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

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的整合,就是文化。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丰富成果,都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体现。由此可见,文化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因而文化体现出劳动的本质内容和特征。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标记。

三、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我们十分熟悉而内涵又颇为丰富的一个概念。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和个人,如同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人们一方面享受文化,同时又不断地进行着自己的文化创造。

文化是一个外来词,通常认为“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和植物的栽培,一是指为敬神而耕耘劳作;二是指为生计而耕耘劳作。后来“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其涵义又引申为对人本身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修养,包括运用在物质活动方面和精神修养方面(甚至宗教崇拜也在其内),人们把它引申为个人修养、社会知识、艺术作品和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等。

文化一词真正的社会学意义是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而被赋予的。作为学术用语,文化最早见于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65年所著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6年后,即1871年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作为中心概念对之作了系统的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在我国,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要以文化典籍和礼仪道德来教化民众。中国古籍汉刘向《说苑·指武篇》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中“文化”的含义是“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这与西方“文化”一词中的培养、教育、改变之意相吻合。

关于文化的定义,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等都从自己的学术角度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界定。

(1)我国《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1979年新版《辞海》“文化”条目代表了学术界多年来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人们在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中对定义给予了多种解说。大体仍不出广义与狭义两说,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精神文化;广义则认为“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2)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凯利把文化看作是“历史创造出的、清晰和不清晰、理性、非理性和不理性的所有生活图式,这种图式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都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潜在指导而存在”。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每种人类文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经济和技术;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他认为经济与技术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基础,要理解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只有在经济与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我们认为,人类为求生存发展,结成一定社会关系,进行种种有社会意义的创造活动。这些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的整合,就是文化。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化”,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本质的体现。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存在物所进行的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相区别的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及其成果的聚合物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文化。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丰富成果,都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体现。

文化既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也包含着对人自身(身体与精神)的培育修养,它是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由此可见,文化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因而文化体现出劳动的本质内容和特征。社会文化起源于社会劳动,同时又体现社会劳动,最终又指导社会劳动。因此,所谓文化或社会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性的发挥和创造成果的传递积累。

(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标记。文化现象同人类的社会性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过程而产生,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文化一旦产生和形成,又反过来指导着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文化是人们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属性如同人的属性一样,从来就是社会的产物,是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创造的产物,故此,文化即可称之为社会的文化,它是全人类这个最大的人群共同体的文化。

1.文化的起源

劳动在人脱离生物界的自然状态而进入社会界的自觉状态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并在世代相传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世代相传的文化。个体的人在自己的发展中,继承以往世代传留下来的社会历史实践以及从这种实践中产生并积累起来的技能、知识和阅历、经验,也就是继承了前人的社会文化。同时,社会文化又为后人的个体学习掌握这些技能、知识、经验和参与在新的实践中创造发展这些技能、知识、经验提供了条件。可以看出,文化或称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技能、知识、阅历和经验世代相传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促使后人学习掌握,并造就后辈人的人生的巨大社会力量。文化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实践。劳动是人的基本活动,是人的基本属性,而劳动实践则是决定人的其他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原始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一是为了战胜自然求取生存,不断改进生产劳动的方式方法,包括劳动工具(石器)的改进,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因而逐渐提高劳动技能;二是通过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人们不断总结教训,逐渐积累起一定的经验;三是人们活动范围的拓宽,生产劳动由简单逐渐向复杂发展,人们增长了见识,阅历加深;四是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人们共同劳动结成一定关系,包括最原始的生产劳动的管理,人们头脑中渐渐形成一定的观念,包括管理观念;五是劳动实践中感情的交流需要,出现了最原始的文学、艺术的萌芽;六是原始生产方式下劳动工具的艺术修饰(精细、美观)和劳动产品的款式、花色逐渐丰富多彩。

以上这些渠道所形成的原始文化萌芽,相继沉积为知识并形成一定知识体系。这些萌芽状态的原始社会文化和原始的劳动实践一起,一代一代传给后辈人,造就后辈人,经过后辈人世代的创造、发展,萌芽的社会文化就在人类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中茁壮成长起来,终于形成了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尽管当代的社会文化呈现辉煌业绩,但追根溯源,它终究还是起源于最原始的人类生产劳动实践,起源于人类代代相传的生产劳动技能、知识、经验的积累。

2.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同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原始的生产方式产生萌芽状态的原始社会文化。渔猎生产实践,人们产生初始的劳动分工和生产管理观念,积累起捕鱼打猎的生产技能和劳动经验,出现了反映渔猎生活方式的悲欢情感的语言“艺术”,高亢的胜利歌喉与低沉的祈祷崇拜同时出现,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伴而生。渔猎时代的原始生产方式决定了原始的生活方式,从而决定了形成原始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最原始的社会文化。

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农业劳动分工,出现了农业生产的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一整套的农业生产技能、技术,同时,农业劳动涉及的改造自然的深度与广度较前大为增加。农田土地的测量、水利的兴修等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因此农业时代产生了技术,出现了科学,并由此而发展为科学群。各科自然科学与技术相继出现,随之反映该时代的各种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管理科学也涌现出来,最后总结和哲学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规律科学——哲学也产生了。

尤其值得人类珍视的是,农业劳动实践需要的各种技能、经验、知识、科学迅速和自觉地代代相传,前后相继,于是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教育文化,即专门前后传递、传授文化的文化出现了。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文化,正是适应这种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儒家学说之所以几千年影响不衰、传播范围日广,其根本原因和生命力在于其中的教育文化,它影响着华夏子孙、造就后世无数来者。农业时代,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时代,是文化兴起和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由农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农业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总体上是反映该方式的农业时代的社会文化,是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形式。

工业时代,以大机器为标志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逐渐走向社会化,促使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朝着日益社会化的方向迈进。工业生产实践,较之农业劳动实践,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强,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需求更广,因而,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工业时代的社会文化。这个时代的文化,涵盖生产技能、技术、科学、知识、经验的面之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且科学、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愈来愈短,社会文化的发展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开放性的生活方式,从而促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文化的开放性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从而带来思想的大解放、社会文化的极大繁荣,这就是与社会化的大生产相适应的工业时代的社会化的文化大发展。

信息时代是相继工业时代之后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先后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信息科学的兴起,信息在社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关键,同时信息决定加速发展着的生产力是否有效,是否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考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息影响和决定着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者(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中的调节和分配,利用信息,能在实施社会生产之前的决策阶段自觉地调节这种分配,这样就可以避免造成经济危机和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有人认为信息是一种比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更为关键、更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把信息称之为“精神生产力”、“决定第一生产力的生产力”。信息本身就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存在着、传播着,所以,信息时代实质上是一种人类高度发展的文化时代。这样的时代,作为文化载体的信息,渗透到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更深的层次,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安定和平稳发展,社会文化逐渐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离开社会文化就不可能有社会生活。

所以,信息时代的文化是社会文化全盛发展的时期,信息时代是一个社会文化真正繁荣昌盛的时代,是智力、智慧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文化是未来时代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