外,2011年E11与G7所有成员的贸易增长率均低于E11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其中E11与英国贸易增速下降幅度最大,2011年仅增长11.86%,比同期E11对外贸易增长率低13.02个百分点(见表6.3)。

表6.3 2001年至2011年E11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率    单位:%

img106

资料来源:IMF-DOT,2012年12月。

从贸易份额来看,主要发达经济占E11对外贸易的份额呈现逐年下降态势。IMF数据显示,2002年,G7与澳大利亚8个发达经济体占E11的对外贸易份额跌至50%以下,为49.33%。在2001至2011年间,G7与澳大利亚8个发达经济体占E11的对外贸易份额下降了17.52个百分点。除澳大利亚外,同期G7所有成员占E11的对外贸易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美国下降幅度最大,同期下降12.75个百分点,日本同期下降3.18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占E11对外贸易的份额再度下降,G7与澳大利亚8个发达经济体占E11的对外贸易份额比2011年度下降0.55个百分点至33.51%(见表6.4)。

表6.4 2001年至2012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占E11贸易份额   单位:%

img107

资料来源:IMF-DOT,2012年12月。

6.1.3 E11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不平衡缓解但贸易争端频现

21世纪初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尤其出口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大量的贸易顺差。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由于长期推行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政策,贸易逆差日益攀升。贸易失衡问题随之成为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贸易关系发展新的影响因素。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讨论较为关注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贸易顺差。2006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达到了GDP的6.0%,而中国的顺差在2007年达到GDP的10.1%。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突显使人民币汇率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此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逐年下降。IMF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为2.76%,预计2012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至2.31%(见表6.5)。一般认为,当一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或逆差占GDP比例不超过3%时,该国的汇率就达到了“基本均衡汇率”。与此同时,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也维持在可控范围内。2012年9月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1,336亿美元,占GDP比例为3.5%;第二季度经常项目逆差为1,174亿美元,比第一季度下降12.1%,占GDP的比例也下降0.5个百分点至3.0%,预计全年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为3.1%。中美两大贸易失衡国失衡程度的减弱使汇率问题的关注度下降。2012年7月,IMF完成与中国2012年度的“第四条款磋商”,并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升值的努力予以肯定。由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显著下降,人民币由“显著低估”转为“适度低估”(Moderately Undervalued)。

表6.5 2002年至2012年中国与美国经常项目差额及其占GDP比例

img108

注:2012年数据为估计值。
资料来源:IMF-WEO,2012年12月。

尽管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非关税措施占到贸易保护措施的45.1%。为此,WTO在2012年7月发布《2012年世界贸易报告》明确指出,制造业和农产品监管标准等非关税措施,给世界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减少非关税措施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对世界贸易产生抑制作用,也导致主要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以中国为例,2012年上半年中国共遭遇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