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各国应对措施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各国应对措施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制定发展科技的国家战略。欧盟建议各成员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环保型汽车业。

四、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各国应对措施

1.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的普遍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温家宝在2009年11月3日对首都科技界发表讲话时说,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要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代表性国家与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1)美国。美国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2009年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奥巴马强调“科学对我们的繁荣、安全、健康、环境和生活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一方面,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保持研发强国地位,要把超过GDP的3%投入研究与开发。一是为美国恢复其基础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培养符合21世纪知识和技能需求的下一代人才和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在今后10年将翻一番,2010年联邦基础研究经费增加至308亿美元,增幅达3.4%;二是美国政府为保持世界超级科技强国地位,敏锐把握、高度重视前沿研究领域,决定建立46个能源研究中心,总经费达7.77亿美元;三是美国高度重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能源部2009年8月从美国经济刺激和再投资法案中拨付3.27亿美元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更新;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则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获得3.6亿美元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国家基金会获得联邦政府2亿美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学术研究基础设施恢复和再投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网络、节能环保、航天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美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低碳产业。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投资1900亿美元用于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力争到2020年全国电力生产中至少有15%是太阳能、风能、地热发电,有5%通过节约措施减少能源消费;2009年8月,美国投资24亿美元启动电动汽车项目;美国对从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研究的公司提供税收优惠,2009年为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商提供总额达23亿美元的税收抵扣。二是美国大力发展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美国政府投入生命科学研发经费接近民用研发总投入的一半,并放宽对胚胎干细胞研究与限制,促进生物产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美国继续支持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利用量子计算机和纳米电子技术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私密性,提高计算机通信速度和传输能力。2010年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从联邦政府获得39亿美元的资助和7.06亿美元的投资,以更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让美国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美国医疗信息电子化、电网智能化。此外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为了提升美国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美国准备出台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性立法,鼓励美国制造业等企业界进一步加大对研究开发创新的投资。

(2)欧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制定发展科技的国家战略。欧盟高度重视科技前沿研究,在2008年12月召开的欧盟科研基础设施大会上,一次性增加了10个新的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大类44项,建设总经费达169.51亿欧元,年运行费用22.1亿欧元。2009年9月欧盟出台了一项促进关键启动型技术发展战略,对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制造、信息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予以高度重视。欧盟建议各成员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环保型汽车业。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推出未来10年发展战略——《欧洲2020年发展战略》,以“创新”、“绿色”和“就业”三大重点凝聚信心,应对危机,恢复繁荣。根据欧盟委员会《促进成员国宽带网一体化建设指南》的政策文件,欧盟启动了互联网资金援助计划,对网络设施落后地区提供资金援助,旨在进一步提高欧盟经济竞争力。欧盟还宣布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时任英国首相的布朗提出:“科学在经济中的作用空前重要,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只有依靠科学才能得到解决。”“经济低迷期绝不是我们降低科学投入的借口,相反我们要为将来更加积极地进行构建。”2009年7月,英国公布了一项国家战略《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在低碳领域部署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汽车、能效等的科技项目。英国把生命科学作为未来的战略产业,英国生命科学办公室发布了《生命科学蓝图》以促进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英国还发布了《数字英国》白皮书,将英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使英国成为全球数字化创意产业的中心。德国联邦政府2009年制定未来政策战略的第一条是把发展教育、科研、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德国作为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希望依靠技术创新来引领电动汽车产业占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制高点,同时再生能源研发投入已占德国全部能源研发投入的60%。德国联邦政府还大力支持生物医药科研合作网络建设,加快生物医药领域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联邦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究开发,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新增9亿欧元经费投入,并为高校的科研设施提供1.74亿欧元的专项资助。法国2009年初正式启动国家研究与创新战略的制订,确立了未来4年科研工作发展方向。法国改革科研税收优惠政策,把税收减免幅度提高30%,2009年对大型科研设施预算增加了3.19亿欧元,比上年增加17%。

(3)日本与韩国。处于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时也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前沿研究和发展新兴产业。2009年日本出台的《未来开拓战略》提出日本要建成世界第一的环保节能国家,并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燃料电池、绿色家电等低碳技术相关产业的市场上确保所占份额第一。日本政府2009年度增设基金,3~5年内对单项研究提供30亿~150亿日元的项目资助。日本《未来开拓战略》还提出要大力加强世界最先进的卫生保健技术的研发并形成新兴产业,尤其是将癌症等重点疾病领域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的研发列为国家战略项目,并允许科学家获取新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日本决定实施“三年紧急计划”利用IT潜力的发挥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政府2009年4月出台的《经济危机对策》强调加大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减免,以提升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韩国政府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培养。韩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修订了《基础研究振兴综合计划》,为了要“跻身全球科技七大强国”,2012年前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达4万亿韩元,占政府研发预算的35%,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加大对科研人才培养力度,增加政府对科研机构拨款,成立基础科学研究院,扩大科技基础设施。韩国政府在2009年初通过的《“绿色工程”计划》中,提出未来4年投资380亿美元,开发36个生态工程,发展绿色经济。7月公布的《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和《绿色经济五年计划》中,准备在未来5年投资共900亿美元发展绿色经济,争取2020年跻身世界七大“绿色大国”之列。

(4)俄罗斯。地跨欧亚的俄罗斯2009年9月公布了《2030年前俄罗斯经济科技发展预测》,预测了俄罗斯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基础技术与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评估了他们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和风险性。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资源、核能以及水电的开发和利用。2010年对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用电要达到总量的1.5%,2015年占2.5%,2020年占4.5%。俄罗斯政府积极鼓励各项重要发明、发现和创新,对开发新能源和环境保护、洁净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以及医学、卫生保健等各项领域进行研发并取得实际应用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

(5)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敏锐洞察,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以特有的“中国智慧”提出“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运筹帷幄,迎难而上,及时出台了提振内需、促进增长的10项措施的“一揽子计划”。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到2010年底安排投资4万亿,2008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金融机构投放信贷资金9.6万亿元,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迅速扭转经济增长下滑,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着力抓好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2009年初国家从缓解企业困难和增强发展后劲入手,相继制订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物流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其共同的核心是将产业技术升级及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关键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置于首要地位,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收购研究设计机构的力度,大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围绕关键技术展开创新攻关,依靠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这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经济增速下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推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国家加强对传统产业进行高起点、大规模技术改造工程,对炼钢、炼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通过兼并重组、结构调整、加强技改淘汰落后产能总量超过亿吨,为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全年下降9%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对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起了重大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和推动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工程、现代制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一批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大大加快了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在科技的引领下,各地经济沿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奋力前行。通过产业转型,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形成创新型经济提供产业支撑。事实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不仅受冲击小,而且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是大力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了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等7个部门同时下发《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并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支持科技企业结合实际需求提出研究项目。财政部、科技部还联合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并明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经国务院批准实行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均可按照此实施办法执行。这样就进一步落实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允许企业以科技成果自行实施产业化,对外转让、合作、作价入股过程中给予技术人员分红激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经批准,可按技术成果评估作价金额的20%~30%折算为股权奖励给有关技术人员。这种法规条例的实施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起着重大作用。只有坚持改革,消除体制上的障碍,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和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加快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成果与市场的衔接,促使经济增长主要支撑由依靠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上来,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是大力推进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加速中国新经济版图的成型。20世纪80年代由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带火了珠三角,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拉动了长三角,整个东部地区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10年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7年前提出了振兴东北,5年前提出中部崛起,至此中国经济区域四大板块完全勾画出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首尾两端,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为环渤海地区和北部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大加速了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进程。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或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吉图开放先导区》等一系列文件,直到2010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样不仅在东部沿海,从辽宁沿海滨海新区、黄三角、唐山湾、山东“蓝色经济区”的环渤海区域开始,经江苏沿海地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到北部湾地区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以关中—天水、成渝、广西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辐射带动的西部大开发,同时中部地区和东北都吹响了崛起振兴的号角,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之“机”,加速了中国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成型。通过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以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为基础,推动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国际国内双向循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基本概念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价值补偿 实物补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思考题

1.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什么?

3.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含义是什么?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及条件是什么?

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及实现条件是什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7~438页。

[3]案例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2月3日。

[4]案例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